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伦理视角的新世纪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创作

2015-04-08袁智忠马健

文艺争鸣 2014年12期
关键词:都市伦理爱情

袁智忠+马健

2013年,中国电影产业产值首度突破200亿元票房大关,(1)宣告了自2003年开启的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电影市场以“自为存在”的高效运作,票房争夺日趋激烈,而以中国都市爱情为题材的电影却似一匹“黑骏马”杀出了重围,引发观众的强烈反应,并在院线上刷新着单片逾亿元甚至是数亿元的票房神话。《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1、2、3)《北京遇上西雅图》《北京爱情故事》《白日焰火》《同桌的你》《我的播音系女友》《分手大师》《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都市爱情题材电影先后登上银幕,“以爱情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吸引力,以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碍产生的冲突为叙事的主要动力,通过表现爱情的绝对超越性来探讨爱情这一永恒的人类情感和艺术主题”。(2)

回溯新中国的都市爱情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起就有零星作品不断出现,但是并未形成气候也没有引起创作者和理论界的重视。伴随着《杜拉拉升职记》《将爱情进行到底》《非诚勿扰》(1、2)《开往春天的地铁》《好奇害死猫》等一系列影片的火热上映,都市爱情电影开始被推向人们的视线。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一扇窗口,都市爱情电影所代表的价值、道德观念虽不能映射一个完整的时代,但却是对社会人伦的有效传播,本文拟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多维度考量新世纪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创作。

性爱观。性爱观作为“男女两性特定的自然关系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3)它所代表的是这个时代社会文化在两性关系上的观点与看法,并因社会文化和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

新世纪以来,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关注快速发展与建构之中的城市,挖掘城市文化背景下的两性故事,描绘多元观念冲击下的两性图景。在这些都市男女两性生活图景中,经济体制的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给都市男女带来了复杂的关系情愫,“客观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观点的复杂性,社会上各个方面对待同一个问题都存在多种看法”。“当传统的性观念遭遇开放的性行为,社会群体对性的认知也在分化、重组中得以新生,伴随着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节奏,都市男女的灵魂与肉体也在交合、分离中饱尝苦楚。

恰如尹鸿所言:“任何过渡时期的时代都是艺术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完全可能出现不同于主流/宣教电影和商业/娱乐电影以外的‘第三种电影……一面现实和心灵之‘镜,来与同样处在转型期的人们共享苦难、迷惘、欣悦和渴望”。而在这面现实与心灵之“镜”中,婚前性行为和自由、放纵的性结合分裂着人们先前似曾固化的两性联系,性行为不再是两性创造性力量与智慧的融合,变成都市寂寞男女的肉体享受、精神麻痹之后的短暂欢愉。因而,一些与传统道德、伦理迥然背离的众生相纷纷发生,“身体”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5)后现代的性观念疯狂地解构着国人的两性伦理、婚姻道德。《开往春天的地铁》,视角指向都市男女婚后的爱情生活,七年之痒后,爱情似乎已进入“冬天”,建斌、小慧依旧相爱,但是没有了初始的温暖,导演利用片段化的故事与插入段落的臆想场景还原男女双方的内心世界,情感的依恋与肉体的沉重使婚姻中的爱情走向离散;《好奇害死猫》,背离爱情契约的婚外恋进入观者视野,男性欲望在割裂中畸形延展,进而演化为女性丰体宣泄与报复的原点,从而幻化为一场精神失常的伦理惨剧;《苹果》(又名《迷失北京》),雇主与雇工间的不伦性爱大胆、“幽默”地拷问着扭曲、倒置的都市情感,以一种现代的方式描绘了那些悲观的都市情欲。

进入新十年以来,都市爱情电影创作在摸索前进中逐步确立了自身良性发展的路径,即在性爱观与社会伦理间确立话语延伸的平衡点,以伦理反思的方式展现都市爱情的图景,减少对“身体”的审视和饱受争议的性爱图景。《北京爱情故事》,家庭沦为婚外情欲中场休整的自在空间,女性主体在刺激性事件中梦醒、出走和逃离;《北京遇上西雅图》,经历了性欲落空后的长久惆怅,婚姻和性爱的意味得以反思,女性主体的自觉意识得到加强,文佳佳在赴美生子后的短暂“性生活”缺失,实现了对自己与男性性关系二度考量,重新选择了稳定而温暖的婚姻生活,从而选择与Frank在一起。实在是“人的性存在及性行为,是人类生活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6)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它关涉到社会设置如何实现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面对这一问题,新十年以来都市爱情片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以冷峻的视角审视都市男女二元的性生活,并努力在这种扭曲的欲望宣泄里回归和谐的社会人伦关系。影片《北京爱情故事》中沈彦(佟丽娅饰演)与陈锋(陈思成饰演)这对在酒吧相识的寂寞男女,在几番情意缠绵之后共坠爱河,熟料未婚先孕的问题不期而至,面对新生命个体的产生,陈锋选择接受责任,坦然面对沈彦,而沈彦也在这份温暖的担当中得到两性生活精神层面的慰藉,毅然放弃前男友(耿乐饰演)的财货引诱,选择和陈锋组成家庭,从而实现男女两性关系的合法化延展。

由此,新世纪都市爱情电影的性爱观表达脉络基本明晰,经历了身体为主的两性图景展示,表述重点已从情欲唯尚的混乱性爱趋于探讨人性、男女二元关系,即社会人对性爱的价值诉求,除了肉体快感的满足,更多地思考男女二元结合的价值意义。

婚恋观。婚恋观是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都市爱情电影,以80后群体婚恋生活为表现对象,关注时代变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婚恋生活,表现其在日新月异的中国都市环境内的悲欢离合。

2010年Il月《小康》杂志社发布的“中国人婚姻及性幸福”的调查报告反映出,在各个年龄段中,“80后”的婚姻幸福感最强,达到了81. 2%,超过各个年龄阶段的平均水平,但是“80后”的婚姻稳定性却不高。缺乏稳定性、安全感成为当下“80后”群体婚恋的最大现状,“男人不得不坏,女人不作不爱”“不作不会死”等反映时代婚恋的流行语风靡,由传统的伦理道德构建的婚恋观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边际崩溃,更加务实、更趋本能、更为开放的婚恋观在各种情伤之后重返主流人群的话语。endprint

“治愈系”的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则率先出击,担当起情感消愁的心灵鸡汤。滕华涛的《失恋33天》,以时间的线条来勾勒失恋之痛的逝去,以时间来风化记忆的忧伤。黄小仙失恋33天,王小贱开始追她33天,一场爱情长跑结束,一段新的爱情开始,传达了“珍惜眼前人,放手痛心爱”的务实性婚恋观。《万箭穿心》,作家导演王竞以写实主义的视角关注都市底层人群的婚姻与爱恋,失败婚姻中苟活的李宝莉在社会伦理责难声中支撑着无父的家庭,人到中年与儿子的隔阂使其心凉意冷,出走后她在一直关心她的地痞(健健)那里开始了自己的婚恋新生。“追忆青春”的演员导演赵薇,将“80后”的都市爱情定格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郑薇与林静、陈孝正之间纠葛的爱情在选择、等待中徘徊,在逝去和追忆里感伤,青春终将逝去而爱情则历久弥新,爱情的选择成为都市男女个体本能的追逐,在本能力(力比多)驱使下,一切都有可以随着时间风化。《北京遇上西雅图》,导演薛晓璐将反映中国男女爱情的场景搬到国外,以《西雅图未眠夜》为互文性文本,使一段曾经感人的爱情想象得以成功复制,完成了都市男女在电影院里的一场异域爱情体验之旅,为时代的婚恋观带来了开阔的视角。

多元价值的婚恋观代表了时代背景下都市男女的婚恋选择,作为烛照这一时期的影视创作(镜像),都市爱情电影关注都市男女于不安、躁动的心境中的婚恋状态。以紧贴时代气息的触角,触碰都市男女建构爱情、婚姻的尝试,温和、趣味的语法撩拨情感发生时的心跳,进而完成关涉都市爱情的婚恋情境创作。

家庭观,即家庭价值观。作为家庭成员衡量、判断一切事物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思路而存在。家庭,私有制经济的产物,以男女两性的情感结合为起点,通过男女二元合法性性关系确立而达成的,并以二者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加以维系的社会单元。

对于反映两性爱情的电影,罗伯特·麦基认为:“本世纪(二十世纪)初开始的那种对浪漫之情的狂热追求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蜕变为深深的抑郁,给爱情带来了一种阴暗的怀疑主义的态度”(7)。好莱坞电影《克莱默夫妇》,上映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作为一部反映当时美国家庭的伦理故事,集中表现了离婚率上升和大量单亲家庭出现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家庭危机。谈及家庭危机的原因,一是文化领域,社会群体深受五十年代“享乐主义”、七十年代反正统文化的影响:二是经济领域,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快速发展;三是社会领域,“妇女解放运动”兴起,,一大妇女的自主意识提高。正如亨利·摩尔根所说,“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的,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行到较高的形式”。放眼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它也在经历美国社会曾经面对的诸多社会问题,家庭伦理危机便是其中之一。

审视新世纪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创作,麦基所指认的阴暗怀疑主义态度表现为传统家庭图景的消逝。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体制转型,不仅带来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变,夫妻间的信任度也在这市场化浪潮中下降,交流的无奈与身体的背叛使都市夫妻形同路人,爱心、亲情和人道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也在崇尚消费的物欲理念冲击下瓦解。进而,家庭之维转变为生活所迫的无言残喘:《失恋33天>,“多金男”李可与“拜金女”魏依然结合,男为色女为财,各取所需却忽视了组建家庭的本初动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林静的父亲和郑薇的母亲,这对知青恋人各自成家而又缠绵不清,破坏了两个家庭的情感并阻滞了下代人的爱情:《北京爱情故事》,刘辉与佳玲这对中年夫妻,丈夫出轨的不堪往事成为夫妻之间的芥蒂。同时,都市爱情电影的创作在展现男女情爱之际开始趋向理性地批判,不仅关注转型期家庭伦理的反思、聚焦都市男女流变的爱情,也注重挖掘与情感同行的新世纪中国都市家庭价值重建。物质的丰富并没有给都市男女带来更多满足,安全感的缺失使他们在城市里迷惘,在时代进步的车轮声中更新着自己对于家庭的认知。《北京爱情故事》,王庆祥和斯琴高娃饰演的老年夫妻,这对20世纪结合的夫妇在经历了时代的变革之后,女性身患绝症,男性则要继续生活,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更好地照顾自己的爱人,斯琴高娃饰演的老伴毅然当起了丈夫的红娘,帮他筛选如意的老伴,这种进步、温暖的家庭观奏响了都市爱情嬗变的音符。

这种似同情境(8)得以复现,它植根于新世纪中国都市场域的快速构建,如电视剧《北京遇上西雅图>与《西雅图未眠夜》形成的互文性文本一样,消解、重构中的中国家庭在矛盾调和的语境中呈现了更为包容的新世纪中国家庭观,这种包容代表了更趋理性的两性家庭,并以“进步他者”的身份调和了不同阶层间的矛盾与冲突,为不断更新的家庭观输入了现代性的标识性元素。

价值观。价值观(价值取向)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而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9)作为价值选择的反映,都市爱情电影所反映的价值观,左右了片中男女关于爱情的价值选择,也反映了一个时代对于爱情的价值思考和想象。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在多元价值浸染中日渐开放,科学与非科学、伦理与非伦理、道德和非道德的处事逻辑左右着国人的价值判断,而功利主义则在快节奏的发展时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处事原则,由此引发社会怪象频发。“中国当下的功利主义并不是一种在公共文化领域被人公开宣扬的理论原则,而是一种在世俗生活领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处世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功利主义始终处于未言明的隐形状态。”(10)体现在都市爱情的影像文本创作中,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则物化为阻隔男女爱恋的消费品,日益繁荣的都市和收入差距悬殊的外乡人,这些意象以及形式呈现,或写实、或夸张地表现着都市男女的价值抉择。

“文革”之后,《庐山恋》(1980年版)作为首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特别是片中出现了当时罕见的接吻镜头,被称为“中国第一吻戏”。自此,反映爱情题材的电影开始注重对男女之间肢体接触的描写,爱情的情欲得到复归,情感由理想回归人作为主体的自然欲求。30年后,作为对这部经典国产爱情电影的续篇,《庐山恋2010》上映。同样以爱情为主题的故事,却在时代的变迁中传递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观众褒扬1980年版《庐山恋》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它自然地刻画出一见钟情的纯真爱情。爱情纯真、美丽给压抑的时代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浓重的政治思想包袱被甩掉一旁。周筠与耿桦的爱在自然风光的背景下演绎得流畅自然,在城市之外的庐山上,这对巧遇的恋人在湖光山色中嬉戏,情感的选择温暖、贴切。《庐山恋2010》,将爱情故事延续到了30年后的第二代人之间,地点由庐山转换到南京,都市的爱情“三角恋”“阴谋论”流斥其中,30年前一场“蜻蜒点水”般的吻戏震惊国人,30年后纯爱电影却流于表面,男欢女爱的场景一幕幕真实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由此,电影所传达的价值观成为了赤裸裸的肉欲与金钱,试想如果不是贵为千金小姐,耿菲尔又怎么能会放弃身边富商的追逐,纯爱的成本在时代现实的打击下翻倍上升?又如近期上映的电影《同桌的你》,爱情的价值选择缘于女友之“美国梦”,在两性离散的回忆中,男性主体完成了对逝去情感的单向度审视,纯爱在残酷的静默中失去回音,成为被时代价值选择与个体生存现实剥离的爱情童话。endprint

爱情的延展离不开阻碍性因素供给动力,而价值观的取向则在这些阻碍中完成终极选择。因而,新世纪都市爱情电影在塑造人物主体形象的同时,更为关注都市男女的价值观念挖掘,从爱情主体的男女二元价值变化中表现爱情的艰辛,完成对影片人物的深度塑型。

伦理观。伦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标准,而爱情伦理则指涉人际之间关于爱情的道德准则。马克思、恩格斯爱情伦理思想认为,爱情应该是相互之爱、专一纯洁之爱、恒久之爱。然而,这种伦理化的爱情毕竟是大师的概述,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不得不面对世俗的诱惑、不得不做出有违伦理的抉择,这自然是后现代语境下都市男女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已不是封建伦理观束缚的时代,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新世纪的爱情伦理尚在建构。

爱情伦理,在当下是一个发展、开放的话题。对此,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创作似回溯至中国电影史的“国产运动时期”(1923-1926),在“各异其趣”的创作生产景观下摄取这个时代的都市爱情。(11)电影《小时代》(1、2、3)则具有这样鲜明的文本特色,作为郭敬明的同名小说而被改编成电影,承继了作者小说里一以贯之的轻浮特色,在“欧化”的城市背景下演绎绅士与淑女的“楼阁”式爱情,这种创作如“国产电影运动”时期的大中华百合团队之力尚欧化如出一辙。上海作为中国当下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经济上的外向型依赖带来了文化上的外向型认同。因而,与传统伦理精神的讨论中,《小时代》的爱情伦理是激进的,代表了90后、95后成长中日渐形成的爱情新伦理。

《小时代》的爱情新伦理表现为都市爱情的情感乱象,在快节奏的都市文化中,两性关系剥离了责任和信任,理性从而沦为欲望的奴隶,希望的达成建立在金钱的挥霍中。影像文本中,爱情是如此苍凉,信任不堪一击,爱的人终将逝去。艾·弗洛姆认为,爱的艺术是在爱人能力实践中达成的,纪律、集中、耐心是完成爱情体验的必备要素,也是两性爱情伦理的必备原子。(12)纪律缺失的情爱,淫乱的性行为,耐心缺失和集中的无能,这些爱情都沦为力比多的释放,只会有单向度的爱情幻象。影片中,林萧与简溪、顾里与顾源这两对长跑式爱情中的主体,在成长和社会化的进程中逐渐迷失,爱情还在,而爱的意义则早己失去,劈腿和背叛侵吞着爱情的本初纯真。前者选择放手离开,后者选择宽容和理解,无论如何抉择爱情的伦理都是有悖于始初的。这代表了90后、95后群体对爱情选择所面临的困惑,但这种混乱中继续的爱恋则成了变味的爱情幻想。

同样的情感乱象也表现在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中,这部荣获2014年金熊奖的影片,以现实主义的风格书写了一段都市爱情的幻灭。在这部充满疼痛感、流淌着血泪的爱情往事中,导演的人道主义情怀在爱情伦理的调侃声中得以终结。影片中,婚姻失意的警察张自立在失去妻子后对其肉体无休止的眷恋,意外杀人的干洗店女工吴志贞使丈夫成为替自己顶包的“活死人”,两个畸形存在的主体间所产生的情爱被赋予了利用与宣泄的纠结情愫,他们都在都市中迷失了自己的身份,也在有悖于伦理的交往中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如同片尾张自立在楼顶燃放的焰火,在白日它再美也不合时宜,是有悖于伦理的存在,荒诞而没有意义。

可见,新世纪都市爱情电影指涉伦理的创作轨路尚在探索中前进,在以奇观、奇情为标志的影像中,创作者更多地关注都市情感乱象下的悲情。这种悲剧式的情感发声以悖于传统伦理的形式呈现,非伦理的自由结合、非道德的肉体侵犯刺激着情欲和感官,但也预示着欢愉过后的风险,社会的包容度毕竟是有限的,这些非伦理的情感尝试只能在痛苦中终结、在扭曲的灵魂中延展。

综上所述,新世纪都市爱情电影在多元类型尝试中完成了时代文本的探索,票房回报在认证其口碑的同时也促进了文本类型的再创作。通过影像品牌特色的不断更新,都市爱情电影占据了市场的有利风向。它关注社会人与社会伦理的辨证关系,在性爱观、婚恋观、家庭观、价值观、伦理观等社会伦理学维度挖掘人性的多元演变,注重爱情故事和伦理反思的结合,以镜像的方式透视新世纪都市人群的生活、爱情伦理和挣扎向前的灵魂。同时,在以故事为王的创作环境中,创作者重拾中国电影伦理化叙事的现实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语境下探索多元情境中爱情伦理的建构与发展,实现了新世纪都市爱情电影文本类型艺术表现的有益探索。

注释:

(1)黄式宪:《“后百亿时代”:以文化自律与创新推动电影产业再度振兴》,《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

(2)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3)李岭:《当代性爱文化观》,《社会科学家》,1990年第3期。

(4)(6)潘绥铭、王爱丽、[美]白威廉、[美]劳曼:《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详见序言,郑杭生:《性社会学大有可为》。

(5)袁智忠:《光影艺术与道德扫描》,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4页。

(7)罗伯特·麦基:《故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8)似同情境:指新世纪都市爱情电影在题材选择与故事架构中对美国婚恋危机时代文本的参照性,类同的都市场域在这种高速发展的都市文明中得以发展。

(9)金盛华、郑建君、辛志勇:《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结构与特点》,《心理学报》2009年第1 0期。

(10)贾磊磊:《功利主义价值观与当前的恶性社会事件》,《艺术百家》2013年第4期。

(11)虞吉:《“现象电影”现象:史学理据与形态学规划》,《当代电影》2014年2期。

(12)艾·弗洛姆:《爱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都市伦理爱情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不谈爱情很幸福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