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施工管理方面问题的分析
2015-04-07张建亮
张建亮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给排水管道施工管理方面问题的分析
张建亮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本文立足我国排水管道施工管理,对当前我国排水管道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排水管理 道路施工
排水管道施工管理是我国道路施工的主要内容,排水管道施工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利益的驱使,排水管道建设施工质量问题屡见不鲜,这为我国道路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何有效的推进排水管道管理是当前我国排水管道施工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我国排水管道施工管理,对当前我国排水管道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一、排水管道施工管理的特点和质量问题类别
1、排水管道施工管理的特点
排水管道施工管理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排水管道施工管理处于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对于市政管理有主要责任。排水管道施工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唯一性
排水管道施工管理的唯一性主要体现在单个项目自身的不可复制性上面,由于排水管道施工的土地条件、环境、定位设计、施工、营运等等原因造就了排水管道施工的唯一性,虽然目前我国一直推行了有效的标准化建设,但是在质量管理上基本没有完全有效的落实。排水管道施工管理的唯一性也体现在不可逆性上,一般的制造业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淘汰重做,正常情况下排水管道产品由于其自身特点、开发周期长、投资额高、项目参与方的单次性合作等原因,一旦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将不可能回到最初状态重新建设,这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加大了难度。
(2)质量影响因素多
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影响因素也可以从人、机、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人的因素主要是指施工方的管理人员和设计、施工、监理人员素质,人的因素是影响质量管理的主因;机的因素除了指建设过程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外,更多的是指各参与方的质量管理技术机制;料的因素只要是排水管道建设的材料;法的因素包括各参与方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建设法规、规范等;环的因素主要是施工建设周边的环境和政策大环境等。因此,上述所有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对排水管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2、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问题类别
(1)安全性质量问题
如施工的质量、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开裂、脱落等质量;栏杆、护栏、人车行通道质量等等。
(2)适用性质量问题
二、排水管道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力度不足
排水管施工部门实行管理制度,对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监管主要通过所属的职能部门定期的质量检查来实现,也就是俗称的“飞行检查”。这种定期的检查往往只是形式上的制度或者只是过过场,检查内容也不够全面,甚至相关部门为完成任务出现对特定的项目堆设质量问题或放大个别小问题,引起了各个项目经理部的反感;另一方面项目经理部为了应对这种检查制度,常常只做表面功夫应对甚至对质量问题进行隐瞒。因此,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实际情况掌握的信息不够或不准,导致了更多的质量风险和质量不确定性。
2、设计部门对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的重视度不够
排水管道施工设计阶段是对工程规划定位、寻求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确立质量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道路施工成本的逐年升高,施工部门将设计阶段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设计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往往强调经济指标(设计限额)为主,忽略了设计方案及设计要点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除此之外,排水管道施工设计工作主要委派下属设计单位完成,设计部门对设计单位人员的挑选较为困难和管理力度不足,从而导致了设计质量的低下。
3、质量管理模式粗放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以及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相关的工程建设企业的质量管理有了较大的提升,重大的质量问题和事故多年来出现的概率明显降低。但是这两年在排水管道施工方面投诉最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开裂、渗水和漏水等质量通病上,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现场项目经理部在质量管理上的粗放所造成的。另外,施工企业实现的项目管理制度,各项目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水平高低不等,造成部分项目的质量投诉较多。目前,很多排水管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未能健全,导致项目经理部建立时得到的质量管理指引较少,所配备的人员架构也没有标准化,因此往往项目上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单个专业管理人员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及范围偏大,这样就导致了管理人员的粗放型管理,依赖于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自身的质量管理能力,从而导致上述的质量通病未能及时找出原因进行处理。
三、排水管道施工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排水管道施工管理项目必须建立以下的质量管理措施:
1、质量管理责任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实行三级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施工班组长、施工员、质检员各尽其职,施工班组长承担具体的实施责任,施工员和质检员负责监督、检查责任。
2、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材料仓库及专职材料管理人员,对材料进库时,一定要材料商随提供产品的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为保证材料质量,专职材料管理人员应严格按材料进出库管理制度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进行管理。对于施工单位提供的甲供材料,应同样严格执行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控制,对甲供产品实施进货验证、检验、试验,如不合格,坚决退货,不得在施工现场出现。全部材料进场均按照规定向监理公司报验,完成报验程序报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对于周转材料的进场处理,应及时向监理单位进行报验,以确保周转材料的入库及现场使用也是在受控状态。
3、技术交底制度
在承包合同里有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有义务向建设方提出设计图纸错误及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的设计问题,同时施工单位在熟悉图纸外,必须满足及根据现场情况复核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的要求,执行国家及当地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和质量评定标准。在总体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和重要部位施工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都需要对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员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的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隐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必须落实认真,必要时请监理人员对技术交底进行检查指导。在技术交底时,必须着重强调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交底内容要完整、清楚,并且要有交底人和接受人签字,技术交底记录应移交项目资料员存档,存作施工档案。
4、排水管施工全面质量管理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开展的事情包括核对质量目标和检查质量措施落实情况,此阶段强调的是全过程和全面的检查,排水管施工全面质量管理具体的质量检查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单位自检互检。
各施工单位按照本身专业的施工方案提出的标准进行施工,每个工序完成后应按照工程施工标准规定的验收标准进行自检;同时在工序交接时,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之间应该在工序交接时对施工质量进行互检。如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应该立即改正,从而确定质量目标的实现。如排水管道防水施工过程中的试水过程就是一项重要的质量自检措施。
(2)监理单位平行检查
当施工项目某项工程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完成内部验收之后,再报监理单位进行质量验收,在验收时监理单位若发现质量问题,必需要求施工单位按检查结果逐条并限时进行整改,整改后必须达到原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把相关的质量验收及整改记录存档,作为工程验收管理资料。
结束语
随着道路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及管理理论的完善,对现有的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将持续改进。本文立足我国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并将在今后排水管道施工管理实践中做继续研究,希望继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解决以上仍未解决的质量管理问题。
[1]梁世冠, 张贻峰. 浅析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中华民居, 2014 (18).
TU723
B
1007-6344(2015)12-0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