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小儿偏头痛的关系
2015-04-04胡笑月,徐晓华,华颖
·经验交流·
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小儿偏头痛的关系
胡笑月,徐晓华,华颖
doi:(无锡市儿童医院,江苏无锡 214023)10.3969/j.issn.1002-266X.2015.43.040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13NJMU177)。
儿童偏头痛发病率为2%~10%[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2]发现,在偏头痛的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比例较正常人群高,尤其是在伴有先兆偏头痛的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良者占28%~29%。我们对部分儿童偏头痛患者进行了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观察其椎动脉发育情况,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小儿偏头痛的关系。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6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儿34例(观察组),均符合中国偏头痛诊断标准[3]。伴有先兆偏头痛者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8~13岁;无先兆偏头痛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6~14岁。所有患儿排除颅内感染、颅内肿瘤、脑血管性疾病、鼻窦炎等。同时选择健康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其性别、年龄与观察组有可比性。
MRA检查方法:两组均行颈部MRA检查。椎动脉发育不良的MRA诊断标准为颅外段一侧椎动脉管径<2 mm且全程纤细狭窄或一侧椎动脉管径小于对侧椎动脉管径的50%以上[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观察组有6例(17.6%)存在椎动脉发育不良;其中女5例、男1例,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4例、左侧2例。14例伴有先兆偏头痛的患儿中椎动脉发育不良4例(28.6%),20例不伴有先兆偏头痛的患儿中椎动脉发育不良2例(10%)。对照组有1例(4%)患儿存在椎动脉发育不良。观察组和对照组椎动脉发育不良检出率相比,P<0.05;观察组中伴有先兆偏头痛和不伴有先兆偏头痛者椎动脉发育不良检出率相比,P<0.05。
讨论:目前关于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学说主要有缓解期神经元兴奋性增加、皮质扩散抑制触发先兆、三叉神经系统激活和中枢疼痛调节系统功能异常导致头痛的发作、导水管周围灰质进行性受损。研究[5]发现,当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时,其血流速度减低和血管内径细小可导致该侧椎动脉血流量减少,即使对侧椎动脉增宽,其代偿能力也有限,后循环灌注仍减少。“脑异常活动学说”认为在偏头痛的发作过程中存在脑皮层的异常活动,异常活动的脑皮层主要集中于后循环供血区皮质[6]。研究[7]发现,偏头痛患者在发作间期其脑乳酸水平升高,并因此认为在偏头痛的发作间期患者脑内可能发生了糖的无氧酵解过程。推测椎动脉发育不良造成后大脑循环灌注和代谢的改变,从而引起头痛以及先兆头痛的发生。有学者[2]发现,偏头痛发作期和发作间期,患者椎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速度没有明显改变,但是在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中,偏头痛发作期其椎动脉血管阻力指数较发作间期显著下降,考虑为该血管舒缩运动的调节触发了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兴奋,从而诱发头痛。本观察发现偏头痛患儿椎动脉发育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伴有先兆偏头痛者椎动脉发育不良检出率高于不伴有先兆偏头痛者。这一结果也提示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小儿偏头痛的发病可能有关。
参考文献:
[1] 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3.
[2] Chuang YM, Hwang YC, Lin CP, et al. Toward a further elucidation: role of vertebral artery hypoplasia in migraine with aura[J]. Eur Neurol, 2008,59(3-4):148-151.
[3] 于生元,李舜伟,李焰生,等.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86.
[4] 王力力,华扬.椎动脉发育不良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8,5(6):965-969.
[5] 郭强,田家玮,罗伟华,等.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后循环血流灌注量的CDFI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35(2):164-167.
[6] May A. Headache: lessons learned from functional imaging[J]. Br Med Bull, 2003,65(1):223-234.
[7] Watanabe H, Kuwabara T, Ohkubo M, et al. Elevation of cerebrallactate detected by localized 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nmigraine during the interictal period[J]. Neurology, 1996,47(4):1093-1095.
收稿日期:(201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