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及措施

2015-04-05鲁文凤

山东水利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用水

鲁文凤

(济阳县水务局,山东 济阳 251400)

《济阳县“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年)》是济阳县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求而作出的重要决策。实施此项目,对于改善济阳县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按照“六统一”原则,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对全县耕地进行全面规划,力争达到“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的目标。

1 实现耕地灌区化

1.1 灌区布局

济阳县现有1处大型引黄灌区即邢家渡引黄灌区和沟阳、葛店、张辛3处中型引黄灌区。本规划在现有灌区基础上,按流域和行政区划结合的原则把全县92%以上的耕地有机地规划到这4个灌区中,全部按照灌区模式规划治理。在灌区规划治理上,对于各类水土资源条件和农业发展规划布局,基础薄弱的重新建设、能够恢复的恢复一批、需要整合的项目整合起来、有一定基础的提升一批。在新建项目的同时,对2006年之后,水务、国土、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办等部门建设的小农水重点县、国土整治、粮食基地县、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项目,能整合的整合,该恢复的恢复,需提升的分批分期提升,全面提高全县灌区灌排设施配套水平。

1.2 建设标准

按照“六统一”标准,对各灌区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实施沟渠田路林电全面治理、配套,旱涝风沙碱渍综合治理。建设田成方、林成网、渠(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渍能降的高标准农田。灌溉和排水工程系统完备,水资源有保障,一般年份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75%,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田间道路工程以现有道路为基础,在节约土地的同时,能够满足灌溉、交通、农机作业的标准进行规划,机耕路能够达到生产需要,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在主要道路、沟渠、河道两侧,因地制宜地建设林网工程;建设完备的管理工程,同步配套管理设施,完善管理体制和水费征收、水价及运行管护机制。

2 实现灌区节水化

2.1 建设节水型灌区

结合济阳县地形地貌条件及水资源条件,按照灌区节水化的要求,以发展管道节水灌溉为重点,部分地片建设衬砌明渠,所有灌区全部实施节水灌溉工程。

济阳县总耕地面积70807hm2,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面积65780hm2,约占总面积的93%。其中规划实施末级渠系改造6987hm2;实施以泵站提水的管道灌溉工程14826hm2;实施以机井提水的管道灌溉工程1707hm2;实施泵站提水为主,机井提水为辅泵站、机井相结合的管道灌溉工程20733hm2;对2006年以来的已建、在建的节水灌溉工程项目21527hm2进行提升。

节水灌溉方式为“无井房机井+管灌+小白龙”、“河道拦蓄+小型灌溉扬水站+管道灌溉+小白龙”、“小型灌溉扬水站+地上自流衬砌明渠”和“引黄自流衬砌明渠”的模式,包括扬水站提水管道灌溉、机井提水管道灌溉、末级渠系改造(即自流明渠衬砌)3种形式。

2.2 建设高效节水管理工程

1)灌溉信息平台系统。采用B/S结构,系统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通过无线公共网络传输至平台数据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再通过软件将数据发布到济阳县小农水重点项目灌溉信息平台上,可直观、形象地将监测数据显示在大液晶屏上。

2)农田灌溉信息化平台。可实时获取灌区各泵站安全监控系统及流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各灌溉控制点流量自动化采集系统和土壤墒情监控点的各种数据,并可查询、打印历史数据,随时调取视频监控录像,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各种服务。

3)灌溉管道流量自动采集系统,包括各泵站的运行监控及各支管灌溉控制点流量自动采集。通过设置在站点、干支管管首的电量监测模块、高清低功耗云台摄像机、GPRS无线通讯系统和控制箱、超声波流量、流量自动化采集系统平台,操作员或管理者能够随时观看泵站实时情况,实时观测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和站点流量等重要数据。

4)土壤墒情监控系统,采用中国移动EDGE无线通讯方式,可将现场实时采集的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雨量、视频等信号通过中国移动EDGE无线通讯的方式,传输至位于济南的数据服务中心,由数据服务中心软件实时处理和存储,济阳县信息化监控中心管理人员通过B/S结构网络访问固定IP地址,获得土壤墒情实时数据和进行数据查询处理。

3 实现节水长效化

3.1 管理规划

1)管理体制。 依据建设项目规模和实地情况 ,以村、镇边界为划分依据,成立40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协会具有法人资格,行政上属济阳县水务局管辖,其人员、工作安排和发展,协会自主决定,水务局只实施业务监督和提供技术指导。水务局对协会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其定编定员、岗位选择等人事活动实行动态管理。县管渠系及配套建筑物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水量分配,水费计收及协调由县水务局负责,同时对用水者协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其他干渠及配套建筑物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水量分配及水费计收工作由用水者协会负责,支渠及其以下小型工程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续建配套,田间节水推广等工作由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对本会各用水户灌溉面积核实造册上报,申请用水计划,安排灌溉水调度,直接面向用水户统计水量,结算水费。

2)水价机制。依据国家《水利产业政策》,规划结合济阳县实际,突破以往水价制度形式,引入市场竞争,由每个灌区依照工程运营成本自行制定水价标准,予以实施,县物价和水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

3.2 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济阳县县委、县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非常重视,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在组织领导、多部门联动,各级财政和多项政策方面得到支持、倾斜,工程项目建设、运行管理等管护组织制度健全完备,能够充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保证工程效益的长效发挥。

2)政策保障。济阳县县委、县政府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来抓,年年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列入对乡镇和部门的考核范围,建立了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制度和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出台了扶持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关规定和办法,把建设好坏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明确考核验收及奖励标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进行奖励。鼓励镇村各级灵活运用“一事一议”的政策,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的作用,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

3)技术保障。济阳县在多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技术人才、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有较高的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能力,基层服务系统完备,具有良好的技术服务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济阳县将进一步提高县、乡两级从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县乡两级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水利服务和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体系。聘请农田水利行业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对项目工程规划设计的审查、设备的检测、抽测,以及工程验收、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服务等技术性工作。

4)资金保障。在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的同时,济阳县项目配套资金也能及时足额到位。 县政府在足额筹集和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制定资金整合规划和相关政策,将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方面的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按照编制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统一组织实施。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个人投资。

5)机制保障。一是积极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及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在对已有工程进行承包、租赁等方式的基础上,推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新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全部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登记移交,组织农民参与工程规划、筹资、投劳、建设、运行、管护的全过程,使农民真正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形成良性的工程管理机制。二是认真贯彻水利部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水权理论,加快节水型农业试点建设,把明晰水权、优化配置水资源作为核心内容,逐步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逐步推进灌溉水价改革,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将农业供水各环节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推行到农户的终端水价制度,建设计量实施,改革农业用水按亩收费制度,推行计量收费。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