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火烧迹地的造林更新技术

2015-04-04罗武进

山西林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技术措施

浅议火烧迹地的造林更新技术

罗武进

(太原市国有林场,山西太原030009)

摘要:笔者简单阐述了我国火烧迹地的现状,从土壤的酶系统、微生物系统以及火灾残存物引发的病虫害3方面对火烧迹地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火烧迹地的造林更新措施,包括清理火烧迹地、采用合理的更新方法、选择适宜的更新树种、遵循苗木栽植要求、加大护林巡山力度等。旨在为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烧迹地; 造林更新; 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4

收稿日期:2014-10-11

作者简介:罗武进(1978—),女,山西清徐人,2008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工程师。

近年来,太原市森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由于林区内人类活动比较频繁,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发生火灾后迹地林木更新不及时,易形成新的荒山荒地。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具有毁灭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火灾后迹地上仅依靠天然更新来恢复植被,不仅所需周期长,而且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林业生产工作中,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常采用人工植苗造林的更新方法。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强化对火烧迹地造林的监督管理,缩短迹地更新周期,有效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采取合理有效的更新措施,做好火烧迹地的造林更新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1火烧迹地的现状

火烧迹地是指森林发生火灾后近期(一般为5年)内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从国内的发展现状来讲,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工作开展相对较晚,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1987年东北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引起了林业部门高度重视,组织了该领域的一些专家亲临实地进行考察工作,通过对森林的立地条件和火烧程度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总结出了植被恢复的技术手段和相应措施,推动了我国对火烧迹地的全面研究。

2火烧迹地的特征

2.1土壤的酶系统

土壤中的酶来自于植物根系的分泌、有机残体的分解和土壤动物或者微生物的分泌释放。林地土壤的表层中富含多种酶,形成了平衡的生态酶系统。酶系统在有机质的分解及物质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催化作用,有利于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森林火灾给酶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新栽植的苗木生长过于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2.2土壤的微生物系统

土壤可称是微生物的世界,土壤的特殊环境非常适宜微生物活动。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在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及吸收等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态中的微生物系统相对稳定,一旦遭受破坏将难以恢复。由于林下的枯枝落叶层和林地土壤表层中分布着大量微生物,而森林火灾使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受到极大的破坏,造成土壤中大量有机质不能分解,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匮乏。有机质是土壤营养元素极为重要的来源,其分解物可为苗木提供所需的氮、硫、磷、微量元素等,一旦遭到破坏,森林土壤肥力下降,施入有机质也很难有效地给予土壤所需的营养成分。林下土壤表层的结构被森林火灾破坏,降低了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苗木所需的营养元素流失,从而影响了苗木的健康生长。

2.3火灾残留物引发病虫害

森林火灾发生后,火烧迹地上还存留着一些没有完全燃烧尽的残留物。存活下来的林木生长势明显减弱,抵抗能力下降,当再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时极易引发病虫害,危害新栽植或天然更新的苗木。

3火烧迹地造林更新措施

如何使火烧迹地上造林更新尽快取得成效,应根据火灾大小、立地类型及林分条件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造林更新,制订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措施。

3.1清理火烧迹地

森林火灾发生后,要及时开展火烧迹地清理工作,清理火烧区的最佳时间是在火灾发生的当年或者次年。若停滞时间过长,迹地上各种灌木、杂草大量萌生,不但加大了清理难度和工作量,且容易发生大规模的病虫害。

根据火烧程度的不同(中度、重度、极重度),对火烧迹地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原则:对烧死木、枯倒木进行全部采伐清理,对火烧程度较为严重的树种全部清除;对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较小的植物,根据实际需求予以部分清除;对原有的健康树种要做好保护工作,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3.2采用合理的更新方法

根据火烧迹地的实际情况,在造林更新工作开展前,对周边的地形和环境进行全面了解,进行详细调查,并认真做好记录。根据调查结果,因地制宜,受害程度轻微、火灾面积较小的阔叶林地,常采用封育方法,使其得到自然恢复;受害程度较深、火灾面积较大、森林立地条件较差的火烧迹地,一般实施人工造林。火烧迹地内所需更新的小班,要确定小班实际面积、更新方式、更新类型(林种、树种)、更新模式(造林密度、配置、层次等)及季节,计算种苗需要量和资金投入。根据设计要求,按需要更新的小班顺序逐一填写造林更新小班设计表。

3.3选择适宜的更新树种

根据火烧迹地的特征,科学确定更新树种和树种配置方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且利用价值高的用材阔叶树种,形成块状混交林;或者选用针叶树与天然萌芽更新的阔叶树合理搭配,形成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同时要坚持良种壮苗栽植,更新的前 3 年要加强幼林抚育,保证幼树的光照条件,促进早日成林。

3.4遵循苗木栽植要求

为了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栽植前需对苗木采取适当的补水措施。如,将地上部分去梢,剪除枝叶,根系浸水,修根或蘸泥浆等。栽植方法一般采用穴植法,按造林作业设计的密度和配置方式确定栽植点的位置,穴的大小根据苗木的根系确定。苗木栽植时,将苗直立穴中,使根系舒展不窝根,然后把表土填入穴中,填至一半时将苗木略向上提,使根系舒展后踩实,把余土回填后再踩实。最后在上面撒虚土或枯枝落叶,以防止水分蒸发,栽后要灌足定根水。

3.5加大护林巡山力度

苗木栽植后,易遭人畜践踏破坏。提高造林保存率和促进林木生长,幼林抚育至关重要。应加强巡山护林,明确管护范围和职责,加强监督管理,更加严格地实施封山育林措施,严禁在封山区内放牧、开垦等,避免伤害幼树。从而提高造林保存率,使森林植被逐渐恢复成林。

通过对火烧迹地特性的了解和认识, 并针对其特殊性和立地条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对森林植被进行恢复,力争取得火烧迹地造林更新显著的成效。同时,要预防森林火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王玉涛,侯广维,冯元普,等.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植被天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J].四川林业科技,2005(2):12-19.

[2]董和利,徐鹤忠,刘滨辉.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主要目的树种的天然更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1):22-24.

[3]熊雷鸣.火烧迹地造林更新技术探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2(6):36-37.

[4]陈鹏飞,吕林昭,李继磊,等.北京西山地区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7(1):64-68.

猜你喜欢

技术措施
燃气管道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探讨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