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的思考
2015-04-02南充市高坪区农业科技教育管理站
□杜 旭/南充市高坪区农业科技教育管理站
1 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的概念
农村专合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实行民主管理、发挥群体优势,以自我服务为主,独立自主、互利合作,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农民增收的自治组织。
2 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的作用
2.1 解决农村难点问题
农村经济工作有结构调整难、市场销售难、农民增收难3大难点。通过专合经济组织引导,组织农民闯市场和培育市场,就抓住了解决农村难点问题的根本。要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在农村发展专合经济组织,把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和市场有机地联结起来,以适应市场变化快、需求多、风险大的特点,把农产品的产量质量抓好,把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价格提升起来,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2 搭建市场与农户之间的桥梁
农村专合经济组织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以市场为依托,大力推广名、特、优、新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营销、社会化服务,实现主导产业产、供、销一条龙,推进农、工、科、贸一体化的进程;专合组织合理安排生产季节、种养规模和区域布局,有计划地开拓市场、指导会员有序竟争和加强合作,抢占市场份额,形成产业结构和依托市场自觉调整的机制;在组织营销过程中,严格产品质量要求,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和无害化生产。农村专合经济组织,通过“公司+农户”“企业+农户”“协会+农户”的模式,把从事同一产品生产的农民联系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紧扣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效指导会员、企业和农户加强对生产流通的管理,形成技术、生产、市场、规模效益一体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2.3 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农民素质
目前,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虽有所加强,但各种协会、专合组织等发展滞后,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的较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少妇孺,要把他们组织起来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专合经济组织。通过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授课、现场技术指导咨询等方式,加强对会员的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加速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
3 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3.1 各种专业协会相继成立并开始运作
以南充市高坪区为例,经高坪区民政局批准,2003年8月成立高坪区种子协会,有会员单位145个,其中单位会员18个;2006年7月成立高坪区果树协会,有会员单位142个;2006年12月成立区蔬菜协会,分会7个,有会员单位69个,其中单位会员2个。经高坪区农业局、工商局批准成立溪头乡植物保护协会1个,柑桔基地乡镇专业果品协会1个、会员3 000人,专业合作社5个,其中高坪区搽耳镇大山岭果业专业社、高坪区青居镇蜀源生猪合作社发展较好。
3.2 农业业主、种养专业户不断发展壮大
2010年高坪区有312个业主成片开发农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种植面积在3.33 hm2以上的有56户,共流转土地面积2 853.33 hm2。
3.3 农村专合经济组织处在自发阶段
农村土地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农户承包经营为主,农业组织化生产经营由各种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企业、业主、农户等,自发组织、自愿参加、自我发展,有关农业组织化的政策法规还在建立和完善之中。
3.4 组织化程度低
从高坪区流转的土地面积来看,土地流转率占耕地总面积的21.3%;各种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入会入社的农户承包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7.5%,相对比例较低。
3.5 缺乏龙头领军企业
高坪区农业生产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农业营销企业都缺乏有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发展潜力大的农业龙头领军企业。
4 发展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的不利因素
4.1 资金投入不足
专合组织通过成员投资、业主投资、社会投资和财政引导投资进行发展,不能满足专合组织壮大规模的需求。现代农业投资大、产出高,需要大量资金周转,资金筹措面临较大挑战。
4.2 技术人才缺乏
生产技术人才缺乏,懂生产技术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示范的工作条件、待遇和生活环境差,自愿去的人少之又少。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无论是生产方面,还是经营方面,专业从业人员都比较少;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农产品的整体价格偏低,效益不明显,更难留住人才。专门技能人才缺乏,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加工的机械化,对专门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
4.3 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受地理条件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制约,专合组织集中的土地,仍不适宜大规模农业机械化耕种。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差距较大,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4 管理服务滞后
农村专合经济组织是一个新的经济联合体,运行机制、管理方式仍处于探索之中。管理水平和规范化服务程度,仍跟不上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制约了专合组织的进一步扩展,致使很多想加入的农民仍处于等待观望状态。
5 发展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的途径
5.1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解决土地经营分散问题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行合理流转,通过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引导农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政府扶持推动土地流转,积极开展流转服务,培育良好的土地流转市场环境,促使土地使用权相对集中,扩大农业产业规模,便于小型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统一管理、统一安排,推动产业集中建设、集约开发,为一村一业、产业兴村奠定基础。将可绿化荒山进行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生态化发展。
5.2 创新产业融资机制,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将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相结合,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资金问题。鼓励专合经济组织成员筹集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引进业主,增加对产业的投入;应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实施农业重点工程项目,充分用好财政、业主、会员和社会投入的资金,改善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条件,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
5.3 创新人才开发机制,解决服务不到位问题
应把“有服务群众意愿、有帮带群众能力”的农村技术人才吸纳到农村专合经济组织中,引领产业发展。加强与业务部门的联系,争取职能部门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规划产业基地建设,制订发展方案,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充分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国家项目,强化对专合组织成员的专业生产技能培训。
5.4 创新经营管理机制,解决效益低下问题
针对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产品滞销、利益分配不合理和产业建设效益低下问题,利用土地入股、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的形式,把个人、集体、业主之间的利益有机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抓好“五统一”(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对外销售),提升产品品质,畅通销售渠道,把握市场动态,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6 发展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的措施
6.1 提高认识,增强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的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有限,但要解决我国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就必须重视农业发展,解决粮食问题,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打好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础。
6.2 政策扶持,壮大农村专合经济组织
一是加强宣传,鼓励发展农业企业、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引导投资者、业主和农户建立或加入各种农业合作组织。二是项目扶持,将产业扶贫、富民强村和涉农项目整合,重点投入,推进专合组织产业基地水、土、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农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应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农村专合经济组织承担,不断壮大组织经济实体,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三是增加政府补贴,各项优惠政策适当向专合经济组织倾斜,促进土地要素向土地资源转变,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要求。四是抓好指导,力求优质高效,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了解龙头企业在“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6.3 突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
高坪区蔬菜产业初具规模,常年播栽蔬菜2.13万hm2,有设施蔬菜0.33万hm2,应加快发展。柑桔产业不断壮大,有柑桔900万株、面积1.2万hm2、常年产柑桔8万t,应乘势而上。对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根据区内自然资源、环境特点、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找准产业定位,把发展特色农业的区域、项目,选择好、组织好、落实好,按流域、线路或片区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要重点扶持、加强示范,做到发展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片,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
6.4 转变观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促进农业由小生产方式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就农民抓农民的传统思维模式,拓宽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的视野和思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二是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产业化经营,完善产业化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大向强转变,努力把一般农产品做优、优质农产品做大、特色农产品做强,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三是抓好市场服务配套,逐步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化市场,组建区域性的农产品销售中心、配送中心。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加快农产品工业园区建设,搭建集聚农业企业的平台和对外招商的窗口。
6.5 加强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水平
一是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文化素质,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充实相关业务部门和基层干部队伍,大力开展各种应用技术培训班,送科技下乡、送技术上门,提高干部科技素质。二是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农业信息网乡乡通”工程,提高农民的市场信息意识,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和“百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三是抓好新技术推广,扩大良种使用范围,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进一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
6.6 加强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
一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必须依法设立、完善章程、制订制度、明确责权利,对农业业主必须进行资质考察评定,对农业合同应经主管部门审查备案或公证。二是抓好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生产管理,制订好生产发展计划,作好生产资料的准备,编写好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好业主、农户和生产人员。三是抓好农村专合经济组织人员管理,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加强检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有奖有惩、奖惩结合、注重实效。四是抓好农村专合经济组织资金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风险调节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契约约束机制,确保农村专合经济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