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互动模式探析
2015-04-02杜喜荣王霞娟
杜喜荣,王霞娟
(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内涵分析
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首先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谁是主体,因为对主体的不同定位,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模式的产生。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谁是主体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谁是主体的认识,目前有“学生惟一主体论”、“教师惟一主体论”、“学生主客体双重论”等几种观点。笔者曾在拙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作用》[1]一文中就谁是主体的问题做过探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机械模式,所以无论是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学生主客体双重论,都是片面强调了某一方面的主体作用,并没有真正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意识层面积极主动地接受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提高教育的效果。在近年来的研究实践中,许多人认识到把教学双方作为平等的主体,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确立教学双方的关系是相互平等的主体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前题。主体间平等地位的观点最先来源于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称交互主体性,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概念。这种理论以两个主体相互之间的平等关系为研究对象,体现在教学领域中就是把以往教学双方“主——客体”关系转向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从“我和你”的关系,转向关注“我们”的关系,从简单的教、学关系转化为教学的互动关系。进而把受教育者不再看作客体,而是作为主体,认为两者是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把主体间性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领域,可以理解成施教者(教师)与受教者(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关系。虽然在学校里他们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但作为主体的人,他们在人格、地位等多方面都是平等的,无论哪一方都可以主动地与另一方探讨观点、交流思想。施教者把社会主流思想传达给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质疑、讨论、再思考等,双方在这样的交流沟通中逐步达成共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即从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传统认识转向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的认知;从原来“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机械模式转化为教学双方的互动模式。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承认受教育者不再是被简单驯服的客体,而是平等的、有思想、有要求的另一个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施教者与受教者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活动,肯定了受教育者主体自觉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只有确定了教学双方都是平等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实现才成为可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互动模式 通过对双主体模式的讨论,可以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就是指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者(教师)与受教者(学生)作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可以通过对话和交流进行沟通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让施教者所传授的观点、知识、思想、认知等被受教者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种模式是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单向灌输模式的一种超越,肯定了主体双方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人格是平等的,接受信息的机会是平等的,教育的过程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主体双方之间的情感、观点、认识、思想、意见互相传递、交流的过程,体现了教学双方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优势。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意义
在以往教学模式中,由于受教育者被当作客体,不能有效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互动模式的意义在于:
(一)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主体互动模式把教学双方都当做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双方是以平等的主体身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特别是对于单向灌输模式中的受教育者来说,他们不再只是作为被教育的对象,而是成了有主动性的主体,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能发表观点、提出意见、积极思考,自觉排除不良影响。这样就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动交流活动,而不再是教育者的单方行为,改变了以往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交往形成共识,通过互相沟通、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的共同提高的,这种互动教育方法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观念认知的增长,也是人的道德、情感、意志、实践能力的发展,最终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为本强调的是“把人当人对待”,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最终实现全体人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体现的是对教学双方的尊重: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可以确立教师在教学中自主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并能最大程度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为教学倾注全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肯定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也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地位,不以资历、年龄、学历、身份等限制人的思想。教学双方可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有利于探讨新的教育方法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教”的问题有许多探讨,不同的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会有很大不同。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要想在思想层面打动人,首先必须在方法上能让人接受,如果方法简单粗暴、硬性灌输,往往让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欲速则不达。而主体互动体现了一种新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施教者,不再有高高在上的地位,也不是盛气凌人的说教者,教学也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带着责任和感情与另一个主体的双向交流;而作为受教者的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对象,而是独立思考、积极探寻、主动寻疑解惑主体,把以往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教学双方在平等和谐的交流中,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加深彼此的情谊。这种互动教学,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让心灵相通、精神相遇,形成共同的价值判断,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探索
(一)师生互动模式 主体互动模式的基本形式是师生互动模式。既然施教者(教师)与受教者(学生)都是主体,那么师生互动就是最好的主体互动。这种互动可分为两种形式:课堂师生互动和课后师生互动。
就课堂教学来说,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彼此沟通。这种互动,一方面是知识信息的传递,另一方面是相互的促进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国传统典籍《学记》中被称为“学学半”,意思是说教与学是教学中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统一体。教学效果的好坏,是这两者的相互配合。施教者虽然以教人为主,但学无止境,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而受教者更需不断汲取,虚心学习才能进步。而师生互动就是利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其情感、品质与人格与学生的学习认知、观念、思想、感情等产生碰撞,进而对所教学内容产生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可能实现。师生互动模式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共同的参与,不仅变学生被动听讲为积极参与,还可促学生主动获取资料、进行思考;同时也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并能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引导学生学习。
课后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交流的多样化,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途径也变得非富多彩,可以通过短信、QQ、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实现。而这些新的交流形式符合年青人的观念,贴近他们的生活,可以更容易地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而学生也通过这种方式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愿意向老师表达他们的真实观点和看法,愿意或能够袒露自己的心声,也容易接受教师的指点和引导,从而形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良性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生生互动模式 生生互动模式就是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模式。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的独立个体,但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对彼此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同一年龄层次的群体更容易敞开心扉、彼此影响。通过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发挥彼此影响的积极作用,达到学生相互教育目的。比如组织对某些有争议内容的辩论活动以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通过主题发言、小组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辩论可传递不同的信息和看法,在交流中达到理解信任,在弘扬社会正气的氛围中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自我内化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内化模式是指学生的自我教育模式。自我内化模式不是与他人的互动,而是学生内心自我驱动模式。所谓内化就是将自己所看到、听到、想到(当然包括学习到)的各种观点和认识经过内证实践,形成自我认知的活动。人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在接受到外部传输的知识、信息等内容后,只有在经过自我内化形成自我认知后才会成为指导自我行动的价值导向,把学到的知识和自身实际相结合,使自身内在的认知系统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如果不能把所学内容内化为自我认知,那么所有的教育内容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不会成为行动的指南。而自我内化就是把灌输给学生的那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外在知识、思想、认知等通过自我内化模式转换为个体的内在知识、思想和情感,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使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不断形成和固化,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终目的。
[1]杜喜荣,彭喜宝.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01):121-123.
[2]王 杰.符号互动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05):99-103.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杨建义.序差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实践形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0(04):147-151.
[5]郑 玄.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