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猪多病原“高热混感”综合症的防治
2015-04-03范新平刘晓东刘文浩程德宏
范新平刘晓东刘文浩程德宏
(1.交口县畜牧兽医局,山西交口 032400; 2.武乡县畜牧兽医中心,山西武乡 046300)
浅述猪多病原“高热混感”综合症的防治
范新平1刘晓东2刘文浩2程德宏2
(1.交口县畜牧兽医局,山西交口 032400; 2.武乡县畜牧兽医中心,山西武乡 046300)
目前,多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成为猪病流行的主要特点。在临床上,病原体为单纯一种病毒或细菌的猪病几乎不存在,只有病毒而没有细菌或只有细菌而没有病毒的猪病也几乎不存在。猪病越来越复杂,以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伪狂犬等病毒病为原发病并发或继发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病、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的多种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已成为目前猪病的普遍现象。
多病原;高热混感综合症;防治措施
1 流行特点和常见临床症状
1.1 流行特点
本病不分日龄大小,各阶段的猪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夏季高温、高湿的季节多发;该病呈局域性传播;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可通消化道、呼吸道、蚊蝇叮咬等途径传染;仔猪发病率低、死亡率高,育肥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母猪发病高、死亡率低、流产率、返情率高。
1.2 常见临床症状
高烧40~42℃,喜卧、厌食,眼结膜潮红,眼分泌物多,眼睑红肿,后期眼眶青紫色;流鼻涕、鼻塞、继而流脓性鼻液,咳嗽、呼吸加快,3~5d扩散到全群,严重猪呈腹式呼吸死亡;病初全身皮肤发红,后期发紫,尤以臀部、肚皮、四肢末梢发紫为重,腹部皮下有紫色弥散性出血点;部分猪发病后,呕吐、肚胀、后肢无力、便秘或拉稀;母猪易流产,产死胎,产后久不发情,配种率下降或屡配不孕,部分母猪死亡大多因继发肺炎而死;发病1~2d后,若出现全身抽搐、阵发性痉挛、尖叫、双眼发呆倒地侧卧不起等症状死亡率极高。
1.3 病理变化
剖检会发现每头猪的病理变化不完全一致,95%基本一致的为:血凝不理石花纹肺浆膜纤维素伪膜,肺间质增宽、水肿对称性胰样变,肉样变,切死灶、黄染、白斑,边缘淤血,切面灰白色坏死灶,边缘变枯萎缩,心外膜头两端大面积出血,边缘有梗死灶,个别病例出现脾脏萎缩;肝脏萎缩,有点;膀胱粘膜有大小不一出血点,喉头出血,内有白色泡沫样液体,脑部有疡灶,个别病猪关节滑膜增厚,形成关节病变等。
2 病因与病理分析
2.1 病因分析
“混感”综合症经常是由变异性蓝耳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所致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通常各种应激因素是发生本病的诱因,如:高温高湿、免疫接种、转群、突然换料、长时间饲喂高蛋白、高铜、高砷物质及霉变劣质饲料、酸败食物、泔水等,引起免疫力低下,这期间一种或多种病原趁机体抵抗力弱而侵入发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继发感染而表现严重症状。
2.2 病理分析
一些病毒病,特别是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损害猪的内脏组织器官,引起器官组织变性,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而且,还损伤呼吸道上皮,使支原体、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细菌侵入机体大量繁殖导致死亡率增加,更加严重的是这些病原体特异性侵蚀免疫器官,在其中繁殖定居,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形成免疫麻痹或免疫抑制,使受到免疫麻痹或免疫抑制的猪体对人工接种的疫苗无法做出应有的免疫应答,因此,造成对侵入机体的病原菌失去抵抗力。
3 综合治疗措施
3.1 加强护理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猪舍通风降温并提供充足的饮水。可供给病猪多种维生素和投服水分多的西瓜、黄瓜、梨等青绿多汁饲料。
3.2 药物治疗
个体对症治疗:
(1)病毒病和血液原虫病为主时:猪只出现精神沉郁、高烧40~42℃,喜卧、厌食,眼结膜潮红,眼分泌物多,眼睑红肿,后期眼眶青紫色;病初全身皮肤发红,后期发紫,尤以臀部、肚皮、四肢末梢发紫为重,腹部皮下有紫色弥散性出血点:
①干扰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分点肌肉注射。
②青开灵、林可霉素分点肌肉注射。
(2)病毒病和呼吸道并发症为主时:猪只出现精神沉郁、高烧40~42℃,喜卧、厌食,流鼻涕、鼻塞、继而流脓性鼻液,咳嗽、呼吸加快,3~5d扩散到全群,严重猪呈腹式呼吸死亡:20%氟本尼考+板兰根注射液+林可霉素分点肌肉注射。
(3)当病毒病、血液原虫病和呼吸并发症都存在时请选用干扰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双咪唑苯脲分点肌肉注射。
以上方剂应根据病猪的个体情况,任选一种深部肌肉注射,以免错失治病的最好时机。
全群对因治疗:
发病期间为了最大程度改善和恢复病猪的正常代谢机能应选用强力多维+葡萄糖全群饮水,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3.3 及时无公害化处理病死猪
治疗经验:对于病情反复或连续治疗不见好转的病猪要有耐心不要放弃治疗,必须继续用药,用够疗程,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
[1] 李翠珍.猪高热综合症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