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意识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策略情感的中介效应
2015-12-24刘电芝朱江容丁小强宋东清苏州大学心理学系江苏苏州151无锡江南中学江苏无锡1001无锡东绛实验中学江苏无锡111聊城大学心理学系山东聊城5000
刘电芝 朱江容 丁小强 宋东清(1.苏州大学 心理学系,江苏 苏州 151;.无锡江南中学,江苏 无锡 1001;.无锡东绛实验中学,江苏 无锡 111;.聊城大学 心理学系,山东 聊城 5000)
策略意识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策略情感的中介效应
刘电芝1*朱江容2丁小强3宋东清4
(1.苏州大学 心理学系,江苏 苏州 215123;2.无锡江南中学,江苏 无锡 214001;3.无锡东绛实验中学,江苏 无锡 214121;4.聊城大学 心理学系,山东 聊城 252000)
有效运用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自编的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问卷为工具,通过对872名初中生的调查,探究策略意识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及策略情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策略意识、策略情感及学习策略尚不理想,反映出我国当今教育存在的普遍缺陷;(2)女生策略情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但较差学校女生在初三时显著下降,表明策略情感水平受学校环境的影响较大,较差学校男生则出现与女生相反的走势,体现出心理成熟度的影响;(3)策略意识直接促进学习策略的掌握,也能通过策略情感间接影响;策略情感在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间起部分中介效应;(4)“策略探索情感”中介效应远大于“策略拥有情感”,但初中生前者的发展水平却大大弱于后者,该方面的学校教育值得反思和改进。
初中生;策略意识;策略情感;数学学习策略;中介效应
一、引言
学习策略是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指标。[1]研究发现,结合具体学科的学习策略能更有效促进学习[2],因此近年来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学习策略研究不断涌现。[3-5]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其中,学习策略掌握的影响因素是一个重要方面。已有研究中,有从背景变量诸如性别、年级等进行的[6-7];也有着眼于个体内部因素如学习效能感、动机和情绪等研究的[8-9];还有关注来自于外部影响因素的,如策略训练和社会支持等等[10-11]。
在国内诸多学习策略影响因素研究中,关注策略意识影响的尚不多。在已有研究中,袁晓琳等人指出,策略使用的观念越强烈,学生在现实学习中学习策略的使用也会更频繁。[12]更有研究者认为,策略意识对学习策略的影响甚至是其研究诸因素中最大的。[13]在本研究的开放式访谈中,也有许多中学师生认为对学习策略的有意注意能更有效地帮助学习,这进一步印证了策略意识在学习策略掌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早期的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能意识到所用策略的原因,就能主动选择那些适合学习要求的策略。[14]132-141此外,Oxford也曾指出,意识训练是学习策略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15]56-59因此可以认为,将策略意识作为学习策略掌握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合理的,更是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
那么,策略意识是如何影响学习策略的掌握,该过程是否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究。有研究发现,即使学生拥有对学习策略的有意识关注,也并不能保证学习策略的良好掌握,策略意识和策略行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脱节现象,即策略意识的高水平并不是良好掌握学习策略的充分必要条件。[16]也有研究者认为,学习策略受制于人格、情境、情感等诸多因素,并非简单的一两个方面可以衡量。[17]因此,许多后继者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果。比如,由于任务过难而引起的情感抑制会导致学习策略的使用困难,从而影响学习策略的有效获得。[18]再比如,情感干预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从而在概念、应用等多个层面更好地掌握学习策略并提高学习成绩。[19]与此同时,情感倾向会影响特定行为倾向并最终导致寻求知识行为发生的研究结果[20],说明了个体主观情感对于学习策略掌握的重要性。更有研究者发现,在情绪情感上的稳定管理和控制,能够保证学习策略掌握水平的一致性,避免策略水平随年级升高而产生巨大波动[21],这进一步明确了情感因素在学习策略掌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可以推论,策略情感对于学习策略从意识层面转化到实际掌握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积极的策略情感有助于学习策略掌握,策略情感可能是策略意识与学习策略变异关系的中介变量。
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初中数学学习策略,探讨策略意识对学习策略掌握的影响;同时,考察策略情感在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之间变异关系中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苏州和无锡共6所初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正式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872份,有效率为91.79%;其中,男生433人,女生421人,性别信息缺失18人;初一学生291人,初二学生309人,初三学生272人。
(二)研究工具
1.初中数学策略意识诊断问卷
自编初中数学策略意识诊断问卷。经过18名专门从事学习策略研究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专家的5次研讨,并结合开放式访谈,收集了有关初中生发现、收集和掌握数学学习策略时策略意识水平的题目。经一线专家和教师补充修改后,形成初评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分别为“我完全是这样”“我多数是这样”“我有时候这样”“我多数不这样”“我完全不这样”,依次记分为5、4、3、2、1分。被测试者得分越高,表示其越能够留意和关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以苏南地区648名初中生进行初测,将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并以此问卷进行测试。
正式问卷共6题,α系数0.78,重测信度0.82,问卷仅策略意识一个维度。各题目经43名数学学科专家或中学数学骨干教师评价,赞同度在63%~91%之间,专家效度良好。
2.初中数学策略情感诊断问卷
自编初中数学策略情感诊断问卷(编制过程同上),以评估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策略的主观情感现状。被测试者得分越高,表示其在学习和探索数学学习策略时的主观情感越积极。
正式问卷共7题,α系数0.80,重测信度0.83,共包含两个子维度:策略拥有情感3题(即对已掌握学习策略的主观情感),策略探索情感4题(即对策略探索过程的主观情感),α系数分别为0.79,0.73,重测信度分别为0.78,0.76。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模型的拟合指标GFI、NFI、IFI、CFI等均大于0.90,χ2/df值为2.03(小于3),RMSEA值为0.03(小于0.05),模型拟合理想。[22]86-88各题目经43名数学学科专家或中学数学骨干教师评价,赞同度在72%~89%之间,专家效度良好。
3.初中数学学习策略诊断问卷
采用初中数学学习策略诊断问卷[23]158-164,以评估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掌握情况。被测试者得分越高,表示其数学学习策略的掌握水平越高。
正式问卷共35题,α系数0.94,重测信度0.89,共包含四个子维度:元认知策略13题,α系数0.89,重测信度0.80;基本认知策略7题,α系数0.76,重测信度0.81;具体认知策略9题,α系数0.83,重测信度0.84;寻求支持策略6题,α系数0.63,重测信度0.8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模型的拟合指标GFI、NFI、IFI、CFI等均大于0.90,χ2/df值为4.18(小于5),RMSEA值为0.06(小于0.08),模型拟合较好。各题目经43名数学学科专家或中学数学骨干教师评价,赞同度在72%~98%之间,专家效度较好。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数学策略意识、策略情感与学习策略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升学学业成绩数据,学校分为较差、中等和较好三类。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策略意识,策略情感和学习策略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策略意识、策略情感与学习策略的描述性统计 (M±SD)
初中生数学策略意识平均分为3.36,其策略意识尚不够强烈,表明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策略更多地表现为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发现并掌握。初中生数学策略情感平均分为3.78,略高于中等水平。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平均分为3.20,表明初中生策略掌握的总体情况不够理想。
将初中生自评的数学成绩排名和三类问卷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策略意识、策略情感和学习策略与数学成绩均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41,0.50,ps<0.01,表明这三类因素确实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三类相关系数并未达到理想的高相关。
(二)初中生数学策略意识的分析
以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初中数学策略意识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3×3×2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类型主效应显著,F(2,836)=6.80,p<0.01;年级主效应显著,F(2,836)=3.18,p<0.05;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836)=1.13,p>0.10;学校类型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4,836)=4.46,p<0.01。对学校类型和年级交互作用的事后检验发现(图1):初一时,较差学校学生数学策略意识均分(M=2.98,SD=0.62)显著低于中等(M=3.62,SD=0.78)和较好学校(M=3.65,SD=0.69)学生(ps<0.001);初二和初三时,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数学策略意识均分无显著差异。较差学校学生策略意识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而中等与较好学校学生的得分随年级增长呈现出近似“V”型曲线的走势,这表明相对其他两类学校的学生,较差学校学生随着年级升高,策略意识水平有较大上升空间。
图1 学校类型和年级的交互作用
(三)初中生数学策略情感的分析
以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初中数学策略情感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3×3×2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类型主效应显著,F(2,836)=5.48,p<0.01;年级主效应显著,F(2,836)=5.02,p<0.01;性别主效应显著,F(1,836)=4.16,p<0.05;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4,836)=4.14,p<0.01。对交互作用的事后检验发现(图2、图3):女生策略情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p<0.01)。对女生来说,较差学校学生在初三时的策略情感水平均显著低于较好和中等学校(ps<0.01),具体表现为其策略情感水平相较初一和初二学生的显著下降;初一和初二时,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数学策略情感均分无显著差异。对男生来说,初一时较差学校学生的策略情感水平显著低于较好和中等学校(ps<0.001);初二和初三时,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数学策略情感均分无显著差异。同时,较差学校男生与女生策略情感得分呈现的相反走势,值得教育者重视与关注。
图2 学校类型和年级对女生策略情感的交互作用
图3 学校类型和年级对男生策略情感的交互作用
对策略情感两个子维度(策略探索情感和策略拥有情感)得分进行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策略拥有情感的得分(M=4.07,SD=0.92)显著高于策略探索情感(M=3.57,SD=0.89),t(871)=16.12(p<0.001),这体现了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在情感上的特定现象,即初中生往往对已掌握的学习策略拥有更积极的主观情感,而对未知的学习策略则表现出相对冷淡的情感和较低的探索热情。
(四)初中生数学策略情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1.策略意识、策略情感和学习策略的相关分析
由于相关显著是中介效应检验的基础,因此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2),三个变量及其各维度之间呈中等或较高相关,相关均极其显著(ps<0.01),可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表2 策略意识、策略情感和学习策略的相关分析结果
2.策略情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24-25],采用AMOS17.0,以方差极大似然法对策略情感的中介效应进行估计和检验:将所有数据中心化(均值为0),先检验策略意识对学习策略的直接效应(图4),然后检验加入中介变量策略情感之后模型的参数及各路径系数的显著程度(图5)。
图4 策略意识对学习策略的直接效应模型
图5 策略情感对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的中介效应模型
直接效应检验模型拟合指标GFI、NFI、IFI、CFI等均大于0.90,χ2/df值为4.47,RMSEA值为0.06,模型拟合较好。策略意识对学习策略的直接作用路径系数显著(γ=0.74,SE=0.02,p<0.001)。
加入策略情感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拟合指标GFI、NFI、IFI、CFI等均大于0.90,χ2/df值为2.84,RMSEA值为0.05,模型拟合理想。策略意识影响策略情感(γ=0.55,SE=0.03,p<0.001),策略情感影响学习策略(γ=0.55,SE=0.07,p<0.001)的路径系数均显著,说明策略意识和策略情感均直接影响学习策略;同时,策略意识也直接影响策略情感。加入中介变量后,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之间的路径系数γ从0.74(SE=0.02,p<0.001)下降为0.44(SE=0.04,p<0.001)。所以,策略情感对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是部分中介,中介效应值为0.30,占总体变异(0.74)的41%,即中介效应能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二者间关系变异的41%。
(五)策略拥有情感和策略探索情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于策略情感在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因此尝试检验策略情感的两个子维度是否都起到了中介作用;如果这两维度都存在中介作用,其效应大小又会有怎样的差异?对包含多个中介变量的模型建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将多个中介变量放在同一模型中;(2)建立多个只含有一个中介变量的模型,相互进行横向比较。[26]按第一种方式尝试模型后,虽然GFI、NFI、IFI、CFI等指标均大于0.90,但χ2/df值为9.23(大于5),RMSEA值为0.10(大于0.08),模型拟合不好。因此,尝试按第二种方法建模,即将策略拥有情感和策略探索情感作为单独的中介变量,分别放入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的变异模型中。
1.策略拥有情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3检验结果表明,可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建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如图6(直接效应检验模型见图4)。策略意识对学习策略的直接作用路径系数显著(γ=0.74,SE=0.02,p<0.001)。
加入策略拥有情感中介变量后,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拟合指标GFI、NFI、IFI、CFI等均大于0.90,χ2/df值为3.54,RMSEA值为0.05,模型拟合较好。策略意识对策略拥有情感具有直接影响,其路径系数γ为0.56(SE=0.04,p<0.001);策略意识和策略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策略,策略意识影响较大,其路径系数γ为0.70(SE=0.02,p<0.001);策略拥有情感的影响较小,其路径系数γ为0.07(SE=0.02,p<0.001)。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之间的路径系数γ从0.74(SE=0.02,p<0.001)下降为0.70(SE=0.02,p<0.001)。所以,策略拥有情感对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是部分中介,中介效应值为0.04,占总体变异(0.74)的5%,即中介效应能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二者关系变异的5%。
图6 策略拥有情感对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的中介效应模型
2.策略探索情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相关检验(表3)显示可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建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如图7(直接效应检验模型见图4)。策略意识对学习策略的直接作用路径系数显著(γ=0.74,SE=0.02,p<0.001)。
图7 策略探索情感对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的中介效应模型
加入策略探索情感中介变量后,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拟合指标GFI、NFI、IFI、CFI等均大于0.90,χ2/df值为2.98,RMSEA值为0.05,模型拟合理想。策略意识对策略探索情感具有直接影响,其路径系数γ为0.79(SE=0.03,p<0.001);策略意识和策略探索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策略,策略意识影响较大,其路径系数γ为0.58(SE=0.02,p<0.001);策略拥有情感的影响较小,其路径系数γ为0.19(SE=0.02,p<0.001)。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之间的路径系数γ从0.74(SE=0.02,p<0.001)下降为0.58(SE=0.02,p<0.001)。所以,策略探索情感对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是部分中介,中介效应值为0.16,占总体变异(0.74)的22%,即中介效应能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二者关系变异的22%。
四、讨论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策略意识现状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其留意、探索、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意愿并不很强烈,处于“我有时候这样”和“我多数是这样”两水平之间。而策略意识对于学习策略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毕有余和赵晓杰就曾指出,构建策略学习观是学习策略培养的第一步[27],策略意识是学习策略掌握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学习策略教学在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该过程缺乏策略意识的教学与培养。首先是教师缺乏相应的策略意识:笔者曾经在一个学校开展策略实验时,要求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写一个策略教案,有90%的教师竟然写不出一个合格的教案。当笔者询问原因时,不少人的回答竟然是平时压根儿没想过这个问题。这反映了教师策略意识教学的普遍缺失,导致了学生策略意识的缺失;学生策略意识的普遍缺乏又致使其欠缺捕捉、探索有效学习策略的能力,最终影响了学习策略的掌握水平。
从年级来看,随着年级的升高,较好学校和中等学校学生的策略意识发展出现了先下降后略升高的趋势,而较差学校学生的策略意识水平则不断提高。在初一时,较好学校和中等学校学生策略意识的得分显著高于较差学校学生,而进入初二和初三后,这种学校类型差异消失了。三类学校学生的这种发展趋势已在不同学科及不同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得到证实。[28-29]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较差学校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往往是心理成熟较晚,比较贪玩,且学习不努力的,其相应也缺乏对学习策略的重视,所以表现出较低的策略意识起点。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相应的心理成熟,加之数学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加深,他们不得不寻找有效的学习策略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因而学习策略逐步受到重视,学生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习策略的搜索、学习和掌握。这表明较差学校学生与较好及中等学校学生的策略意识差距,主要是体现在起点较低上,但完全有与其他学校学生肩并肩的发展潜力。其二,随着年级升高,学业压力的增大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减少使得学习策略使用受限[8],具体表现为机械的反复练习大量增加,学生已从动脑筋思考变为自动化反应,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产生了消极的固化联系,这也导致了学生实际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变少了,于是较好学校与中等学校学生在初二与初三表现出对学习策略敏感性的下降。其三,胡象岭等人研究发现高中生会将学习策略的缺失列为导致低学业成就的重要原因[30],这表明随着升学考试等学业压力的增大,套用已有学习策略这种固化的解题思路并不能满足学习任务高效完成的要求,因此探索新的、更有效的学习策略的需求再次被激发,这种学习方面的诉求也就导致了初中三年级学生的策略意识水平再次提升。
研究表明,前期经验对于组织中个体寻求知识意愿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31];杜秀芳和高艳则认为,由好奇引发的探究欲望需经过后天科学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有助于科学探究技能的掌握。[32]因此,无论对于哪类学校的学生,策略意识的培养均应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都应当在学生策略意识的获得和培养上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对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策略意识培养的侧重应有所差异:较差学校中,教师应抱有信心,学生仅仅是暂时的落后,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学生入校后就能主动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策略意识,而不是迫于学业压力缓慢、被动地关注学习策略,那么较差学校学生会有更快、更大的提升。较好和中等学校需避免急功近利的反复应试练习及保守的教学方式,应该引导学生在保持原有有效学习策略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留意和探索新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不断传授、总结和提炼,保持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敏感性、好奇心和掌握欲,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源不断,从而避免策略意识水平在初二阶段的快速下滑和初三时的瓶颈期,尽可能杜绝随年级升高而出现策略意识水平倒退的现象。
(二)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策略情感现状
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策略情感水平相对较高,这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具有积极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策略情感中,初中生的策略探索情感掌握程度显著差于策略拥有情感(p<0.001)。学习方法的探索过程相对是枯燥和艰苦的,其对学习的效果也非立竿见影。因此,相对于已拥有的、能解决即时问题的学习策略来说,学生对未掌握的新学习策略需要有更高的主动探求精神,且相应的探索过程亦有一定难度。如果没有刻意的培养,初中生策略探索情感水平必然会较低。
从性别来看,女性在积极情感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12]通常相较于男生来说,女生由于在自主学习管理上更具稳定性优势,所以其学习策略随年级变化而产生的波动也较小。[21]在数学学习中,女生延续了这种情感优势,尤其是中等和较好学校女生,其策略情感没有随年级变动而产生交互或是剧烈的波动。而较差学校学生在策略情感上,男女走势相反,女生策略情感水平随年级升高而降低,在初三时显著下降,男生则缓慢提升。这说明:其一,学校类型对女生的策略情感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较差学校女生更容易受学校环境与氛围的影响,而男生则更多地受自我心理成熟水平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心理成熟度的不断提升而提高了策略情感水平;其二,策略情感水平的急剧下降可能与学生没有立竿见影地体会到策略掌握对学业成绩提高的效果有重要关系。有研究表明策略掌握水平高的学生,往往是认同学习策略的价值并且坚持使用这些策略的学生。[33]学习策略的掌握与技能的掌握一样,熟能生巧才能显示其成效;贵在坚持,策略的魅力才会充分显现。较差学校女生策略情感在初三时的雪崩式下降,学校教师应当予以足够重视,需早日预防与引导,因为策略情感的急速下降会极大地挫伤学习策略的掌握,最终严重地影响学业成绩。只有及时发现并找出学习策略掌握过程中的误区或差错,引导女生顺利掌握和有效运用学习策略,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策略的价值,从而产生认同感,继而能产生坚持感,最终体会到高效运用学习策略的快乐感与兴奋感,后续学习策略的获得和应用才会具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对较好和中等学校的男生来说,其在刚入初中时的策略情感水平起点较高,但最终在初二和初三时与较差学校男生之间没有了差异,具体表现为较好学校男生在初二时策略情感的显著下滑和初三时的缓慢回升,以及中等学校男生随年级升高的不断降低。刚入初中,学习内容的新颖性和学习方法上的高效性优势会给学习较好的男生带来些许的欣喜,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越好的学校对应试教育越为看重,大量的反复练习导致积极情感逐渐丧失,特别是男生较女生更加情绪化的特点逐渐显露[34],导致男生的策略情感水平普遍下降。此外,该现象体现了男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稳定性的欠缺而造成的策略情感的较大波动性和低水平,这提示教育者要及时关注男生的策略情感,促使其积极调整改善。而相对较好学校来讲,较差学校的练习任务较轻,学生反而能顺其自然地成长。
已有研究证实,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学习策略本身。[35]从策略情感的角度来看,积极的情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进一步来看,初中生策略情感随年级变化的整体趋势(尤其是男生),与诸多学习策略研究发现的学习策略随年级增长呈现“V”型变化趋势的结果非常类似[3,28,36],这说明策略情感与学习策略存在着重要的共变联系。可见,情感态度对于学习成绩提高的作用非同一般。因此,初中教育过程中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策略情感水平,对男生来说尤其如此。拥有积极的策略情感不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学习策略掌握的关键要素。诸如男女搭配共同学习、开设策略运用介绍课程、分享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价值及相应的愉快体验等均是可供参考的培养较高策略情感的有效途径。
(三)策略意识、策略情感及学习策略与数学成绩的关系
无论是策略意识、策略情感还是学习策略,与初中生实际的数学成绩之间均呈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表明这三类因素能够辅助初中生数学学习,但并未达到高度理想的程度。
学习策略作为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本应当和学业成绩保持高度正相关,但实际结果却表明其相关程度仅为中等。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现行应试教育导致了两者关系的削弱。教师为升学的高分数,大搞题海战术、反复操练,不少学生靠花多倍时间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在访谈中也确实发现有不少这样的学生,即不是通过寻找良好的方法,找规律、寻窍门达成,而是依靠苦干加蛮干获得了现有成绩。学业目标虽达到了,却丧失了最重要的思考和高效学习的能力。
从策略意识和策略情感来看,这两者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业成绩。但本研究结果表明,这两者与学业成绩的相关也未达到高相关。如同上述分析,部分学生良好成绩的获得是依靠反复练习的“努力”,而不是依靠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思维的提升,因此也就导致了策略意识与策略情感的作用被削弱了。
上述三个问卷的得分和初中生实际数学学业成绩的中等程度相关,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初中生不容乐观的学习状况,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否则学校、教师急功近利,学生苦不堪言。
(四)策略意识与学习策略的中介变量——策略情感
策略意识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起直接的促进作用,路径系数值高达0.74,表明策略意识是影响学习策略的重要因素;策略意识也直接正向影响策略情感,路径系数值为0.55。同时,策略意识通过策略情感间接影响学习策略,中介效应值为0.30,占总体变异(0.74)的41%。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学习策略或具备积极的策略情感,均可以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学习策略。另一方面,积极关注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策略,进而产生积极的策略情感,这些策略情感又能够正向促进学习策略的获得。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策略意识与策略情感两方面的提升均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应当受到师生的共同重视。
在策略拥有情感上,初中生呈现出较高的水平(M=4.07)。但策略拥有情感对策略意识与学习策略变异关系的解释率仅为5%,影响力远低于策略探索情感(M=3.57,解释率为22%),这从情感维度上反映出初中生对已习得的有效学习策略的固着心态,以及策略拥有情感对于学习策略高效掌握的较低贡献性。究其原因,策略拥有情感仅反映的是对现状的满足感,这往往与浅层学习动机紧密联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动机水平。已有研究发现,内源性学习动机的下降是阻碍学习策略掌握的重要原因[16],可见尽管策略拥有情感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但如果其水平大大超过了策略探索情感的发展,可能就存在阻碍学习策略发展的隐患,即学生会在已有学习策略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注意,既要发挥策略拥有情感促进学习策略掌握的正向作用,也要避免可能由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策略探索情感对策略意识与学习策略变异关系的解释率为22%,远高于策略拥有情感,这说明提升策略探索情感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习策略的掌握。同时这也提示教育工作者,策略情感两因素所起的作用不能相提并论,策略探索情感的培养更为重要。实际上,学生探索学习策略的过程,符合Zimmerman提出的自主学习[37],是一种重要的有效学习形式。Pintrich和De Groot也指出,自主学习有利于认知策略发挥更好的效果并最终提高学业成绩。[38]许多研究也发现,高自主能力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显著好于低自主能力学习者。[39]对学习策略探索过程的积极情感无疑能够促使自主学习进一步发展;而如果学生拥有探索学习策略过程的积极情感,就会使这种探索行为得到强化,促使学习策略掌握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自主学习的诸多裨益。然而,本研究中,初中生策略探索情感均分远低于策略拥有情感的结果,不仅反映出当今我国初中学生主动性学习精神的缺失,也表明现实教学过程中对策略探索情感培养的严重不足。更为可惜的是,至今为止绝大多数学校与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探索精神的重要,培养探索精神的“发现式”“探究式”课堂教学也大都流于形式。
策略拥有情感和策略探索情感的中介作用解释率5%和22%,相加的值仍远小于两者之和(策略情感)的解释率(41%),这说明在策略情感中,此两子维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且交互促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策略拥有情感水平,可以为其进一步探索学习策略奠定基础。同时在探索学习策略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探索就会有失败,要注意时刻保持学生积极的策略探索情感。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探索精神的培养更为重要。探索精神是个体能动学习的体现,探索精神的养成使人能主动学习、高效学习、快乐学习与创造性地学习,学习者最终将会受益无穷。只有让学生享受探索的过程,探索精神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才会形成积极的策略探索情感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策略,进而其策略拥有情感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学校和教师在此过程中切忌急功近利,更不能让学生将探索过程作为“任务”来完成,否则就会产生枯燥、厌倦甚至是惧怕的情绪情感,反而适得其反。
五、结论
1.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策略意识、策略情感和学习策略尚待提高。一方面,策略意识、策略情感、学习策略和初中生数学成绩均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一定程度表明部分学生的好成绩是通过反复的机械练习获得的;另一方面,特别是在较好和中等学校学生中,策略意识水平呈现出先陡然下降后略微回升的曲折走势,反映出我国现今应试教育的缺陷。
2.女生策略情感水平总体上显著高于男生,但较差学校女生的策略情感水平在初三年级显著下降,而男生则略有上升。
3.策略意识对学习策略的掌握有直接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策略情感的中介作用产生正向影响。积极的策略情感也能直接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掌握,其两子维度在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的变异关系中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且能交互放大各自作用,从而积极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获得和运用。
4.策略探索情感对学习策略掌握的影响力高于策略拥有情感;但在初中生中,前者的平均得分却显著低于后者。
[1]黄希庭,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
[2]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1,24(5).
[3]刘电芝,高岚,钱建国,等.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掌握现状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6).
[4]姚梅林.当前外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研究趋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5).
[5]张锦坤,连榕.初二学生解几何应用题策略类型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2).
[6]周国韬,张林.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编制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22(3).
[7]王恩国,阴国恩,吕勇.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3).
[8]张林,张向葵.中学生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
[9]Myron H.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College Success:A Self-Management Approach[M].2nd ed.New York: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0.
[10]刘电芝,黄希庭.简算策略教学提高小学四年级儿童的计算水平及延迟效应[J].心理学报,2008,40(1).
[11]高丙成,刘儒德.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类型及其对学习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1,34(3).
[12]袁晓琳,刘畅,王惠萍,等.大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念与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
[13]曹华清.初中生语文学习策略的应用特点及影响策略择用的主要心理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14]O’Malley J M,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5]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16]莫秀锋,刘电芝.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可控心理影响机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4).
[17]Biggs J.The Revised Two-Factor Study Process Questionnaire:RSPQ-2F[J].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2001,C.
[18]张庆宗.外语学习观念对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8,29(2).
[19]张素敏.语料、情感和策略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2).
[20]邓今朝.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工作行为选择的影响[J].人类工效学,2009,15(1).
[21]张荣华,康旋,彭文波,等.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3.
[22]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3]申继亮,陈英和.中国教育心理学测评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4]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
[25]Preacher K J,Curran P J,Bauer D J.Computational Tools for Probing Interaction Effects In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ultilevel Modeling and Latentcurve Analysi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2006,31.
[26]Preacher K J,Hayes A F.Asymptotic and Resampling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Comparing Indirect Effects in Multiplemediator Models[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1998,40(3).
[27]毕有余,赵晓杰.学习策略培养:从自发掌握到自觉教学[J].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8]Cheng H Y,Wu G M,Gao L,et al.Research on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stery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s[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16.
[29]戴惠,刘电芝,惠晓红.初中生物理学习策略的掌握现状与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30]胡象岭,赵文廷,屈克英.高中物理学业成就归因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2).
[31]张伟,张庆普.个体在组织内知识寻求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33(9).
[32]杜秀芳,高艳.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策略的发展特点[J].教育学报,2012,8(3).
[33]何木叶,张荣华,刘电芝,等.学习策略生成的自传作品和访谈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5).
[34]Belk S S,Smell W E.Bliefs About Women:Components and Correlate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86,12.
[35]周榕,何广铿.对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现状调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7(2).
[36]彭文波,刘电芝.高新技术专业大学生学习状况、发展目标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1).
[37]Zimmerman B J.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9,81(3).
[38]Pintrich P R,De Groot E V.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82(1).
[39]雷雳,汪玲,Culjak T.优生与差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对比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
[责任编辑:江 波]
Strategies for Mathematical Learn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trategy Emotion
Liu Dian-zhi1Zhu Jiang-rong2Ding Xiao-qiang3Song Dong-qing4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2.Jiangnan Junior High School,Wuxi Jiangsu 214001,China;3.Dongjiang Experimental Junior High School,Wuxi Jiangsu 214121,China;4.Department of Psychology,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China)
Highly reliable and vali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to collect data and diagnos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rategy awareness,strategy emotion and mathematical learning strategies,aiming at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strategy awareness on mathematical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ediating effect of strategy emotion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eanwhile,872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urveyed as the research samples.Data analysis indicates that:1)The leve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trategy awareness,strategy emotion and mathematical learning strategies need to be improved.2)Female students owned much higher level of strategy emotion than male ones.In Grade 9,females of low performing schools met with giant downturn in strategy emotion,proving school circumstance did affect their level of strategy emotion.Simultaneously,male students of low performing school showed totally contrary tendency contrasting with females,due to their hysteretic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maturity.3)Strategy awareness could promote the mastery level of mathematical learning strategies directly.Also,the indirect influence through strategy emotion was effective,in which strategy emotion played the role of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4)Strategy exploring emotion made much more contribution to better mastery of mathematical learning strategies than strategy owing emotion.However,the level of strategy exploring emo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trategy owing emo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how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current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which educators should try to improv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trategy awareness;strategy emotion;mathematical learning strategies;mediating effect
刘电芝(1955— ),女,河北文安人,博士,苏州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习策略、内隐学习、具身认知等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习策略的生成与掌握”(项目编号:DBA090293)、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中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生成、掌握与发展”(项目编号:CXLX12_07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B842.3
A
2095-7068(2015)01-0105-10
2015-01-06
*通讯作者:刘电芝,E-mail:liudzh@su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