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基:“化学教学专家”的教育情怀
2015-04-02江泓
江泓
杨进基,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市中小学优秀共产党员。他的教学成绩特别突出。他的学生在第24至27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成绩稳居北京赛区第一位,并囊括每届个人第一名;第24至26届,他的学生获得一等奖人数占北京赛区一等奖总人数的比例为62%、47%、54%。他的学生在全国决赛中,第24届获一金两银,一人进入国家集训队(以下简称国训队);第25届获两金两银,一人进国训队;第26届获三金两银,两人进国训队;第27届获三金两银,一人进国训队;第28届获一金一银。
1983年,杨进基老师大学毕业,来到距离三门峡市尚有几十公里的三门峡西铁路中学,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14年后的1997年,他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有4人获全国一等奖,他本人因此荣获国家“园丁奖”。
1997年,杨老师作为引进人才来到洛阳铁路分局的重点中学洛阳铁一中。1999年和2000年两届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都有他指导的学生获得河南赛区复赛一等奖,创下了该校高中学科竞赛的最好成绩;他在该校的第一届学生2000年高考完标率超过100%,同时,一举摘掉了铁一中化学科薄弱的帽子……因为一系列突出成绩,2002年,杨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
2004年,杨老师被引进到北京市十一学校。在他担任学校化学竞赛总教练期间,十一学校化学竞赛成绩一直稳居北京市第一位。而他带的直升班,完成了从高一时的同类班级成绩最差到高考时全部考入理想大学的飞跃,其中5人升入北大本部,6人升入清华。
2013年,杨老师调入育英学校任教,并担任学校化学竞赛总教练。2014年,他带两名高二学生参加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分获金牌和银牌。
这样的经历让杨进基在中学化学领域大名鼎鼎,有人说他是一个传奇人物,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创造奇迹。他还被学生誉为“北京市中学化学第一人”和“金牌杨老师”。
可是,这位化学老师心里想的,并不仅仅是化学教学和化学竞赛。
他心中好成绩的途径:
“学科内的成绩不仅靠学科内的努力。”
杨老师说,化学课的成绩并不能仅靠化学教学,而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而要想让学生感觉“亲”,老师就必须多陪着学生,陪的时间越多越好。工作30多年来,杨老师的生活常态一直就是“工作日早出晚归,周末和节假日也都在学校”。今年,学校安排另外一位老师接替了杨老师在高二行政班的教学任务,让他专心带高二爱好化学的学生。“现在不带班,来的不早了,大概7点半才到校。下午放学后到晚上跟学生在一起。”杨老师没有说他现在的常态是几点回家,只说原来在十一学校,他基本每天都是将近午夜12点才离开学校。
二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教的东西很有吸引力。杨老师是不按课本去讲课的。他完全打破了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重新整合高中化学知识,用更加适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把以往学生要花三四年学习的内容用一年多就讲完了。杨老师的学生,不仅成绩特别好,还特别开心和幸福:“因为杨老师的每节课,都是他教学经验、学术水平和热情的结合体。”
三是重视教学思想。杨老师很少给学生讲题,也很少让学生做题。如果哪个学生偷偷买了资料做题,被他发现肯定是要挨批的。因为“不能把教学变成教学生‘玩游戏’,更多地是要教会他们‘编程’”。所以,即使是在化学竞赛班,课桌上也从来没有奥林匹克竞赛的资料,有的只是中学、大学的数理化等各学科教材。他说,一套教材是有它的思想体系的。教学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其中的思想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站在一种大科学的角度,不是讲化学,而是用化学语言来讲科学。
四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杨老师认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一切的保证。所以,学校别的学生每天要锻炼一小时,他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两个小时。他还在这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锻炼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他要求学生,文科的课,如果能自主学习就自主学习,不能自主学习的再去教室听课。“但是数理化,我不允许他们去教室里听课。”在老师多数时间不在的情况下,坚持全天候自学,如此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吗?
他心中的教育方式:
“教育就要像‘量体裁衣’。”
在杨老师的“化学爱好者教室”里,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每个人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都由自己掌握,有问题时大家一起讨论,必要时老师会一对一辅导。有时候也需要采用合作的方式学习,但小组的成员并不固定,组合模式也不固定:“今天这三五个人以这种模式在一块儿,明天是那三五个人用另一种模式组合。一直是动态的。”讲课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讲课时,可能是老师讲,也可能是某几个学生组成一组,按照知识自己分工去给大家讲。
杨老师说,这就是“因材施教”。“一切都没有固定的公式。因材施教本质上就是没有固定的公式。每个学生不一样,施教的方法必然不一样。”杨老师强调说。
杨老师当班主任时,有个学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尤其办事细心、可靠,“只要交给他的事情保证办得很好”,但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杨老师就逐步启发、培养他的领导能力。先做最简单的——让他帮班里登记成绩;接着增加一点难度——让他试着改卷子。看他两件事都做得很好,也有了一点自信,再逐步让他做一些需要有组织能力的事情——让他组织其他学生一起完成一项工作。等他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之后,就把一些大型活动也交给他来组织。经过这样有针对性的锻炼,这个学生当了班长,成了杨老师的好助手。
两个学生都喜欢化学,且成绩都不错,但是杨老师教育他们的侧重点完全不同。一个文科学得好,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都不错,杨老师就重点培养他构建抽象模型的能力。另一个只喜欢理科,对史地政一点也不“感冒”,杨老师就对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的契机,引导他重视文科:“你要想在化学上有出息,就得把该学的都学好。只有把国家课程都学好了,化学才能好。”
杨老师有个徒弟在别的区教高三,一次他对杨老师抱怨,说自己的学生太差,成绩不好,还不努力学习,“简直没法儿教”。杨老师说:“你的学生基础差,用这么难的试题考他们,考不好是必然的,你为什么不降低考试难度呢?比如让他们做做毕业会考的题。”徒弟听从了杨老师的建议,效果果然出现了——这次考试,有的“差生”比“好学生”考得还好。这一来“差生”感觉到希望,开始努力了;“好学生”感觉到压力,也更努力了。
因为因材施教,杨老师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不少“游戏爱好者”上了他的课后变成了“化学爱好者”甚至是学习爱好者。有的学生在学校做化学实验做不够,还把化学仪器买回家,在家里建设化学实验室。有的学生因为爱上化学还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了解决化学中遇到的难题,他要不断查阅相关资料,翻本科、研究生的化学教材,查阅国外的相关资料,自学跟化学相关的数学、物理知识。为此,他拼命补英语和其他相关课程,就连英语老师都诧异他的成绩怎么突然提升这么快。
他心中的教育观:
“得分和获奖都不是目的,做人比分数更重要。”
杨老师说,在他心目中,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塑造人的灵魂。无论竞赛也好,高考也好,获奖和得分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场景,教育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所以,无论课堂上,还是竞赛中,他永远把教学生做人看成最重要的事。如果他发现了学生思想、品行、行为习惯方面有问题,就一定要干预到底,绝不会因为这个学生成绩好或给学校赢得了荣誉而放松这方面的要求。
一男生对周围的人和事也视若无物,是个典型的“理科呆子”。杨老师就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开始,引导他关注身边事、身边人。“不要小看他关注周边。今天关注周边,今后他就要关注社会。今天做好小事,今后就有大的责任意识。”杨老师这样解释自己的做法。
两名学生参加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平时略胜一筹的小J拿到银牌,金牌竟然落到女生小L囊中,小丁很失落。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时,小J勉强去了,却把自己的奖牌摘了下来。杨老师看在眼里,当时却没说什么。回到酒店后,杨老师悄悄找到小J,对他说:“我还得跟你说说做人的事。你看,你拿了银牌,人大附中拿铜牌的孩子知道过来祝贺你,人家可比你小呢。你跟小L是同学,也是队友。她得了金牌,你没有祝贺她,还满脸不高兴,不服气。你觉得你这样做好吗?”一席话说得小J低下了头。看到小J认识到错了,杨老师没再说什么,只是让他上网查一下,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样做。第二天临走时,小J主动去帮小L退房,一路上还帮她拿着行李。
也许有人觉得杨老师这样有点小题大做,或者本末倒置。一个化学老师,教好课,取得好成绩就行了,那么在乎其他方面有必要吗?但杨老师不这样想。他认为,各学科教学的本质,都是以各学科为载体最终实现教育人的目的。所以,他不只一次对学生说:“我只要教你一天,就要对你负责任。这个负责任不只是对你本人,更重要是对社会负责任。”
他心中的教育事业:
“一开始是喜欢,后来就变成了爱与责任。”
杨进基老师说,他当初选择教师这项事业是因为喜欢教学。后来,随着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他体会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进而爱上教育。评上特级教师后,这份爱又加入了沉甸甸的责任感——“我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也一定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作为教师,他不仅用自己的专业、敬业、人格、学识,传道授业解惑,还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他要求学生各科都要好好学,他自己也广泛学习各学科各阶段的知识。难怪有的老师第一次听他的课时感到奇怪:“杨老师,怎么您讲的化学课里面还有物理,还有数学,还有历史?”现在,杨老师正在拿着大学课本研究高等数学。他说:“高等数学的内容专业术语多,本身就不接地气,老师讲的也不接地气。我正在琢磨怎么把数学变成学生爱学的学科。”
作为特级教师,他除了带学生小弟子,还带教师大弟子。他想毫无保留地把他几十年的教育心得与研究成果传给徒弟们,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那样他才能放心退休,用行动弥补对妻子的亏欠。结婚近三十年,杨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基本都不管,妻子上孝敬父母,下抚养孩子,包揽了家中所有事务,积劳成疾……想起这些,杨老师心里总是酸酸的。
作为退休后的特级教师——这个身份还没到来,杨老师却早有安排了——他想编一本化学教材。到那时,他不教课了,希望学生看着这本教材,配合实验,就能自主地学懂中学和大学的所有化学基础知识。不过,最近他有点犹豫了:“编出来的教材就像做好的衣服。就算衣服做得再多,就算分26个号码,它能适合所有人的身材吗?要想衣服完全合体,必须要量体裁衣。”
思来想去,杨老师还是觉得,要实现教育内容的“私人订制”,必须通过教师。想到这里,他又想给教育部提个建议:“真正让老师对应着去培训。乡村由乡村教师的榜样去培训,偏远地区由偏远地区的榜样去培训,教师的培训也要因材施教。”
深谙教育之道、教学艺术高超、教学成绩优异、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这样的人堪称教育家了吧?可杨老师说:“我不是教育家,顶多,我算是个化学教学专家。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教育家?像孔子那样能够让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流芳百世,泽被后代的人才能算是教育家。”
看来,杨进基老师的理想,比一般人想象的更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