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5-04-02王锋王玮
王 锋 王 玮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州350001)
麻醉解剖学是从麻醉学的角度研究人体局部配布规律及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其侧重研究与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诊疗等临床相关的人体形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麻醉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和桥梁。麻醉解剖学课程的设置多在医学院校的第二学年,正处众多医学主干基础课程密集的学习阶段,如何在合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值得解剖学教师深入思考的一个课题。
1 微课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及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个性化学习模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其中教学方法呈微型化和主题化的发展趋势。自2008年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的概念以来,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思考与实践[1-2]。“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又丰富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受到越来越多在校师生的欢迎。“微课”的核心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将知识点细分化、突出化的特点十分明显。麻醉解剖学的课程内容则是揭示人体配布规律的局部解剖学知识,同时涉及诸多如气管插管、体外循环、椎管内麻醉、大血管穿刺和周围神经阻滞等临床麻醉实践所必需的应用解剖学知识。如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授课,学生必然会普遍感觉抽象难以理解,故在授课过程中如能适时的引入“微课”,对于简化知识点、增强学生对授课重点内容的理解,进而改进麻醉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无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 微课在麻醉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在建立麻醉解剖学“微课”教学资源时,首先应考虑“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环节。微视频是“微课”的主要载体,因此实施“微课”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剪辑,并尽量将每一段微视频的播放时间控制在3~8分钟以内,以避免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进而分散其注意力[3]。此外,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当紧扣教材中某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相关的临床麻醉操作进行制作。对于体现麻醉专业特色的一些临床实际操作如神经阻滞、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椎管内麻醉等相关应用解剖学知识要点要适时应用“微课”的教学手段给予突出强化。例如,教师在讲解椎管内麻醉穿刺入路的解剖层次时,先引导学生学习脊柱与椎管的应用解剖学要点,而后再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临床硬膜外阻滞麻醉及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微视频,而视频中可适当的辅以一些文字或图片的解释以及教师的简单讲解以突出重点并提供给学生课后复习使用。如此,则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对所学解剖学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强化其对该临床麻醉操作要点及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尽管“微视频”是“微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麻醉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微课”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尚需结合与之相应的学习活动过程[4],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等。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即除了要制作内容短小精炼的“微课”课件之外,教师还应配合课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并答疑解惑。例如,学生通过课堂内外观摩“微课”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并结合标本或模型的观察从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对教师而言,其实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这无形中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搞“一言堂”一讲到底的弊端,也克服了低效率重复劳动工作方式的弊病。
我系“微课”教学法于2014年引入到麻醉解剖学教学课堂中以来,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多位授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推广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目前已制作相关微课视频40余段,视频内容短小精炼,涵盖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并通过对师生开放的系部网络课程平台,实现在线远程资源共享。
3 微课应用于麻醉解剖学教学的前景与展望
“微课”作为麻醉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它的运用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与细分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观能动性。未来通过基于互联网信息的教学模式,学生可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互联网“微课”学习,掌握相关课程知识。尽管现有教学实践表明“微课”能够在多方面弥补传统麻醉解剖学教学方法的不足,但“微课”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尚不完全成熟,仍需相关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不断的加以完善,最终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相关应用解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其他相关麻醉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 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 [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3] 王锋,王玮.优化信息输入通道改进解剖学课堂教学 [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1):43-43.
[4] 曹殿波,薛苏.“微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四个基本问题 [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5):49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