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支原体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

2015-04-03佟金彪

兽医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泰乐渗出物链霉素

佟金彪

(黑龙江省绥滨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绥滨 156200)

鸡支原体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

佟金彪

(黑龙江省绥滨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绥滨 156200)

鸡支原体病曾叫霉形体病,又称慢性呼吸道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上呼吸道及邻近窦黏膜的炎症,表现为咳嗽、流涕、喘气和呼吸啰音,发展慢、病程长,所以也称为慢性呼吸道病。

鸡支原体病;流行特点;防治措施

1 病原和流行

本病的病原是鸡毒支原体,一般呈球杆状。支原体呈微弱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氏染色着色良好。本菌为好氧和兼性厌氧,培养要求比较复杂,需在含10~15%的鸡、猪或马血清培养基上生长,菌落似乳头状或如煎蛋状。支原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物均能将其杀死,在45℃1H、50℃20MIN即可将其杀死,但在低温下可存活较长时间。支原体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但对链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和利高霉素敏感。不同日龄的鸡和火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其中以4~8周龄鸡和火鸡最易感。还有鹌鹑、珍珠鸡、鸽和孔雀也能感染本病。

病鸡及带菌鸡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可通过咳嗽、喷嚏的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传染,也可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使本病由一个鸡群传给另一个鸡群。更为严重的是,种蛋垂直传播可使本病代代相传,也可通过交配传染。本病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但在疫区呈慢性经过。易在秋冬季流行发病,当饲养管理不善、营养缺乏、卫生条件差时,更易引起本病发生。

2 主要症状

本病呈慢性经过,患鸡常见呼吸道症状,表现鼻炎,鼻流浆液或黏液性鼻液,鼻液、鼻涕堵塞鼻道,常频频摇头急于甩掉,打喷嚏,咳嗽,张口呼吸,有呼噜声和气管啰音。一侧或两侧眶下窦发炎,蓄积黏液而肿胀,从眼内流出泡沫样灰白色黏液,眼不能张开,眼部突出,眼球萎缩,有的可失明。有的病例关节发炎出现跛行,有的因支原体侵入脑内而出现神经症状。成年鸡症状较缓和,表现产蛋量下降和孵化率降低。病愈鸡可产生免疫力,但长期带菌,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单纯感染本病的病例,肉眼病变可见鼻腔、气管、支气管、肺和气囊含有混浊的黏稠渗出物,气管壁混浊,气囊壁上有黄白色豆腐渣样渗出物,初如珠状,严重时成块成堆;肺中有黏性液体或卡他性分泌物。自然感染的病例多为混合感染,可见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肥厚,窦腔内充满黏液和干酪样渗出物,气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如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如引发关节炎时,趾底部和胫、跖关节肿胀,关节液增多,初期清亮后变混浊,最后呈奶油状。火鸡眶下窦有黏性和干酪样渗出物,并有心包炎和肝周炎病变。

由于支原体病在临诊症状上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很相似,临诊时应注意鉴别。必要时应做实验室相关检查,作出确诊。

3 预防措施

控制和扑灭本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部淘汰发病鸡群(包括隐性感染鸡),建立健康鸡群,但根据我国鸡场的现实情况,这个办法一时难以全面实施,所以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是切合实际的重要措施。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和减少或避免各种应激因素是控制本病的主要环节。种鸡场应逐步建立无支原体病鸡群,定期对种鸡群进行血清学检查,对查出的阳性鸡作淘汰处理。对种母鸡每天注射1次0.2g链霉素,同时在饲料中喂给敏感抗菌药物,这样能够杀灭病原体,防止其通过蛋而传染。对所有孵化的种蛋,孵前需经甲醛液消毒,孵出的幼雏用链霉素喷雾或滴鼻,并分群饲养。也可将预热37.8℃的孵化种蛋放入每1000ml水中含泰乐菌素或链霉素400~1000mg的溶液中,浸泡15~20min,由于温差可使药液进入蛋内,对支原体起抑杀作用,所以可减少蛋的带菌率。还可向孵化的种蛋气室内注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如林肯霉素、泰乐菌素、壮观霉素),也可取得一定效果。

对易感鸡群接种鸡支原体油乳剂灭活苗,7~15日龄雏鸡颈背皮下注射0.2ml,成鸡注射0.5ml;或用弱毒活疫苗(F株疫苗)给1日龄、3日龄、20日龄雏禽滴鼻接种,也可减少支原体感染。

4 治疗方法

本病的早期,可选用一些对支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抗菌药物,有一定治疗效果。

(1)链霉素:成年鸡每只鸡肌内注射0.2g,5~8周幼鸡为80~100mg,3月龄以上鸡每只0.1~0.15g。每天1次,连用3~5d,早期治疗效果好。但有些菌株,已产生抗药性。(2)泰乐菌素:用泰乐菌素3g,溶于4000ml水中,让鸡自由饮服,连用7d,有良好效果。也可按每吨饲料加入200g进行预防,治疗量加倍;饮水用量为0.05%溶液,让鸡自饮,5~7d为一疗程,持续1~2个疗程。(3)泰妙菌素:按药瓶上说明书给药,或按0.05%量混入饲料中喂服,连用3d。(4)壮观霉素:按每千克体重0.1~0.2ml或50~100mg计算,肌内或皮下注射,连用3~5d。(5)吉他霉素:按0.05%量混入饲料中,连喂3~5d;也可配成0.05%饮水,连饮3~5d。(6)螺旋霉素:按30~50mg/kg计算,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d;也可配成0.04%浓度饮水,连用3d。(7)红霉素:用5%硫氰酸红霉素溶液饮水,或按10~30mg/kg计算,肌内注射,每天2次。(8)土霉素粉:按饲料3g/kg比例拌料,饲喂5d。(9)金霉素或四环素:按0.1g/kg计算,肌内注射,连用3~5d;大群治疗时,可按0.2~0.3%比例混饲,连用1周。(10)喹诺酮类药:有沙拉沙星、恩诺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及麻保沙星等,均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临诊可选用。

[1]李占丽.鸡支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6):190.

[2]邵三勤,李俊朋,李国伟,等.鸡支原体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302.

猜你喜欢

泰乐渗出物链霉素
泰乐菌素纯化工艺优化研究
产酸克雷伯氏菌胞内粗酶液降解泰乐菌素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
彩色眼底图像糖网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农用硫酸链霉素正式退出舞台
生化法处理后的链霉素废水出水对斑马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