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至2012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性味配伍规律研究
2015-04-05朱彦陈胡慧明赵海梅刘端勇
朱彦陈,胡慧明,赵海梅,刘端勇,叶 青
(1.江西中医药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5; 3. 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1978至2012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性味配伍规律研究
朱彦陈1,胡慧明2,赵海梅3,刘端勇2,叶 青1
(1.江西中医药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5; 3. 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目的:从中药的归经、四气五味研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药性配伍规律。方法:收集1978—2012年出版的关于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3276篇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主要从温、凉性药物中筛选,在五味方面,被筛选中药多从甜味和苦味中选择,部分具有辛味药和酸味药;在归经方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主要归属肺和脾(胃)经,其他中药多归属于肝、肾和心经。结论:2,3,4味中药在归经、四气、五味、药性配伍、配伍规律与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论治规律相符。
配伍规律;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四气;五味;归经;文献筛选
中药性味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主要是指四气、五味,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而应有的四气和五味,这种属性决定着每种中药的功效及其主治范围[1]。自1978年以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纷繁复杂,数量巨大,临床用药各自不同,临床用药选择标准不一。以临床为出发点,探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伍规律,对于合理选方用药具有较好的积极意义。性味、归经、中药药性切合病机,是中医药取效的关键所在,其配伍规律也符合辨证论治规律;因此,考察其配伍规律也是探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配伍规律的主要方法和内容之一。笔者收集1978—2012年出版的关于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3276篇,进行数据挖掘,从中药的归经、四气、五味研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药性配伍规律,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相关文献,以溃疡性结肠炎和中医为检索词,时间跨度为1978—2012年。
1.2 文献纳入标准
收集有关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且涉及处方用药的各种临床研究文献,包括专家经验、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病例对照、试验专方专药的研究等文献,须有明确的药物组成[2]。
1.3 文献排除标准
①单纯医案报道;②综述;③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④无具体药物组成;⑤中西医结合治疗;⑥无明确疗效判定标准;⑦有效率在80%以下;⑧重复发表。[2]
1.4 文献评价与筛选
针对计算机筛选出的文献,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每一篇文献的题目、内容、摘要进行阅读,剔除不合格文献;经初步筛选后的文献进行逐篇全文阅读,进行2次筛选。未全文收录者,进行手工查阅;将合格文献进行对比,题目不同但内容相同的文献仅取1篇。
1.5 中药药名及性味名称预处理
中药名称、功能、分类和归经按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中药大辞典》进行规范,同一种药物不同使用部位和炮制方法按同一药物统一,所有药物民间通俗名称按规范名称统一[2]。若1味药数种归经者,按数种归经统计。此外,将产地不同的药物都统一为同一个药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方剂治疗选药数据库,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的frequency命令初步统计描述药物的关联规则,采用数据挖掘软件Indexminer的Apriori算法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文献收集结果
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1978—2012年所有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中筛选出3276篇文献,分析其配伍规律。结果显示: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方有4780个,中药430种,使用次数48594次。
2.2 中药药性整体信息
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归经、四气、五味等。频数分析表明:在四气方面,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凉药(19572次)和温药(16932次),其余则为平性药(9146次)、热性药(1989次)和寒性药(750次);在五味方面,药物使用先后顺序分别为苦(26421次)、甜(22076次)、辛(15431次)、酸(6352次)、咸(1116次);而不同归经药物的使用主要为归脾经药(26313次),胃经药(23214次)、肝经药(20476次)、大肠经药(15793次)、肺经药(14324次)、心经药(12206次),以及心经药、肾经药、胆囊经药、膀胱经药、小肠经药、三焦经药、心包经药等。
2.3 中药四气配伍规律
中药四性指的是寒、温、热、凉;平也是中药的药性之一,介于温与寒之间。Table 1显示:2味中药在四性方面常用的配伍情况包括温寒药(78.64%)、温平药(70.31%)、寒平药(68.91%)。Table 2显示:3中药四性的配伍情况以温寒药为基础,与热药或凉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Table 3显示:4味中药四性的配伍情况以温药、寒药、平药为基础,再分别与热药或凉药配伍来减轻结肠损伤。统计结果表明:中药四性的配伍规律是以温药、寒药、平药为基础,分别选择性与热药或凉药配伍。
图1 中药四气配伍规律
2.4 中药五味配伍规律
中药的五味是与中医功效和归经相适应的酸、苦、甘、辛、咸。Table 4显示: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甘、苦2味中药使用频率(88.58%)最高,这2味药还可分别与辛药或酸药配伍。Table 5显示:3味中药的五味配伍规律是两两相互配伍,如甘、苦药与辛药配伍(78.32%),甘、苦药与酸药配伍(68.35%),辛、酸药与苦药配伍(62.81%),辛、酸药与甘药配伍(62.21%)。Table 6显示:4味中药的五味配伍规律是由辛药或咸药与甘、苦、酸药配伍为基础组成的。统计结果表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5味配伍规律是以甘、苦2味药对为基础,选择性与辛、酸、咸药配伍。
2.5 中药归经配伍规律
归经是指药物的作用部位,1味中药常归几经。Table 7显示:2味中药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名前列的分别为归肺、胃经药(86.69%),归肝、胃经药(86.52%),归脾、胃经药(85.29%),归心、胃经药(85.10%),归大肠、胃经药(85.02%)。Table 8显示:3味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归经配伍规律是以归肺、胃经药为基础,分别与归心经(80.50%)、脾经(80.18%)、肝经(80.09%)、大肠经(78.80%)药配伍使用。Table 9显示:4味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归经配伍规律是以归肺、心、胃经药为基础,再分别与归大肠经药、肝经药或脾经药配伍。由此可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归经配伍规律是在使用归肺经、心经、胃经基本药物的同时,选择归大肠经、肝经、脾经的药物配伍。
图2 中药五味配伍规律
3 讨 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肠道溃疡反复发生,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3]。中医学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常将其归为“泄泻”“久痢”“休息痢”“肠风”“滞下”等范畴。该病多因禀赋不足、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所致[4]。本病在发病初期, 多以湿热之邪留滞胃肠为主;中期病情发展, 损伤脾胃, 呈现脾虚湿热并存,或以中气下陷、脾阳不振为主要证候;后期因久病不愈, 脾病及肾, 导致脾肾两亏,即脾肾阳虚,浊邪积聚,浸淫肠腑,正虚邪恋,反复发作[5]。本病病位在大肠,涉及脾、肺、肾等脏,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肾阳虚是该病3个不同阶段的主要病机,期间湿、热、虚、寒、瘀并见;因此,治疗时应根据该病不同的病理特征,选择不同性味的中药辨证治疗。
本研究根据中药归经、四气、五味等特征的频数分析发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主要从温、凉性药物中筛选,然而,补虚药多具有温热之性,而清热药多具有寒凉之性,中药在功效和四气上是一致;其次,在五味方面,被筛选中药多从甜味和苦味中选择,部分具有辛味药和酸味药,补虚药多属于甜味药,而清热药多苦寒,理气药多辛,活血化瘀药多倾向于酸性;在归经方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主要归属肺经和脾(胃)经,其他中药多归属于肝、肾、心经,肺经药被选择基于的理论是肺与大肠相表里。一般而言,每一味中药都有各自不同的性味,相近的性味,其作用或功能也相似,正所谓味同气异,气同味异,药物功效也不同;因此,中药在治疗过程中的运用必须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合理搭配,只有慎重选择药物,才能方证统一。归经则形同作用靶点,具有相对的作用靶点和趋势,使得中药具有相应的作用和价值取向。在本研究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性味配伍规律切合该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对于指导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药物选择,提高中医药疗效,价值匪浅。
[1]王冬.浅谈中药性味与阴阳平衡[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6(12):98-99.
[2]呼荟茹,贾育新.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研究[J].甘肃中医,2011,24(6):11-13.
[3]吕锦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26(8): 41-42.
[4]王倩,吕永慧,周丽梅,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凋亡调节因子关系的研究[J].广州医药,2010,41(4):44-47.
[5]临江,陈宇红.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与辨证分型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4):258.
(编辑 颜 冬)
1001-6910(2015)07-0072-03 ·文献研究·
R2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7.33
叶青,教授, jxyeqing@163.com
2013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132BAB201029);江西省教育厅2013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3593);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计划访问学者专项资金项目资助(赣教高函[2014]15号)
20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