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与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
2015-04-03
农机与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
母绍龙
(习水县农牧局,贵州习水564600)
摘要:农机与农艺紧密融合,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就要紧密融合,二者互为一体,才能更快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使农艺技术得到实施、延伸和提高,把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技术劳动生产力,保障农业的丰产丰收。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问题;措施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农艺技术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随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越来越高,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就要紧密融合,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一体,才能更快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使农艺技术得到实施、延伸和提高,把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保障农业的丰产丰收。
1 农机与农艺之间的关系
(1)农机和农艺的概念。农机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统称,包括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是人类为了获得农作物经济产量在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在农业生产中为实现农艺技术要求而设计制造的技术装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减轻农业劳动强度,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农艺是农业生产活动中运用的种植原理和技术措施的总称,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是获得农作物产量的生产过程。主要涵盖作物的选种、育种、栽培、土壤管理、农田施肥、农田灌溉与排水、农机具应用、防治病虫害、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过程及其相应的技术操作环节。
(2)农机与农艺的关系。农机、农艺都服务于农业。农艺是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运用技术,农机是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通俗来讲,农艺是为了使农业获取更高产量的优良“配方”,农机是使优良“配方”发挥作用所实施的现代化手段。从农业发展的整体上来讲,现代化的农机和科学的农艺技术都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高效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农艺技术的不断更新,就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农机研制出来;而新型、高效的农机出现,又给农艺技术提出了不断完善、充实的新要求,所以要想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农机在一定程度上要为农艺服务,农艺也要为农机的优势进行合理改革。只有农机与农艺保持在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
2 农机与农艺的作用
(1)农机的作用。农机化是指农业生产中在农、林、牧、副、渔等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械操作,它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实现农业机械化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实现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粗放型栽培转变为精准农业,从整地施肥、播种、施药到后期的田间管理都变得十分科学,通过机械深耕熟化土壤,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的通透性,减少田间病虫害,促进和保证粮食高产、稳产。
(2)农艺的作用。农艺指农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艺。其作用是生产对人类有用的动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置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及其处置(如通过销售)的科学技艺。农业生产上,在栽培农作物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农艺工作者通过不断探讨和研究,找出农作物最合理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措施,如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种植时间、种植模式、田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3)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意义。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二者的融合是客观的、规范的、科学的,不仅是理论上需要融合,更需要农艺与农机研发人员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发展,才能推动农艺制度的改革和提高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只有搞好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才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建设成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水平,提高农业种植效率,从而不断稳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农机与农艺的研究与开发属于不同的部门,或者说,搞农机的不了解农艺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搞农艺的不懂农机设计和生产的复杂性,存在各自的立场,所以在融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3 农机与农艺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与农艺之间存在矛盾。首先,育种目标注重提高产量,品种审定不注重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其次,农机设计与农作物品种选择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农作物品种不同,其形状和大小也不同,这就要求不同的农作物配套相应的农机进行耕种;第三,传统农业栽培技术的设计主要建立在手工劳动方式上,少关注机械化的作业方式,农业生产缺乏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标准化的种植模式和配套农艺技术要求;此外,我国的耕地大多比较分散且分户承包,大规模农机不适应我国农艺的要求,大型农机无法操作。
(2)农机与农艺之间缺乏协调。负责农艺的部门与负责农机的部门互相独立,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较少,联系不紧密,缺乏协调,导致农艺的研究忽视农机的实用性、农机的研究忽视农艺的多样性,这不利于农机与农艺融合任务的开展,给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带来一定的困难。两者在同时研发成功新技术向农民推广的过程中,往往各执其词,使农民搞不懂究竟该听谁的。
(3)农机的研发和推广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我国各地区地质条件差异性大,想要开发和设计既能适应不同地区又要适用不同种植方式的农机很艰难。同时,由于技术和经费方面的不足,使得农机向农民推广的力度不够。
(4)对农机与农艺融合的认识不足。目前,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对农机与农艺融合没有完整的认识,以至于人们普遍不了解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好处。传统上的农业从业人员大多只认识到了农艺的重要性,而对农机重要性的认识却明显不足,导致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往往重视生物技术而轻视工程技术。这就给农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不利于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5)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紧缺。目前农机工程师与农艺师间大多是独立的,农机工程师不懂农艺技术,农艺师也不懂农机原理,这就给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农艺师与农机师之间缺乏沟通,使得很多问题在实际应用之后才显现出来,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具有复合型专业技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农机和农艺得不到发展与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4 农机农艺融合对策及措施
(1)做好农机与农艺的协调工作。农业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组织和协调广大农机和农艺的技术科研人员,对农机与农业的融合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加强农机与农艺人员在新技术上相互沟通,致力于推广经济价位低、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和高效益的农机和农艺。农机具的选择要一机多用、机动灵活、耐用性强来适应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突破部门分割,多联系、多沟通,相互理解,支持配合。大力支持合作社和农机生产流通企业的发展,培育和监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增加农机和农艺融合课题,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农业、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和农机农艺融合度,农学专家和农机专家主动合作,共同解决农业生产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
(2)农机的推广要适应于农艺的推广。为促进本地区的农业增产增效,不可缺少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农艺是从作物内部挖掘潜在发展因素,农机是在作物外部实施某项技能来促进作物增产增效。在推广过程中,农牧部门调拨充足的经费,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到位,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进行试验示范工作,把农艺新成果和新农机融合起来进行推广,做到农机的推广要适应于农艺的推广。例如,在介绍带深施肥部件的精量播种机时,把农艺中的新增产技术融合起来进行推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推广效果。
(3)高度重视农机农艺融合的持续发展。农机农艺融合就是要按照农业技术标准实施各自的技术,应该坚持农机和农艺技术都要不断进步,不是独立进行,而是融合发展,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农机、农艺技术各自本身的发展,而在于二者在发展中要相互适应并符合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完善适应农机作业的农艺技术体系。对当地要进行实地考察,制定出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技术和机械化作业规范,完善农机、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譬如,在水稻生产方面,要以育秧、插秧的农艺技术为重点,形成区域性品种选择、育苗、植保、田间管理、茬口对接和收割作业规范等各个环节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在玉米生产方面,大力推行玉米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因地制宜确定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路线和适宜的农机。在油菜生产方面:以播种、收获和秸秆处理机械化为重点,开展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配套,完善农艺技术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可以由农业、农机合作社配合,选择典型作物和典型农业生产过程建立农机农艺试验示范区或实验示范基地,集成和融合品种、栽培和机械化技术开展机械化、精简化、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试验示范,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形成标准化作业农艺技术操作规范、示范,带动区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取得经验后才全面推广。
(5)加强农机农艺知识和技术培训。由于很多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耕作模式。从现代农业的角度来看,没有农艺技术要求,农机培训就没有真正的目的,没有农机培训做保证,农艺技术就无法高效实现,农机与农技培训同时进行,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农牧主管部门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重要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讲座或是培训。根据当地的基本情况,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人员和普通农民分层教学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做到农艺培训和农机培训有机融合,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政府和农业部门对他们的关心,认识到农机和农艺的各种优势,对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自身经济收益的积极作用。农牧部门还可以聘请上级农牧部门领导、高级农艺师和农机研发专家,深入到各县村寨进行讲座。例如,先从最基本的耕作习惯进行培训,让农民做到耕作土地要平整、格田成方、沟渠配套等等,这样有利于农艺技术的应用和农机的作业。
5 结语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虽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定困难,但也给大家提供了改进农机与农艺的重要方法,克服农机农艺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孤立的、也不是随意所想的,而是要与农艺相融合、与农艺的各个环节相配套,从而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自动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An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 and Promotion Measures
MU Shao-long
(XiShui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Xishui,Guizhou 564600,China)
Abstract: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t is an inevitable development trend for agriculture in future.Agriculture machinery technology and agronomic technology shall be integrated closely,only in this way,would it be possible to make better use of agriculture machinery andimplement,extendandimproveagronomictechnologybetter,andliberatethefarmersfromtoughworkinfield,soa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andensurethehighyieldandbumperharvest.
Key words: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integration;technical measures
作者简介:母绍龙(1976-),贵州习水人,中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机械现代化。
收稿日期:2015-08-02
文章编号:2095-980X(2015)09-0003-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S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