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幼童背后激荡的世界潮流
2015-04-03禾刀
禾刀
[美]利尔·莱博维茨 马修·米勒著 李志毓 译
商务印书馆
2014年11月版
1847年1月,容闳、黄宽及黄胜三人跟随勃朗牧师前往美国留学。1850年,容闳考入耶鲁学院,成为首名就读耶鲁学院的中国人。1872年8月11日,容闳和陈兰彬率第一批从全国精挑细选并得到清政府支持的30名幼童前往美国求学。从1872至1875年间,清政府根据“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提出的“留学教育计划”,向美国分批选派了120名幼童,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计划。1881年,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夭折,全部学生被召回国。至此,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向来自命不凡的天朝,高度封闭的清廷,这120名远渡太平洋的幼童无疑是幸运的。虽然这些幼童打小要克服远离家人、文化和语言障碍等诸多困难,但留美经历不仅令他们眼界大开,率先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接受到国际先进科学知识的洗礼,还为积弱积贫的中国注入了革新动力。这120名留美幼童后来确实不乏佼佼者:詹天佑建设了京张铁路,唐绍仪促成了南北议和并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作为驻美国公使的梁诚促成美方返还了1500万美元庚子赔款,唐国安出任了清华大学首任校长,蔡绍基则当上了北洋大学校长……
当然,尽管留美幼童后来成就斐然,然而这一切与幼童留美计划发起人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初衷并不完全吻合。作为中兴重臣,在深切体会到国穷民弱的现实困境,特别是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巨大差距后,他们想到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所以,他们最关心的是让幼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技术,以便他日能够对抗西方列强。本书中多次提到李鸿章与容闳的书信往来,字里行间,尽现李鸿章对幼童学习军事知识技能的关切。
本书将留美幼童的曲折经历和心灵感悟放在中美社会文化广阔的历史背景中,通过幼童与中美不同社会文化的互动,展示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曲折和中美文化融合的困难。后来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些幼童到达美国之后,在掌握许多先进技术的同时,“顺带”接受了西方的平等和民主的观念。幼童留美计划“宣告了读‘洋人’书的合法化”,“开辟了高级人才培养与选拔的新途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喜所语),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是否出于清廷本意,幼童留美计划迫使闭关自守的中国不得不大踏步地融入世界潮流。
对于长久封闭的天朝而言,对这种融入难免表现出本能的恐惧。他们宁愿在屈辱中安守现状,也不愿通过阵痛式革新获得新生。他们害怕幼童剪掉象征忠诚的辫子,对幼童们不愿尊行磕头之礼极为反感,所以当这些幼童一回到国内,他们便迫不及待地以封建礼教对幼童进行全面“换血”。无奈革新的种子早已在这些幼童心里种下—幼童们在怀念留学时光时,越来越渴望用所学知识改变现状。
这不只是一本关于幼童留美的书籍,而是一本借留美幼童洞窥世界发展潮流的重要窗口,留美幼童其实是世界潮流与闭塞清廷激烈碰撞的综合体。当通向世界潮流的窗户打开这么小小一扇后,便再也没有关闭的可能,留学大门便从此开启。进入20世纪,留学不再新鲜,官派也不再是唯一,许多活跃于社会前台的名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时,必然拉动穷困的东方大国大踏步地追赶世界。
颇值一提的是,同样是融入世界潮流,同一时期的日本则选择了不同于清廷的另一条道路。1871年12月,由木户孝允、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日本政府要人组成的日本政府遣外使团对美、英、法、德、意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了为期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考察。1882年,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再度赴欧洲考察。这些考察不仅为日本“明治维新”积累了经验,更主要的是从权力阶层打开了融入世界潮流的突破口,这与清廷“幼童留美计划”有着根本的区别,作用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世界潮流不可阻挡,融入乃大势所趋。选择率先融入,这或是日本超越清廷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 德魯·吉尔平·福斯特 著 孙宏哲 张聚国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3月版
本书是美国史学界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获奖图书,它以新的史学视野,探讨了美国内战期间人民所经历的苦难,以及战争和死亡对此后国家及社会文化的持久影响。史学家将目光聚焦在作为战争主体的普通人,探究了北部与南部美国民众如何应对这一最具毁灭性的经历。
厚夫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路遥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的普通读者。然而,英年早逝的人生始终像谜一样地困扰读者。作者是路遥生前的忘年交、路遥文学馆馆长,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披露了大量路遥不为人知的往事,还原路遥的写作时代,展现他的写作精神。
阎步克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3月版
帝制中国的官僚政治由拥有人文教养的儒生文士承担,“文人”和“官僚”一身二任,由此塑造出了一种“士大夫政治”。这是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独特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本书探讨了“士大夫政治”的演生过程和这种政治文化模式的特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