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浸润生命 为幸福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2015-04-02徐向东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协作校本理念

徐向东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寄宿、走读学生兼收的全日制学校。学校软硬件设施齐全,截至2014年底,有教学班66个,在校生近2000人,教职员工260余人,整体办学形成规模和品质。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市基础教育实践研究与改革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教育科研(北京市科研先进校)、课程建设(北京市遨游项目校)、科技教育(北京市翱翔项目校)、艺术教育(北京市金帆团)、生命教育、英语教育等诸多方面特色显著。

学校核心文化和理念

学校秉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指导思想,贯彻“育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勇于创新”的教育理念,确立“明德、博学、尚美、拓新”的校训,形成“科研先导、主体推进、质量监测”的管理模式。

在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市西城区教委的领导下,在义务教育法和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及标准的指导下,学校为了学生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为了学生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适切的、优质的课程和教育,并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课程创新实践研究,通过逐渐积累,提炼、形成我校的核心办学理念:教育浸润生命,为幸福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教育浸润生命,是指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浸染滋润的过程,是一个养育熏陶的过程。为幸福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是指我们的教育目标,所谓幸福是指能够把握好自己,所谓高尚是指还能够对他人和社会作贡献。总体来讲,是指在学校“教育浸润生命”的文化理念润泽下,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和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把握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核心素养,进而拥有在未来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相统一、成就幸福和高尚人生的基本能力;同时也要让教师因自己的教育成效和生命成长而获得幸福的体验、高品质的生活,以及受人尊敬的职业认同。

德育:生命教育及其家校协作特色

我们的教育是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生命教育及其家校协作为特色来进行的。我们生命教育的理念是:生命是一种美丽,要学会欣赏;生命是一种善良,要学会感恩;生命是一种责任,要学会履行;生命是一种和谐,要学会相处。我们学生成长的理念是:每天都是新的,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生命教育家校协作的理念是:大手牵小手,家家为大家,让生命启迪生命,让阳光传递阳光。

学校通过科研先导、课题引领、专家把关,在传统的生命教育家校协作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创新,形成了以学校生命教育“家长课堂”“家长社团”“家校网络”三大协作为主的学校生命教育家校协作课程和活动实践体系。

其中“生命教育家长课堂”协作方式是生命教育家校协作的核心基石,“生命教育家长社团”协作方式是生命教育家校协作的重要拓展,“生命教育家校网络”协作方式是生命教育家校协作的有益补充。

在广大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学校生命教育“家长课堂”“家长社团”“网络互动”三种主要的协作方式在学校家校协作实践中不断得到落实和优化,最终构建了学校以生命教育为内涵的现代学校家校协作的新内容和新形式。

在十多年生命教育实践过程中,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下,我们引领学生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区、走上舞台,共同体会生命真谛。结合学生的生命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育舞台、家校协作平台等,唱响心中的爱,体会人间真情,追寻生命的法则,感受生命的美丽……我们用生命的关怀和智慧回答着青少年成长历程中每一个困惑和烦恼;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智慧去启迪智慧,用阳光去传播阳光,用心灵去撞击心灵。通过我们的辛劳和汗水,取得了生命教育的良好效果。

课程和教学:“生命浸润”的课程结构体系

我们的课程和教学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是以学习为中心,在“建设多彩课程,营造精彩课堂”的基础上,以“主体、开放、多元、个性、国际视野” 的理念为指导,把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和设计:一方面,改进和完善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实施,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另一方面,落实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相互整合,重点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和多学科整合共融课程的实践研究和探索。

我们把学校日常全部课程划分为语数英基础课程、科技领域课程、体育领域课程、艺术领域课程等类别并形成结构特色,人文领域课程体系正在建设中。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把学校核心文化理念“教育浸润生命”浓缩为“生命浸润”四个字,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所有课程当中,逐步形成构建“生命浸润”的课程结构体系和“生命浸润”的课堂结构体系。

为确保学校“生命浸润”课程体系的良好实施,学校通过理念更新,进行管理机制的变革,在组织结构、师资、课堂、课时、教学内容、学生编排、课程实施、活动组织开展方式上进行大量的优化和调整。

在学校“生命浸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我们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和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的落实,形成了一大批特色和精品课程,物化成大量课程和教材成果,成为学校师生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最有力见证,也是学校办学品质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经过近七年的探索与努力,我们的课程结构体系理念已能在亚太实验学校生根、发芽,课程建设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伴随着扎扎实实的实践与研究,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思想变得更深刻,我们的教学行为变得更加科学理性,我们的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提升,我们可以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教育的未来。

国家课程基础学科校本化的探索

建设学校课程体系关键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课程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我们开展了国家课程校本化课堂教学构建,学校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实施课程校本化建设。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堂教学的模式由多种教材资源整合的国家课程内容、学科课程拓展内容和学科应用实践内容三个层面组成,我们将相关的课程拓展与知识能力应用融入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构建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核心,国家、地方、校本三级共融的课程实施策略,它体现了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的经验和智慧。

当前学校课程改革已由学校建设走向学科建设,学校语文课程实施由语文基础课程资源整合、多水平阅读资源、儿童文学世界和中国儿童提升计划等资源三个层面组成,重点关注学生的人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新课改下学校语文课堂进行了细分,增加了阅读课、书评课、演讲课、竞赛课、欣赏课、表演课、讨论课等多种新课型;学校数学课程实施由数学基础课程资源整合、数学能力拓展和大视野、数学实践与应用三个层面组成,重点关注数学思维能力的拓展;学校英语学科则是在国标英语多版本教材课程基础上,通过开展斯坦福个性化英语学习、外教口语和戏剧、国际选修课等拓展和应用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素养。

我们研究的课堂结构是教学指导性的方向,非教学的模式,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教学的思想和工具,通过此结构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应用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在同一节课内进行三维构建,也可以用一定的课时进行专项的拓展与应用,在基础、拓展、应用三维空间之间,我们提倡在基础融合贯通之中的自然拓展和在自然拓展之后的有效应用。三维之间是自然深入的过程,也是相互照应、融合的过程。

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深度挖掘和二次加工,渗透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通过多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包括学科内纵向整合和学科间横向整合)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效率、腾出课堂时间和空间;同时,我们还通过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充分发展;通过课程衔接提升学生发展的适应性和内在潜力。

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我们强调对整体学习认知目标的达成,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整体学习的过程的关注,关注他们有效的学习过程、学科情感、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我们看到了师生在课堂上生命的体验、互动和成长,看到了学生学习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也让学生会学和乐学。

在新形势下,学校将进一步深化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开放式办学和国际化发展道路,使学校发展成为规模和内涵并重、质量和特色相倚、管理水平领先、办学品质卓越的优质学校。

为此,我们努力着,我们要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要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要办一所有个性和特色的学校,为师生健全人格和完整人生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幸福和高尚人生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协作校本理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团结协作成功易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协作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