APP下载

浅议背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博雅汉语(起步篇)》为例

2015-04-09蔡函伶

社科纵横 2015年8期
关键词:背诵课文拼音语感

蔡函伶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401520)

二语习得的研究中有一类观点,认为一种语言形式在语言输入中出现得越频繁,就越容易被学习者注意并融入自身的语言体系中。背诵是大量积累,感知语言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

学生在大量背诵课文后,便掌握了足够多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能够在听力或交际过程中娴熟运用。也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必费时费力地思考语法,词组等诸多因素,在句子结构方面,也可以信手拈来。

这里所说的背诵课文指的绝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机械式的背诵方式虽然能短时凑效,但缺乏理解,容易淡忘。只有把“识”与“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记忆深刻。

一、背诵课文有利于发展学生汉语水平的综合能力

背诵是将外在的东西通过反复记忆,转化为个人头脑里的东西。这有利于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提高。但是并不是只要要求学生背诵了课文,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这其中还需要老师采取一些巧妙的教学手段和背诵课文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综合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在两年的泰国汉语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意识地每一节课教授完成之后都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监督和检查。背诵课文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分成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提高识别汉字的能力

首先,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背诵课文作业,只是死记硬背发音,而不会去识字,最开始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为了降低背诵课文的难度,老师可以让学生看着课文读,其实这也是背诵的一种方式,这是对汉字的识别过程,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有畏难情绪,觉得拼音简单,汉字太难,不愿意去记忆汉字。于是造成很多学生学了汉语很多年都只能读拼音,不能识别汉字。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去记忆识别汉字。笔者把它称为背诵环节的第一阶段,记忆识别汉字阶段。那么这个阶段可能更多的是督促和检查学生对汉字的学习,而对课文的理解消化则要放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博雅汉语课文的内容设计是将汉字和拼音分成两个部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操作第一阶段汉字记忆识别,让学生用一张纸把拼音部分遮盖起来,然后看着汉字部分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不能借助拼音,只能对汉字进行记忆识别。

2.提高汉语听写水平

第二阶段则是听写,听写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认真背诵课文,而且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也对课文进行了复习和强化,听写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也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步步提高。最开始只是简单的默写,老师将课文的每一句都朗读三遍,学生将听见的句子默写下来。默写的时候需要既写拼音又写汉字,如此既可以复习拼音声韵母和拼写规则,又可以复习汉字书写规则。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学汉语的过程中,学习到汉字部分很容易遗忘早期学到的拼音知识,比如声韵母和拼读规则。听写环节不仅仅是听力水平的练习,也是对旧知识复习的很好的方式。

之后,老师可以采取难度稍高的方式,不再是老师复述课文句子学生默写的简单机械的模式,而是上升到理解课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可采用这种方式,老师将课文朗读三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需要学生认真听,仔细回忆课文的内容,而不需要将句子默写下来。三遍之后,老师针对课文提问题,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回答。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对课文地复述,而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理解。这种教学手段一方面不仅仅督促了学生下去背诵课文,更重要的是检查了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而不是对课文简单地死记硬背。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的过程中,则完全是汉语综合能力的展示,是对汉语更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比如以《博雅汉语(起步篇)》第七课为例,老师可以依据课文设计几个问题:明天早上几点上课?明天下午几点下课?明天有汉语课吗?明天你有什么课?这些问题既立足于课文,又不是对课文机械地复述,如此能够做到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语言,真正实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

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和汉语水平考试HSK接轨,HSK题型中听力在各级考试的占分比例都比较高,这样让学生平时就能得到锻炼,那么在汉语考试的听力环节就能游刃有余地应对。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笔者经过长期地实践,总结出这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汉语综合水平明显提高,并且也对汉语水平考试HSK有很大的帮助。

3.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第三个阶段是口头对话。也是针对课文,在课文的基础上设计对话。在第三个阶段,老师不再是只针对上一次课的课文,而是把学过的课文知识综合起来,和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一来可以克服学生表达恐惧症(很多学生书写非常清楚正确,但是一遇到口头表达就恐惧造成不能正确用汉语表达的现象);二来也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

以《博雅汉语》(起步篇)第七课“明天你有课吗?”为例,(笔者所在的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使用的教材)第七课前面六篇课文的安排如下:

第一课 你好!

第二课 你是哪国人?

第三课 那是你的书吗?

第四课 图书馆在哪儿?

第五课 在东方大学的西边

第六课 现在几点?

那么学习了第七课之后老师可以结合前面六篇课文设计一段交际对话和学生互动。比如对话可以这样去设计:你好!你是哪国人?这是你的书?是一本汉语书。你在学习汉语吗?你会说汉语吗?你去哪儿?去图书馆学习吗?现在几点?你有课吗?几点上课?等等。这样就可以把前面学习的知识全部综合起来复习巩固。

对外汉语教师要关注学生固有的生活体验,并以此为起点,向课文延伸。教师应善于将学生的经历和课文中相似的经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已经体验到的与作者相似的情感,并进一步激活生活中原有的情绪体验,使之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以此真确地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博雅汉语》这套汉语教材内容非常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可以选取熟悉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并且多以问句开题,通过一问一答有利于问句的展开,加强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对这些课文内容的背诵,对学生学习汉语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人们的生理、心理机制来看,跟说话直接联系的不是阅读,而是听话。阅读跟说话的关系是间接的,它是通过视觉系统把书写符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这些符号印象跟生成话语所使用的肌动机制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言语能力包括两个过程,处理听觉输入信息的过程和生成输出话语的过程。前者跟听觉辨认能力有关,后者跟言语再现能力相连。听觉辨认能力先于话语再现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此,汉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听,背诵课文听写课文则是练习学生听力的很好的教学手段,学生只有听得懂才能说得出,也只有听得懂才能最终实现交际的语言目的。

二、背诵课文有利于学生汉语语感的培养

语感主要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用感。语感的获得必须要经过大量地接触语言,经过千百次的重复,自觉不自觉地长期训练,反复实践和在社会的不断交往中,语言文字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等就存储在大脑中。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学习者一方面是身处于一种语言环境,无意识地接触言语;另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总结规律,使之成为一种言语习惯。就笔者工作的泰国来说,泰国学生学习中文就缺乏语言环境,因此语感形成只有依靠有意识地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背诵则成为语感形成的基本方式,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才会产生语感。由于受到泰语母语的影响,泰国学生在汉语表达中会出现负迁移的现象,这里笔者可以例举两个教学实例:例如《博雅汉语(起步篇)》第十二课“你在干什么呢?”泰国学生经常受到泰语母语影响,把“你在干什么呢?”表达成“你干什么在”。要纠正这个表达错误,一方面靠语法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则需要学生反复背诵课文形成语感。例如《博雅汉语(起步篇)》第十六课周末你干什么?课文里出现了汉语中的特殊语法动词重叠,“休息休息,洗洗衣服,看看电视”等等,这种动词重叠使用在泰语的语言中是没有的,学生很陌生,理解不了不会使用。于是更需要学生反复背诵课文形成语感,克服母语的空缺带来的陌生感和排斥感。

虽然说背诵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方法仍然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语感的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使学习者自身掌握的词汇、句式与语法现象日益丰富。实践证明,背诵在语言学习上,尤其是外语学习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有利于语音语调的准确流利,有利于词汇语法的熟练与巩固,有利于口语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完善。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提倡这一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有意识地模仿、记忆,并学会使用输入语料中的固定搭配与短语等,显著提高语言输出质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程式短语和使用特征的注意,而这是在进行交际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的。同时,由于背诵本身需要反复,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练习量。背诵过的课文中某些短语或句子会自动跳到脑海中去,对二语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

[1]孙宁宁,背诵与留学生汉语文化意识的培养[J].语言应用研究,2013(6).

[2]孟美辰,二语习得需要背诵课文[J].文学界,2010(11).

[3]张韫,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猜你喜欢

背诵课文拼音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背诵课文有窍门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