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地域差异的影响

2015-04-03■咏

时代农机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区本区农耕

■咏 林

传统农耕是指已引入犁、畜力牵引、水利灌溉及人工施肥的农耕制度。五千多年来,中国各农耕文化区通过自身的文化创造以及不断吸收邻近区域的农耕文化,经过文化整合和生态适应,逐渐形成了中国目前传统农耕文化地域分布的格局。在中国辽阔的大陆土地上,存在着3 条重要的农业地理分界线,即400mm 等雨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和秦岭-淮河线。这3 条农业地理分界线,把中国陆上部分划分为四大农耕文化区,即北方旱地农耕文化区、南方水田农耕文化区、西北灌溉农耕文化区和青藏高寒农耕文化区。这是中国与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的传统农耕文化区域差异。可见,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自然地理环境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地理要素是农耕文化的加工对象,影响农耕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农耕文化地域差异的前提条件。

北方旱地农耕文化区

北方旱地农耕文化区范围包括东北3 省、内藏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和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19%,耕地面积占全国近50%,是以旱地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特征。在生产方面,这里绝大部分是旱地农业,耕作制度复杂,作物种类多样,是中国最大的小麦、棉花、大豆和杂粮等生产区,也是花生、芝麻、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地;使用黄牛、马等畜力耕作,精耕细作,常有“人不亏地地不亏人”、“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地犁三遍顶茬肥”的说法;十分讲究耧播(播种的稀密和深浅),有“谷宜稀、麦宜密、玉米地里卧下牛”的谚语;非常重视“墒情”(即土壤的湿度),有“打墒”“墒沟”“合墒”“欠墒”“了墒”等把握墒情的习俗。灌溉上,除引水灌溉外,常用提水灌溉,先有辘轳(古老的井上提水工具),后有水车,沿河、湖之地还有戽斗,其中辘轳使用最为普遍。

在生活方面,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民居形式,黄土高原与华北地区主要有窑洞式。这里降水稀少,木材缺乏,土层较厚,直立性强,不易塌方。人们利用黄土的天然特性,开挖凿洞,营造民居。此类民居冬暖夏凉,除了具有御寒、防风御沙作用外,屋顶平地还可作晒粮之用。东北地区主要是地穴式,其主要功能是御寒,直至近现代,在东北地区的一些荒僻乡野,仍可见这种半地穴式房屋。

在北方民间信仰体系中,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动植物崇拜很多。北方干旱少雨,地表水缺乏,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因此北方民众期待雨雪,寻求水源这一愿望,产生了“龙王”崇拜。“龙王”是由许多动物特征抽象而成的,被寓意为能呼风唤雨,具有“出入水则必风雨”的功能。因此“龙王”满足了北方民众期待雨雪,寻求水源这一生态的心理要求。

南方水田农耕文化区

南方水田农耕文化区范围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全部省市区,土地面积占全国25%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38%。全区位处亚热带、热带,水、热、土资源充沛且又配合良好,是以水田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特征。

在生产方面,区内绝大部分地区水田面积要占耕地的65%~70%,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0%。这里所产粮食占全国58%以上,是中国粮、棉、烟、油料、甘蔗、茶叶、蚕桑、畜牧、水产、热带经济作物等多种农产品生产基地。

本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是中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水稻种植精耕细作,十分注重田间管理。水稻播种要分3 个步骤:一是浸种、做秧田;二是耕耙、灌水、平田;三是插秧。其中做秧田从冬翻、打水开始,要经过耕耙捣碎、平整土地、掏沟、削平、耘秧田等七八道工序才能完成,稻作生产精耕细作可见一斑。水牛、黄牛是本区主要的畜力。南方温暖湿润,水稻虫害常常发生,古时常用石灰粉灭虫,现代则用农药喷杀。水稻离不开水,修筑水利是南方重要的农耕文化。

修建于4000 多年前、世界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南方水利的典型代表。古时候,江南稻农发明的提水牛骨车,在20 世纪70 年代尚在使用。在生活方面,南方地区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是民居形式,尤其是东南和西南地区主要是干栏式。这里气候湿润,雨量充足,河汊纵横,多为泽国水乡。干栏式民居具有防潮、防水,防止蛇虫叮咬,易于通风的功能。它是早期原始人类“巢居”模式的延续,也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具体表现。

在民间信仰体系中,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动植物崇拜也很多。在南方,有对水牛、蛇、青蛙等的崇拜。水牛是南方稻作的主要畜力。黔东南苗族妇女,将牛角银钸戴在头上以示对牛的崇拜。南方水热条件适宜于蛇的繁殖和生长,对蛇的崇拜是由畏惧而产生的。江西对潜入家室的蛇,将其送至远处,并点香“送行”,有“打蛇不死蛇讨命”之说。青蛙能食水稻虫害,江南一些民间视其为“护谷神”。浙江奉化民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有拜“护谷神”的习俗。植物崇拜主要有谷物、树木。南方谷物崇拜主要是稻米,其他植物崇拜有榕树、樟树、枫树、竹等。

西北灌溉农耕文化区

西北灌溉农耕文化区范围包括新疆、河西走廊、内蒙古的绝大部分,以及冀、晋、陕、甘、宁的长城以北地区,面积、耕地分别占全国近32%,12%深处内陆,光照、热量资源充足而降水稀少,沙漠戈壁广布,地广人稀,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以半农半牧和绿洲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区。

在生产方面,区内耕地零星分散,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山前冲积扇地带,依赖高山雪水灌溉,农作物品种单一,以春小麦、杂粮等粮食作物为主,单产很低。盛产甜菜、瓜果、葡萄、棉花等经济作物。本区干旱少雨,无灌溉则无农耕业。

引水灌溉是本区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农业主要靠冰川融水灌溉。解放前,西北区农民主要利用山麓地带的自然坡度引水灌溉,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渠道众多,渠系紊乱,土地不平整,浪费水量大。解放后,兴修水利,开渠引水,整治旧渠,打进抗旱,平整土地,农业生产水平大提高。黄牛、马是本区主要畜力。在生活方面,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民居形式,陕甘宁与北方农耕文化区相似,而新疆绿洲地区独具特色,房屋四壁多用土坯或石坯砌成,房顶平坦或微斜,或开天窗,或四周开窗,易于采光、保温或通风。吐鲁番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民居建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院中引进渠水,遍栽白杨,架葡萄棚,朴实清新。民居中既有农具放置,粮食储藏,也有牛棚、羊圈等设施。

西北区是多种文化的汇合地,有过多种信仰,目前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历史上,维吾尔人对日、月、星辰的崇拜,是西北干旱、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原始宗教中的反映。

青藏高寒农耕文化区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 m以上,土地面积占全国的近24%。耕地面积很少,不足全区的1/200,除少量的灌溉水田外,主要是水浇地和旱地。这里地高天寒,人口稀疏,耕地大多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等江河谷地,以种植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著名,并有小麦、马铃薯、玉米、豌豆等作物。

在生产方面,本区水热条件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土壤肥力不足,地势高差大,坡度大是本区农耕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喜凉作物青稞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牦牛是其代表性饲养牲畜和畜力。农区民居以碉楼为主,依山而建,向阳近水,多石木结构。垒石为基,上砌土坯,略成梯形。屋顶平坦,外观浑厚朴实,端庄古朴,内部支柱。民居朝向东或南,西面和北面不开窗,或者开小窗。一般分两层,底层是牲畜圈和储藏室,层高较矮,二层居住.藏区少雨,屋顶夯平,可以散步瞭望,设焚香台和经幡台,企望与天接近。外墙门窗加黑色边套,挑出小檐,外悬红、白、蓝三色短帘,象征吉祥。

本区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藏民既要适应环境,又要感受环境。藏传佛教顺应了自然环境的要求,要求人们重视自身内省,降低现世享受和追求,期盼来世幸福,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反应。解放前,西藏长期政教合一,财力雄厚,佛教寺庙建筑宏伟。

猜你喜欢

文化区本区农耕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开原市小甸子区多金属矿成矿期及分带性研究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
东汉时期汝南文化区形成原因初探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