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蒙阴县中小河流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2015-04-06王焕业蒙阴县水利局山东蒙阴276200
王焕业(蒙阴县水利局,山东 蒙阴 276200)
浅议蒙阴县中小河流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王焕业
(蒙阴县水利局,山东 蒙阴 276200)
【摘要】通过分析蒙阴县境内中小河流存在问题及原因,从实施生态治河、健全管理机制、开展河道多元化经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蒙阴县;水生态;河道治理
蒙阴县总面积1 605 km2,其中山地丘陵占94%。受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影响,河流河床断面较窄,比降大,且多数河道无拦御洪水的堤防,洪水暴涨暴落,易漫溢成灾,已成为防洪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快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已成为当地保障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 中小河流治理现状
蒙阴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东汶河、梓河和蒙河,均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全县共有5 km以上河流44条,其中10 km以上25条。近两年来,蒙阴县采取积极措施,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先后完成了东汶河、坦埠西河、梓河等部分河段的综合治理,完成投资8 000余万元,治理河道长度近30 km,在抗御洪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治理,河道呈现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风貌,为沿河两岸发展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提供了工程保障。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存在问题
1)工程防洪标准低。蒙阴县河道防洪工程主要是20世纪50~70年代群众投劳建设的,堤防多以土堤为主,建设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工程建成后,大都未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理,年久失修,安全隐患多,已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另外,多数乡村河道仍处于不设防自然状态,不具备抗御一般洪水的能力。
2)河流功能衰退。当前,由于建后管理跟不上,人为设障、违章建筑、倾倒垃圾等侵占河道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上非法建设、滥伐树木等行为造成了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快,加重了河道淤积,致使河流应有的功能日益衰退,也加速了流域内或区域内洪涝灾害的形成。
3)日常管护不到位。县境内河流由乡镇政府或村集体管理,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尚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管护人员,河道工程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另外,水位自动测报设备设施布设站点较少,水情信息自动处理能力不足,远不能适应抗洪抢险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严重影响着防汛指挥决策。
2.2主要原因分析
1)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由大江大河治理转向中小河流治理,但专项资金总体额度较小。县级中小河流只能分期分段治理,加上地方财力有限,无力实施整体综合整治。另外,农村河道治理缺乏长期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和渠道,利用“一事一议”落实群众投工投劳政策难度大,河道治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2)管理水平明显滞后。目前,河道治理主要由县级水利部门负责,乡镇和村主要承担工程移交后的管护职责。国家虽然加大了中小河流治理投入力度,但尚未落实工程管护经费渠道。据调查,蒙阴县境内中小河流基本处于“无经费保障、无正常维修养护”的状态。另外,河道工程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建管分离、河道水域污染等现象较为普遍,行业管理良性机制尚未形成。
3)自然灾害突出。受特殊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蒙阴县境内极端天气频发,短历时强降雨多发,易形成流域性洪涝灾害。蒙阴县中小河流的水灾损失在全县水灾损失中所占比重较大,灾害较为突出。2012-07-09~10,全县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部分河道行洪受阻,加之河道标准低,共冲毁堤防18处2.2 km、拦砂坝16座、漫水桥34座、护岸15处,直接经济损失1 322万元。
3 对策与建议
3.1实施生态治河
根据山丘区河道特点,编制和实施河道治理总体规划,应在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近远期,以及水利与农业、林业等部门关系的同时,优先保障河道防洪、灌溉等主体功能,因势利导,坚持生物和非生物、工程和非工程的生态治河理念,保持河道蜿蜒曲折的自然状态,保留河流凹岸、凸岸、滩地,兼顾河流生态、景观和蓄洪涵水的功能,营造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河道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3.2加大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
河道水环境与城乡群众生产生活休戚相关,河道整治和水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水利、环保、住建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应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加强河道水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争取各部门和老百姓的理解、关心、支持和配合,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爱水、护水的良好风气和环保意识,共同维护安全和谐的河道水环境。
3.3健全管理机制
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后期管理需要,同步落实必需的管理机构、管理设施和管护人员,加大管理经费投入。对河道工程岁修,应将公益性投资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对河道工程维修养护,应委托乡镇开展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中,成立的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具体实施,以确保河道工程长期运行。
3.4开展河道多元化经营
中小河流治理中,在保证河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可运用市场手段,科学开发河流的水土资源,如发展水利风景旅游、建设沿河高效农业生态长廊等,所得收入主要用于工程管护,既能实现以河养河,又能为河道长效管理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赵其芬)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7-0035-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王焕业(1974—),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