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文化对比视野下的自我观念

2015-04-02李敏惠小娟广东东软学院英语系广东佛山585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0006

关键词:观念个体研究

李敏,惠小娟(广东东软学院英语系,广东佛山585;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0006)

中西文化对比视野下的自我观念

李敏1,惠小娟2
(广东东软学院英语系,广东佛山528225;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我是谁”一直是西方哲人热衷研究的问题,近代西方对于自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并提出了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等等相关理论。中西方的自我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文化对比,指出了什么是中国人的自我认识,并指出了中国人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独特特征,为中国人自我观念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自我;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天人相应;天命;德性

“自我”是一个非常西方的概念,英文中始终大写的“I”表达了西方人对自我的重视。英文中和“自我”相关的词汇有"I"、"me"、"individual"、"self"、"Ego"、"Id"等,意思相似却各有侧重。在古汉语中,“我”是一个集合名词,如《诗经·秦风·无衣》中的“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现代汉语中的“我”仍然有复数的含义,如:我党、我军等。

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范畴,在这样的文化范围内,集体的利益成为所有成员的最高利益,个体特性通常遭到压抑和排斥,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常常附属于集体意志,或为有权威的他人所左右。中国人有没有“自我”的观念,针对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不缺乏个性鲜明的人物,即使平凡小民也有《论语·子罕》中“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认识,这种认识正是中国人主人翁意识的直接源头,也即如《日知录·正始》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的自我观念和西方人相比,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特征。从不同学科对“自我”的研究出发,通过“自我”观念在两种文化中的发展演变及其含义的相互对比,我们旨在揭示中国文化中“自我”的独特意义。

这里讲的西方文化主要指“双希文化”,即以希腊和希伯来文化为源头并深受其影响的文化范围,尤以欧美为研究对象。中国文化主要指受儒、释、道影响的文化范畴,并主要以先秦时期儒、道两家的观点为代表。

一、自我观念在西方的发展

(一)哲学中的自我观念

古希腊哲学家普洛泰戈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他“将人从混沌的世界中剥离出来,昭示了人的主体性。”[1]苏格拉底的名言:“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中世纪哲学从神的角度认识自我。“‘自我’的出路在于通过内在灵魂的关照实现精神的救赎,人的自我最终体现在上帝的意志中。人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寻找到灵魂的救赎,人要找寻到自我,先要找寻到上帝,并皈依于上帝。”[1]

近现代哲学开始了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研究,各种自我学说异彩纷呈。卢梭认为自我就是个体的自然属性;笛卡尔认为自我是“理性”,“我思故我在”。洛克认为自我是“经验”,是“白板”上书写的字迹。休谟认为自我是个体“感受和经验的虚幻的统一”。[2]贝克莱认为自我就是“存在”;叔本华认为自我就是意志;康德认为自我就是服从“绝对命令”;黑格尔认为自我是“绝对精神”的显现;海德格尔则认为自我就是世界的存在……总的来说,西方哲学注重对自我本质的考察,哲学对于自我的研究实现了人类认识上,“人”和“神”的分离,精神和肉体的分离,“我”和“非我”的分离。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视角越来越关注于个体,关注于人本身,各学科从各方面进行着对自我的研究,这些研究使得哲学中抽象的自我逐渐具体化、个性化,突出表现在心理和传播学两个方面。

(二)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威廉·詹姆士最早将“自我”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来进行探讨,也是第一个把自我分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自我概念”理论,区分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后,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的概念,并将自我实现视为人格发展的唯一动力系统。[3]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格,即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对自我及其与周围关系的意识。”[4]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自我控制(或自我调节、自我监控)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作用的最终环节。

总的来说,心理学强调的是自我的客观方面,研究的是普遍性的自我。

(三)传播学对自我的研究

传播学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库利和米德。库利提出了“镜像自我”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一过程之中,形成自我的观念。

米德对詹姆士的“主我”和“客我”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嬉戏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只能跟有限的几个他人进行想象。第二个阶段是团体游戏阶段。这个阶段个体开始体味并理解社会中他人的角色,获得多重自我形象。在第三个阶段,个体能够体会并且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并形成明确自我。在这个阶段,个人能够对所交往的对象做出恰当反应,并且自我形象从符合“特定他人”的期望拓展到符合更广阔的社会他人的希望和要求。

传播学研究的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与心理学中的自我意识不同,传播学中的自我概念是以个体在与外界环境互动的条件下进行的,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自我感觉”。

总的来说,传播学强调自我的主观方面,研究的是社会中的“自我”。

二、先秦时期自我观念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人的自我认识

中国人对“人”的认识发源于先秦时期的“天人相应”思想。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中,盘古死后,身体化为世间的山川河流。人体的各个部分如同自然中的其他物质一样,禀赋“金、木、水、火、土”的属性,可以利用阴阳互化和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调理,使其平衡和谐,以达到防病、祛病的目的。《周易》中的64卦,是以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作为卦名,用来解释和预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的事件。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古人“天人相应”的思维模式。在古人的眼中,人和鱼、虫、鸟、兽一样,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份子,一样要遵从“道”的约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人和自然彼此相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彼此相应,知此即可知彼。“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符合“道”,人只有依据统领一切的“道”做事,才能成就大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乾卦》。说的是“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先天而言,它构成天道的运行变化,那是不能违背的自然功能。在后天而言,天道的变化运行,也必须奉行它的法则。无论先天或后天的天道,尚且不能违背它,何况是人呢?更何况是鬼神啊!

“道”是一切的本源,“道”是统领一切的根本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是概括的,稳定的。天道落实到个体身上则称为“命”。命就是个体属性中本质的部分,也是最具有个性特征的部分。因为,“命”虽然源于“天”,如《论语·颜渊》中,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是个人的际遇遭逢却各不相同,而且命还会受到个人行为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命运具有本质性和个体性,所以中国人对自己命运的认识就是中国人的自我认识。

(二)中国人的自我实现

“命”和“性”结合成为“性命”,指的是个体的生命状态。郭店楚简的《性自命出》中有“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说法。个体的命运既由天定,又受到“性”的影响。人性的部分在人之初生时差别不大,但受后天的影响而改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后天的习性里面最重要的是“德性”,如果说“命”是主导人的命运中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德”就是可以由人力影响的因素,这一点上儒、道两大流派的意见是统一的,虽然他们对“德性”的理解不尽相同。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尚书·多士》。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庄子·德充符》

中国人的自我实现指的是通过“德性”的修养而接纳和改造命运的实践过程。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自己就是这一观念的身体力行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经过人生众多挫折之后,孔子逐渐明白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十分渺茫,但他仍“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中国人信命更信“德”,信命却不从命的特点。

对命运的认知可以使个体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德性”的修养可以提升个体应对环境的能力,促进个体命运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在人生的道路上趋利避害,可以保全自己及亲人的生命;如果认清并及时把握时机,则可以实现人生抱负。

三、文化视野下中国的自我观念

(一)中国人的自我是社会性的

中国人的自我认识是对命运的认识,“天命”指的是社会对于个人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期待。中国社会注重人伦道德,个人属性最重要的是社会性。德性是中国人人格中最核心的成分,由于德性的标准是由群体产生的,评判取决于他人,所以中国人的自我是群体中的自我,或者说是“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的合一”。[5]

儒家提倡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君子的修为提供了不同阶段参照的范本;道家推崇“无为”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或他人的处世理念;佛家看似抛弃红尘,实际目标直指现实社会,“佛法的终极旨趣是拨开遮蔽众生慧眼的假我之执的乌云,令涅槃大我、佛性真我日光显现。”[6]

(二)中国人的自我是动态的

在中国,社会属性决定自我观念,不同阶层中国人的自我标准不尽相同。中国文化中古往今来有众多“理想人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甚至归隐山林,遁入佛门。众多的理想人格为不同境遇中的中国人提供了众多可供效仿的范式。个体的命运颠簸叵测,在社会中的位置角色也可能发生重大的改变,在不同的时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自我认知。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变化,标准也随之变化,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也不一而同。因此中国文化中的自我具有多个版本,比如“大我”、“小我”、“真我”、“假我”、“有我”、“无我”等等,中国人的自我在这些不同的版本中思辨求索,寻求人生的真谛。因此中国人的自我观念是可变的,动态的。

(三)中国人的自我实现重在“求变”

如果说西方人苦苦探寻的问题是“我是谁”,那么中国人则更看重“我应该怎样”。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古代的哲人都推出了自己的“理想人格”,并提出了自己的“德行”论。陈坚[7]在《比德、性德和道德——儒佛道三家“德”论比较》中说:“儒佛道三家所谈论的‘德’都不是指一般普通凡夫之‘德’,而是各自语境中理想人格之‘德’。”儒家推崇“仁”学,君子秉承忠恕之道,上可以辅君安民,下可以安生立命,最终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道家的“清静无为”,倡导人回归本性,顺应自然,在一种恬淡而从容的状态下实现生命的意义。佛家宣扬慈悲宽恕,摈弃红尘中的欲望,得到大智慧,修成正果,超脱于轮回之外。

如果说西方人认识自我的目的是还原自己本来的样子,顺从自身原本的欲求,实现生命真正的意义;那么中国人自我认识的目的则是为了改造自己,成就理想的人格,实现人生的升华。

(四)中国人的自我实现是向内而求的

中国文化向来重精神,轻实体。人的身体常被形容为“臭皮囊”,是欲望和痛苦的来源。人通过“修身养性”来提升自我,才可以减少身体带来的负累。儒家讲求后天的学习和反思,“日三省吾身”,积极投入社会实践,不怨天尤人,尽其所能,追求品德上的完美。道家讲求抱朴守拙,顺应天理,通过“心斋”、“坐忘”等方式达到自由自在的“圣人”境界。佛家讲求破除对欲望的执迷,摆脱俗世的痛苦,通过“冥思”、“参禅”等方式,求得大智慧,实现尘世的超脱。各派的学说宣扬通过一种向内探求的方式来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最后达到思想和精神上的升华。

四、结论

针对中国人的自我观念这一问题,文章从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提供了一种和西方人的自我观念完全不同的中国文化的视角。第一部分首先概括了西方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对于自我观念的基本认识。分析了不同理论对于“自我”研究的领域和成果,并总结了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主要含义及其不同。第二部分在先秦儒家、道家代表人物的观点基础上,指出中国文化中,对命运的认知是最具有本质性、稳定性和个性特征的,提出了中国人的自我认识就是对自我命运的认识的观点。继而提出,中国人的自我实现指的是通过“德性”的修养改变自己,追求理想人格,实现人生意义的过程。第三部分中,指出了中国人自我观念的特征是:中国人的自我观念具有社会性和可变性,中国人的自我实现重在改变自我,且自我实现的主要方式是精神性的,即向内而求的。

基于中国人自我观念的独特特征,后继研究可以从“变”字入手,深入发掘中国人自我观念的多层结构,进一步研究中国人自我观念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

参 考 文 献

[1]刘莹.近代西方哲学中的自我观念及其转向[J].哲学论丛,2014(5):59,60.

[2]黎达.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自我观”[D].成都:四川大学,2005.

[3]奚彦辉.对于中国古典道家“自我”的一种新的解读[J].心理学探新,2006,26(97):10.

[4]孙圣涛,卢家楣.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J].心理学探新,2000,20(73):17.

[5]刘华.“自我”的建构:先秦儒家的自我理论[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

[6]李欣.佛学中的人格理论[J].网络财富,2010(23):164.

[7]陈坚.比德、性德和道德——儒佛道三家“德”论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1):146.

(编辑:武云侠)

Self-awarenes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LI Min1,HUI Xiao-juan2
(1.English Department,Neusoft Institute of Guangdong,Foshan Guangdong 528225,China;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Guangdong510006,China)

Abstract:"Know thyself"has been long preserved by the western scholars.Recent researches have achieved a lot in the related field in the west,and many new concepts have been put forward,such as self-awareness,self-concept,etc.This paper aims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of Self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 by giving an overall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ies of Self and a comparis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Key words:Self,Self-recognition;Self-realization;Self-awareness;Self-concept;Correspondence between human and universe;Destiny;Virtue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医药行业职业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实践(G33)

作者简介:李敏(1976-),女(汉),山西晋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06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15)10-1064-05

猜你喜欢

观念个体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维生素的新观念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健康观念治疗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