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也该“减减肥”
2015-04-02王川燕
王川燕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正在逐步转变。然而,由于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和旧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许多教师对“教什么”和“怎样教”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仍然很模糊,由此产生的无效教学行为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如何减少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呢?这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最近听的一节研讨课(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谈谈当下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无效教学行为及其对策。
一、减掉无效对话,使双边互动变得有效
[案例1]
(第二课时的教学伊始。大屏幕出示小女孩冻死街头的凄惨画面,多媒体播放着忧伤的音乐。)
师动情描述:“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她被冻死了,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与教师的饱含深情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部分学生表情淡漠,一部分学生还在偷笑。前排一位男生甚至戏谑地小声对同桌说:“我死得好惨啊!”)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小女孩很可怜。(黑板上的“可怜”二字已被老师提前用红色标出。)
生2:小女孩死得好悲惨。
[反思与对策]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并未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反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精心的设计、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却收效甚微。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教师是否应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并不是“零起点”。让已经读六年级的学生为一个自己在四五岁时就已熟知的故事主人公悲伤,似乎显得太幼稚。也正因为这一点,他们会感到老师低估了自己,甚至觉得老师的表演有些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因此,这一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其实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对学生来说,所有的答案只是老师挖好了陷阱等着他们跳进去,当然无法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课堂上有效的教学行为来自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脱离文本和学情的思想教育既不能体现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也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安徒生笔下的这篇童话故事之所以经久不衰,翻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可怜,更不是因为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而是因为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手法使读者的心灵产生了深深的震撼,还因为作品结尾处的不确定性,使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中品味出不同的感受,如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女孩虽然生活悲苦,令人同情,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美好的生活,渴望着得到关爱,这一点是否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更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呢?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创新精神。这就需要教师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例如在了解故事的结局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你认为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还是幸福的,为什么”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这样学生会在自主参与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对文本的人文内涵、价值取向也会产生多元化的认识。
二、减掉无效朗读,使学生的读变得有效
[案例2]
(课件出示句子“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师:“请大家读好这个句子。”
(生面无表情地齐读。)
师见效果不好,便启发道:“你们需要温暖吗?”(预设答案:需要。)
生齐答:“不需要。”
师(有些意外,但迅速调整思路):不是不需要,而是你们一直享受着,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
学生齐读的效果仍然没有起色,教师只好使出“杀手锏”,范读了一遍,几近恳求地说道:“像老师这样读可以吗?”
生:“可以。”
师:“好,老师相信你们,读——”
学生再次齐读……
[反思与对策]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加深阅读理解、促进感悟、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因此,许多阅读教学课“读”占鳌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本、所有的重点句子都适合用来指导朗读。更何况在案例2中,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不明目的地一遍遍读这个句子。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融入朗读,但实际上教师是在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并希望学生能在这种暗示下“被感动”。因此,无论学生读多少遍,均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应是水到渠成、不露痕迹的。在案例2中,教师如果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体会“温暖”二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再让学生以朗读的形式将阅读感受外化出来,相信学生的朗读会是有感而发的。例如著名特级教师李怀源在教学这一课时就将这一句话放入整篇课文联系上下文加以体会,使这一重点句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他紧扣“温暖”一词,让学生自读全文,勾画出“所有让你感觉到‘冷的句子和所有让你感觉到‘暖的句子,不仅是身体的冷和暖,还有心理的”。然后,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对相关句子的体会时,他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后,他追加一个问题:“作者安徒生为什么把‘冷‘暖交织在一起来写呢?”使学生在“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这一螺旋上升的阅读流程中学习语言、领悟情感。
三、减掉无效问题,使阅读思维变得有效
[案例3]
师:“这一根火柴让小女孩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
师:“透过火光,小女孩看到了火炉,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她很冷,需要烤火。”
……
(用同样的“问答式教学”,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后面四次幻象的内容。)
师总结:“这些幻象是真的吗?”
生:“不是。”
师:“是怎样出现的?”
生:“是通过擦燃火柴看到的。”
[反思与对策]
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正确解读。编者将这样一篇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编入六年级下册的教材,主要意图显然不是对童话内容的理解,而是引导学生从经典童话中读出新意,体会文中虚实结合的表达手法及其特殊的表达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如果在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上过多纠缠,就很容易使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停留在内容理解的层面,无法向表达层面、内涵层面深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讲得少而精,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比较、归纳能力,教师在教学案例3中的这一环节时,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过程和分别出现的幻象:
1.出示表格。
2.学生根据表格自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3.四人小组围绕表格内容展开讨论。
4.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5.全班同学对比表格中的现实与幻象,谈谈你发现作者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他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相对案例3而言,这一教学设计更注重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合作探究、自主发现,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大大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背后的原因是很复杂的,笔者以上列举的三个案例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只有认真分析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加强教学研究与交流,才能不断增强教学行为有效性,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