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北古村镇佛教信仰与民俗生活
——以云冈镇吴官屯村佛教信仰为例

2015-04-03侯姝慧王海霞

关键词:吉祥佛教信仰

侯姝慧,王海霞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国民众的生活史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可以说是一部佛教传入史。早在东汉时,民众就已接触到佛教,此时人们将佛陀形象与当时流行的传统神仙形象联系起来。至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愈演愈烈,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加剧,石窟造像、佛教经书在此种环境中应运而生。民族融合的步伐客观上辅助了佛教的进入,在晋北地区,佛教即以自上而下的轨迹传入民众的社会生活中,该地域从我国古代文化生态上来说属农耕游牧交汇区,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情境中,晋北的村落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基础社会形态,深受相关政治、经济、文化交汇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当地农耕游牧交汇区所特有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样貌,民族民俗融合色彩十分浓重。

通过梳理相关的学术史可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古村镇内部的佛教信仰问题研究仍有欠缺空白之处,尤其在晋北这一地域范围内缺乏个案调查。相关的研究体系、研究区域和保护开发研究三个方面存在不平衡之处,从而使得理论化、系统化的调查研究更加迫切。本文在研究晋北古村镇佛教信仰的个案中以前人理论为基础,以仪式化理论为支撑,从微观角度对地方民众的佛教信仰内涵进行挖掘,以期更好地认知云冈镇吴官屯村民众的生活全貌,为古村镇研究提供资料支撑,在其后续发展与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一、晋北地区生态环境与佛教生存状况

(一)晋北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 山西省处于我国内陆中原地区以北,长城以南,北接内蒙古自治区,东临河北,西与陕西为邻,土质以黄土高原典型的棕壤为主,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整个山西省的经济基础属于农耕文化经济形态,早在汉魏时期,这里就是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交汇的地带,经济、文化,宗教等都处于这种交汇融合的状态。

学者根据古迹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大约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呈现了以种植业为主、农牧采猎相结合的经济面貌。甚至那些在后来成为游牧民族起源地或主要生产生活场所的地区,在这个时候均以种植业为主。游牧民族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在西周中期以后到春秋时代,进驻中原地区,在我国北方形成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错并存的“华夷杂处”的局面,这些游牧部落和民族主要以畜养牛羊为主。游牧部落经过长期在中原地区的生活,基本上接受了稳定生产的农耕文明,这样便进一步确立了种植业在中原地区的主导地位。当中原汉民族操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化形态的时候,北方地区草原民族以骑马、射箭为特征的游牧文化也正在兴起,形成与中原地区农耕文明政权上的对立。这样,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地区上有所区分的局面直到清代才结束。

事实证明,我国原始农业是在多个地区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的,由于自然环境及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逐步发展成不同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民族集团,并通过一个漫长的相互交流冲突、融合促进的过程,汇合为中华农业文明的洪流。在这种多元交汇的文化背景下,佛教作为两种农业文明交汇融合的方向之一,从西域渐渐引进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为中国人接受。西域是世界历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汇区,东方和西方的贸易往来始于伟大的丝绸之路,这一伟大壮举曾经给东方的中国带来极度的政治繁荣、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汉朝和唐朝,就是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产物。甚至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冲突碰撞、相互交融汇合,在多元文化作用之下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的历史。

晋北地区正是处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的复杂地带,这两大农业文明交汇区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经济贸易上的往来,当正常的经济往来不能得以顺利进行时便会诉诸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争是古代经济交往的一种特殊和必要的方式。逐渐崛起的北方游牧民族和日益发展的中原农耕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逐步形成对峙,这种对峙有效地刺激了农耕文化区以养马为主的畜牧业的发展。两大经济文化形态的分立与关联,也就是两大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种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农耕文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生产资料上农耕区存在着明显的经济优势。游牧民族虽然曾多次入主中原,但都难逃被农耕民族同化的命运。北方游牧民族被中原文明同化的同时,也将草原文明带到中原来,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如穿胡衣、坐胡床、食胡饼等。与此同时,西方的佛教也随着东西方政治经济的往来传入了中国。据史籍记载,东汉时,首都洛阳始有佛教活动,白马寺算是较早一批修建的佛寺,但近年来研究发现,最早修建的佛寺是普彤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比白马寺的修建早一年。因当时统治洛阳的楚王英信佛,通过统治者的号召力量,佛教才逐渐传播于洛阳周围的河北、河南、江苏等地。中国人信仰佛教的范围,首先起于宫廷士大夫阶层,然后才逐渐传入民间。

在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汇融合的战争中处于守势的中原农耕民族,他们世代沿袭的抵御游牧民族侵扰的基本策略就是修长城、造城塞、屯边军。绵延万里的防御性长城,正体现了华夏民族试图把中原农耕文化区保护起来的心态。这种封闭保守的思想、畏首畏尾的心态、逆来顺受的性格正是儒教长期以来对民众进行灌输式教育的结果。长期以来,长城以北马蹄嘚嘚、羌笛声声的少数民族在行为性格等方面则表现得较为豪放不羁,而中原地区民众的思想受儒家思想的笼罩,有封闭保守的一面,这两种不同文化统治下的人民思想自然相去较远。

对于中原农耕民族来说,频繁的边塞战争带来了民众心理的恐慌,他们认为生活失去了保障和依靠,心灵世界更是受到很大的创伤,难免会有家国不再、国不将国的恐惧和担忧。在这个时候,佛教以救世主的姿态进入中原地区民众的生活,使佛教信仰在中国,尤其是在普通民众赖以生存的农村得以扎根。越来越多的佛教组织修建佛塔佛堂、寺庙庭院规模逐渐扩大,僧人数量逐渐增多,普通民众信仰佛教的也越来越多。起初民众信仰佛教只为能够养家糊口,后来逐渐被佛教教义中提到的极乐世界、善恶因果、六世轮回等佛教思想所吸引,信众数量逐渐增多。

另外,中国民间信仰的随意性推动了佛教信仰的发展。美国人类学家武雅士Arthur P.Wolf试图从精神层面解读中国农村社会,首创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祖先、鬼”的理论体系。他认为,神、祖先、鬼分别对应着农民生活世界中的三种人:“神对应的是常来向他们收税、规范他们行为的官员;祖先是他们自己家庭或种族成员;鬼代表着村落外部的外人和危险的陌生人,这一体系表达的是农民对他们社会世界的阶级划分。”[1]对于农民来说,信仰也是有阶级的,民间对各种宗教信仰的包容性极强,就中国民间的本土信仰就有多到数不清的层级划分,对于异民族宗教,更是持有包容兼收的态度。只要能够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信仰,民众都会敞开胸怀将其纳入到自己信仰体系中。

(二)佛教信仰与古村镇本土信仰的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被译成汉文,佛教的思想、观念、包括仪式在中国传播开来。佛教在被民众接受的过程中,与当地的民间信仰经过了初次互动和相互影响两个阶段,也就是说佛教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不得不与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中的传统信仰相调适。在晋北古村镇,家家户户在信仰佛教的同时,也不忘坚持信仰当地本土的信仰。

在大同云冈石窟附近的吴官屯村及附近矿区的民众家中,几乎都设有佛龛,以供平日上香摆供。佛龛内一般供着观音菩萨和财神爷神像,仅仅供奉这两尊神像不代表民众只信奉观音和财神,而是出于家里空间有限的考虑,只供奉这两尊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有代表性的神像。另外有的村口有五道庙,有的地方还设有关帝庙、老爷庙、奶奶庙等。由于民间信仰庞杂繁多,有的寺庙仅存遗址,甚至已经分不清各种小庙供的是什么神仙,更别说区分儒释道三教,这充分说明了民间社会信仰的包容性、实用性和功利性。事实上,民众都秉着“一神百职”的观念,认为只要是自家供奉的神灵,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会受到神的庇佑。观音菩萨一般是保平安、佑生子,但发展到现在,子女考大学、找工作、甚至婚姻情况,都会成为老百姓许愿的内容。由此,一个神灵的职能就会随着民众的生活需求被日渐扩大,尤其在吴官屯村这个以煤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地区,保平安的职能“身份”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观音菩萨的“职能”在这里大多数情况下被视为窑神。民众将煤矿工人的安全问题寄托于佛教,但他们也没有忘记本土窑神爷的功能,将二者结合起来,这样就形成“一神多职”的情形。

旧时的窑神庙主要供奉三位主神(舜王、老君、雷公)和四位辅神(山、土、马、牛),这种安排其实是受佛教三世佛、四大金刚的影响。煤矿窑神有多种,有的塑像是文官形象,神态温文尔雅;有的是状如武将,面目凶悍,十分勇武。煤矿祭窑神为腊月十七或十八,一般是在冬至日左右。届时窑主在窑口摆列盛宴祭祀窑神,祭品有整只的鸡鸭、猪羊等。烧香叩拜之后,还要摆上丰盛的酒席招待矿工。什么拉骆驼的,赶驴驮煤的,乃至要饭的叫花子都可以入席,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然后为窑神爷请戏娱乐,叫做“恭庆窑神,同行演戏”。现在这种祭祀方式已经消失了,工人们下井的环境和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对窑神的祭祀也就渐渐淡忘,转而信仰财神爷,可见民间信仰的功利性。

二、吴官屯村佛教信仰的生长背景

(一)吴官屯村的自然环境及开村历史 吴官屯村位于大同市西郊云冈石窟以西5km处,整个村落建在武周山脉的低缓处,房屋建筑依山而起,地势西北高起,于西北角形成一个突起的高台地,东部及南部地势低平,村里民房大多坐北朝南,面临蜿蜒绵长的十里河。吴官屯煤矿因其坐落在古老的大同煤系之上,煤炭资源也相当丰富。吴官屯煤矿的行政区划隶属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地理位置为东经 113°4′10″—113°6′6″,北纬 40°5′10″—40°7′8″,云丰公路和109国道在井田中部穿过,交通运输方便。该矿所在区域以草甸生态系统为主,绝大部分是荒草坡及裸露的岩土,其次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作物有马铃薯等。因其土地质量一般,区内无村庄分布,工业广场周围地形为丘陵地形。该矿属于黄土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温差大、气候干燥、风沙严重。这里曾经是古城,目前还可见到北城墙东段、西城墙北段露头,城内西北角高台及高台上的瓦砾等遗址,还有陶片堆积较丰富的文化地层,可见吴官屯村的历史非常悠久。以云冈石窟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北魏时期的石窟,从云冈石窟向西大约3km处的崖壁上有吴官屯石窟,十里河对面有鲁班窑石窟,从云冈经过鲁班窑、吴官屯向西15km处的高山镇有焦占寺石窟等。

吴官屯石窟与云冈石窟都是北魏时期组织开凿的石窟群,仅有5km之隔,是云冈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北魏时以佛教圣地而著称的云冈沟内,在云冈石窟西北部,被尊称为“云冈石窟的姊妹窟”。吴官屯石窟是在北魏后期由民间崇信佛教的民众和地方信仰佛教的官僚出资开凿的,选址在濒临十里河的悬崖峭壁上,由于技术设施等各方面原因,佛龛与佛像都很小,最早时候只有北面有15窟。但可以肯定的是,吴官屯石窟的开凿,与当时云岗石窟的开凿修建是分不开的。

据唐代《广弘明集》中记载:“谷深三十里……石窟中七里极高峻,佛龛相连。余处时有断续,佛像数量孰测其计。”[2]由此可以看出,这绵延30里的佛寺建筑,修造位置十分险峻、数量众多、无法统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吴官屯石窟还相对完整,但后来修筑公路时未能规避,致使污染损毁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宝贵的文物遗存,云冈石窟研究院正式接管保护。吴官屯石窟大小有15个,大的有3m2,小的仅可以容身一人。过去石窟显得高大陡峭,由于109国道几次的大修垫土,石窟应该是在1.5m高的悬崖峭壁之上,现在石窟基本和公路齐平。现在的武周川已经没有多少水了,河床被大片的楼房取代,当地的善男信女为了保护石窟便在石窟外加了一堵围墙,起名为地涌石窟。

(二)吴官屯村的佛教信众及其日常生活

在佛教氛围如此浓厚的环境下,吴官屯村以煤业为主要产业,没有繁重的农业负担,大多数民众在工作之余静心信佛。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去庙里进香,祈求工作平安顺利、老人身体健康长寿、子孙学业有成,这就是吴官屯地区民众最朴实的心愿与诉求。事实上,佛教在两千多年前传入之后,对民间产生的影响表现在饮食、语言、婚丧礼俗等多方面。

民以食为天,在佛家文化的影响下,吴官屯村的饮食也印有深刻的佛教烙印,吃素便是一个明显特点。在民间,善男信女、居士等用吃素来表示对佛的虔诚,吃饭时荤腥是不能沾的。荤、腥在这里有所区分,荤指的是葱、姜、蒜等气味浓烈、有刺激性的东西,腥指的是肉类。有些皈依佛教的居士或僧人坚持常年吃素,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只有在初一、十五的时候吃,也算是对佛教的认同和虔诚。另外,民间还有一个饮食习俗与佛教有关,就是腊八节。腊八节其实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专门祭祀的节日,以祭祀祖先为主,后来根据腊八粥食材的特点,逐渐演变成为庆祝粮食丰收的民俗活动。古人认为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是天地万物诸神保佑的结果,所以在腊八这一天吃新谷以示庆祝丰收,这就是后来腊八粥的起源。佛教传入之后,民间又将腊八祭祖与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相附会,这样,腊八节又成为佛教徒甚至普通民众祭祀释迦牟尼的日子,届时会以米加谷类果物煮粥进行供佛。

佛教传入之后,对当地的语言也有所影响。民众在接受佛教这种宗教的同时,日常生活用语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佛教对当地文化影响的程度。民众在使用这些宗教性词汇的同时,已经在潜意识中接受这种词汇下隐藏的宗教思想,进而影响着自己的思想言行。比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救人善良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生活态度,“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成全婚姻思想;还有一些佛教语言民俗化了之后就使得高高在上的佛教神灵被赋予一种善意的讽刺意味,更贴近民众生活,比如“三个和尚没水喝”、“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临时抱佛脚”等。之所以在民间出现的这些稍有反面色彩的语言,实际上反映了佛教信仰在当地民间的位置,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被认同和接受的程度是有限的,尽管它在精神解脱和祈福禳灾方面受到世俗大众的欢迎,然而佛教信仰在宗教情感和思想方面与我国传统的民间信仰毕竟存在差异,民众与它仍保持着一定距离。

佛教传入晋北地区之后,对当地影响至深的莫过于丧葬习俗,与我国传统的丧葬习俗融合成为极具特色的民间丧俗,主要表现在亡灵超度过程中因果报应、六世轮回等观念的渗透。在吴官屯村,僧人圆寂实行火葬,但一般民众受传统的入土为安思想的影响,去世了会选择土葬,火葬在这里是不被接受的。寺庙中的和尚、居士一般在往生之后,死者亲属会召集和尚居士为其诵经进行超度。在佛教世界里,“七”这个数字是很特殊的,按照轮回观,在人死后49天内分七个阶段超度,每阶段7天,当地民众叫“做七”。“做七”就是每逢七天做一次祭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个过程目的是为死者免去生前的罪恶,使之来生投胎顺利。49天之后,亲属即可脱去孝服,孝期结束。不论是居士和尚还是普通民众,虽然亲属送其入葬的方法不同,但其做法都揭示出他们认定人生不止一世,而是死后可以再生,实际上已经受到佛教轮回思想观念的影响。

三、吴官屯村佛教活动的仪式化

(一)社区公共活动——观音堂庙会吴官屯村居民在每年正月初八、二月十九、四月初八等佛教节日自发地参加位于村东5km的观音堂庙会。该村处于云冈石窟佛教造像群周边,佛教文化气息浓重,村中的男性村民大多是吴官屯煤矿的工人,因为煤炭开采是一种安全系数相对较低的工作,村民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够得到佛祖神灵的庇佑。观音堂与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等作为大同地区佛教建筑的代表,在大同地区以至周边县市享有盛誉,同样在普通民众心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每年从正月到腊月都有庙会活动,尤以正月初八、四月初八这两次最为盛大。

观音堂位于大同市区西南8km处武周山的山岗上,寺院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00m2,始建于辽代,曾两次毁于兵火。现存的观音堂主体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在旧址上重建修葺而成的。据《大同市南郊区志》记载,“该堂依山建筑佛堂,门口建有7m长、4m高的三龙壁一座,金龙飞舞,栩栩如生。堂内有牌坊、正殿和后楼。正殿有观音菩萨等造像,两旁有八大金刚,壁上绘有观音菩萨的功案,堂内现存碑文13块。”[3]另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修碑文记载:“西奉远隅飞来传云,降灭妖魔此处,观世音大慈大悲”。[3]据说这个地方曾经出现过一只蛤蟆精,残害牲畜,伤人性命,骚扰百姓生活,有一次佛祖释迦牟尼经过此处,听到老百姓控诉蛤蟆精的罪恶行径后,便请来观音菩萨替百姓铲除了这个蛤蟆精。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观音菩萨,就在此地修建了观音堂,这个地方从此改名叫“蛤蟆湾”。从地形来讲,观音堂坐落之处面对十里河,背靠武周山,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观音堂内部布局紧凑,整体形状呈对称,戏台、观音堂、三真殿、台殿楼阁沿中轴线排列,山门门额上写有“观音堂”三字。戏台坐南朝北,建造在离地8m高的洞口之上,洞下是古代车马人行的通道,左右两侧各有钟鼓楼台和碑廊。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内立着一尊6m余高的石雕观音,两侧有2m高的石雕胁侍像,殿内东西两侧伫立着十大明王,壁上绘有讲述观音菩萨救难故事的24幅画。寺前还有琉璃三龙壁,气势恢宏、活灵活现、宛如真身,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双面照壁。

每到正月初八,大同地区民众一项特殊的民俗活动便是“游八仙”。据说在正月初八这天,东南西北四面八方都会有福神、喜神、财神等众神,人们与亲朋好友结伴同行,去接福、接喜、接财,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会遇到神仙降福,顺便在腊月的忙碌中解脱出来,放松身心。“游八仙”最重要的项目便是去观音堂赶庙会,参加者一般都是当地信仰佛教的人,也有从其他省市包括内蒙古、北京、天津、江苏等地前来赶庙会的人。观音堂庙会每年活动的时间有:正月初八、二月初七初八、二月十九、三月初五初六、三月十三、四月廿二、五月初三、五月十七、六月十六、六月十八、六月十九、六月廿三、七月十三、八月十六、九月十九、九月廿三、十月初二、十一月十九、十二月廿五。尤以正月初八和四月初八这两天的活动盛大,人数可达两三千。

据采访到的一位前来做道场的释义超师傅①讲,每年正月初八会有将近两千人来到观音堂祈福还愿。观音堂位于云丰公路上,周围煤矿很多,有晋华宫矿、吴官屯矿、云冈矿等,矿区的人们也是香客的一大来源。庙会的一般流程是:上香、写吉祥②、打吉祥③、吃斋饭。

(二)观音堂庙会的具体仪式 庙会一般在早上七点半开始,由大同市宗教局从五台山雇来的老住持主持。首先鸣放鞭炮宣布开始,接着民众由正门进入寺院,在门前的香炉上香敬佛,拜四面神,分别朝寺院的四面八方祷告祭拜。之后前往观音堂的“昭格”去“写吉祥”。“昭格”位于正殿正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堂前立有一尊观音菩萨像,旁边书有“三世觉母智难量,具大慈心妙吉祥”的对联,横批“有求必应”。写吉祥的师傅一般是热心的佛教信众,书法好一点就可以。写吉祥的民众进入昭格领到一张长一尺宽三寸的红色折纸,待人写好吉祥之后在堂前的观音菩萨前上三炷香,祷告,叩头。之后把写完的吉祥交给正殿前唱经的老师傅,师傅将交上来的吉祥按先后顺序排好,一般在上午九点半的时候开始帮民众“打吉祥”。

“打吉祥”仪式的具体做法是:老师傅站在正殿门前,旁边的供桌上除了摆有贡品外,还放着一口大的钵盂,师傅念到名字的人主动下跪,双手合十,闭目静听老师傅以经文的唱法将自己的心愿唱出来,在一个愿望即将唱完之时,老师傅会在那口钵盂上敲一下。下面是一段唱吉祥的完整内容:老师傅开始唱:“求——求——上天——”,随后敲一下旁边的钵盂,祈福者叩拜在供桌前等待,随着老师傅“叩头——”、“起”的口令做着相应的动作,老师傅接着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大同市……”“请观音保佑消灾免难,吉祥如意,心想事成,高考金榜题名,身——体——健——康——”,以敲钵盂一下为结束。在人们看来,德高望重的老师傅是连接普通民众和佛界的桥梁,扮演着半神半人的角色,这就不难理解人们在往功德箱捐善款的时候会顺手塞给老师傅一些钱,认为这样也是一种积德的方式。“打吉祥”的内容除了消灾、祈福、还愿、做功德这些内容之外,有的人在“吉祥”上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的、还有祈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另外,民众们来观音堂过庙会的参与程度也有所不同。从形式上讲,有的人只上是买些高香烧烧,在观音堂内四面八方祭拜一下就可以;有的人除了上香之外,从家里拿点贡品送过来,供在佛堂前面;有的除了上香跪拜还要捐点善款,善款数量视经济情况和笃信程度而定。

“打吉祥”仪式结束之后,民众来到“昭格”旁边的一座小房屋吃斋饭,也就是观音堂的斋房。每次庙会的斋饭就在这里供应,斋饭其实就是传统的素烩菜,主要有土豆、白菜、粉条、木耳等,十元一碗,上到七旬老人,下到七八岁小孩,有的是夫妇结伴而来,有的是一家人全体出动,都纷纷来吃斋饭。且不论斋饭的味道如何,人们认为吃到便是福。打吉祥之后,老师傅会带领善人们“交贡”,④主要内容是唱诵佛乐,有《莲池海会活菩萨》、《弥陀经》等。“交贡”的组织一般是6人,着装统一,除了主持的老师傅穿着袈裟之外,其余的唱经人都穿着一种叫“海青衣”⑤的服装,场面非常隆重。

(三)仪式化背后的民众心理 有些民众认为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教育形式。当人生遇到困惑的时候,佛经会告诉你怎么选择,同时念佛也是一种解脱,让人明白有舍才有得,民众信佛本着一个原则:心诚则灵。福德命运都是靠自己来争取的,多做善事就会有善果,而恶人终究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善恶因果终有报。在吴官屯村,一般信佛的民众家里都会有一个小型的佛龛,每天早晚上香祷告,初一、十五重新摆放贡品,比往常隆重一些。逢年过节更加隆重,除上香祷告之外,还要在佛龛前烧一种叫“黄表”⑥的东西,边烧边祷告。“黄表”烧尽就是吉祥的兆头,如果没有完全烧尽,就会被认为是不好的兆头。一般在佛龛内左侧供财神爷,右侧供观音菩萨,表达了主人祈求消灾增福、财源广进的愿望,也说明了晋北这个地区佛教、道教信仰在民众生活中的自然融合。观音菩萨和财神爷面前都敬三炷香,摆放贡品,供品一般有仙桃⑦、苹果、橘子、香蕉、糖果等。如果正值逢年过节,民众会做一些素菜供佛,主要是由木耳、腐竹、香菇、花生等用素油炒制而成,将盛有素菜的餐具摆在财神和观音面前,让神灵享用。

民众认为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意义重大也最为隆重的节日,将这个传统节日与佛教诸神联系在一起也有为佛教诸神“过年”的意义,所以每年除夕是敬佛仪式最隆重的一天。到了午夜12点接神的时候,一家人去外面放炮,这种炮点燃后先后响两声,当地人称“二踢脚”,之后再放一串鞭炮,趁着炮竹噼噼啪啪的声音未落,全家人一同回到家里。此时门要开着,当地人认为关上门是把接来的神关在外面,所以这时要请神进门,神进来之后,开始上香。上香时,一家人跪在神像前,双手合十,双眼紧闭,口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保佑全家人消灾增福逢凶化吉”,如此反复祷告。拜佛的仪式可简可繁,一般是三叩首,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佛教仪式中,由于空间所限,敬神的仪式就有所简化,一般是上香、叩首、许愿。如果是大型佛教庙会,民众敬佛的仪式就更加繁复隆重。

观音堂庙会对当地民众来讲,是一次重大的佛教活动,虽然现在各地的佛堂多了起来,寺庙兴建的也不少,但人们还是愿意来观音堂体验一下庙会的气氛,显示自己的虔诚。心诚则灵,对于绝大多数信众来说,他们确信只要自己多行善事,多积德行善,平时帮助别人,一旦自家遇到困难,佛祖一定会保佑。民众通过亲自参与这样一种佛教公共活动,一方面许愿祈福,另一方面接触有大功德的师傅,巩固自身在当地佛教系统中的认同感,加强教友之间的联系,表达对佛的虔诚。

四、结论

佛教信仰在晋北这片特殊的文化生态区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远不止上述内容,本文通过对以大同云冈石窟为中心的佛教圣地周边民众信仰及生活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晋北佛教信仰的民俗化及仪式化,从民俗学的角度对佛教信仰进行了梳理,对吴官屯村佛教信仰进行了勾勒,为进一步正确认识佛教信仰以及明确佛教信仰与民众生活的关系,进而发挥佛教信仰的积极作用做出探索。总而言之,佛教信仰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正逐步渗透进我国传统的民间社会,其强大的精神寄托和祈福禳灾的宗教功能已经受到广大民间信众的认同,其宣扬的慈悲为怀、自救自赎的宗教理念势必对信崇者的心灵世界产生影响,事实上佛教在这里也履行着一种乡村社会治理的职能。佛教文化能够影响到民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民众的日常生活还是精神世界,无论是民间宗教节日的庙会狂欢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衣食问题,都有佛教的参与。

当然,民间社会的秩序还是在国家大传统背景之下进行运作的小传统,有些情况下民间信仰活动的开展也会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代表政府的大传统和代表民间的小传统之间的关系仍然紧张,民间信仰会采取一种妥协或是“借名”的方法进行生存。我们在建设农村现代化、倡导科学发展的同时,要承认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存在于民间社会,在与国家意识形态或称之为“大传统”的正统文化遇合时,可能还会有冲突与碰撞,但总的趋势是发展与进步。民间信仰的民俗化是以当地民间信仰为前提的,佛教信仰在经过民俗化、仪式化改造之后,扩大了生存空间与影响力度,从而在中国扎根,要推进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必须考虑中国乡村的这种实情。

注释:

①释义超,男,43岁,学佛20多年,长期在五台山吃斋念佛,每年晋北地区的佛事活动都会请他们做道场,包括大同、忻州等地区.他是这次观音堂庙会中主持的师弟,主要协助师兄做一些唱经、念佛的工作,有丰富的助道经历。

②写吉祥:佛教信众在进入观音堂上香之后就要去写吉祥,实为一张红色的折纸,上面印有“‘佛光注照xx消灾延寿增福’禄位”,中间空白的地方就是留给人们写吉祥的。给自己求吉祥的是十元一张,给全家求吉祥的是二十元一张。

③打吉祥:信众写好吉祥之后交给主持的老师傅,老师傅会以唱经的方式将信众的愿望唱出来,敲打钵盂来沟通佛界与俗世,同时这张吉祥的主人就跪拜祷告。

④交贡:佛教信众对佛的一种祭祀形式,主要是敬供食品、唱经、祷告等。

⑤海青衣:棕色的袍子,佛家子弟认为只有穿着这种衣服才可以接近佛,否则会被认为对佛不敬。

⑥黄表: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黄纸。

⑦这其实是一种面点,内包有豆沙馅,做成桃子的形状,桃尖弄成粉红色,样子十分玲珑.在北方的冬天没有新鲜水果,供佛的老人买这种桃子状的面点,象征长寿无疆。

[1]冯雪红.走进乡村人类学书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唐朝道宣律师.广弘明集[M].藏经书院,佛德篇.

[3]大同市南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大同市南郊区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

猜你喜欢

吉祥佛教信仰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佛教艺术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佛教艺术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