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

2015-04-02本期栏目主持人刘岳兵教授

关键词:儒学研究者儒家

本期栏目主持人:刘岳兵教授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

本期栏目主持人:刘岳兵教授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主持人语:自从20世纪80年代文化讨论中方克立先生呼吁“要重视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以来,儒学这种在20世纪经历多次政治运动打击而命悬一线几成绝学的传统,又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显学”,不仅20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而且在儒学研究过程中,除了意识形态之争从未间断之外,“儒教问题”争论、“儒家伦理”争鸣等学术讨论此起彼伏。中国大陆欲“复兴儒学”者从只能在海外悄然发表宣言,到各地“民间儒学逐渐从自发转向自觉”以及许多儒学研究者及其成果被明确定位为“儒家学者对儒学理论的哲学建构”(郭齐勇语),甚至儒家伦理的批判者也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儒家知识分子罢了”(邓晓芒语)。如此看来,“复兴儒学”似乎已经蔚然成风。

要认识“复兴儒学”的实相与意义,当然对其阵营尚需作客观的分析。但无论如何,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提倡“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甚至“中国梦”,即高扬“中国精神”这种时代大势不无关系。而观察和分析吸收中国儒学思想,在与日本文化进行对话比较、摩擦融合中发展起来的日本儒学的状况与命运及其与“日本精神”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入反省自我、清醒头脑无疑可以提供一个较为贴切的参照系。这正是本期文章的旨趣所在。

中国的日本儒学研究者相对于日本史或日本思想文化其他领域的研究者而言,是幸运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日本史研究的其他领域还处在摸索或借鉴他国研究成果之时,朱谦之先生在20世纪50~60年代已经出版了日本儒学研究的专著《日本的朱子学》、《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等。也许正是有这样的基础,王家骅先生在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讨论中就开始注意研究日本儒学的特色及其对日本文化与日本现代化的影响。日本思想史研究者自觉地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国内思想文化界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王家骅的《中日儒学之比较》、《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和《儒家思想与日本现代化》都是恰逢其时的代表作。新世纪以来,韩东育的日本儒学研究力图突破朱谦之、王家骅等先行研究中注重中国儒学对日本的影响的思维定式,而着力从日本思想史的内在逻辑出发揭示日本近世儒者“习儒”与“脱儒”的辩证关系及其“‘道统’的自立愿望”。《石田梅岩的三教合一思想》一文所论“石门心学”的开创者石田梅岩,应对德川时代元禄(1688-1704)享保(1716-1736)时期文化烂熟、奢靡浮华的社会现实,将儒神佛三教打成一片,以俭约和知心为核心运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讲说形式宣传其思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儒学理念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看来,士农工商各个阶层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为君主治理天下服务,士是有位之臣,农是草莽之臣,工商为市井之臣。儒学在日本只有适应并服务于日本的社会需求和文化风土才能赢得发展的空间。至于三教之间是如何融合,当然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近代儒学的研究,近年来似乎没有太大的起色。其缘由何在以及如何才能推进这方面研究,《儒学与日本近代思想序论——以西晋一郎为例》一文中的思路与个案或许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刘岳兵,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日本近现代思想史与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研究。

猜你喜欢

儒学研究者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学交流在路上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什么是儒学之本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