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病机、病理和诊断

2015-04-04修晓宇

兽医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呼肠腱鞘法氏囊

修晓宇

(吉林省前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前郭 138000)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病机、病理和诊断

修晓宇

(吉林省前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前郭 138000)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多种疾病:鸡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征、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呼肠孤病毒可感染鸡、火鸡、鸭、鹅和其他禽类。近年来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番鸭发生以肝、脾表面出现大量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传染病,俗称番鸭“肝白点病”,研究表明该病的病原是番鸭呼肠孤病毒。禽呼肠孤病毒是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的成员。禽呼肠孤病毒广泛存在,临诊正常鸡和火鸡的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常能分离出该病毒。不同的毒株,其抗原性和致病性有差异。呼肠孤病毒可以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但通过蛋的传播率很低。禽感染后发病与否以及发病的严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宿主的年龄、病毒毒力和感染途径。

禽类;呼肠孤病毒;病理;诊断

1 鸡病毒性关节炎

(1)病原和发病机制:鸡病毒性关节炎(AVA)又称腱滑膜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以关节炎、腱鞘炎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特别是肉用仔鸡,多发在20~35日龄之间。150~230日龄的蛋鸡仍可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病毒感染后首先在肠黏膜和法氏囊的上皮细胞内繁殖,24~48h可出现病毒血症,病毒在组织内广泛分布。病毒可引起法氏囊、胸腺萎缩,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于本病毒的嗜腱鞘和嗜关节性,后肢的屈肌腱和伸肌腱常是病毒的定居处,引起腱鞘、关节滑膜、关节软骨的炎症病变。病鸡的主要症状是跛行或瘫痪,常以跗关节着地。另外,出现腹泻、生长发育缓慢等,病鸡大小参差不齐,一些病鸡矮小。

(2)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在跗关节、跖趾关节及其附近的腱和腱鞘。急性病例,跗关节(胫跖关节)明显肿胀。切开跗关节部位皮肤,可见关节上部腓肠肌腱水肿增粗,腱鞘肥厚,腱鞘腔及滑膜出血,滑膜腔内有淡红色渗出液或干酪样物。趾屈肌、伸肌的肌腱及腱鞘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以腓肠肌脏肿胀最明显,有时发生断裂。跗关节肿胀、变硬,难以屈曲。关节腔内常含有淡黄色、淡红色渗出液或干酪样物质,少数病例含有大量脓性渗出物。少数病鸡关节软骨面出现出血点或点状溃疡。跗关节内滑膜经常有点状出血。掌部跖趾关节也发生肿胀,少数病鸡膝关节出现与跗关节相同的病变。肠道呈现卡他性炎,黏膜充血、肿胀,表面附着有黏液。肝脏可能出现多发性灶状坏死,心包液增多,脾脏呈不同程度的肿大,法氏囊、胸腺体积缩小。产蛋鸡卵巢萎缩,输卵管变细。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还会引起以下病变:腺胃炎、卡他性肠炎、心包炎、心肌炎、法氏囊萎缩、骨质疏松、膜腺炎、肝炎、腓肠肌腱断裂、急性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羽毛异常。但这些病变的发生可能还与其他一些病毒的感染有关。

镜检,肌腱水肿、凝固性坏死,肌腱纤维间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腱鞘的滑膜细胞肿胀、增生、脱落,滑膜腔内充满异嗜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的滑膜细胞。腱鞘滑膜下大量异嗜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腱鞘水肿。关节腔滑膜病变相似。肠黏膜上皮变性、脱落,杯状细胞增多。心包炎,心肌纤维之间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慢性病例,关节变硬,腱鞘滑膜上形成绒毛样增生物,关节囊滑膜上形成大量的绒毛。腱鞘硬化,腱与腱鞘发生粘连,滑膜腔可消失。跗关节软骨表面出现溃疡。

镜检,关节滑膜细胞显著增生,形成绒毛伸入关节腔,增生的绒毛中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显著浸润,淋巴细胞增生形成淋巴小结。腱鞘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结缔组织逐渐长入腱组织,一些腱完全被肉芽组织所取代,导致关节僵硬和固定。

法氏囊滤泡萎缩,胸腺小叶皮质萎缩,脾脏白髓萎缩。

腺胃腺体增生,灶性坏死。膜腺腺泡上皮水泡变性。

(3)诊断:依据腓肠肌腱、趾屈肌腱、趾伸肌腱及腱鞘水肿和心脏异嗜性粒细胞浸润等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应注意与葡萄球菌性关节炎、鸡白痢性关节炎及滑液支原体性滑膜炎相区别。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腺胃炎、肠炎、心肌炎、矮小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也可由其他病因引起。确诊可进行琼脂沉淀试验或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2 鸭呼肠孤病毒感染

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雏番鸭的一种传染病。自1998年以来,在福建、浙江及广东等地多发。剖检以肝脏、脾脏表面有大量白色坏死点为特征,俗称之“肝白点病”、“花肝病”。主要发生于雏番鸭、雏半番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病理变化:眼观,最特征的病变为肝脏表面以及脾脏表面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灶。肝脏、脾脏肿大,质脆。肾脏肿大,部分肾脏可见白色坏死灶。胰腺肿大,表面可见白色坏死灶。肠壁中有白色坏死灶,肠腔内充满多量黏液。颅骨内膜、脑硬膜、软膜淤血。心脏发生心包炎,可见心包积液。

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后,病毒除引起淋巴细胞坏死外,还引起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凋亡,造成脾脏、胸腺、法氏囊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从而使机体的免疫机能降低。

[1] 刘文兴.禽呼肠孤病毒感染[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19(9):8-11.

修晓宇(1984—),男,助理兽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实验室检测检验、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呼肠腱鞘法氏囊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呼肠孤病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简述猪呼肠孤病毒感染防治
荆防败毒口服液治疗鸡法氏囊病的疗效试验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草鱼呼肠孤病毒096 vp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肾细胞中的表达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对SPF雏鸡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