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4-08齐静
齐静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齐静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起着辅助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期能改变作业设计不科学的现状,提高课后作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问题解决;对策
数学课后作业是指根据数学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数学学习活动。正确布置小学生数学课后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学习乐趣。
一、问题缘起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很大了变化,这也是老师们都感受到的。但由于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讲到方向与位置的关系,老师只是片面的讲了位置,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的座位作为条件进行授课,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下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将本课的后两页的练习题做完,下节课检查。其中有一题是关于五子棋的知识,老师并没有进行补充、拓展学生的思维,全班同学做着同一样的作业题,将大家“一视同仁”。课后作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但作业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时间、精力的浪费,兴趣和挫折等方面无疑是一个直接的因素。
二、小学生数学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明显加重。在减负的要求下,小学生的负担扔没有下降趋势。小学生数学课后作业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纸笔作业过多,体验作业过少。目前仍有大部分老师还存在留课后作业较多的情况。如在学习“小数比大小”时,老师为学生讲解3例题,3道例题分别是:
(1)试比较9.87分和9.90分那个分高?
(2)将9.87分、9.90分和9.96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3)想一想,比9.96小、比9.90大的小数有哪些,试着写出来。
从3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出,例题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顺序呢一次为学生展列出来。老师为学生讲解之后,学生开始做练习题。在此期间,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联系,对本节所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家庭作业便是将练习题后面的3页题全部做完,共9道大题,其中包括小数额排列5道题,其难易程度同课堂上所讲的例题(2)相似;比较小数的大小2道题,其难易程度同课堂上所讲的例题(3)相似;还有2道题是关于元、角、分等单位换算的内容,这是学生在以前就学到的知识。每一道大题中都含有2—8个不同的小题,共计30个小题,作业大约用时50分钟。大量的作业重复的出现,导致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在老师们眼中,为学生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解决之后,难题的数量便会下降,学生的成绩就会有所上升,课后作业的数量与学生成绩的分数是成正比的。
(二)作业内容超出范围。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深化紧紧围绕学习内容,但有的教师作业内容超出教学要求的范围。如在学习“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时,老师和学生一起数一个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例题如图:
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做题,一起数本图中共有多少共有多少个角。在老师帮助和指导下,学生有充足的信心。之后又做两个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临近下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展示出这样一个公式:点数×(点数-1)÷2,得出的结果便是一个图形中含有的角的个数,让同学们在后面的练习题中加以运用。而课后作业是这样的。
练习一: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如图:
练习二: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如图:
对于上两道练习题,学生不能很容易地将公式运用到练习题中,导致学生对本节课后的练习题有些摸不清头脑,只能一个一个地数,容易出现漏掉的现象,最后没有把本节课的练习题做对。维果茨基认为说教学应走在学生的前面,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对发展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然而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量,将课后作业内容超出了范围,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超过了学生学习的范围,时常像做奥数题一样,弄得学生摸不清头绪。
(三)作业缺乏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有些教师仍忽视作业的趣味性。如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时,老师与学生一起将圆柱体表面积公式求出来之后,教师让学生做一下作业题:
(1)圆柱体底面周长18.84分米,高2分米,求表面积;
(2)圆柱体水桶长60厘米,底面半径5分米,求水桶的表面积?
(3)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老师把作业只看作是"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将会导致作业成为题型呆板、形式单调、重复,内容封闭的境地,削弱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丧失学习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是这样的话,小学生也一定是在一种强迫状态下学习,消极地、不愉快地对待数学学习,开始应对数学作业,阻止学生潜能的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数学课后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1]。因此,数学课后作业不容忽视,需老师加以重视,充分发挥它原本的作用。
(一)由“繁琐”到“凝练”。减少教师在作业活动的工作量,保证质量且有效的家庭作业,对学生而言,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亦可提升其作业效率,保证作业目的的有效实现。为小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为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的要求。在布置课后作业是应与课堂有关,较多的作业量只会给学生增加负担,并不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中走进了一个误区,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错误地让孩子从小就超负荷学习。如在学习“小数比大小”一节中,教师可以布置练习题后面的个别题,与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便可。如布置关于例题(2)2道题,关于例题(3)2道题,其他与本节所学内容无关的练习题就可以不作为课后作业进行布置,在下节检查作业后便可略讲完成。这样,学生做数学课后的时间便可以减少到20分钟左右,既为学生减轻了写作业的负担,也为复习以前的知识提供的方便。
(二)由“平行”到“阶梯”。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有差异。同样的作业,一般的学生只需要五、六分钟就可以完成,而“学业不良”的学生要拖上半小时或一小时。所以,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必须采取“家庭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自己的“果子”。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之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下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三星级:(1)5.4×72+5.4×28,(2)(1.25+2.5)×4;四星级:(1)5.4×99+5.4,(2)7.5×10.1;五星级:(1)7.4×5.6+7.4×5.4—7.4,(2)8.4×7.2+0.84×28[2]。三星级是基础题,要求学习一般的同学完成,四星级和五星级属于提高题,让学习好的同学完成。教师要通过调查了解、课堂交流等多种渠道掌握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制定不同的课后作业,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
(三)由“书面”到“实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事物本质产生了兴趣,就会有强烈的继续学习的动力。在实际生活中布置有趣的数学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离不开数学,学生也离不开生活,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做到独立学数学、独立做数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的作用[4]。如教学“实际测量”以后,可布置学生课后到家里量一量学习桌的长度、电视的长度自己不行的长度;学过“统计图表”,让学生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用电、用水等等数据。这是书本知识无法带给学生的。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效地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既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深刻体会了数学为生活带来的方便,激发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还了解了社会、生产发展的状况。
在小学生的学习中,课后作业一直是学生的重担,成为学生头疼的事情。适当安排课后作业,还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不再为课后作业的烦恼成为他们的负担,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卫云.小学课堂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16.
[2]刘娟娟.小学数学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9.
[3]杨一青.杨一青与和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6.
[4]杨春茂.吴正宪与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5.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作者简介:齐静(1992—),女,辽宁省阜新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