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结合治疗小儿咳嗽临床观察

2015-04-02王书琼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内伤荆芥桔梗

王书琼

(湖北神农架林区中医医院 湖北 神农架 442421)

咳嗽是小儿最常见、多发的肺系证候之一。《幼幼集成·咳嗽证治》指出:"凡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无论外感、内伤所致肺失清肃、壅遏不宣者,皆可发生咳嗽[1]。临床中以外感咳嗽较多见,冬春季节及寒温不调之时尤为多见,本证相当于西医学所称的气管炎、支气管炎[2]。2012年至2013年间,我院门诊对小儿咳嗽患者,通过中西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治疗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确诊小儿咳嗽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6个月至1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个月。诊断感冒24例,支气管炎16例,扁桃体炎20例。辩证为风寒咳嗽者15例,风热咳嗽者14例,痰湿咳嗽者10例,痰热咳嗽者12例,气虚咳嗽者5例,阴虚咳嗽者4例。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抗病毒和止咳化痰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给予利巴韦林颗粒(10-15mg/kg·d),每天分3次口服;氨溴索口服液2.5-5毫升,每天分3次口服;一般不用抗生素,如有细菌感染者则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7天为一疗程。

2.2.2 治疗组

在以上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应用止嗽散加减,方药: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兼风寒表证者加防风、苏叶以散寒宣肺;兼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黄芩以疏风清热宣肺;兼痰湿者去荆芥加半夏、茯苓、厚朴以燥湿化痰;兼痰热者去荆芥加生石膏、桑白皮、胆南星清热化痰;兼气虚者去荆芥加太子参、山药、白术、五味子以益气补肺止咳;兼阴虚者加沙参、麦冬、川贝母以养阴润肺化痰。临床随年龄的大小增减用量,7天为一疗程。

2.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3]。治愈:咳嗽消失,听诊干、湿啰音消失。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有效:咳嗽减轻,呼吸音清晰,痰减少;无效: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

2.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讨论

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治疗抗病毒、止咳化痰对症支持治疗为原则;中医治疗应分清外感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基本原则;内伤咳嗽应辨别病位、病性,随诊施治。止嗽散由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组成,方中紫苑、百部味苦而性温而不热,润而不寒,皆可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桔梗开宣肺气而化痰,白前降气祛痰而止咳,桔梗味苦辛,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紫苑、百部止咳化痰之力。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利咽,以除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合桔梗、荆芥又有利咽止咳之功。诸药相合,使邪散肺畅,气顺痰消,诸证自愈。

以上临床观察表明,中药止嗽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咳嗽疗效确切,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4-68.

[2] 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6-418.

[3]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4.ZY/T001.1-94.286.

猜你喜欢

内伤荆芥桔梗
内伤内服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藏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疏风解表说荆芥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
憋出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