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核心概念 培养运算能力
2015-04-02苏虹
苏虹
皮亚杰在《数学概念和程序的获得》一书中提道:两个集合的合并通常用来表示加法。这两个集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被称为“部分”,两个集合并集后得到的被称为“整体”。无论整体被怎样分,都是守恒的。比如5这个整体,无论被分成2和3,还是被分成1和4,整体还是5,不会改变。也正是因为整体的守恒,才出现了5这个整体去掉2就是3,去掉3就只能剩下2,进一步对减法进行了说明。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整体”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构建了“加、减法”运算模型。
核心概念“部分、整体”的建立在小学阶段一般被安排在一年级的运算教学过程中。如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苹果,这两个苹果用一个集合圈圈起来说明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用“2”来表示。如果这两个苹果从集合圈中拿出并分成了左边一个、右边一个,这时就出现了“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用“1”来表示。如果两部分合并起来就又恢复成了一个“整体”,说明了“部分、整体”是在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
朱智贤教授编写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儿童的智力活动是有一个基本发展过程的,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如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演示来获得一般表象和初步理解;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如用石子和小棍完成计算活动;有外部语言参加的,并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言语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
在“部分、整体”概念建立的教学过程中,我基本上按照五个步骤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感受、经历一个概念形成的全过程。第一阶段,利用生动、形象的学具给学生演示、讲解整体变部分、部分还原成整体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对概念的一般表象和初步的理解。第二阶段,学生动手利用学具理解“部分、整体”,如让学生拿3个小圆片亲自动手分一分。第三阶段,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加入口头语言表述和肢体语言。有了上述三个阶段学习表象的基础,学生很顺利就进入了第四和第五阶段的智力活动,看到“部分、整体”,就能够在头脑中思考、迅速判断、准确列出加法或者减法算式,自然进入智力活动简约化。
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当学生经历不同的认知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达到不同的水平。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智力活动形成的过程和规律,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来。
《数学概念和程序的获得》一书中提道:热衷于探索儿童解决加、减法问题的研究者都接受了划分应用题的一般结构框架。这种分析包括变化、合并、比较和相等四大类加、减法题。无论是变化问题还是合并问题,实际上都是“部分、整体”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包含关系正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
在教学一年级《1-10各数的认识》这个内容时,我大胆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课时进行调整,用更多时间进行“部分、整体”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我首先专门进行1-10各数的认数教学,然后进行“部分、整体”关系的渗透。认数教学所用时间只占到原来课时的三分之一,而剩下的三分之二时间都用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核心概念及关系上,突显“部分、整体”关系的重要位置。
在“部分、整体”关系训练过程中,我出示一幅图,内容为左边4个苹果、右边3个苹果,并列出四个有关系的加、减法算式:4+3=7;3+4=7;7-4=3;7-3=4。面对这四个算式,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生很快发现四个算式中都含有3、4和7这三个数量,而且这三个数量都表示一样的含义。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同样都是这三个数量,怎么会列出不一样算式?”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引导到数量关系的认识上,即两个部分合并就是加法,从整体里面去掉其中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是减法。同样是这三个数量,由于关系不同,所列出来的算式也就不同。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逐步理解、明白数量间的关系。
核心概念是正确进行基本运算的基础,也是理解、掌握数量关系的前提。教学中,我们要舍得花力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掌握。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好加、减法的运算知识,顺利解决数学问题。
编辑 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