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灵活运用分类教学模式
2015-04-07王大鹏
王大鹏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的深入渗透,“素质教育”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学生的学习也由刻板的文化学习转变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高中体育教学作为高中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其教学法的科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就成为了广大体育教学者的关注所在。就这种情况下,以“分类教学法”为例展开详细的体育教学法探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 分类教学法 改革 优化 方式 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使得体育教学适应于教育教学“素质化”发展的新潮流,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分类教学法以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对体育教学法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类模式应用于高中體育教学的重要性
分类教学法应用于高中体育教学不是偶然的,它既是体育教学优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学生获得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教育者必须全面认清“分类教学法”对高中体育教学的重大意义。
(一)传统教学方式陈旧,不能让师生积极互动
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考核标准过于统一”,“教学理念守旧,缺乏发展性教学眼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与对学生差异性的忽视严重地降低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渐渐对体育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因而导致了学生不愿意与教育者进行交流的尴尬局面。
(二)在课改的发展下,分类教学模式对学生培养有直接作用
分类教学主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划分不同的小组。且对小组与小组之间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与任务要求,使得学生得以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学习的信心与学习的满足感,使得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体育技能的增长,进而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
二、分类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应用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变
就如上文所述,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单一化”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教育者要注意根据“分组教学原则”对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训内容进行适当的多样化扩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我们讲授“乒乓球”内容时,就应该根据学生球类运动技能对学生进行分组。就教学形式上而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且在比赛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让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互为对手,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维护。而就教学内容而言,教育者可以根据不同分组的学生的爱好开展不同的训练项目,比如,在自由运动时间增加“踢毽子”“打网球”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
(二)应用于成绩考核和课程模式的转变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体育能力是存在差异的,以统一化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是不科学的。因此,教育者必须大胆地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考核方式与课程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比如,在体育考核时,我们可以让体育能力强的学生考核“800米跑”,而对于运动机能较差的学生则考核“600米跑”,这种分层次的考核方式既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又有利于将运动强度控制在学生的身体承受范围之内,不至于出现危险情况,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对于课程模式而言,由于高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教育者就应该在体育课中营造相对轻松的学习坏境以放松学生的神经。比如,我们可以采取“运动小游戏”,“小规模比赛”这样的教学模式来取代传统教学中生硬的训练模式。
(三)在分类教学实施下取得成就及对学生的影响
分类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的发展而言,是一个相对科学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得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者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教学能力。因此,教育者要注意充分尊重学生在体育学习山的主体地位,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体育教学上的主导作用,确保分层教学模式得以有效的实行。
三、分类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分类教学虽然对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教育者必须辩证地看待分类教学。在分类教学的施行过程中,教育者切勿将学生“类别”分得过于详细。一旦分类过于精确,使得学生从严苛的分类标准中是自信,就有可能导致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且过于细致的分类直接导致了教育者任务量的加重,不利于班级管理。
四、结语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维持与精神风貌的改善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适应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体育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做好体育锻炼,养成体育能力,为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体育基础。
参考文献:
[1]应忠杰.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分类教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37.
[2]金群立.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09):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