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鸽的腺病毒病及其防治

2015-04-03霍耀鹤山西省平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031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病鸽毛滴虫鸽群

霍耀鹤 (山西省平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031100)

信鸽的腺病毒病及其防治

霍耀鹤(山西省平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031100)

近年来,信鸽的腺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流行趋势,成为影响信鸽养殖朋友的一大养殖困惑,特别是在信鸽比赛过程中,大量信鸽近距离大面积接触,增加了信鸽间疾病传播几率,加快了腺病毒隐性携带信鸽的发病速度,使大量抵抗力低下的信鸽感染腺病毒,进而引起信鸽发病,导致放飞的信鸽迟归或不归。现将信鸽腺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防治措施做一简要概括,供广大信鸽养殖朋友参考借鉴,以减少信鸽腺病毒病给广大信鸽养殖朋友带来的损失。

1 流行病学

腺病毒感染病是世界流行的一种范围极广泛的潜在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腺病毒有严格的宿住范围,与其他动物包括人类之间没有抗原关系,也不具备交叉免疫条件。 腺病毒平时呈隐性或又称不显性感染,存在于鸽眼、上消化道及呼吸道内,从健康鸽肠道内也常可检出非病源性腺病毒。正常情况下,健康鸽不会被传染,因为其不具备病原体侵入体内的门户途径,但是如果鸽舍是在鸽毛滴虫等感染情况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鸽子口腔黏膜等本身存在有毛滴虫溃疡创面,此时鸽子的正常黏膜保护屏障已经遭到破坏,为腺病毒侵入敞开了门户,继而导致直接发病。当前腺病毒携带鸽及发病鸽的排泄物、呕吐物是腺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媒介物,健康信鸽饮用了病鸽以及腺病毒携带鸽污染了的饮水、采食了病鸽吐出的食粮,接触了病鸽排泄出的粪便,都有可能引起腺病毒病的发生。一般体质好的和曾经感染后康复的信鸽受感染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那些体质差的和当年的幼鸽一旦受到腺病毒的感染,很快就会表现出发病症状,往往造成迟归或不归巢。特别是在信鸽放飞比赛中,鸽子往往是上大笼后被感染,加之长时间飞行,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参赛鸽集体发病。

2 病理变化

信鸽腺病毒病是全身性感染疾病,潜伏期约3~5天(多发生于归巢鸽),主要表现为:离群、羽毛蓬松、重复呕食、发热、口渴、下痢、脱水、体重减轻等症状,病情较轻者仍有觅食现象,但积食、消化慢,排黄粘便、绿色水便,重者2~3d死亡。鸽腺病毒感染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免疫器官功能的损害。表现为胸腺、脾脏、(幼雏期)法氏囊萎缩,小肠黏膜肿胀充血,肾肿大,尿酸盐沉积,腺胃水肿,腺胃肌膜血管充血,胃壁增厚,胃黏膜乳头水肿呈乳头样突起,腺胃与肌胃处变薄产生病变,肌胃变小,胰腺萎缩、颜色变淡、质地变硬。挤压时有白色或黄白色脓样分泌物溢出,如稍微用力挤压可有少量带血性分泌物挤出;有时也可发生黏膜充血和出血灶。或因黏膜组织坏死而形成凹陷、溃烂灶,并融合周边出血。严重时可有十二指肠出血,或者空肠和直肠出血;剖检时可在小肠肠腔见到黄色纤维性渗出液积聚。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感染鸽的肝、肌胃、胰脏、肾上皮及肠细胞发现核内包涵体,一般为嗜碱性核内包涵体,但在肝细胞内也发现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由于发病鸽痊愈后不再易感,因而本病的发病鸽多以幼鸽群体为主流,故每年秋季幼鸽大赛期间发病率较高。

本病需与腺胃型及非典型巴拉米哥病、曲霉菌中毒、禽流感、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感染等区别:本病为硬嗉囔,全身症状表现极轻,单纯腺病毒感染不会导致死亡,3~5d之后症状最明显,7d后症状明显减轻,3周后进入康复期。1周后可以从血液中检出,3周后达高峰,也就是说鸽体内会自然迅速产生中和抗体而全愈,腺病毒感染鸽全愈后获得终生免疫抗体,不再感染腺病毒。在预防措施上,首先维持整体鸽群良好的健康性,降低受感染之机率。

3 治疗与预防

3.1治疗因病鸽呕出的食粒容易被其他鸽子捡食,影响鸽群健康,病鸽必须及早进行隔离治疗,在赛期要注意进行预防性投药治疗。当鸽群中出现第一例病鸽时,用药应采用治疗剂量。根据笔者经验,治疗有2套方案:(1)针对消化道症状的,采用氟哌酸加病毒唑;(2)针对呼吸道症状的,采用泰乐菌素加病毒唑。在治疗过程中还应该配合电解质、护肝产品以使其恢复正常体能和缓解肝肾负荷。在对病鸽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毛滴虫、球虫、大肠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病毒感染均在控制之列,抗毛滴虫、球虫药物因市场产品众多可任意选用。而此时最重要的是能够合理选择抗菌素及时有效地控制混合感染降低病死率。用药原则是根据鸽子的具体病情所选定,如果是以控制呼吸道感染为主,则选用抗革兰氏阳性菌属抗菌素为宜;如果是控制消化道感染,选抗革兰氏阴性菌属抗菌素为主。本病多数为控制消化道并发症,一般当然以选择广谱高效低毒抗菌素为佳。

3.2预防措施本病目前尚无专门的疫苗预防接种。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赛鸽的保健工作,适当通风,控制密度、保持鸽舍干燥清洁、定期消毒(消毒剂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强效消毒药剂,轮替使用进行消毒,可有效的杀死本病毒,降低互相感染的机会)、定期驱虫等等。勤观察鸽群活动情况,及早发现病鸽,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在每年的春秋赛季,异地运输装车前或赛前训练放飞的前2~3次,要给预防腺病毒的药物或一些抗生素药物给于预防(特别是在放飞上车前和回到家后)。保证给食适量,不要贪多。以免造成运输中发生甩食,应激后体质下降而染病。

中图分类号:S858.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3-0028-02

收稿日期:(2014–10–09)

猜你喜欢

病鸽毛滴虫鸽群
鸽疱疹病毒病的中草药防治*
1株鸽毛滴虫的分离鉴定、体外培养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鸽群即景
猕猴源毛滴虫的鉴定
西安某动物医院门诊猫毛滴虫病的调查与分析
一起种鸽新城疫病因分析与防治
一个鸽群飞过的黄昏
阴道毛滴虫阴道炎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
如何识别病鸽与健康鸽
鸽群与鸽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