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曲县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现状及成林分析

2015-04-04韩祥林

山西林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阳曲县建议

阳曲县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现状及成林分析

韩祥林

(阳曲县林业勘测设计队,山西阳曲030100)

摘要:基于阳曲县林地资源调查数据,笔者介绍了阳曲县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现状,分析了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在成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难以成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成林的建议。

关键词:阳曲县; 人工造林; 未成林地; 建议

中图分类号:S725.7

收稿日期:2014-12-25

作者简介:韩祥林(1969—),男,山西阳曲人,200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工程师。

阳曲县是太原市重点林区县,森林面积大,林地资源丰富。通过采用卫星影像图片的判读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阳曲县森林及林地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县土地总面积20.83×104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3.82×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6.28%;全县森林覆盖率18.63%,林木绿化率40.19%.

1林地现状

阳曲县林地面积11.27×104hm2,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总面积0.98×104hm2,占林地面积的8.6%.

1) 按照树种划分。主要有侧柏436.56 hm2,油松5656.26 hm2,落叶松528.35 hm2,榆树19.32 hm2,刺槐2505.84 hm2,国槐3.58 hm2,柳树52.54 hm2,杨树497.83 hm2,柠条33.08 hm2,山桃17.69 hm2,山杏9.69 hm2.

2) 按照林种划分。针叶树6621.17 hm2,占67.83%;阔叶树3079.11 hm2,占31.54%;灌木60.46 hm2,占0.63%.

3) 按照林龄划分。阔叶树共3079.11 hm2,林龄小于等于3 a的有964.75 hm2,大于4 a的有2114.36 hm2;针叶树共6621.17 hm2,林龄小于等于5 a的有2186.46 hm2,大于6 a的有4434.71 hm2.

4) 按照工程类别划分。退耕还林工程8905.5 hm2,占91.24%;天保工程140.29 hm2,占1.46%;其它林业工程714.90 hm2,占7.3%.

5) 按照林地权属划分。国有林226.04 hm2,占2.31%;集体林9534.73 hm2,占97.69%.

6) 按照林木权属划分。个人林地8320.82 hm2,占85.24%;集体林地1213.67 hm2,占12.43%;国有林地226.27 hm2,占2.33%.

7) 按照亚林种划分。防风固沙实验林74.93 hm2,占0.77%;水土保持林6020.46 hm2,占61.68%;水源涵养林2718.41 hm2,占27.85%;一般用材林946.95 hm2,占9.70%.

2未成林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应按期成林而未成林

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是指人工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数,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人工造林地如果是阔叶树,通常应3 a后成林;如果是针叶树,应5 a后成林。阳曲县人工造林未成林地中,阔叶树林龄4 a以上的面积达2114.36 hm2,针叶树林龄6 a以上的面积达4434.71 hm2.应按期成林而未成林的达6549.07 hm2,占总面积的67.10%.

2.2苗木生长状况差

阳曲县人工造林未成林一大部分苗木生长状况差,具体表现在部分苗木逐年死亡,保存率日益下降;树木长势差,甚至停止生长。

3难成林的原因

3.1客观因素

自然因素是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难成林的主要客观因素之一。部分造林地土壤干旱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蓄水能力差,造成人工造林地苗木长势差。

3.2营造林质量管理意识差

首先表现在营造林质量的内涵不明确,其次是营造林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措施比较落后。

3.3造林技术不科学

1) 在树种的选择上,不能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2) 整地方式不规范,不能有效拦截地表径流,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 在新植的108 hm2造林苗木中,部分苗木质量不合格。

3.4幼林抚育不到位

忽略重头年新造,轻次年补植;幼林抚育不及时。如,刺槐截杆造林,埋土越冬,第2年春季不剪芽,秋季不修枝。

3.5管理管护滞后

管理管护滞后,“重栽轻管”现象普遍存在,牛羊践踏、病虫危害严重。

4建议

4.1重视造林规划

造林规划要科学、合理,造林模式、林种、树种的选择要正确,整地方式和坑的规格设计要符合实际,苗木的栽植、管护、抚育等工序要规范、及时。掌握植被天然分布的规律,立地类型划分应充分考虑造林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因子,根据所栽树种的生物和生态学特性,正确选择合适的施工作业方法。

4.2因地制宜

阳曲县属于干旱地区,年降水仅420 mm~440 mm,为了使造林后能尽快成林,必须考虑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求。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梁宗锁的研究表明,刺槐和杨树属于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的树种,不能栽植在土壤贫瘠、土层薄的干旱地区。阳曲县的乔木树种宜选择油松、樟子松、落叶松、侧柏、刺槐、杨树、柳树、元宝枫等;灌木树种宜选择紫穗槐、柠条、沙棘、连翘、黄连木、荆条、金银花等,优先发展乡土树种。

4.3选择良种壮苗

种苗质量是营造林质量的基础。良种苗具有病虫害少、生长健壮、遗传特性好的特性;壮苗指地径粗、根系发达,苗木高、壮、重量大、顶芽饱满。选择良种壮苗,利于后期的生长成林。

4.4科学整地

针对造林季节的干旱情况,采取有效利用自然降水的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通常提前1季或1 a进行整地。

1) 常用的整地方式有隔坡水平沟,反坡梯田,水平阶、水平带状、回字型水平沟与鱼鳞坑组合等方式。整地方式的选择应把握因地制宜,能充分集截地表径流的原则。

2) 整地的深度和规格。在充分考虑造林后树木的生长、立地条件及施工费用等因素的基础上,以最大程度的蓄积天然降水为标准,来决定整地的深度。笔者根据多点调查试验,深度在80 cm以下的土壤水分变动少、整地作业效果差。综合施工费用和栽植树木生长情况,一般把整地深度定为50 cm~70 cm.60 cm~70 cm深时适宜栽植乔木树种,50 cm~60 cm深时栽植灌木效果最佳。

3) 整地注意事项。不宜挖水平沟的地方,要用鱼鳞坑补充;整地要做到生土做埂、熟土回坑,清除杂草石块;陡坡地要保留原植被带,以防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4.5适时造林

春季、雨季和秋季均可造林。在遵循树木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造林时间。春季应在土壤刚解冻或树木萌动前进行造林;雨季针叶树应在春梢停止生长后进行造林;秋季应在树木进入休眠期或土壤封冻前进行造林。

4.6有机覆盖

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刘国彬专家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以刺槐林为代表,通过对不同利用年限的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及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人工林土壤肥力处于低水平,土壤养分中的有机质和速效磷空间变异较大。所以,造林后结合幼林抚育管理,在苗木周围进行有机物覆盖(杂草、树枝等),可以起到抗旱、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的作用,促进幼树快速成林。

4.7加强抚育管护

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对人工造林未成林及时进行抚育管理,是保障造林后树木存活及成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梁宗锁.黄土高原树木水分生理生态学特征[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00.

[2]刘玉琴,陈忠源,林卓强,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及其抚育管理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09(7):69-70.

[3]米文精. 论山西省森林可持续经营[J]. 山西林业科技,2009(2):46-49.

猜你喜欢

阳曲县建议
太原市阳曲县:“网红草莓”匠心种 “圈粉”五千坐地销
冬季温室辣椒精细化管理操作要领——访山西农科110专家、阳曲县蔬菜办研究员温变英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山西省阳曲县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阳曲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