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2015-04-07陈玮
陈玮
摘要:中职院校是我国一种基本的教育形式,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一线操作型人才的任务。近些年来,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计算机属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生,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近些年来以就业导向以及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主要就常用的几个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进而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院校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院校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同样对中职院校培养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其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人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调整其人才培养模式,使其跟普通高等院校不同,下面我们就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典型的中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1.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中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时,参照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制定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率。这种培养模式是近些年来随着中职院校就业压力的增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要求,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的落后该教学模式,中职院校一方面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教师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其教学内容。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是在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就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去企业进行工作,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由中职院校教师和就业单位共同制定。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即根据订单企业的生产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充分利用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实现对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使其得到订单企业的要求。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工厂进行生产实践,企业无需在重新进行培训,节省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时间。
3.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跟实力比较雄厚中职院校的合作,采用1+2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跟大专院校进行合作,即3+2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前三年在中职院校就读,后两年在大专院校就读,毕业后为学生颁发大专院校的毕业证书。
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两个学校之间都要定期进行交流,共同进行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的检查等等,从而确保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规定的技能水平要求。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通过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具体体现在:
1.訂单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确保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让学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而能够将全部精力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该办学模式也能够帮助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同时依托企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训问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中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批量化培养。
但是该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他们认为毕业后已经确定了工作,导致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比较懒散,学习的积极性较差,这样学生毕业时不能够达到企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另外由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时间较长,学生虽然入学时跟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但是毕业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去,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2.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两个学校之间资源的共享,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由于两个学校的师资水平不同,考核标准也不同,导致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不能够得到保证。
3.以就业为导向
该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调整培养计划,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有效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比例难以把控,如果让学生大部分时间去实习或者实训,那么学生的理论知识较差,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如果理论较多,又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学生不能够找到对口工作。
通过上面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不论采用何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不能够明确说明哪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最好的。中职院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计划,从而促进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更好的发展,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三、中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就业情况,在本次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长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长班采用传统的3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第一年主要开设文化课和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基础性课程,第二年则主要是计算机的专业课和岗位课程等,最后一年是学生的定岗实习。短班则主要是几个月的短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打字员、计算机维修以及办公软件等。
鉴于目前中职院校学生流失比较严重的现象,采用长短现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学生坚持不下来3年的学习,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学校的短班培训,通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即可为学生颁发相应的技能证书,使其掌握一技之长。这种类型的培养模式避免了学生半途而废的现象,确保了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这样不论怎样,学生毕业之后都能够在掌握一技之长,找到计算机对口的专业。另外对于参与短班培训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完成之后还可以重新报名学校长班课程的学习,实现其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提升,促进其未来更好的发展。
四、结论
计算机专业是中职院校的核心专业,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维护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中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其学生的特点以及就业单位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实践技能,使其能够毕业后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中职院校中常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各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每个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长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盲目选择。
参考文献:
[1]马林,高应举.鲁宁中等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考察报告[J].宁夏教育,2007,(5):18-21.
[2]郑宏来,黄素梅.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日标的护理实训室的建设与改革[J].科技视界,2013,(34).
[3]梁成艾,朱德全,金盛.云计算情境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3,(02).
[4]马宗泽.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现状的探讨[J].厦门科技,201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