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肉猪合理的饲喂制度

2015-04-03王士勇

兽医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肉猪瘦肉率肉用

王士勇

(黑龙江省巴彦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巴彦 151800)

商品肉猪合理的饲喂制度

王士勇

(黑龙江省巴彦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巴彦 151800)

仔猪质量对肥育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的肉猪生产中,大多利用二元或三元杂种仔猪进行肥育,因为杂种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体质健壮等优点。

商品肉猪;饲喂制度

1 肥育方式

肥育方式可分为直线催肥和阶段肥育(或称吊架子肥育)。过去我国农村多饲养地方猪种,常采用阶段肥育法。这种肥育方式分架子期和催肥期,架子期利用猪骨骼发育快的特点,采用低能量和低蛋白质的日粮“吊架子”限制饲养,生长缓慢;催肥期利用脂肪易于沉积的特点,加大日粮的营养浓度,提高日粮中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快速育肥。传统养猪时,商品猪的收购法以出肉率定等,以体重定级,鼓励养大猪、养肥猪,群众养猪也多采用阶段肥育方法。

阶段饲养主要是在养猪生产中控制能量水平,以求达到经济利用饲料的目的。即通过不同的肥育方式和营养水平改变生长曲线、猪的体型和成分。有试验结果表明,阶段饲养法严重拖长了饲养期,改变了体内组织状况。

现代化养猪多采用直线育肥。直线肥育法抓住了肉猪生长快和省饲料的特点,强制饲养,充分生长,以求达到经济生产的目的。如按每单位体重的增重速度和增重1kg消耗饲料计算,越在幼龄阶段加强饲养越经济。

如果将公母猪的耗料成本计算到肥猪身上,则情况大不相同,以75~110kg屠宰比较经济。如果从提高瘦肉率的角度要求,在此范围内,在体重偏小阶段屠宰为宜。经济屠宰适期涉及多种经济因素,特别是收购等级和价格政策,要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商品肉猪在90kg左右日增重最高,耗料也最少;90kg后增重速度开始下降,每增重1kg耗料明显增加。

肉用型猪生产必须考虑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等项生产指标。但生产指标高,经济效益不一定最佳。因此,中心问题是研究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提高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益。肉用型猪的生产要充分利用肌肉生长强度较大的早期发育阶段,控制发育后期的脂肪沉积。促进和控制的程度,要根据生产条件不同选择比较有利的肥育方式,即最优方案。提高一头母猪单产指标是降低肉用型猪生产成本的主要方面。既然利用幼龄阶段的充分发育是肉用型猪生产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则提高仔猪断奶重和断奶全窝重必然是肉用型猪的生产关键。我国应充分利用现有品种资源来筛选高产优质杂交组合。将我国地方良种的高产仔、肉质好的特点与引入品种的瘦肉率高、生长快的优点结合起来,在提高母猪单产总量的前提下,同时达到高产和优质生产瘦猪肉的目的。

2 饲料的形态与饲喂次数

喂给商品肉猪的饲料,有干料与湿料、颗粒料、粉料和稀料。饲料形态和饲喂次数均对肥育效果有一定影响。一般而言,颗粒料优于干粉料,湿料优于干料。有实验证明,对生长肥育猪以稀料饲养效果最好。饲喂次数多并无益于肥育猪生长。在57次颗粒与粉料的对比试验报告中,在增重速度上有39次认为喂颗粒饲料好,2次喂粉料好,16次无差异;在饲料利用率上,有49次认为颗粒饲料好,7次无差异,1次粉料好。在44次湿喂与干喂的对比试验中,湿喂对增重有益的29次,有损的3次,无差异的12次。湿喂对饲料利用率有益的25次,有损的4次,无差异的15次。湿喂对胴体品质有益的6次,有损的1次,无差异16次,无结果的21次。

最近有人提出,湿颗粒料、干颗粒料与湿粉料的对比群饲三个处理,其结果湿粉料处理组,在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上显著超过湿颗粒料和干颗粒料,而湿颗粒料和干颗粒料之间无差异。胴体品质不受处理的影响。

3 限量饲喂

利用限饲的办法可以提高瘦肉率。限饲的办法很多,如限制营养水平、喂量、喂法、饮水等。但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常利用控制营养浓度的措施达到限量饲养的目的。自由采食对提高日增重有益,但由于采食过量,所以沉积脂肪多,饲料利用率降低,而限量饲喂利用率高,胴体背膘薄。因此,可考虑采用限饲法,有的自由采食饲料的70~80%;有的把饲喂时间在上午或下午控制为1h,间接限制喂量。有的采用间断饲喂,即连续饲喂3天或4天,停喂1天。有的在自由采食情况下,为了防止因采食过量形成厚背膘,而把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配合到日粮中,以限制猪对能量的摄取。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在开展杂交试验时,最初的长×北杂交组合试验,采取不限量饲养,结果瘦肉率只有46%。第二次试验,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实行限量饲喂,全期减量18%,结果瘦肉率达53%。第三次试验,60~90kg阶段,在第二次减料18%的基础上,再减10%,结果瘦肉率达55%。这说明,在瘦肉猪生产中可以通过科学饲养调节营养,控制能量,达到控制脂肪大量沉积、提高胴体瘦肉率的目的。

4 合理的猪群密度

每圈饲养猪数对肥育生产力的影响已有很多的试验研究,总的趋势是随着圈养密度和数量的增加,平均日增重与饲料报酬下降。原因是:密度增高,圈内气温高,而导致采食量减少,疾病发生率增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大,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有所降低。即使圈养密度相同,一般大群比小群的生产指标低。因为大群打乱了强弱位次,表现为互相频繁咬斗,削减了吃食和休息时间。因此,圈养数量越多,增重越慢。

[1]陈金玉,赵芳根,聂光达.肉猪不同肥育方式的饲料消化与转化率比较[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3,(8):29.

[2]张宏建,朱学军.商品瘦肉猪综合饲养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3):25.

[3]吴志霞.肉猪的肥育方法[J].兽医导刊,2014,(6):15.

王士勇(1971—),男,黑龙江巴彦县人,本科,高级畜牧师。

猜你喜欢

肉猪瘦肉率肉用
商品猪场杂交母本的选择
商品猪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现代化养殖场肉用牛饲养管理要点解析
提高生猪瘦肉率的方法
肉猪安全卫生监督的关键技术应用
适时出栏养猪更赚钱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温氏股份:预计2019年上市肉猪2 750万头
季节和体重对肉用绵羊超数排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