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溪县城区园林绿地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5-04-06

山西建筑 2015年19期
关键词:绿地园林绿化绿化

李 甘

(明溪县城市建设管理站,福建三明 365200)

0 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承担着生态环保、休闲游憩、景观营造、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1],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探讨如何加强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文章对明溪县城区园林绿化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对城市管理及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有所帮助。

1 城区园林绿地现状

1.1 概况

明溪位于福建西北部,毗邻沙县、梅列、三元、清流、宁化、永安、将乐、建宁、泰宁,县域面积1 730 km2,人口11.7万人,属纯客家县。县城总人口3.1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5.09 km2;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约2.01 km2,绿化覆盖面积约2.21 km2,公园绿地面积约0.40 km2。建成区绿地率约39.49%,绿化覆盖率约43.4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 9.73 m2[2]。

1.2 组成

明溪县城区现有公园6个,面积约28 hm2,其中带状公园1个,社区公园3个,专类公园2个;街旁绿地29.72 hm2,生产绿地 52 hm2,防护绿地 35 hm2,附属绿地 44.28 hm2。

1.3 优势与动力

1)独特的山水自然资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理自然条件。

境内有海拔1 000 m以上高山25座,流域面积在50 km2以上的溪流有16条。其中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1.91%,小平原面积占6.98%,水面占1.11%。山间河谷盆地主要分布于各水系流域中,各盆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层肥沃,属灰黑色腐殖土;低山丘陵地势较缓,地表水资源丰富;降雨量充沛,盛产木材、毛竹等[3]。

2)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资源为发展和建设地方特色园林景观奠定文化基础。

距今2万年~3万年前的剪刀乾华南动物群化石遗址及南山塔洞穴遗址的发现,被列为1988年福建省十大文物考古发现之一;县内有龟山、聚龙石寺、惠利夫人庙等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纪念地有朱德旧居、归化战役旧址、铜铁岭战斗遗址、东方军司令部遗址、红军战地医院遗址等214处不可移动文物;是我国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闽学鼻祖”杨时的故里[3]。

3)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植物景观提供了天时支撑。

全县有9个植被型,32个群系,60个群丛,闽楠林、苦槠林、甜槠林、米槠林、吊皮锥林、钩栲林等中亚热带基带原生性的常阔叶林保存良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粗齿沙罗、金毛狗等21种及35种兰科植物,有药用植物776种,食用植物102种、园林植物173种、鞣料植物37种、油脂植物115种、芳香植物47种、蜜源植物119 种、纤维植物 84种[3]。

4)政府对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视为创建园林县城提供了领导保障和动力支持。

近几年明溪县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提出建设“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美丽明溪、幸福明溪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家园、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全力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森林覆盖率达80.5%,林地绿化率达95%,居福建省首位。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黄腹角雉之乡、首批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县等称号。

2 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2.1 缺乏规划指引,空间布局失衡

尚未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地建设与管理缺乏规划的科学指导,公园绿地面积增长困难;园林绿地没有按照服务半径进行配置,被动适应城市规划所形成的空间布局,旧城区几乎没有公共绿地。在规划许可中,虽然规定了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不低于25%,但没有对集中式绿地进行约束,制约了公园绿地的建设效果。

2.2 绿地总量不足,公园类型单一

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低于三明市平均水平,位居全市倒数,也不满足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的强制性条文规定[4]。公园类型以社区公园、专类公园为主,没有综合公园,且社区公园规模较小,唯一面积较大的滴水岩公园几近荒废,不能满足为居民提供丰富公共绿色空间的需要。

2.3 防灾功能弱化,使用效率较低

由于绿地系统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大部分小区公园是利用住宅间距建设的,未考虑灾害发生时人员疏散和避险需要,忽视了公园绿地具有的防灾避险功能;大部分的居住小区没有规划符合要求的集中式绿地,街旁绿地少,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位置较偏,不方便居民使用,而且大多是山地,缺乏可供居民活动的大面积开敞公共绿地空间。

2.4 绿化形式单一,景观效果一般

园林绿化只是简单的植草、种树,与造林绿化差别不大;植物配置模式单一,没有对绿地植物的造型、树叶、花色及植株高低等进行合理搭配和科学设计;选择的植物基本上为常绿树种,缺少景观季相变化,没有形成“一年常绿、四季有花”和层次丰富、步移景异、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的绿化景观效果。

2.5 设施设置简单,人性关怀不够

除了河滨公园设有园椅、果皮箱、园灯、厕所等设施外,其他公园绿地基本未设相应游憩、服务、公用设施,属于粗放型建设方式;一些设施缺少舒适性考虑,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环境行为学;无障碍设计落实不到位,残障人员无法便利游园,平面布局和设施设计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提高。

2.6 绿地质量不高,文化韵味不足

城市园林绿地不仅要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要,更是一个城市的印象,是外地游客了解这个城市的窗口。明溪现有的一些绿地设施在其他城市公园里也似曾相识,没有根据周边环境进行设计,模仿或批量生产的多,缺少专有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缺少只能意会的脱俗境界,无法体现明溪500多年的历史文化渊源。

2.7 建设资金不足,新建绿地偏少

近几年,县财政虽然投入5 000多万元用于河滨公园升级和河滨南路、紫岭路等道路行道树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园绿地的休憩、服务功能,提高了城区公园绿地品位,提升了公园绿地景观档次,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需要的资金投入与居民对公园绿地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改造绿地的项目多,新增绿地项目少。

3 对策探讨

3.1 加快园林绿地规划编制步伐

启动园林绿地规划编制,通过规划对城区绿地及其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进行系统配置和安排,采用点、线、面、环多种形式,构建布局科学、完整有机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强化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区生态建设和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城区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切实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提高空间管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2 强化行政执法和部门协作机制

建立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加强绿地、绿线管理执法力量,及时查处违反绿线管制、毁绿、占绿等违法行为;在项目建设规划许可审批过程中,实行规划部门、园林绿化管理等部门联合会审,提前介入;强化建设工程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批和实施管理,对未经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签章的,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予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3.3 强化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

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平灾结合的原则,科学设置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形成一个防灾避险综合能力强、各项功能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等人口稠密地区,结合城市改造,按照绿地服务半径等要求,规划出紧急避险绿地和绿色疏散通道;在城市外围、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设施周围设置隔离缓冲绿带[5],逐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险功能。

3.4 稳步推进扩绿增彩景观工程

分步实施扩绿增彩,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弃置地进行绿化,开展墙体、屋面、阳台等场所立体空间绿化;有效利用乡土树种,合理引进改良树种,通过彩叶、观枝、观花、地被植物等组成绿化组团,美化空间景观,实现增彩扩绿,提高绿化品质和生态效果;优化植物配置,采用乔、灌、草复层结构模式丰富公园绿地的景观层次,提高道路和居住区的遮阴能力,努力打造生态自然、简洁大气、疏朗明快、显山露水、富有人文气息的游园式绿化景观。

3.5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

围绕人的基本需要和行为规律,体现人文关怀,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游憩、审美等多方面、多层次活动的需求。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和花卉,以方便管养降低费用;选择的植物要考虑花絮对某些特异质人群的影响,铺装的道路要适合人们的行走习惯,园灯的高度、亮度要适应大多数人的视觉感受,园林小品、园凳等设施的锐角做圆弧处理,在人行道较窄的地方对树穴铺设植草砖或树穴盖板,除虫剪枝回避人流集中时段,标识、指示应设置在显眼位置等,加强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考虑。

3.6 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对地域文化内涵进行提炼、汲取,立足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尊重地方传统与文化,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适宜的技术,形成鲜明的本地风格,展现出明溪特有的地域特色。

3.7 坚持公益性专业化发展方向

城市园林绿化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在资源协调、理念引导、规划控制、财政投入等方面的作用,不能将城市公园绿地违背其公益性质进行经营性开发;城市园林绿化是涉及生态、土壤、植物、城市规划、建筑等多个专业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等同于植树造林,进行粗放式建设和管理,必须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综合管理。

3.8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绿地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民间组织采取捐助、认建、认养、冠名等方式投资绿化项目建设;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入园林绿化的运营和养护,提升社会公众在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各个方面的参与度,实现全民“共建共享”的和谐发展[1]。

4 结语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对改善城市面貌、展示城市个性魅力意义重大。虽然明溪城区园林绿地还存在缺乏规划、绿地总量不足、绿化形式单一、景观效果一般、资金缺乏等问题,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实施宜居园林城市建设、加快园林绿地规划编制步伐、强化行政执法和部门协作、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导向、突出园林绿地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绿地建设等措施,一定能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取得令人惊喜的新景象。

[1]建城[2012]166号,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Z].

[2]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统计年报[Z].2014.

[3]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明溪年鉴[Z].2013.

[4]GB 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S].

[5]建城[2008]171号,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Z].

猜你喜欢

绿地园林绿化绿化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