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军的穷日子

2015-04-07施洋

看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军费装备导弹

施洋

随着两会的召开,中国2015年的国防预算也尘埃落定。10.1%的增幅,8868.98亿元人民币,约合1400亿美元的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对比因为汇率下跌而军费缩水的日本和俄罗斯,再参考因为经济停滞不前而负增长的英国、法国,中国的军费真可以算得上是充裕了。

虽然中国军队的人均军费数量依然很少,但在资金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海军里,中国海军新装备的列装速度之快、数量之多,足以让除了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眼红一阵。2013年,中国海军服役舰艇数量排名世界第一。

军费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训练的全面加强。近年来,中国海军进行的各种实兵、实装、实弹演习的次数,由原来的一年甚至几年一次增加到一年多次,演习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不断增加,诸如“XX舰连发X枚防空导弹击落多枚来袭导弹”的演习内容也不断见诸报端。须知,部分用于拦截的防空导弹的造价是在人民币上千万级别的。

中国近年来在国防预算上的不断增长以及在装备建设和提高官兵生活水准上的不断投入,总会让人感慨万千。人民海军自建立至今,虽然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经费的充沛程度上,从来没有如今这般宽松。

建国初期,我军虽然继承和缴获了数百万日军、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但军费开支之少却达到了“拮据”的地步。1950年兰州军区的物资编制中,每个步兵排只有4件军大衣:其中排长和副排长各有一件,其余两件则在文件中被称为“放哨大衣”——只有轮到执勤放哨的士兵才能短暂享受大衣的温暖。

有限的军费被国家优先投入到了海空军的建设和现代化装备的引进之中。但海空军在分配上却并不均匀——朝鲜战场紧张的局势让中国空军获得了大量经费并得到了飞快的扩充,本应担负解放台湾重任的海军却因此不得不精打细算,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

这一时期的海军建设中,除了那些从废船堆中修复战舰的故事外,有两件事给人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在签订《二四协定》之前,曾就协定内容和要引进购买的装备型号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然而由于国家外汇短缺,对装备采购的经费限制极为严格,为了引进更先进的导弹设备,必须缩减其他武器的购买数量。最后,海军是在少买了80条鱼雷之后,才凑够了钱将引进费用的缺口补上;在谈判之时,苏联考虑到中国解放台湾和需要对抗美国航母的需求,主动提出向中国转让更大型的671型潜艇制造技术,并将苏联多艘万吨以上的巡洋舰售予中国。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无疑是极为有益的,然而因为军费限制,这些能让中国提早三十年建立远洋海军的装备都没有装备人民海军。

整个六七十年代,海军虽然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代化,但节俭之风却无处不在。为了缩减训练成本,“枪代炮”被广泛应用于训练中,用机枪代替高射炮、用步兵火箭筒代替反潜火箭深弹……各种各样的节约训练法成了那时的主流。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军队要忍耐”,中国海军也一直处于经费短缺中,甚至连承担国家核反击重任的战略核潜艇也是如此。其他舰艇自然也好不到那里去。中国建造第一艘电子侦察船时,由于有限的预算全部用于舰上复杂电子设备的采购,根本没有钱为该舰增加自卫武器,海军最后只能调拨了几门报废舰艇上的老高炮充数;而开创中国海军建造6000吨以上大型驱逐舰先河的051B型驱逐舰项目则是海军“瞒天过海”的杰作:因为军费紧张,项目最初申请的只是“再建造一艘老051”,所有的研制经费和不足的建造费都是海军装备部门从其他方向上腾挪拆借而来。

再回首几十年的海军建设历史,这些当年经费短缺的时代给留下的遗憾和苦涩,今天已经很难在军队中见到。艰苦奋斗虽然是海军建设的无奈,却也培养了军队的优良作风。对于新时代的海军人而言,将这些优良作风传承下去,将和建设一支强大的蓝水海军一样是个重要的任务。(作者系《观察者》网军事频道总监)

“ 武彝”舰为原日本一等输送舰,1947年8 月30日在青岛移交给中国,于1950年2 月15日停役。

猜你喜欢

军费装备导弹
港警新装备
全球军费支出创30年新高
神奇的纸飞机(四)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特朗普又改口未来军费要大涨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年总目次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奥巴马拟追加330亿军费
发射导弹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