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节能设计 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2015-04-07邓瑞芬
邓瑞芬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长治 046000)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建筑业的飞速提升,伴随而来的还有紧张的资源消耗问题。我国的建筑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到了全社会能源消耗的32%。随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提出,建筑节能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不仅能够降低建筑成本,更能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1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现状
前面说到,我国的建筑能源消耗问题非常紧张,倡导节约能源,推动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任务。面对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能型的建筑已经被纳入到城市建筑的重点工作中。为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指引和法规,积极鼓励将建筑微气候、新型建筑技术、绿色能源等与建筑设计有效结合,通过有效的措施将能源利用率提升。相关鼓励机制也制定出来,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者投入到了建筑节能设计中,共同推动并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建筑节能设计应从整体的综合性设计出发,可以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来设计出针对性的建筑,能够利用自然环境来创造建筑室内微气候,并能降低对建筑设备的依赖为最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设计者都没有考虑到设计的节能问题,而过分注重的是建筑结构、设备之间的合理与否,因此造成实际的建筑设计耗能高。所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2 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2.1 注重整体综合环境的规划
建筑的选址、朝向以及间距、建筑之间的组合关系都是建筑的综合环境规划重点,这些方面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建筑现场的气候、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次,合理的外部环境不仅能够保持建筑中的微气候环境,更可以用来打造建筑设计,为建筑节能设计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分析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可以将建筑的朝向设计为逆风方向,使得自然风能够吹向建筑物中,保证建筑中的空气交换,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适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来设计建筑的东西朝向和南北朝向位置,从而确保建筑的实用性,充分结合自然条件,利用太阳辐射等来给建筑保温。
2.2 建筑的单体部分节能设计
1)科学的建筑体形和空间组织。
这样的设计能够降低建筑物的热量散发,而一般来说,建筑的体形系数与建筑的能耗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系数越大,建筑单位面积的散热量就越大,这样来说,这种建筑设计是不利于节能的。为了更多的降低建筑的能耗,我们在设计时应将建筑的体形系数控制在最小的位置,但其最小值还与建筑的造型、平面布局以及采光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过小则可能不能满足建筑的部分功能。所以,合理的空间组织是在保证建筑功能基础上进行的节能设计,以改善室内的保温效果、完善通风、采光等功能的最佳设计。
2)门窗与墙体的节能设计。
在建筑结构中,外围结构中的门窗单体保温和隔热的能力较差,室内热量流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门窗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所以在进行门窗节能设计时,应注意到采暖耗热量与窗体、墙体面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在采光允许的基础上,控制好建筑的窗墙面积比,通过设置保温窗帘、窗板等方式来保证室内的热量。其次还可以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活动遮阳窗帘等设施,来避免夏季的太阳光直射,以及增强冬季的阳光照射。在门窗的边框上加设建筑门窗材料或者幕墙等技术,加装吸热玻璃或者热反射玻璃等都能实现门窗的功能并保障降低能源消耗。
对于墙体设计来说,主要的节能设计目的就是要保暖并减少室内热量的损失。一般来说,对于保温墙的设置分为内保温和外保温两种,相对而言,外保温的效果更好,不仅可以保护墙体,更能延长墙体的寿命。在实际的节能设计过程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新型的保温隔热节能型材料,不仅能够消除冷热桥的影响,更能避免室内温度的大幅度波动,完美实现了保温、隔热和节能的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建筑物的屋顶节能设计时,还应考虑到太阳光的吸收、热量的散发、屋面的通风以及雨水的排泄等问题,通过采用架空隔热屋面或者铺设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等方法,设计出绿色节能的屋顶。
3 结语
对于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要想有效改善我国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大的问题,就必须充分结合建筑的气候、地质、水文等条件,在完善建筑基本功能的情况下,设计节能、绿色的建筑单体,有效的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杨 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2]刘 沛.基于循环经济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09.
[3]张志莹.建筑节能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工程咨询,2006(7) :18-19.
[4]许海岐.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澳门建筑节能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5]王 燕.我国建筑业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与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