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隰县梨园建设抗旱栽植技术

2015-04-04李六林,李舒然,宋宇琴

山西林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隰县整地

隰县梨园建设抗旱栽植技术

李六林,李舒然,宋宇琴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摘要:山西省隰县是我国优质梨产区,但因地处黄土高原山区,干旱缺水严重制约当地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结合隰县干旱少雨及梨园灌溉困难等现状,从修建梯田和修建鱼鳞坑两方面介绍了梨园科学整地技术,从栽植坑蓄水、选择抗旱性强的砧木、选用优良苗木、规范栽植方法、加强栽后管理等方面阐述抗旱栽植技术,并提出建园建议。旨在为隰县梨树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隰县; 梨园建设; 整地; 抗旱栽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1.2

收稿日期:2014-11-09

作者简介:李六林(1970—),男,山西太谷人,2007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隰县地处山西省临汾市西北部,属晋西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境内塬面高阔残缺,沟壑纵横,海拔1000 m~1300 m,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是我国最适宜栽培梨树的区域之一。隰县生产的梨果以个大、色艳、含糖量高、气味芳香、品质优而闻名,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誉为“中国金梨之乡”和“中国酥梨之乡”。自1984年引进梨品种“玉露香”后,通过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其梨果皮薄汁多,香脆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已远销到东南亚和美国,经济价值可观。当地政府提出每年扩增3333.33 hm2的种植计划,2020年达到2.00×104hm2的奋斗目标,种植“玉露香”已成为造福隰县百姓的支柱产业。但隰县降水量少、降水时间集中、水资源缺乏,阻碍了梨产业的发展。近几年,科技人员和梨农不断研究和摸索,现已形成了一套极富特色的节水抗旱栽植技术。

1科学整地技术

1.1修建梯田

由于隰县地处残垣沟壑区,坡地较多,修建梯田为后期梨树优质丰产奠定良好基础。生产实践表明,坡地修成梯田后,可显著提高耕地的蓄水保墒能力和生产能力。如能同时增施有机肥,并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可进一步增加水分入渗,减少蒸发量,提高土壤肥力。

1) 在坡度较小的坡地建园时,主要利用大型机械修建水平梯田,采用先易后难、先近后远、自下往上的修建方针。梯田田面宽度最小8 m~10 m,以20 m~30 m为宜,长度可根据地势而定。

2) 在较陡的坡地建园时,主要采用隔坡水平沟整地。栽植前1年的雨季或秋季挖栽植沟,开沟时将地表熟土上翻寄放在坡面,沟内生土下翻垒埂。上翻熟土连同坡面表土混施有机肥回填入沟,并修整成里低外高沿等高线分布的水平沟,外埂拍光拍实,埂高30 cm,以便蓄水。同一条沟尽量保持等高,不等高时每隔6 m~8 m留一宽为30 cm的原土埂作横档,以保持局部水平;土埂要高出外埂,防止积水后雨水顺沟流走。

1.2修建鱼鳞坑

隰县梨农根据当地陡坡的地理特性,形成了黄土鱼鳞坑贮水抗旱栽培技术。鱼鳞坑位置及规格的确定需结合当地地形、地质、降水量等特征。一般坑面呈半圆形,长径0.8 m~4.5 m,短径0.5 m~0.8 m,坑深0.3 m~0.5 m,将坑的下沿做成弧状土埂,高0.2 m~0.3 m(中部较高,两端较低).鱼鳞坑明显增大了蓄水量,确保在降水较少时不会因过于干旱导致树体缺水。降水时,上下相间的鱼鳞坑可以分段拦截降水,减少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尤其在短时间内遇到较强降水时,该效果更为明显,极大地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2抗旱栽植技术

2.1栽植坑蓄水

土壤深层储水反映了区域土壤的水分状况,主要受年降水量、土壤对水分的运输能力、植物自身的蒸腾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栽植前1年雨季来临前,开挖规格为80 cm~100 cm见方的栽植坑,在坑内填埋混合后的秸秆、杂草和有机肥,表土回填其上并压实。在坑表面覆盖地膜,在地膜中心处扎3个~5个小孔,用土封好,便于集水,可有效缓解旱情。

2.2选择抗旱性强的砧木

隰县年降水量较少、雨季较为集中,容易出现长期干旱的状况。如果不能及时给梨树补充水分,会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选育抗旱性较强的树种作砧木是抵御土壤干旱的有效措施。杜梨根系密集、分布广、扎根深,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荒地、沙丘、盐碱地均可生长。用野生杜梨做砧木与‘玉露香’梨嫁接,可以明显提高‘玉露香’梨的抗旱能力。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发挥杜梨抗旱性强的优势,梨农逐渐开始采用高位嫁接栽植技术,即第1年栽植直径在0.5 cm以上的杜梨苗,采用支杆固定的方式使其树干通直。在当年8月份采用芽接法嫁接5个~8个芽,也可在第2年进行腹接和插皮接,结合刻芽等栽培措施,即可培养成良好树形。选择抗旱性强的砧木嫁接优良品种不仅提高了树体的抗旱性,减少了腐烂病的发生,也显著降低了栽植成本。

2.3选用优良苗木

良种壮苗是建立高质量梨园的必要条件之一。应选择长势健壮、树干挺拔、无病虫害的苗木;为适应旱地栽培,苗木选择时以根系粗壮、分布范围广为宜,且根系不能有大面积的创伤;苗木栽植前要再进行1次检查,剔除病苗、弱苗,消毒浸根,使根系充分吸水后再进行栽植。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栽植3年生梨苗成活率高。第1年播种杜梨种子;第2年春季断根移栽,秋季嫁接;第3年出圃,选用机械起苗,增加梨苗侧根的数量和长度。为了保证苗木的质量,由隰县技术人员和纪检工作人员组建监督小组,负责苗木调运。

2.4规范栽植方法

近年来,果农发现,在幼苗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栽植梨树,其成活率明显比春天栽植的成活率高。所以,当地梨树主要在秋季栽植。栽植前,根系浸入10 mg/L的萘乙酸溶液12 h或用清水浸泡24 h,然后在100 mg/L的ABT 6号溶液中浸泡10 min~15 min,可明显促进梨树根系的生长。栽植时,在施足基肥的定植坑中挖深约30 cm~40 cm的坑,把20 g保水剂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撒入坑内,其上填熟土5 cm~10 cm,然后进行苗木定植。修好树盘后浇水,待水渗完后封土,土壤不粘工具后,在苗木接口反方向堆30 cm~40 cm高的土堆,将苗木垫在土堆上埋20 cm~30 cm厚的土。但一定要等土壤中的水完全下渗后再埋土,切不可将苗木埋在泥土中,否则易发生无氧呼吸导致苗木死亡。如果春天栽植苗木,在灌水后将树盘修成外高内低的盆状,然后用1 m2塑料薄膜覆盖,四周用土压实,在离树干较近的地方打1个~2个孔利于雨水下渗。早春树盘覆盖地膜,可以减少树盘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幼树新梢生长。

2.5加强后期管理

栽植后按计划进行定干,然后用普通油漆、机油或凡士林涂抹剪口,再套1个直径8 cm~10 cm的塑料袋,绑好。在苗木萌芽时应将上口撕开,防止高温伤害嫩芽。到5月中旬天鹅绒金龟危害期过后或塑料袋影响到定植苗生长时,再将袋全部摘下。套袋后可减少幼树的水分蒸发,使树体周围温度升高,发芽整齐,还可预防金龟子等危害。

在夏季至秋季霜冻之前,待梨园浇足水或强降雨过后用沤制的草料对梨园地面进行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梨园土壤水分充足。同时,在梨树栽植行间覆草可以防止地面滋生杂草,减轻杂草与树体之间的水分竞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长期覆草,还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隰县梨园属干旱地带,在5月底至6月初,气温、地温较高,仅有少量降水且较为集中,因而果园覆草的效果明显。覆草后,水分在土壤内能够保存更长的时间,帮助梨树度过漫长的干旱期。若遇到降水量少的年份,应适当结合人工灌溉措施,以保证土壤储水量。

在干旱季节采用挖穴贮存肥水的方式进行节水,即在树干附近挖1个或2个直径为30 cm,深40 cm的坑,将有机肥与土按照2∶1的比例充分混合后与作物秸秆一同放入坑中,最后用中间有孔的塑料膜覆盖,四周用土壤压实。秸秆与有机肥可以长期为梨树提供养分,满足树体养分需求。当穴孔内营养物质消耗完时,可以揭开塑料膜补充秸秆肥料,塑料膜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此外,用塑料膜覆盖可以减少穴内的水分蒸发,同时能够收集穴面的雨水,有效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梨树在生长过程中,叶片蒸腾是树体消耗水分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梨树生长期若遇到大旱时,

(下转封底)

猜你喜欢

隰县整地
隰县玉露香梨发出第一张全渠道授权证书
“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建设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书法品鉴
冀北山地樟子松整地造林技术分析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山西:隰县玉露香梨精品版开通上线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