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络放血联合中药足浴用于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发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4-04李娜李三林李楠张晓璞杜杰静牛伟红

河北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耳尖刺络口病

李娜 李三林 李楠 张晓璞 杜杰静 牛伟红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普通型发病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烧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持续4~5 d,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热势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若治疗不及时,易诱发高热惊厥、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较为严重并发症。故应及早干预,以防出现不良后果。据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1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针对手足口病引起的急性发热患儿,西医多采用物理降温或应用退热药物治疗,而中医针对这一临床急症却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刺络放血联合中药足浴在手足口病发热患儿中退热效果的研究。放血疗法很早就广为应用,在中医学古代称之为刺络。《内经》有“凡治病必先去其血”、“血实宜决之”之说。印度《妙闻集》则有“可按照恶血的深度,用各种管、角、葫芦、水蛭等除去之。要除去浓厚状态、郁积深部的恶血,以水蛭为适当。恶血弥漫于周身时,以管,又恶血存于皮肤时,以角与葫芦为适当”[1]1799年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曾经历4次放血治疗[2]。唐代《司牧安骥集》指出“无病惜血如金,有疾弃血如泥”[3]。而我国老一辈针灸学家孟昭威教授则认为刺络放血疗法其疗效作用似在血管壁[4]。另外研究发现,运用“中药足浴法”辅助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发热,能在早期使得孩子体温下降速度快,同时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增快,是临床上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护理措施。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科室将耳尖刺络放血联合中药足浴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退热方面,发现其具有良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180例患儿,其中男95例,女85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0±0.6)岁;病程48 h以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治疗组,每组60例。3组患儿性别比、年龄、临床症状、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符合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感染诊断标准;(2)年龄0~5岁;(3)体温≥37.8℃(腋)且≤41.0℃;(4)病程48 h以内;(5)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1.3 排除标准 (1)高热惊厥及中暑患儿;(2)年龄>5岁患儿;(3)超高热≥41.0℃者;(4)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5)针刺部位(耳尖)及足浴部位(双足)有皮损、溃疡等症状;(6)已知对中药足浴成分(艾叶、荆芥、大青叶、金银花)过敏及有晕针、晕血病史患儿;(7)血常规或有其他证据提示细菌感染和或支原体感染者。

1.4 方法 治疗组采用耳尖刺络放血联合中药足浴,操作方法:耳尖刺络放血,操作者用拇指、食指轻揉及提捏患儿整个耳廓,待其充血后,用75%乙醇棉球在患儿耳尖常规消毒,采用0.5寸毫针针刺患儿耳尖穴放出1~2 ml血液。双耳1日各操作1次。中药足浴,将草药(艾叶、荆芥、大青叶、金银花15 g)加水3 000 ml浸泡30 min,武火煮沸后,再以文火煎煮15 min,去渣,取汁2 000 ml备用。药液置于足浴盆中,调药液温度为37.0~40.0℃,将患儿双足浸泡在制备好的足浴药液中,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每次足浴15~30 min。体温不降可于4 h后重复足浴1次。对照组A采用物理降温。对照组B退热药口服、纳肛或肌内注射。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要求多饮水,合理饮食,多休息。

1.5 观察指标 观察入组患儿治疗后0.5 h、1 h、1.5 h、24 h、48 h、72 h 腋下体温(采用水银体温表)分别不少于5 min。

1.6 疗效标准 按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5]。(1)显效:治疗72 h内,患儿最高体温较前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5℃,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2)有效:治疗72 h内,患儿最高体温较前下降幅度为0.5~1.5℃,临床主要症状有所减轻;(3)无效:治疗72 h内,患儿仍有发热,最高体温未降或升高,临床主要症状未有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7 统计学分析 应用SAS 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A、B总有效率分别为96.7%、50.0%、78.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252,P<0.01),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30,P<0.01);对照组A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448,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38,P<0.01)。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n=60,例(%)

2.2 3组患儿治疗前后各时间段体温下降0.5℃时间比较 3组治疗后0.5 h、1.0 h、1.5 h 3个时间点,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03,P<0.01)。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523,P<0.01);对照组A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58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06,P<0.01)。患儿体温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治疗后1.5 h后体温降幅将近1.0℃。见表2。

表2 3组患儿治疗前后各时间段体温下降0.5℃时间比较n=60,例(%)

2.3 3组患儿治疗前后各时间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3组治疗后24 h、48 h、72 h 3个时间点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03,P<0.01),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514,P<0.01);对照组A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363,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25,P<0.01)。见表3。

表3 3组患儿治疗前后各时间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n=60,例(%)

3 讨论

发热是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热势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若治疗不及时,易诱发高热惊厥、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较为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发展为手足口病重者,危及患儿生命,故应及早干预,以防出现不良后果。用于手足口病普通型发热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温水擦浴、冰袋降温、退热药口服、退热栓纳肛、赖氨匹林肌内注射等。上述退热方法虽然也可在短时间内起到降温效果,但有降温幅度大、体温易复升的弊端。其中一些治疗手段甚至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如赖氨匹林可能会引起水杨酸反应、过敏反应或是瑞氏综合征;布洛芬可能会引起交叉过敏、加重哮喘、消化道溃疡等。因此采用安全、有效的退热治疗方法是临床中极为需要的。

足浴起源远古时代,是药浴的组成部分,是将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水煮,滤渣取液,调至适当温度,浸泡双脚或患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内病外治法的范畴。小儿中药足浴法同其它药浴疗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著作中均有记载利用足浴方法治疗小儿各种疾病。中药洗足是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对服药困难的婴幼儿也较为适合,又新增了另外一条给药途径。因使用安全、方便、价格便宜、效果明显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等症状的保健与治疗。解玲芳等[6-8]研究发现,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快,体温不宜复升,经济、方便且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可适用于各种发热程度的患儿。杨莉等[9]研究发现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理想,其治疗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更短、临床异常体征减少更快、治疗有效率更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发热程度不同的患儿。牟青慧[10]临床试验表明中药足浴控制患儿体温优势多,除经济有效、无痛苦、无创伤外依从性也不错,和对发热患儿的护理原则相符。而黄玲丽等[11]研究发现,中药方足浴加穴位按摩治疗对腋温在37.5~38℃、伴鼻塞和口渴症状的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而对腋温在39℃以上伴严重咳嗽或咽痛的患儿疗效欠佳,必需配合口服药或静脉给药。

《内经》中的刺络放血疗法主要针对皮肤上肉眼可见的病理性脉络,包括盛络、结络、小络、横络。《灵枢·卷三·经脉第十》曰:“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结上,即络血结聚而粗突之处,乃癖血留滞的表现,故宜剌去疲血,以通其络。盛络为邪之聚,剌之以去邪气。络脉是经脉别出,其气源于经脉,并与经脉之气相通。然而由于络脉的特殊组织结构以及脏腑组织中的特殊地位[12,13],使其具有了重要的生理作用。耳尖穴属经外奇穴。《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说明耳部穴位与全身脏腑经脉有密切的联系。《厘正按摩要术》曰:“耳皮肉属肺”。《杂病源流犀烛》曰“肺主气,一身之所贯于耳”。故耳尖刺络放血具有开窍泄热、利咽止痛的临床疗效。藏医在放血的准备阶段有缓急之分[14]。缓是指疾病未成型,病血、好血尚未分清。其认为,由于人体固有血和赤巴等物质因内外因素引起紊乱,失去平衡,促使体内精微运化功能衰弱,血液不能正常生化而变成坏血,应内服汤剂药物,分清好血、病血,使疾病成型。然后,确定放血部位,血,赤巴病在肝胆总脉放血;目赤、角膜溃疡在眼脉放血。接下来,要结扎放血部位,往往是在放血处的附近部位结扎,比如:臂部放血,在腋窝下结扎;足部放血,扎紧踝骨上部等。结扎的目的是使血管鼓起,以利施术和放出血来,同时可以一次放尽病血。紧接着,放血是关键的步骤,用手指固定血管,在大血管处顺血管直划,小血管处斜划,细脉处用点刺法,险要处用重刺法。最好脉管开口与皮肤开口一致,划刺后要放松结扎绳以利出血。最后要辨析放出血液的质地、性状、颜色和夹杂物。其目的:一是确定病血和好血;二是掌握放血程度;三是分辨病性。与藏医放血方法相似,蒙医放血方法分为术前准备和正式放血两个步骤。术前准备又分为远行和近行两种。远行即热病未成熟时,在放血前先服3 d清血汤药,促使其成熟,使正血与病血分离,然后再放血施治。近行即放血前不服药,但通过晒太阳或烤火取暖驱凉、祛寒。正式放血又包括放血前的结扎、部位选穴、具体操作、观察血色、放血量和辅助治疗等内容,基本上与藏医的放血方法相同。近十年来,中医刺络放血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很广泛,在内科、骨伤科、妇科、儿科、男科、皮肤科及五官科均有应用[15]。

此次临床观察中发现,耳尖刺络放血联合中药足浴法在手足口病患儿退热中临床观察显示,比单纯使用药物疗效显著,退热迅速,作用持久,不易反复,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刺络放血疗法具有取材方便,施术简单,疗效确切,经济实惠,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在基层医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廖育群.印度医学的“脉”与“穴”.中国科技史料,2001,22:152-167.

2 杜菲著,张大庆等译.从体液论到医学科学.第1版.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72.

3 赵阳生,林仁寿.论动物刺血疗法.中国兽医杂志,1994,20:48-51.

4 王秀珍,郑佩,孟雷主编.刺血疗法.第1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序言.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9.

6 解玲芳,王晶,张琼.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西部中医药,2012,25:24.

7 解玲芳,胡晓丹.中药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辅助降温的护理研究.护理与康复,2014,13:28.

8 张琼,解玲芳,戴新娟.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11,18:3.

9 杨莉.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1,18:261.

10 牟青慧.小儿退热按摩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108-111.

11 黄玲丽,李琳.中药足浴对小儿外感发热体温域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13,1:32-33,35.

12 郭义主编.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22.

13 李鼎主编.经络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

14 胥筱云.漫话藏医放血疗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6:335-336.

15 王超.近10年中国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研究进展.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97-1199.

猜你喜欢

耳尖刺络口病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手足口病那些事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警惕手足口病
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病有几多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耳尖结合背俞穴针刺放血治疗粉刺肺经风热证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