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

2015-04-06

山西建筑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中山陵建筑师南京

董 晓 磊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谈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

董 晓 磊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从南京民国时期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南京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四种建筑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阐述了南京民国建筑从民族化到国际性的演变。

民国时期,建筑类别,民族化

1 南京民国时期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

南京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各种类型建筑总量有236座之多,享有“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这是同时期的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南京民国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特殊地位的形成,与其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相关联,同时也与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有建筑学家曾经评论说:“南京地处南北之中,交通便利,文化兼容并蓄,其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比较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西化,南京民国建筑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堪称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建筑风格上的兼容并蓄可见一斑。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南京作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先接受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建筑亦跨入了近代时期。从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期间中华民国基本定都南京。1927年国民政府颁布制定了《首都计划》,对首都南京进行全面规划和集中建设,这可以说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己主持进行现代城市建设规划。当时留学欧美和日本的建筑师纷纷回国,他们在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建筑材料的运用、建筑风格的创新,建筑功能的规划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一直保留到现在。

2 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类别

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类型齐全,涵盖了各个方面,有办公行政建筑,大型纪念建筑,领事馆建筑,别墅住宅建筑,居民建筑,文化教育建筑,教堂教会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公共建筑等,这些建筑形式风格新颖多样,中西合璧,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在整个中国建筑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建筑风格,南京民国建筑可以分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四种类别。

2.1 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

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以南京中山陵为典型代表,梁思成曾评价说:“到公元1920年前后,随着革命的潮流,开始有了民族意识的表现。其中最早的一个是吕彦直,他是中山陵的设计者。中山陵是由崇尚欧化的风气回到民族形式的表现[1]。”南京中山陵总体平面设计图案呈一警钟形,寓有“唤起民众”之意,以此完成孙中山先生毕生未竟的事业。南京中山陵融汇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采用檐椽、斗拱、券门、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等传统民族形式,同时注意结合钟山山势地形,剔除了古代帝陵两边固有的神道石刻,保留了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等传统陵墓的要素,墓室与祭堂相通,且在祭堂之后,人们可以通过祭堂进入墓室拜谒瞻仰。

南京中山陵在细节处理上也颇为讲究细致,“因竞赛条件中已规定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石材,因此祭堂建筑的细部处理,包括壁柱、额枋、雀替、斗棋等都仿中国传统石结构建筑,这当然是明智之举。琉璃瓦色彩的选择也是中山陵的一大成功,不取皇家专用的黄琉璃瓦,也不取易与树木色调混杂而不能突出体量较小的建筑的绿琉璃瓦,而选择与花岗石墙体协调的宝蓝色琉璃瓦,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之下,建筑更显高雅肃穆。中山陵的其他建筑,牌坊、陵门、碑亭等都依传统形制,按祭堂建筑的基本模式建造,构图严谨,尺度适宜。入口牌坊是传统的三间冲天石牌坊,陵门为单檐歇山顶三拱门石建筑,碑亭为重檐歇山顶石建筑,均为宝蓝色琉璃瓦顶[2]。”

南京中山陵用392个台阶把整个建筑群连接成一个整体,台阶中逐级配有8个平台,拾级而上到达最顶层台阶往下俯视,看不见台阶,仅见平台连成一片平地,令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南京中山陵凝聚了吕彦直先生的毕生心血,是民国建筑中近代宫殿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2.2 西方古典式建筑

西方古典式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是柱式,以古典柱式作为构图的基础,柱可分为柱基、柱身、柱头三个部分。格局各个柱子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配以不同的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从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柱子样式,可分为多利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由于西方古典式建筑偏重于理性,注重突出轴线,讲究主从关系的排列,注重比例与对称协调,体现了一种规范和秩序,再加上它取材于石材,所以人们在欣赏西方古典式建筑时,往往会惊叹于它的雄伟壮观和精美细致。

现东南大学大礼堂、交通银行就是采用了典型的爱奥尼亚式列柱样式。由外国建筑师帕斯卡尔设计的国立中央大学的孟芳图书馆,主立面采用横三纵三式,门廊立四根爱奥尼亚式柱子,屋檐下、窗框、门廊刻有浮雕装饰。

2.3 新民族形式建筑

由于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建筑格局比较呆板,不实用且造价高昂,当时的建筑师意识到了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技术、现代功能相结合的矛盾,于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西方的建筑理念技术融入到中国传统的建筑的设计中,开始大胆探索建筑的新民族形式。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就是个很好的探索实例。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由主院、东花园、西花园、东侧院、西侧院五个四合院组成。四合院由南向北为照壁、大门、大堂、中堂,大照壁是中国传统官府建筑的重要标志。整个建筑采用青砖小瓦马头墙,落花格窗,散发着浓浓的江南园林气息。建筑物上有螭吻、宝瓶、葫芦、龙头等传统的装饰物,更有祛灾避邪的寓意。

总统府办公楼采用西方现代建筑形式,顶部用钢筋混凝土浇制而成,主体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构成,主体有五层之高,这么高的建筑在当时的南京城是极其罕见的。墙面用浅咖啡色的砖片装饰,路灯是用铁铸的灯笼形状,大楼前的青松由印度进口,总统的办公楼的整体感觉已经很西化,很洋气。

2.4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

当时的建筑师都有留学欧美的经历,他们受到西方现代建筑学的影响,也在南京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设计建造一些现代主义的建筑。如美国大使馆、首都饭店、福昌饭店、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国民政府行政院、美军顾问团公寓、地质矿产陈列馆、北极阁宋子文公馆、馥记大厦、公路总局、延晖馆等。最典型的建筑非南京首都饭店莫属,整个建筑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是西方现代主义风格,整个建筑因地制宜,设计呈现为不对称的“7”字形,中部厅楼4层,两侧辅楼3层。整个墙面由窗和墙体组成,线条简洁明快,造型新颖别致,整个建筑很西化、很洋气,是民国建筑中最具现代主义特色的建筑。

3 民国建筑从民族化到国际性的发展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观念是“重道轻技”,重视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忽视本质的技术和实际功用,民国时期大量建筑师学成回国力图打破这种传统,在制度建设和设计理念上都提出了新的想法,建筑设计更加理性和实用。梁思成在《致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信》中指出:“建筑的合用、坚固、美三元素中,合用居首,建筑是否合用与人民的生活条件、健康水平,与工商业的生产效率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建筑如不合用,可能会增加人民的死亡病痛,增加工商业的损失,所以我们有义务去保护他们的生命,增加他们的生产,这在平时已极为重要,当此国难之际尤为要紧。第一代建筑师杨廷宝始终坚持从使用功能出发、从功能分析入手的设计方法,他在个体设计和群体布置上,十分讲究功能分区、功能的体量和最经济、最有效的交通流线。他经常根据任务书上提出来的各厅室面积,先将其剪成或画成若干简单的几何形体,然后加以拼凑成块以求得出比较准确的概念,也就是弄清它们在总体布局中各占比重的比例关系,然后用最有效、最合理的流线交通组织把它们有机的串联起来”。

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力求在建筑的科学性与民族性之间寻求平衡,他们在建筑中尽量保持建筑的民族特色,但是在建筑材料,建筑方法上跟西方国家基本相似,对钢筋水泥加以大胆运用,南京城国际式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民国时期,中国建筑师面对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以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探索摸索出了东西方建筑的巧妙结合方式,明确了中国建筑走向现代化的大方向,这也是我们当代建筑师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

[1]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卢海鸣,杨新华.南京民国建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On buildings in Nanjing during Republic of China Era

Dong Xiaolei

(TaiyuanDesignResearchInstituteforCoalIndustry,Taiyuan030001,China)

From the typ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Nanjing during Republic of China Er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s for the traditional palace buildings in China, classic buildings in western culture, buildings of new national forms, and western modernist buildings, and illustrates the evolution of the building in Nanjing during Republic of China Era from the national forms to international ones.

Republic of China Era, architectural types, nationalization

2015-04-26

董晓磊(1984- ),男,工程师

1009-6825(2015)19-0006-02

TU-092

A

猜你喜欢

中山陵建筑师南京
胖胖的“建筑师”
“南京不会忘记”
遗产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
当建筑师
南京·九间堂
风雨90载中山陵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中山陵为何无墓志铭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