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综述
2015-04-07高英楠李冲
高英楠 李冲
摘要: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专业设置成为高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全面梳理以往国内关于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之后,从研究角度出发将其归纳为功能论、认识论、组织论三种视角。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本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希望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以便促进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专业设置 功能论 认识论 组织论
专业是我国高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它是高校课程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专业设置加强了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明确了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高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和资源效益都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密切相关。专业构成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人才结构,合理的专业设置能够保证人才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自身也能获得外界的支持,从而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建国初期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具有较强的计划色彩,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国家。改革开放后,教育主管部门依然主导着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和调整。近几年,教育部已经开始逐步下放权力。但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依旧严重不足,不利于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特色专业。
本文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搜索,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通过系统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主要论述了高校专业设置政策演变、专业设置权力分配、专业设置自主权等。本文分别从功能论、认识论和组织论视角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一、功能论视角
功能主义认为每个社会都是由各种不同质的部分组成的相对稳定持久的结构,它关注每部分对于社会整体生存所发挥的功能。功能主义理论是一种强调社会各部分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有秩序地为实现社会的需要而发挥作用的理论观点。社会体系中的全部现象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某一领域的微小变化都会对整个体系产生影响。
功能主义以功能为依据而采取行动,政府将社会看作一个整体,高校专业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政府通过整体规划制定政策决定专业的设立与撤销。政府制定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持社會均衡和促进社会发展,符合其所要承担社会功能的那部分政策便被保留,而不符合的那部分则被撤销,本文将专业设置调整政策方面的研究文献归入功能主义视角,具体研究包括政策的历史演变、环境分析、过程分析、内容分析、产出分析等。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1901年京师大学堂第一次设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学科专业。《奏定学堂章程》于1904年颁布,它提出将大学课程分为八个学科门类共46种专业的方案。民国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颁布《大学规程》,它将学科专业分为七个学科门类共69种专业。至此,中国近代大学专业体系初具规模,大体定型。
从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1949-1978年)的发展脉络看,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控制着大学专业的设置,1963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以及《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对大学学科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1978年教育部开始全面纠正文革动乱中的错误,恢复和调整高校的专业,发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改造工作的意见》规定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仍然主导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和调整。这期间我国专业设置政策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型,分别以 1987年、1993年与1998年颁布的三次专业目录体现。1987年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表现出极强的计划经济特征。1993年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出台了统一规范、体系完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国家对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要求加强对高校本科专业结构的改革调整。
二、认识论视角
虽然历次专业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一批学者从认识论视角出发,认为我国整齐划一的专业调整模式扼杀了高校特色专业的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光礼、吴越等学者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回顾了六十年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激进性制度变迁以及试误性制度变迁两个阶段,指出政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管理是我国现行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症结的原因,影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制度的深层结构包括经济体制、集权管理模式、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国家通过对大学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把国家的影响施加于高等教育领域,从而形成一种官方知识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本科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系统性偏差逐渐加大,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慢慢显露出来。为了改变这种弊端,有学者提出为了避免政府控制专业准入可能带来的僵化趋势,要重构教育三大主体高校、政府、社会的基本职责与关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过于集中的专业设置审批权限制了部门、地方和高校的主动性、积极性。专业设置权与大学相伴而生,它与大学的自主权联系紧密。因此国家应下放专业设置权,高度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充分发挥大学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三、组织论视角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基于组织视角的研究将高校视为一个组织,一方面围绕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如何调整内部专业设置,另一方面研究专业设置如何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在调整内部专业设置方面,一批学者以资源基础理论(RBT)为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资源基础理论以资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出发点和逻辑中心。企业拥有稀有、独特、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导致企业之间也许会存在悬殊的差异,如果企业长期占有独特资源就更容易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超额利润。为使高校专业设置更加科学,专业管理的制度设计应包括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专业目录发布机制、灵活调整专业机制、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和专业成长保障机制等。要强化信息服务,建立学科信息收集系统追踪专业教育发展的前沿、完善信息公示系统和更新系统。保护关乎国计民生的学科,积极发展社会急需专业,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在专业设置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方面,一些文献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展开论述。认为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环境进行交换,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对教育提出特定的要求。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专业调整机制。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支撑点。积极探讨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对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促进高校的持续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已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结果将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当前高校专业设置研究的重点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机制,重构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的关系。构建专业设置的多元价值取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高校自身个性发展;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与学生个体全面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要突出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导向功能,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专业设置中的宏观调控功能。使得专业的设置既与国家、市场、社会紧密联系,又能促进学科自身的发展。让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的利益在大学核心理念允许的范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要综合解决各教育主体的权力配置与行使等问题。政府要优化管理机制、逐步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权,增强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学校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加快专业调整步伐;社会应建立健全高校专业设置评估体系,推动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专业设置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根据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作更全面、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俊豪.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对教育的适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65-69.
[2]杜才平.近十年国内高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研究文献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3):94-99.
[3]杜才平.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1,(04):178-181.
[4]杨春华.资源基础理论及其未来研究领域[J].商业研究,2010,(07):26-29.
[5]黄旭,程林林.西方资源基础理论评析[J].财经科学,2005,(03):94-99.
[6]俞佳君,钟儒刚,彭少华.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历史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報,2013,(01):78-81.
[7]朱立峰.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