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2015-04-02李秀环
李秀环
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有关“孔隙”的教学片断:
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孔隙?
生:狭窄。(师板书:狭窄)
师:从哪看出孔隙的“狭窄”?请同学们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交流时,学生纷纷从该段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说出自己是怎样体会到孔隙的狭窄的。教师适时点拨,还不时地让学生把找到的语句再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待孔隙的“狭窄”得到证明后,该部分的教学也就结束了。
类似的教学不乏其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城》一课的教学);从哪体会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爱国的工程师?(《詹天佑》一课的教学);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鸟的天堂》有关“树”的部分的教学)等等。
以上教学模式,都是从文中找到统领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问题,然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言说。由于问题覆盖的内容较广,很多教师抛出问题后,先让学生默读批注,然后再汇报交流。教师们之所以广泛使用它,是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有思考交流的空间,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他们恰恰忽略了所教学科的特点。研讨的话题,只就文章的内容展开,不顾及形式。
言为心声。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常常会精心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因此,解读文本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说什么)和形式(怎么说)。王尚文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这一意见正是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的,语文教学要体现和完成自己的“独当之任”,这一“独当之任”是语文学科承担的,而非其他学科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必须凭借文本的内容去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艺术,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经验,学以致用。这种单纯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从内容到内容,从分析到分析的做法,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遭到诟病的主要方面,要摒弃它,必须向前走一步: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
“孔隙”一段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文字知道孔隙“狭窄”的特点不是教学的目的,再现作者游览孔隙的“体验”也不是教学的目的。那么,该段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就是在原有理解文意、提取信息的基础上往前再走一步:运用归纳的方法领会作者是从“小船的小、进出洞的方式以及‘我仰卧小船的体验与心理感受”论证孔隙的“狭窄”的,使学生明白话要说得“有理有据”,条理分明,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你所说的改变,不就是研究完文章的内容主旨,再加一项内容,让学生明确作者的表达方法吗?
如此理解,不乏其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探究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革命者。课要结束时,用三两分钟提问: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注意了前后照应……
不难发现,以上教学,教师仍然在内容分析上打转转,文章表达形式的教学,也仅仅是个形式。
解读文本的确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说什么)和形式(怎么说)。但是,必须明确:内容与形式不是相互独立的。研究内容离不开形式,研究形式,也离不开内容。因此,要进行阅读教学的改革,还要再走一步:进行整体性阅读。
知识系统论中这样阐述:“整体与部分存在质的差别,部分组成整体以后,就扬弃了部分的质,整体则呈现一种综合性的新质。”撇开文章整体,单纯地去研究某一项内容,都将是事倍功半的。
人固然可以一点一点地学习知识,但是一点一滴的知识是缺少整体生命的。犹如打成碎片的维纳斯毫无美感可言一样。知识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特别是对儿童的个体有整体意义的时候,它才呈现出“生命”。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整体性阅读”,使阅读教学简单高效?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所谓的整体把握,就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体会作者要表达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也就是从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入手,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篇文章,在表达形式上作者要有一个整体布局。首尾呼应的安排,承上启下的过渡,起承转合的铺排,都着眼于这个整体。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就要关注文章的表达特点。
例如学习《赵州桥》一课,若抓住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扣住结尾段“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文章的思路就清晰了,内容和主旨也就一目了然了。又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若首先要求学生用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话,来说说作者是怎么赞美小兴安岭的?抓住关键词“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就会发现这两个词是对全文的概括。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具体写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的。这样以“形式”为中介,就非常容易地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了。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时候,要教给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方法。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把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
整体把握了文章,这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口头叙述(复述)出来。例如《长城》一课,可以让学生这样叙述:
作者写长城,突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作者先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再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然后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总结全文,赞美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能够复述出来,才是对学生进行如何表达,怎样布局谋篇的真正训练。这是一个有效的内化过程,不可省略。
二、对文章进行整体诵读
体会了作者要表达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还不够。必须进行整体诵读。
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曾这样说过:研讨完毕以后,学生对于文章的细微之处都弄清楚了,就不妨指名吟诵。或者先由教师吟诵,再令学生仿读。吟诵就是心、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他还说,吟诵第一求其规律,第二求其通体纯熟。从前书塾里读书,学生为了要早一点到教师跟前去背诵,往往把字句勉强记住。这样强记的办法是要不得的,不久连字句都忘了,还哪里说得上体会?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样享受的态度是吟诵最易得益的途径。(《什么是我们的母语:民国三大家论语文教育》39页)
叶老对为什么吟诵,以及怎样吟诵的问题阐述得非常透彻。对我们实施整体性阅读教学,如何对文章进行整体诵读,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摈弃“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这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这种关注具有实效性。也就是在感悟形式的同时,完成对文章内容与主旨的建构。让内容与形式的教学和谐统一,然后再通过整体诵读,使这种感悟内化发酵,使阅读教学走上一条省时高效的正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