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

2015-04-02秦培涛

关键词:幸福观文明人类

秦培涛, 赵 闪

(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哲学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论当代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

秦培涛1, 赵 闪2

(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哲学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需要社会生态价值文化的传播和认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幸福观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今,高校存在着大学生生态幸福观相对缺失、部分学生日常生态行为失范、生态幸福观教育相对缺位等现实问题,应从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探寻解决之道。

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困境;路径

生态幸福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核心因素,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和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学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正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幸福观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的传播、生态价值的认同和生态信仰的确立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亟需在全社会全面推进生态幸福观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大众化的认同。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未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加强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生态新时代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新要求。因此,加强其生态幸福观教育及其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的时代诉求

基于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挑战,以及对近现代西方工业化发展教训的深刻反思,党的十八报告提出 “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的新论断,并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昭示了我们党和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在历史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盼,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由此可见,实现人民生态幸福成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一)顺应和建设生态幸福的内在要求

人人都渴望幸福,幸福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对幸福的追求贯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并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的幸福观。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极大满足了人们追求物质幸福的需求,但同时也使人们沉迷于物质享受的幸福悖论中,社会以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彰显着以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础内容的工业文明幸福观的价值取向。过度的物质需求和错误的幸福导向使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以物质获取为主要方式的幸福同时使人类失去了更大、更多的幸福。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人类自身对现今社会生产发展的方式尤其是对以工业文明主要形式的现代性幸福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和批判。伴随着对现代性的批判,人们在欢呼雀跃中貌似进入了后现代性文明的幸福时代,同时却发现因为批判而不自觉地解构和颠覆了人类业已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的幸福观。人类企图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来获得真正的幸福,而恰恰正因为批判而解构了人们追求的幸福,使幸福走向多元和虚无。人类解放了自己,同时也迷失了自己。人类真正的、持久的幸福是什么?获取幸福的出路在哪里?人类与其作用的对象世界究竟应建立何种关系?人类的幸福之路是后现代的继续还是理性主义的回归?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只有 “生态幸福”这一概念及其相关主张,才能帮助我们走出生存困境,帮助迷茫的人性获得心灵的最终归宿[2]。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民生态幸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关键因素是人。人首先要具有生态意识,具备生态理性,养成生态人格和确立生态信仰,即人的“生态幸福观”,惟其如此,才有人的生态行为。因此,生态幸福观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内容,它具体表现为一种生态文化特质,内化为人的本质属性并影响着人的活动。生态幸福观适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实在化与生活化,是人类共同享有、可持续发展的幸福观。生态幸福观所追求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的是节制消费、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追求的是全人类整体的幸福。

(二)改进和创新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

全球性的人类生存危机呼唤着新的发展方式,呼唤着新的文明形态。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我国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力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时代发展赋予了高校德育新的内涵和理念,同时也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和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受时代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以构建受教育者自身道德素质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德育调整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传统的高校德育在人类社会关系中发挥了它特有的功能和价值,但同时也忽视和淡化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将道德的适用范围局限于人类自身,而缺乏整体的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在今天的出现是一种新的社会维度的凸现,对传统道德提出了挑战”[3]。生态维度缺失的传统高校德育难以回应生态文明时代的召唤。“对比传统德育,生态道德更重视人与自然两者之间伦理层面的关系,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纳入道德体系,能够还原‘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断充实和完善传统的道德体系涵义”[4]。生态幸福观是新时期对人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新解读和有效统一,以培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德育改进和创新的价值取向必然是生态幸福观。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高校德育顺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视域。新时期高校德育要充分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尽快转变观念,回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大学生生态幸福观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教育。

(三)应对和消除幸福悖论的现实需要

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类自身永恒的价值追求,人类的幸福应包括物质幸福、精神幸福和生态幸福三个方面。但随着工业文明取得巨大科技进步和丰硕物质成果的同时,出现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和过度消费及唯物质幸福的悖论,由此带来了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全球的人类幸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5]。人类不合理的幸福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失衡。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也十分严峻,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人们除了依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科技的创新和制度的设计安排等措施以外,更根本的是要解决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观念问题,要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幸福观。据有关调查,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态文明意识,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非生态幸福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幸福观教育十分必要和迫切。

(四)树立和落实生态文明观的文化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付诸全体社会成员幸福观念的深刻变化和生态幸福意识的全面觉醒与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现有文化的传承、反思、批判、吸收、整合和创新这样一个复杂的扬弃过程,实现文化的积淀、增值、扩散和再增值”[6]。生态文化是对现代性文化的扬弃,强调的是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状态,反映到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基础与核心思想就是生态幸福。因此,生态幸福观是生态文明观内涵的具体化、生活化和大众化的统一体现,是人们呼唤和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而有别于工业文明的价值选择。生态幸福观从人类幸福层面全面解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生态关系,明确了生态文明时代所具有的价值观特征和价值规范标准,是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和实现人民生态幸福生活的根本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生态幸福观将促进大学生对自然和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促使其在生活方式和未来的生产方式上产生重大变革,不断从生活和消费行为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而只有生态幸福观被其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对其加强生态幸福观教育,形成生态信仰,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根基。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生态幸福观相对缺失

生态即幸福,受社会公众生态意识的淡漠和高校生态幸福观教育的缺位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生态幸福观悖论。悖论其一是迷恋物质享受的幸福观。有些大学生认为,拥有更多的物质和物质享受才是最幸福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跟你坐在自行车后面笑”成为个别大学的幸福准则。人类对物质的过度需求是造成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一定的物质满足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或者是幸福的全部内容。悖论其二是过度消费的幸福观。大学生是重要的社会消费群体,受消费主义和物欲膨胀的影响,超前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正确、不合理的消费观不断出现,部分大学生在众多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消费中寻求着所谓的快乐和幸福。过度地消费消耗和浪费大量的资源能源,造成了生态的失衡和环境的破坏。悖论其三是狭隘的生态幸福观。部分大学生仍然基于某种片面、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宰下的功利主义的思维和心态去理解幸福的内涵,简单地认为生态幸福就是保护和治理好生存环境,更好地提高人的幸福指数而已。生态幸福观悖论一定程度的存在让大学生迷失了寻找真正幸福的“双眼”,大学生在病态幸福观的折磨中纠结、困惑、挣扎、彷徨和迷茫。大学生渴求正确的生态幸福观的教育指导,渴求实现人生青春幸福梦想的生态信仰。大学生精神的迷失和核心价值观的亟待形成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二)部分大学生日常生态行为失范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是意识的反应。意识具有抽象性不可琢磨性等特点,要研究意识范畴的生态幸福观,必需要深入剖析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特征和发展轨迹,以此合理分析其幸福观的问题,才能科学地把握和分析生态幸福观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人类追求自身幸福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异化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这就要求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法则,不能超越大自然所允许的生态阈限,惟有如此,人类才能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人类的幸福才能真正的实现和持久。大学生是社会重要而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行为对社会和自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因受年龄特点、知识接受和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思维表现比较活跃,喜欢追求新潮和时尚,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问题,但同时因受社会经验少、“三观”还未完全稳定和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对新事物和新问题的认知力和辨别力都不强,比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迷惑,这些特点容易导致大学生日常生态行为的失范。尽管很多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能够在自觉和积极地践行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做到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和关爱生态,但由于生态幸福观的基本生态知识、基本生态道德标准和基本生态伦理价值等方面的缺失或者不全面,也导致了其生态行为的失范。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中仍有25%的学生会不自觉或者因为附近没有垃圾桶而在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吐痰,有32.6%的学生会随意践踏草坪等,有20%的学生不会主动关掉自习室和宿舍的灯,有18%的学生不会合理使用自来水和公共资源等,有52.83%的学生不会主动消费带有环保标志的商品,有86.2%的学生不会注意洗衣粉是否会含有磷的成分。另外,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异化也是生态行为失范的重要方面。

(三)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相对缺位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生态幸福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人们传统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处理和解决人类社会内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无须把调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和体系中。生态幸福维度相对缺位的高校德育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必然是狭隘的、片面的,具体表现为: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纷纷宣传报道生态幸福的文化理念,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远远滞后于社会媒体的传播;高校内虽然有生态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但比较缺少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根本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生态理念等方面的教育;尽管有的高校进行了生态理念和生态价值观的教育,但缺少生态与学生个人幸福、社会幸福及人类整体幸福互相相结合、互相融合的教育,缺少“生态即幸福、幸福即生态”的文化价值观教育;近几年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和实践,但至今还没有把生态幸福文化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与实践教学体系中;“尽管很多大学生已经认识到接受生态文明系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却因为学校在这方面缺乏专门的课程设置和资源投入而得不到必要的理论指导和信息获得”[7]。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路径

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起步晚、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难以适应我国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迈进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站在生态时代发展的高度上,共同面对人类的生存危机,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让生态幸福的理念转化为学生的需求、愿望、动机、情绪、信念等,以此内化为自觉的生态意识和行为。

(一)理论教育:生态幸福观融入到高校课堂理论教学体系中

1.组织专家编写教材

教材是理论教学的蓝本和基础,是生态幸福理念进入高校课堂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依据。现今全国高校还比较缺乏生态幸福的相关教材,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教材。教材的编写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生态观的指导,既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又强调理论的深刻性,彰显理论的价值与魅力。教材的设计要从人类的生存危机和人类自身幸福追求的历史嬗变两条主线出发,阐述人类幸福观的发展历程,着重批判工业文明发展时期人类幸福观的异化,提出并分析人类生态幸福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厘清生态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大学生的幸福观的现状分析,回答大学生应怎样树立科学的生态幸福观。

2.改进和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角色和任务,其核心要解决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并在实践中内化为行为自觉。因此,面对社会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问题,高校思政理论课要与时俱进,勇于大胆改革和实践,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政理论课不只要注重基本理论内容的教育,更应该注重价值观的引导,更应该注重思政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引导要与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实际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追求幸福的教育和实践中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让高校思政理论课与大学生每个个体的幸福生活融合在一起,让生态幸福的文化理念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3.开设公共选修课或者公共基础课

开设公共选修课或者公共基础课,并同时加强生态幸福观在专业课程的渗透和开发。当前,高校还未普遍开设生态幸福教育的公共课程,这与幸福美丽中国的建设发展极不相符。因此,摆在高校面前极为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快普及生态幸福教育。在课程开设初期,可以先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以此为试点并积累经验,等条件成熟时,可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全校开设,并纳入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管理和建设范畴。在专业课方面,在文、史、哲、艺、社会、管理、经济等学科中都要渗透和开发生态幸福观,让生态幸福观和专业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大学生能够在专业课学习的感悟和体验中逐步接受生态幸福的价值理念并转化为行为自觉。以文学类的课程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生态文学来帮助学生从生态幸福的角度来理解文学,并通过生态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及人应追求怎么样的幸福才是真正的而持久的幸福,从而达到生态幸福教育的目的。

(二)实践教育:生态幸福观根植于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

1.实践教育是理论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模式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

要增强生态幸福观教育的效果,除了课堂的理论教育学习之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体验中将生态幸福观深深地内化为其自身的不自觉的日常生活行为。因此,实践教育要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是最为人们熟悉但同时也是最为人们所忽略的领域,“熟知者不一定真知”[8]。如何让生态幸福观如春风细雨化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如何让生态幸福观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里变为自觉的行为?这是人们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

2.在全校定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在核心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动员全体同学参与到生态幸福的体验中去,通过体验让同学们感知生态幸福的价值,以此树立正确的生态幸福观,并转为自身的生态幸福行为影响别人。以班级、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与同学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幸福观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举办生态幸福观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讨论会、主题演讲比赛、典型事迹巡展会等,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幸福观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理念;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公园、自然地质博物馆、科技馆、生态基地等地方实地考察,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生态幸福的真谛;可以成立与生态幸福相关的社团组织,利用社团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深化生态幸福观实践教育;可以建立以生态幸福观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将这种班级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各高校联合建立生态幸福的专题网站,也可以在校园网设立大学生生态幸福论坛、生态幸福网络社区等版块,搭建学生思想交流、活动展示和信息共享的空间与平台。

3.增加以生态幸福观为主题的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寒暑假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最佳时机,高校可以将生态幸福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中,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态幸福意识。通过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生态幸福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在社会上传播生态幸福的理念。高校要以更加科学和灵活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寒暑假生态幸福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与老师的相关课题结合,也可以与学校的社团及社会相关组织合作调研,也可以结合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调研,还可以在学校团委的统一组织安排下进行社会实践。

(三)社会教育:努力推进全社会的生态幸福观教育

1.建立与完善“政、企、学、民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9]

生态幸福是全人类的整体性幸福,需要全社会的组织和成员共同努力。因此,生态幸福观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要面向于全社会所有的组织和成员。只有社会的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得到改善,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的目的。建立一套由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民众组成的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机制运行中的主导地位和控制能力,“只有切实有效地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生态意识,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相关职能,生态教育才会得以高度重视,公民的生态意识才会得以快速培养,生态知识才会得以快速普及”[10]。通过生态幸福观教育,使政府人员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能够保证决策和机制运行的生态向度;使企业在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等方面成为行为自觉;使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加倾向于生态技术的研发、人才的培养,为生态教育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使民众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

2.加强社会生态教育法的立法工作

生态文化教育的制度化需要法律的保障和实施,世界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生态教育的立法工作。美国早在1970年就制定了《环境教育法》,巴西、韩国等国分别于1999年、2008年相继制定了适合本国的环境教育法 ,我国台湾地区也于2009年行政院通过了《环境教育法》(草案)。“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梦”,也是人民的“幸福梦”,更是全球的“生态梦”,“生态梦”的实现亟需生态文化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因此,国家应尽快加强生态教育立法建设。

3.重视和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生态文化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全能政府”已经不复存在,社会的管理和发展仅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的,必须联合社会力量共同致力于社会建设。非政府组织通过其组织活动能够提高社会民众的生态意识,并能够纠正社会民众的非生态行为。成为社会绿色行动的重要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推动了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这种环境非政府组织并没有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还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活动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还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与完善民间环保组织[11]。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P].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

[2]袁祖社.生态文化视野中生态理性与生态信仰的统一——现代人的 “生态幸福观”何以可能[J].思想战线,2012(2):45-49.

[3]刘经纬,黄超.生态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5.

[4]杜以昌,李继光,陈扬.新时期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6):101-102.

[5]曲格平.曲格平文集(第六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47.

[6]金龙.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51-55.

[7]张博强.略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102-105.

[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册[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0.

[9]黄承梁.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26.

[10]沈月,赵海月.生态文化视域下生态教育的内涵与路径[J].学术交流,2013(7):209-212.

[11]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0-122.

Discussion on the View of Ecological Happines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QIN Pei-tao1, ZHAO Shan2

(1.Marxism Institute,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2.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pends on the dissemination and identity of social ecological value culture, and carrying out the view of ecological happiness education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Nowadays, there are some real problems in higher education as follow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lack relatively the ecological view of happiness on the whole; there is a daily ecological behavior anomie phenomenon for some students; the view of ecological happiness education practice is carried out not enough.It is needed to explore the solu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oret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view of ecological happiness of education; dilemma; path

2095-0365(2015)01-0105-06

2014-11-27

秦培涛(1976-),男,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SH047);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SK2012A139);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szxm012)

A

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5.01.20

本文信息:秦培涛,赵 闪.论当代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105-110.

猜你喜欢

幸福观文明人类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