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技术浅析
2015-07-12杨永海
杨永海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
高速铁路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技术浅析
杨永海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
岩溶注浆是以堵水、防渗为目的或提高岩溶充填物的力学性质,降低单位长度吸水量,增加地下水的渗透阻力,从而大大减少地下水位波动对土石界面上部土体的侵蚀能力。本文就京沪高铁DK426+480~DK426+670段岩溶注浆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供同行借鉴。
高铁 路基 岩溶注浆 施工
1. 程概况
京沪高铁DK426+480~DK426+670段表层含碎石新黄土,具湿陷性,湿陷系数δs=0.015~0.081,厚0.7~7.4m,其下为粉质粘土,棕褐色~棕色,坚硬~软塑,厚0.2~3.8m,下为石灰岩,青灰色~灰白色,弱风化,节理发育,有溶洞,属岩溶弱发育。
2. 溶注浆施工
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地质条件偏劣的地段DK426+480~DK426+670段的施工过程进行阐述。
2.1 注浆范围及注浆孔布置
根据注浆加固深度原则,本段属于岩溶弱发育~岩溶中等发育地段,注浆加固地段长度控制在溶洞地段或溶隙发育带前后10m。土石分界面以上3m,以下6m,注浆孔间距4.5m,正方形布置,如图1。
图1 岩溶注浆孔平面布置图
2.2 施工程序
奇数列为Ⅰ序孔,偶数列为Ⅱ序孔。施工时先Ⅰ序孔,后Ⅱ序孔。同列注浆孔跳孔施钻,不得全部钻完孔后注浆,以免孔位串浆,增加难度及清孔工作量。注浆孔施工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保证注浆质量。注浆结束后,布置检查孔进行质量检查。
2.3 施工工艺流程
岩溶注浆拟采用阻塞式自下而上分段孔内循环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岩溶注浆工艺流程图
2.3.1 测量放线
根据岩溶注浆孔位平面布置图,对各孔位进行放样,并测量、记录对应的孔口地面高程,同时埋设好沉降观测桩,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
2.3.2 钻孔
根据探灌相结合的原则,钻孔分为先导勘探孔和一般注浆孔,首先施钻30%的勘探孔,待试验段勘探孔完成后,整理资料,上报设计单位确定相关注浆深度与范围,再进行一般注浆孔钻进。
注浆孔均采用XY-130型回转式地质钻机钻孔,开孔孔径为110mm。其中土层地基采用泥浆护壁合金钻头钻进, 将钻杆对准孔位,开孔时要轻加压、慢速、大水量,防止将孔开斜。基岩部分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孔径为Φ108mm,钻进至设计孔深。
各注浆孔钻至土层与基岩接触面时开始取芯,并对芯样编号、装箱保存、拍照,及时进行岩性描述。
钻进过程中要详细地记录孔内情况,如换层、掉块、漏水、脱空等。遇特殊情况,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按其指示处理。
钻孔结束后,对钻孔进行妥善保护,防止杂物等掉入孔内。
2.3.3 压水试验
钻孔结束经“三检”验收合格后,进行压水试验,先导孔和一般孔均采用单点法压水,压力均为灌浆压力的80%。在设计压力下,每5分钟测一次读数,连续测记四个流量并达到稳定标准后即可结束,并取最终值计算透水率。
2.3.4 注浆
注浆水泥采用P.O32.5水泥。水玻璃30~40Be,模数2.4~3.4,水灰比为0.8:1~1:1。砂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2,含泥量不大于3%。水泥与水玻璃的重量比初拟为1:0.2,体积比为1:0.05;浆液与中粗砂体积比为1:1。若遇较大溶洞或裂隙处,视具体情况先灌注中粗砂或稀的水泥砂浆对溶蚀腔体进行充填,再采用水泥浆液或双液注浆,全充填溶洞一般采用单液注浆。
岩溶注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采用阻塞式自下而上分段孔内循环灌浆施工。
(1)注浆段长:基岩部分每5m一段进行注浆,土层部分只分一段进行灌浆。
(2)注浆压力,一般基岩中为不小于0.1~0.3Mpa,岩土界面附近逐步加大至0.3~0.5Mpa。
(3)浆液水灰比和浆液变换标准
浆液水灰比采用1:1、0.8:1两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1:1;当灌浆压力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小时,或注入率保持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当1:1浆液注入量已达3m3以上,而注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0.8:1浆液继续灌注直至结束。
(4)注浆结束标准和封孔
注浆结束标准:岩溶注浆在规定的压力下注浆孔停止吸浆后, 延续灌注不大于10L/min即可结束。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采用水泥双液注浆或灌砂等方式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在该部位附近布置四个补强加固孔继续灌注水泥浆液,见图1。
注浆结束后,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封孔及人工二次手工封孔。即全孔注浆结束后,用胶管下入到钻孔底部,用灌浆泵向孔内泵入0.5:1浓浆,水泥浆逐渐上升,将孔内稀浆置换出,直到孔口返出与进浆相同比级的浓浆。在泵入浆液过程中,将胶管徐徐上提,但应保证管口保持在浆面以下。封孔做到密实,无孔洞。
2.3.5 注浆效果检测
注浆结束后通过注水、钻芯取样检测效果。
(1)注水试验
在注水试验前,量测孔内稳定水位后,进行孔内定量注水,观测单位长度吸水量变化幅度,注浆后试验的单位长度吸水量应小于注浆前吸水量的3~5%,即可判定达到注浆效果。
(2) 钻芯取样
检查孔数为5%,根据取芯浆液充填情况直观判断注浆效果。
2.4 现场施工中遇到溶洞处理方法
通过先导孔探明溶洞发育情况,根据溶洞发育特点,将其分为三类:轻微溶蚀、一般溶洞、复杂溶洞。由于溶洞复杂,对于溶洞注浆处理,应遵循先易后难的施工原则,即先处理轻微溶蚀或一般溶洞,摸清溶洞发育情况后再处理复杂溶洞,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
2.4.1 轻微溶蚀
轻微溶蚀指节理岩体、岩溶发育轻微及封闭的比较小的溶洞。该类轻微溶蚀吸浆量一般比较小,适合于单液注浆工法。若洞内无填充物或填充物不满时,注浆开始及前期注浆量较大,可适当添加粗砂挤密填筑溶洞,直至停止漏浆;若填充物呈松散、软塑或已固结呈硬塑状态时,直接注浆固结即可。
2.4.2 一般溶洞
一般溶洞指溶洞发育明显,无大裂隙穿过,钻机注浆孔钻进成孔施工时,钻进冷却水和泥浆会明显泄漏,需及时补充。处理方法是施工时钻机钻孔穿过溶洞至底部后,再钻进1.0m。首先选用单液注浆,并且添加中粗砂挤密填筑溶洞。如果注浆流量较大或注浆量超过设计量1.5倍,改用双液注浆方法。
2.4.3 复杂溶洞
复杂溶洞指溶洞发育明显或断裂带高度发育地区,并有明显裂隙,空隙相当发育、分布广泛、孔径大、连通性好,钻机注浆孔钻进成孔施工时,钻进冷却水和泥浆泄漏严重。处理方法是施工时钻机钻孔穿过溶洞至底部后,再钻进1.0m。先进行溶洞内的充填加固,把溶洞用水泥、中粗砂灰浆填满。选用单液注浆,并且添加中粗砂挤密填筑溶洞。如果注浆流量较大或注浆量超过设计量1.5倍,改用双液注浆方法。该地区吸浆量一般比较大,注浆采用双液注浆方法。
3. 结语
岩溶注浆加固地基施工技术,已成为高速铁路岩溶地区地基加固的主要措施之一,并被广泛推广使用。采用岩溶注浆加固的路基地段,经物探检测合格率为100%,达到了设计要求的注浆效果。该技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为快速、高效、优质地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提供了技术保障,有效地保证了铁路路基施工质量。
[1]《岩溶注浆加固设计图》(京沪高京徐施路通-32);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U45
B
1007-6344(2015)12-0335-02
杨永海(1980-),男,四川广元人,工程师,从事水电及铁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