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2015-04-02别敦荣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别敦荣(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大学排名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别敦荣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全球排名不但使中国政府和部分大学更加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意识,而且也为中国大学提供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范例。数十年来,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不曾中断,但在不同的时期其社会环境、主观意愿、客观进程却存在显著差别。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具有代表性,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心态与努力。总体上看,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还有较大的距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大学面临的困难很多。从大学的角度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优先处理好三大关系,包括短期与长期的关系、行政化与学术自由的关系、某国化或某大学化与中国特色的关系。
大学排名;世界一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引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教育传统,却是现代高等教育后发国家。中国的现代大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是为了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技术而创办起来的新式学校。20世纪后半期,中国高等教育①这里和下文所谈的中国高等教育,除特别指明的外,均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不包括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高等教育;下文所指的中国大学与此相同。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时期。中国现代大学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促进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社会现代化的使命。正因为如此,中国现代大学办学水平的衡量标准从来就是国际化的,更确切地说,是欧美高水平大学的标准。所以,在中国常常有“东方剑桥”“东方哈佛”“东方MIT”之说。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是大学行为又是政府行为,大学和政府的双重努力加快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新世纪以来,全球大学排名不但使中国政府和部分大学更加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意识,而且也为中国大学提供了世界一流的范例。大学排名对中国大学发展,尤其是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挥着积极而微妙的影响。
一、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与排名
中国高等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体系。从投资渠道分,有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数量已经占到普通高校总数的30%以上,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经占到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0%以上。按教育类型分,有普通高校和职业高校。职业高校数量占高校总数的60%以上。从政府对高校的定位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省属重点高校和其他高校。在公办高校中,地方政府举办高校的数量占全部公办高校总数的95%以上。各类高校都必须执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中央政府举办的高校还需接受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地方政府举办的高校和民办高校则接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推行了下放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各类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
中国建立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办学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中国曾经长期单纯地依靠政府投资举办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其他投资渠道,比如,企业投资、个人或集体投资逐步参与举办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引入后,学费收入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高校的校产收入和校办企业收入,以及其他教育创收等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除此之外,部分高校的捐赠收入也有较快增长。总体而言,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是政府财政投入,包括常规事业拨款和各种专项投入是主渠道,占全部高等教育经费的45%左右;第二是学费和杂费收入,占高等教育经费的30%左右;第三是其他各种渠道的收入,占20%左右。
中国高校非常看重自身的社会声誉,因为社会声誉不仅影响到招生,而且影响到教师聘用、政府投资和社会合作办学。如果某一所高校社会声誉恶化,还可能影响到其主要领导的任免。大学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声誉的反映,尽管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但对高校的影响不断加强,不仅受到高校领导重视,教师和学生也都非常重视。每当新的排名发布,各种媒体和公众讨论热烈。就高校的关注而言,表现出这样的特点:部分顶尖高校更关注全球排名,而大多数高校则更看重的是国内排名。
二、排名的引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大学排名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所选取的指标,经过统计测量对大学位次的排序。20世纪后半期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大学主要是公办的,私立院校到20世纪结束前才获得授予学历证书的权利。政府尽管经常通过组织全国性的教学科目统一测试审核大学办学质量,却罕见对大学进行直接的排名。大学排名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介绍和引进国外经验,开发国内大学排名,以及参与全球大学排名。应当注意的是,这几个阶段并不是循序开展的,而往往是交错进行的,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现象。
(一)介绍和引进排名
中国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一向比较重视平等,所以,大学排名最初并没有为政府和大学所认同,其在中国最初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国外大学排名方式及其结果的介绍。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媒体开始介绍国外大学排名,但都比较简单。比如,1989年《国际展望》介绍了当年美国最佳大学排名。[1]此后,对国外大学排名的介绍增多,且所介绍的排名类型也在增加。1992年《国际新闻界》介绍了美国《金钱》杂志对美国100所最佳大学的排名结果。[2]1994年《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介绍了Gourman Report出版的1993年世界一流医科大学排行榜。[3]199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1994年公布的第八次美国最佳大学排名及其结果进行了全面的介绍。[4]1996年《世界教育信息》首次在中国介绍了英国《泰晤士报》公布的1995年英国大学排名。[5]1997年《上海高教研究》介绍了亚太地区最好的大学排名结果。[6]除上述各种排名外,中国媒体还介绍了德国《明镜》周刊和加拿大《麦德林》杂志等的排名情况。这些对排名指标体系和理念的介绍,为中国高教界开拓自身的排名发挥了启发作用。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有关媒体不再停留于国外大学排名信息的传播,更多地转向排名理论研究。
(二)开发国内排名
有文献可查的中国大学排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以武书连为首的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7]2000年以后该排名将关注重点扩大到大学的教学功能,以满足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需要为目的。2004年开始,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中国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报告》,分别对中国“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进行排名。[8]除了民间研究机构的排名外,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研究机构也开展了大学排名。2002年开始,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中国大学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至今已完成三轮评估。[9]
2011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首次发布了《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对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绩效评价。[10]此外,新世纪以来众多民间组织、个人和媒体参与了研制大学排名,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排名报告。
总体而言,社会对各种排名是欢迎的,大学对排名结果表现出选择性接受的特点。也就是说,对自身比较有利的,就表示欢迎,并在官网和相关材料中予以刊载;对自身不太有利的,就不予理会,或者予以批判。中国教育部对待大学排名的态度是不积极的,2009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11]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受到教育部鼓励,表明教育部对待大学排名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三)参与全球排名
在国内排名得到开发后,参与全球大学排名受到了关注。1999年有学者撰文提出:中国应当积极参加国际性大学排名。[12]应当注意的是,此时正值中国政府提出实施“985工程”,有的大学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时间表。为了对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位置作出定量分析,找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刘念才教授等首次发布了“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并于2004年8月进行了更新。[13]该排名的发布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直到近几年中国媒体和大学才开始重视这一排名。
(四)排名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总体而言,排名在世界范围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根据阿舍尔和萨维诺2006年的研究报告,在他们所研究19个排名中有11个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14]不仅如此,较早的大学排名及其影响主要在国内,全球大学排名发展较晚,尽管其辐射范围更广,但受其影响的大学并不很多。
排名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具有市场性。中国大学排名大多由私立机构开展,缺少政府的支持和认同。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是最大的受众群体,由于中国大学办学的透明度非常有限,排名成为他们选择目标大学的主要参考依据。大学主要关注的是自身位次的变化,并没有过多地将排名结果与其办学直接联系起来,有的大学甚至直接提出了“不要为排名所累”。近年来,各种世界大学排名的出现,对中国大学开始发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排名注重科研成果和国际化程度的倾向,对部分中国大学的办学决策有明显的影响。
三、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
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在20世纪末,“985工程”是最重要的标志,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却应当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包括50年代中期以后多次提出并实施的建设重点大学计划,9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211工程”等。概而言之,数十年来,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不曾中断,但在不同的时期其社会环境、主观意愿、客观进程却存在显著差别。
(一)重点大学
重点大学是中国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抓重点带一般是中国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195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首次指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开启了重点大学的建设之路。重点大学在中国不但拥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和高考录取等多方面都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所高校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中,增加了44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总数达到64所。重点大学建设政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了,未能持续得到执行。
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恢复“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高校,并增加28所高校,全国重点高校达到88所。从1978年到1981年,又陆续追加11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国务院从全国重点大学中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15所大学予以重点投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重点大学还是重点投资,都是由政府直接指定和决定的,是政府行为。
(二)“211工程”
“211工程”是继全国重点大学建设政策之后,中国政府采取的一项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大措施。1993年2月,这项计划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正式成为国家政策。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优势专业。”1995年11月,“211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211工程”的直接目的是要面向21世纪,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建设资金主要由学校所属的部门和地方政府筹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统计表明,1995年到2005年期间,“211工程”筹集建设资金总量约为368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重点学科建设资金45%,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配套设施建设资金55%。[15]13截至目前,共有112所大学被纳入“211工程”。
(三)“985工程”
“985工程”是中国第一个直接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国家项目。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6]中国政府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将这一行动以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时间(1998年5月)命名为“985工程”。
“985工程”大学的确认是分批进行的。一开始得到确认的只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接着得到确认的有7所大学,包括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10月,上述9所大学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一流大学联盟“C9”。[17]在上述9所大学之后,又有30所大学先后被批准加入“985工程”。因此,“985工程”大学总共39所。
“985工程”旨在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985工程”至今已经实施了三期,每一期投资建设的重点有所不同,一期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二期主要用于软件即科研平台建设,三期则主要用于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985工程”建设资金以中央政府为主,省级政府主要通过为所在省的“985工程”大学提供配套建设资金予以支持。据统计,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对这些大学的专项资金投入达到264.9亿元,地方协议配套投入186.33亿元。[18]“985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实施的投资规模最大且最集中的高等教育建设项目,其成效和影响短期内还难以评估。
(四)“2011计划”
“2011计划”又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2012年中国政府最新启动的旨在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大战略行动。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它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标准,引导大学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开放办学,聚集国内外一流的学术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协同创新能力,建成一批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加速建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2013年,首批14个“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得到认可通过,它们的研究内容涉及了量子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纳米科技、现代农业以及司法文明、海洋权益等领域。[19]这项计划还只是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五)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国家战略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大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建设高水平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追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两条道路:一条由政府主导,另一条是大学自主发展。两条道路相互交叉、共同发挥作用。由于对大学拥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权力,中国政府往往通过行政指令,将部分大学列入建设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名单。由于所有列入名单的都是公立大学,所以,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专项建设基金对它们进行额外投资,使它们拥有更优越的发展条件。尽管大多数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和全部“985工程”大学都是由中央政府举办的,但省级政府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所属大学进行重点投资建设,以提高办学水平;二是对所在省的中央政府举办的大学进行“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配套投资,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配套投资规模与中央政府持平,对有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是部分大学的自主行为。比如,北京大学最早于1986年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20];清华大学在1993年曾经提出,到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建成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21]显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当初都低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难度。到2011年百年校庆时,清华大学提出的发展目标要冷静了许多:到2020年,将努力做到“若干优势学科跨入或保持在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办学指标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2]。
排名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全球排名实现的,国内大学排名对中国顶尖大学少有影响力。全球排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排名结果的发布在中国营造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舆论场。每年的全球大学排名结果发布后,中国媒体都会大肆报道、传播,中国顶尖大学的表现为社会舆论所关切,它们也会感受到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第二,全球排名为中国顶尖大学提供了国际标准。各类全球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具体而明确,为一些中国顶尖大学追赶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指导。第三,全球排名激发了中国政府投入巨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动机。中国政府的“211工程”“985工程”投资尽管有国情的需要,但也不能忽视全球排名中中国大学总体上表现不佳,与公众和政府的期望有一定差距的因素。政府大规模投资顶尖大学建设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第四,大学主动制定战略规划,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批中国顶尖大学都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制定了实现目标的路线图。在它们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中,全球排名所重视的指标,如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拥有国际化教师和学生的数量、具有国际荣誉学衔的教师数量等,为部分大学战略规划所吸纳。
四、案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群体中,有中国最早创建的现代大学,有20世纪初期民国政府创办的老牌大学,有20世纪50年代初期学习苏联模式创建的大学,还有一部分行业性或有特殊背景的大学,等等。华中科技大学创建于50年代初期,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在国内排名中,华中科技大学常常名列前10位;在ARWU排名中,它名列中国进入世界前500位的第二梯次大学,即排在中国大学的9~16位;在QS(Quacquarelli Symonds)排名中,它也进入了世界大学前500位左右,在亚洲大学排名中名列100位左右;在Times(Time Higher Education)的2013—201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它的名次在262位。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具有代表性,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心态与努力。
(一)历史的印记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市,是1960年确定的国家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大学,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等校合并成立。该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开设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和工程技术科学,设有44个院系,开办了95个本科教育专业,2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3 000余人,其中,教授900余人,副教授1200余人。截至2014年4月,有本科生32 449人,研究生22 83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 445人、硕士研究生16 392人,留学生1 745人。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是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the Leadership and Excellence i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award,LEAD)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23],入选Nature评出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研机构”[24]。
华中科技大学是“文革”结束后最早开始改革的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对MIT办学进行了研究,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25]104-10530多年来,它瞄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实现了转型发展,由单纯的工科大学转变为综合大学,由教学型大学转变为研究型大学,由封闭办学转变为国际化办学。20世纪后期以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实力得到了增强。它的转型发展战略成为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宝贵经验,为很多大学所重视和借鉴。
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富有开拓精神的大学,与同时期创建的其他大学相比,它的进步最大。不论是在国内排名还是在全球排名中,它都跻身中国顶尖大学行列。与很多有百余年或近百年历史的大学相比,它并没有显赫的历史光环。在中国顶尖大学中,它可能是最关注国内外排名的大学之一。这种排名情结不只在学校领导层存在,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中。这种排名情结是一柄双刃剑,尤其对像华中科技大学这样处于快速上升时期的大学而言,更是如此。当排名上升时,师生可能情绪高涨,对学校发展感到满意,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当排名下降时,师生可能为自身努力未达到预期效果而感到沮丧,对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丧失信心。如何弱化或消解其消极影响,并利用其积极影响,增强发展动力,是大学必须面对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华中科技大学没有被排名所牵制,能在各种排名的影响中游刃有余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可能正是其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快速进步的奥秘所在。
(二)排名与战略实践
1998—2011年笔者曾经在华中科技大学从教,对它的发展有一定的体会。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教授进行了访谈。丁烈云教授曾在2000—2003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2003—2011年担任教育部直属的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11—2014年担任教育部直属的东北大学校长。2014年3月31日,他由东北大学校长调任现职。2014年8月11日,征得校长丁烈云教授的同意,笔者在校长办公室对丁校长进行了专题访谈。访谈持续了1小时30分钟,丁校长就大学排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实践等发表了见解。访谈采用对话的方式,由笔者(以下简称“别”)发问,丁校长(以下简称“丁”)作答。
别:排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然,重视国际排名的主要还是少数建设一流大学的高校。您怎么看待大学排名?国际排名对大学办学有影响吗?
丁:我的看法是不要太把排名当一回事,但又不能完全不把它当一回事。排名有它合理的一面,正因为如此,它才会受到关注。但它也存在不足,大学排名关注更多的是学术产出的排名,但很少关注大学的社会贡献。学术排名的指标具有可测性、可比较性,可以衡量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高低。那些没有进入排名指标体系的,即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对社会的支持和发展作用,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却是国家非常关注的,但在排名指标体系中是没有充分体现的,有些即使有所反映,但是否科学、准确,又要打个问号。所以,可以说,现在大学排名只看到了大学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而没有看到大学教育系统与国民经济系统、与国家的关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规律:一个是大学教育的内部规律,也可以叫自转规律;一个是大学教育的外部规律,也可以叫公转规律。
别:国际上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是私立的,我国民办大学还比较薄弱,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我国公立大学是不是承担着更大的责任?
近年来,湖北省武穴市政府采购工作以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为主线,加大“放、管、服”力度,把事后监督作为主要着力点,以规范政府采购各方行为,探索创新监督方式为抓手,实现了政策落实与财政日常监督的有机结合。
丁:现在,我国的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的,国家和纳税人给了那么多钱,就应该作出贡献。第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是首要的。第二,不仅要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还要把这些成果进行转化,变成直接的生产力,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中起到支撑,甚至是引领的作用。尽管生产力转化工作及其成果都没有列入大学排名指标,我们也应当去做,而且中国大学更应该注重这一块。原因是我国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没有形成,大学不仅要做基础研究,还要做技术开发,并且还需要进行技术成果转化。这样,在大学的创新链上有基础研究(包括应用基础)、技术开发、工程化和产业化,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由于我国大学与产业对接的太下游了,直接到市场了,所以,造成了一个问题,即与学术研究的目的就不统一了。世界一流大学应当更多地做基础研究,做原创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真正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行业瓶颈技术的突破,发挥引领的作用。这才是世界一流大学要做的,它与一般的大学不一样。我也不是批评有些大学做得不对,但大学确实有一个定位问题,至少研究型大学应该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别:排名主要是对大学办学结果的评估,总体上我国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排名中的位次不具有优势,我国大学如何不为排名所累,坚持按照两个规律办学?
丁:大学教育的两条规律可以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统一在一起发挥作用。大学教育有三大要素:学生、学者和学术。大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的学生,这是大学的使命。学术是大学的灵魂,不管怎么做,大学都是通过师生参与各种学术活动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学生的。学术至少有三种。一是传播知识的学术,就是教学。教学是有规律、有窍门的,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能做好教学的。二是探索知识的学术,就是我们说的研究。三是应用知识的学术,就是产学研相结合,包括成果的转化。现在的排名,非常看重学术,这没有错,上海交大所做的排名就是这样。上海交大所做的排名之所以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在于它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它是公平的。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绝对不能忽视自身发展的规律。华中科大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发展速度很快。在上海交大的排名中,华中科大从300~400名跃进到了200~300名。我校原来是工科和医科优势较大,现在,基础研究也得到了突破,包括Science、Nature等世界一流学术刊物上经常会出现我校的研究成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重视大学自身发展规律,因为这是学术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重视?有的大学采取发表一篇论文奖励多少钱,这个办法都已经过时了。真的要出高水平的论文,还需要兴趣;要有宽松的学术环境;要沉得下心、甘心坐冷板凳,去研究探索。所以,不能年年都去考核、急功近利。为什么原创性的成果少呢?就是因为研究的目标太近,我们一般是五年计划,基金项目一般只有三年,长的五年,有些大成果是十年以后才可能出现的。这是要凭兴趣去做的,定的目标更远一点,才有可能出现大成果。所以,学术不能急功近利,特别是科学方面的东西,因为它是一个发现真理、追求真理的过程。这就是说,提升国际大学排名位次,不能短视,要着眼长远。
全球大学排名没有反映大学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指标,但我们不能轻视,因为它是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中发展势头非常快的国家。我国能不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到目前为止,如果要单靠政府给很多钱来支持是不可能的,我国政府还没有那么多的财力。怎么办?大学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为社会服务,以此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发展自己。如果完全做基础研究,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的。这就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需要重视的。
还有一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即大学排名是相对的、是变化的。我相信,到2049年左右,即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时,会有一批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成长起来。华中科大只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发展,发挥引领的作用,在中国的大学中始终保持名列前茅,自然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了。
丁:目前,华中科大主要还处于打基础阶段,一直到2020年都还是打基础阶段。下一个阶段该怎么做,我们正在研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还有几十年,大学的发展是一个接力赛跑的过程。就打基础来说,我们需要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结构。朱九思老校长是一位教育家,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推进了学科的综合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学科框架上我们已经完成了综合化的任务,但应该看到这只是在量上完成了;在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优势学科要保持优势,比如,机械、光电等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其他学科要与它们协调发展。从大的分类说,理科和文科需要与工科和医科协调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探索一种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本科教学的定位在精英教育,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按照精英教育的模式来构建。精英教育有很多特征,比如,在知识结构上更强调基础。我们计划开办一个工程科学专业,探索国际化的精英教育。另外,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形式也要是精英教育的,即小班化,包括社会实践、实习、导师制、教研结合,好的研究资源要让本科生利用,等等。比如,我校有两个国家实验室——光电国家实验室和强磁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心,还有其他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在优质的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方面,我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创办了启明学院,探索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让学生参与研究性的学习。这些都还不够,我们要做的精英教育是整个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不是一部分学生、少数专业。做好精英教育,取决于办学条件,比如,师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这既涉及体制机制问题,又涉及学校财力问题。我们要想办法增加收入,面向世界按照国际标准招聘人才,特别是要吸引国外境外优秀的年轻学者,充实师资队伍。
建设一流大学,还要提高学校的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一流大学建设中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学术水平,对管理水平考虑得较少,其实,管理水平不高的话会制约学术水平的提高。事实也是这样。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是世界趋势。我国强调下放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大学也希望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发挥大学办学的潜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怎样用好权力,需要有自律能力,这就要提高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我们今后要做的,是改革单纯的管理,提高治理能力,更多地提供服务,服务学生、服务教授、服务学术。
别:正如您所说,未来中国可能出现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显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靠单打独斗,大学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为此,一些大学走向了“结盟”,比如,C9,有的人甚至将C9看作是我国第一批可能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群体。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它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会带来什么影响?
丁:我觉得有C9这样的平台是必要的,这样,大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启发思维,以更好地开展学校工作。除了C9以外,其他平台也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尽管华中科大没有参加C9,但我们与这些大学的交流非常密切,在有些方面甚至比他们相互之间还要密切,特别是在某些学科如机械等的交流上。世界一流大学是建设出来的,不是指定出来的。我们更希望开展广泛的校际交流,特别是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没有进C9,对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及其实现没有什么影响。
别:国家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等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些工程和计划都有中央政府财政经费支持,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挥了重要影响。您认为,在争取办学经费方面,大学可以有什么作为?
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我们正在想各种办法开源节流。现在,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通过实施综合改革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综合改革的范围很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大学治理、人事管理、分配制度等。综合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率、办学质量,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在开源方面,关键要做,要实实在在地从各方面争取资源。比如,最近,我们通过与武汉市政府合作共建升级版的国家光电实验室,争取到了2.5亿元的市政府财政投资。为了更好地服务湖北省,我们制定了一个服务湖北创新驱动发展的计划,得到了湖北省的响应,湖北省在1.5亿“985工程”配套经费之外给我校增加了4 000万元的拨款。我们还在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磋商进一步加强合作办学的举措。我校与地方政府和很多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办学传统,我们的基本理念是“以服务求支持”,协同办学,互惠共赢。
五、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国大学在全球大学排名中的位次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ARWU、QS和Times等大学排名中,那种刚开始难见中国大学踪迹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近3年的ARWU排名中,进入前200位的中国大学都在5所左右,进入前500位的达到30所左右;在Times的2013—201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进入了前50位。[26]这一转变不能不说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有直接的关系。据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称:从1999年到2009年“985工程”实施10年,成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二是汇聚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中青年学者;三是学科建设有了重大突破。[27]不过,与美、英等国相比,中国大学的表现还远不能令人满意。
(一)关注排名但不唯排名
中国文化中有所谓的面子情结,即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脸面,也就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中国大学重视排名,“985工程”大学,尤其是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更重视全球排名,其他大学则更重视国内排名。由于在全球排名中的位次总体上比较靠后,所以,中国大学对待全球排名的态度是比较冷静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关注排名,掌握世界一流大学变化的动态;第二,不追求现时位次的提升,注重办学实力的增强;第三,加强国际交流,重视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
排名是关于大学的外部认知。任何排名都只是对有限办学要素的评价,但由于其传播的无限性,对国家、地区乃至国际认知都有重要影响。对待大学排名及其影响,既不能熟视无睹,完全不关注,又不能唯排名是从,排名重视什么办学就重视什么,走排名导向的发展道路。正如中国科技部部长、同济大学前校长万钢所说:“排名有各种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是反映大学办学水平的一面镜子。不同类型的大学排行榜我都关注,但我更关注一个大学对社会的贡献。遗憾的是,任何一种类型的大学排名都未涵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一指标。”[28]
世界一流大学不是排出来的,是办出来的。大学只有尊重办学规律,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才能逐步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中国大学恢复办学秩序、走上办学正轨还只有30多年的时间,但即便如此,中国大学已经完成了办学条件的改造、教育体系的完善、学术人力资源的提升。可以预料,以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大学在全球排名中的表现将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而且排名对中国大学的影响也将不断加强。
(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困难与突破
显然,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还有较大的距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大学面临的困难很多,有的是大学自身能够通过努力克服的,有的则是需要整个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才能逐步消除的,有的还需要政府做出重大改革才能改变。从大学的角度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优先处理好三大关系。
第一,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不能指望在短期内建成。全球大学排名主要测量的是少数几个要素,包括一些办学结果硬件指标和社会声誉等软性指标,但这些并不能通过短期大规模投资和广告来实现,而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的长期办学逐步提升水平才能达到。不少中国大学都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比如,复旦大学《复旦大学“985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9]但客观地看,任何大学何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难以精确预测的,一些中国大学将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确定在2020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根据排名指标办学是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靠短期行为。中国大学应当处理好长期目标与短期努力之间的关系,不以短期努力为目标,制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期战略。原因如下:一是大学所能获得的办学资源不足。世界一流大学是高资源消耗大学,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超越一般大学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办学资源。中国大学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支持,其他渠道的资源十分有限。二是大学所能拥有的办学自主权有限。只有政府在分权管理上进一步做出重大改革之后,大学才可能拥有比较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才能自主决定重大发展战略。三是大学的学术职业还不成熟。这些困难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完全解决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大学需要有长期的奋斗计划。
第二,行政化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学术发展需要自由的环境,学术自由是大学学术繁荣的前提条件,是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基因”。历史地看,中国大学所拥有的学术自由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的行政化倾向并没有得到改善,不但政府将大学确定为副部级大学、正厅级大学等,而且大学内部均根据行政等级赋予相应的职权,包括学术事务的处置权。中国大学受行政化的影响严重,不仅大学的学术方向与战略是由行政力量所决定的,而且学术成果的价值也是由行政认定的。大学的学术自由受到了行政的深度干预,如果不能解决大学行政化的问题,中国大学难以有大的作为。
中国大学行政化的根源不在大学,而在整个社会的行政结构化。[30]中国的政治、行政、企业、学术以及各种社团组织均被行政结构化了,行政化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因此,解决大学行政化的关键并不在大学本身。所以,化解行政化与学术自由之间的矛盾是整个社会行政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当然,大学自身也并非只有等待社会改革一个路径,也可以通过内部改革,弱化行政化的影响,为学术的自由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第三,某国化或某大学化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回避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在中国大学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一种倾向是值得关注的。在全球排名中,美国和英国居于一流大学前列,美国或英国的一流大学几乎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加上全球排名又表现出英语作为学术语言的巨大优势,所以,国际化实际上变成了美国化或英国化。比如,某大学计划建设一所用英文教授中国学的留学生学院,表示这是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31]
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固定的办学模式,任何两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都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独特性。[32]这正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贵之处。每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原创的,现有的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哪一所是照搬他国模式建成的,也没有哪一所是按照某一流大学的模式建成的。所以,国际化和中国特色都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需的,某国化或某大学化的倾向则是应当避免的。此外,中国大学还面临资源短缺、人才不足、非学术因素的干预过大、办学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只有在克服上述各方面问题上取得突破,中国大学才有可能大幅度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三)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的主要成员吗?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据统计,中国高等学校总数为2 788所,其中普通高校为2 491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460万人,其中研究生为179.4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33]因此,中国政府和大学的重点发展战略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变到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可能性看,很多国家所面临的人口和经济困难在中国没有出现,中国不仅有13亿多人的庞大人口为高等教育提供各种年龄段的生源,而且年新出生人口在1 600万以上,未来的适龄人口数量也有充分的保障;中国经济仍然处于成长期,发展空间还很大,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能够给予大学的支持同样都是巨大的;中国社会越发展,对大学功能的要求越高。可以说,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值得期待的。
世界一流大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学。尽管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内涵模糊、外延不确定的概念,其定义和标准存在各种不同的解释,但人们对存在世界一流大学少有分歧。与中国一样,众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群体总数可以有所增加,但不可能增加很多,这就是说,在世界一流大学群体中,有新成员的进入,必有老成员的退出。这样的竞争固然有些残酷,却又是不能不面对的,只有比人家做得更好,而且还要可持续发展,才有机会超越其他大学。
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的新成员吗?有人认为,中国已经是的了,因为在QS和Times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已经进入了前50位;在其他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部分中国大学也有较好的表现。但事情的另一面是,中国仍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行进,没有一所大学宣称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说明中国大学是谨慎的。中国大学非常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但这不是在当前,而是寄希望在未来!
[1]徐岭.美国大学之最[J].国际展望,1989,(3).
[2]美国最佳一百学府[J].国际新闻界,1992,(3).
[3]梅人朗.1993年世界一流医科大学排名榜[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4,(3).
[4]孙宪成.最佳大学评估在美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5).
[5]毕晓.《泰晤士报》1995年英国大学排名榜[J].世界教育信息,1996,(8).
[6]亚太地区最好的大学排名[J].上海高教研究,1997,(8).
[7]武书连,杨林,张凡,等.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N].广东科技报,1993-06-30(2).
[8]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N].中国青年报,2004-07-08(13).
[9]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EB/OL].(2013-01-29)[2014-08-08].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xsbdxz/.
[10]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结果与排序[N].中国教育报,2009-12-10(1).
[11]赵亚辉,张炜,赵婀娜.大学真的需要排行榜吗?[N].人民日报,2009-05-06(11).
[12]章仁彪,樊秀娣.参加国际高校排名榜调查:利多弊少[J].中国高等教育,1999,(4).
[13]刘念才,程莹,刘莉.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现状与未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3).
[14]杰米尔·萨尔米,阿勒诺什·萨拉杨.作为政策工具的大学排行榜[J].教育研究,2010,(1).
[15]“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211工程发展报告(1995—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6]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05-05(1).
[17]王庆环.“九校联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目标[N].光明日报,2009-10-15(5).
[18]杜冰.新一轮“985”工程建设成就综述[N].光明日报,2013-02-04(1).
[19]高靓,张婷,纪秀君,等.2011计划:点亮高校创新之光[N].中国教育报,2013-04-12(1).
[20]肖舒楠,黄冲.真正的一流大学要能对国家起到引领作用——访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N].中国青年报,2008-12-25(2).
[21]赵婀娜.“三个九年,分三步走”向世界一流迈进[N].人民日报,2011-04-11(1).
[22]清华今迎百年校庆 力争10年内跻身世界一流学府[EB/OL].(2011-04-24)[2014-08-03].http://edu.qq.com/a/20110424/000025.htm.
[23]中国再获大学领先奖[EB/OL].(1999-09-20)[2014-08-03].http://www.chinanews.com/1999-9-20/26/1306.html.
[24]梅莹.中国十大科研机构排名出炉华科大名列第八[N].楚天金报,2013-03-22(A23).
[25]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6]刘念才.从世界大学排名看我国大学发展[N].人民日报,2014-01-13(16).
[27]王辛莉.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实施十年成绩显著[EB/OL].(2009-09-29)[2014-07-28].http://www.chinanews.com/edu/edu-zcdt/news/2009/09-29/1892176.shtml.
[28]刘丹,刘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排名”[N].新华每日电讯,2007-08-16(4).
[29]复旦大学“985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年)[EB/OL].(2012-04-10)[2014-08-02].http://www.op.fudan.edu.cn/s/128/t/393/8b/dd/info35805.html.
[30]别敦荣,冯昭昭.论大学权力结构改革——关于“去行政化”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12).
[31]赵婀娜,杨可.北大负责人谈燕京学堂质疑:一流大学需一流担当[N].人民日报,2014-07-11(12).
[32]别敦荣.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14,(9).
[33]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7-04)[2014-07-2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责任编辑:罗雯瑶]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Bie Dun-ro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Xiamen Fujian 361005,China)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s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me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construct world-class universities,but also provide world-class examples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Although the efforts to build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not been interrupted for decade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s,subjective wishes and objective actions.The practic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build itself into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is representative of this trend,from which the attitude and devo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is process can be seen.Generally speaking,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the world-class ones,which means that Chinese universities face many difficulties in catching up with the world-class on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iversity,it has to deal well with three major relationships,including that between short-term efforts and long-term efforts,that between administration and academic freedom,and that between the western model or the western university model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iversity ranking;world-class universit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别敦荣(1963— ),男,博士,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与规划、大学教学与评估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创造性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4JJD88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649.21
A
2095-7068(2015)01-0054-11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