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提问的探究

2015-04-07毕翠梅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提问有效性

毕翠梅

摘要:有效提问,是整个地理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自己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出发,从四个方面对有效提问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提问 有效性

有效提问是由一系列开放式的、以思考为中心的问题组成,引导学生去思考或反思并做出回答的过程。有效提问是整个地理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确保“有效的提问”呢?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前必须解读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内容是设计教学问题及情境、理解教学目标层次、领会编者意图、整合教材资源的基础。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计问题。如“大气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课程标准》要求:(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明确大气的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分别是什么,能阐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了解温室效应及其作用。(2)掌握热力环流。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和山谷风的形成。笔者根据课标设计这样的问题:(1)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全部被地面吸收了吗?(2)你知道太阳辐射首先使大气增温还是地面增温呢?为什么?(3)你知道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什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什么?(4)你能分析图中哪些箭头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你知道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5)你如何解释高处不胜寒?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很大?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就可以完成课标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二、提问要有层次性

1.递进式提问。地理学讲述的内容较多,知识的跨度大,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把教学内容编设成一个个彼此关联的问题。如在讲授“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时,笔者这样设计问题:(1)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你能说出气压带、风带呈带状分布的条件吗?(2)据教材内容,你觉得海陆分布是如何影响大气环流的?(3)你怎么解释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风向和成因?(4)为何东亚地区是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这一系列问题,从复习旧知识开始,然后进行原理的分析、知识的铺垫,层层递进,使学生步步深入,积极思考,最后掌握知识。

2.比较式提问。在地理内容中,有很多知识之间有相关性或相似性,如地球运动的白转和公转,常见天气系统的高压与低压、冷锋与暖锋,热带季风气候中的夏季风与冬季风,洋流中的寒流与暖流,等等。在学习南亚地区的气候时,笔者这样设计问题:(1)说出夏季风与冬季风的风向。(2)你能说出夏、冬季风的成因分别是什么吗?(3)你能说出夏、冬季风控制时天气有什么不同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完成,再通过比较,掌握知识。

3.迁移式提问。知识迁移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知识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进行知识的转化。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让学生能够找到知识之问的内在联系,学会知识的迁移。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多一条方法,多一种途径。例如,在讲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陡崖的判读时,笔者这样设计问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判断陡崖?(2)你能计算出崖顶和崖底的高度吗?(3)如果图中有一处瀑布,你能计算出它的高度吗?如何计算呢?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提问要有实际性

1.提问对象全面性。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因此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可让中、下层次的学生回答;稍难的题目,让中等的学生回答,如回答有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补充,必要时可展开讨论,这样既提高优生,又带动后进生,做到共同提高,切忌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

2.提问时机适时性。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同学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当自己的答案与被提问的同学的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以自己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或进行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寻找最佳人选,从而发挥出所提问题的最大效益。

3.课堂提问难易要适度。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要“吃透”,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如果提出问题太浅缺乏启发性,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学生感到乏味不愿回答,这时不仅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反而使学生产生“麻痹轻敌”的情绪。如果提出问题过难,会使學生无所适从,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抑制他们的思维,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

1.在知识重点处寻找启发点。任何课堂提问,必须牢记课程目标,把启发点放在教材的重点内容上,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只有在知识重点处挖掘出的问题才会让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探究。例如,“洋流的形成”这部分内容就可以这样设问:在秘鲁西海岸放一个装有你姓名、家庭地址、出生年月纸条的瓶子,几个月后有人在澳大利亚东海岸捡到,你认为可能吗?

2.在新旧知识点衔接处寻找启发点。地理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效地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例如,在讲解“降水形成过程”时,笔者通过分析提问:(1)降水一定有云,有云不一定降水,你知道为什么吗?(2)小云滴怎样才能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3)在自然界中使小云滴增大的方式有哪些?(4)自然界中空气上升的方式有哪些?

3.在思维卡壳处挖掘启发点。思维卡壳处正是开启智慧的“启发点”。地理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熟视无睹却蕴藏着问题的内容上挖掘“启发点”。例如,在学习“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一节时,笔者这样设计问题:(1)有与赤道盐度相当的地方吗?在哪?(2)北纬50度的盐度与南纬50度的盐度相当吗?为什么?学生一下子瞪大眼睛在图上寻找答案。

总之,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防.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作用及原则[J].考试周刊,2011,(93).

[2]陈常兰.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17).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提问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