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新体系
2015-04-02杨琼
杨琼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职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高职院校担负着新时期为国家培养专业建设人才的任务,根据新时期的形势发展需要,加强高职学生管理,构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管理新体系,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合格人才,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学生;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26-0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和网络多媒体信息交流平台的空前活跃,我国高职学生接受的社会各种思潮影响和信息复杂化冲击越来越大,高职学生无论是思维理念还是行为模式都呈现多元化现象,传统与现实的碰撞在他们身上体现十分明显,他们身上既表现出新时期高职学生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同时又存在社会多元化思潮影响的复杂思想情绪,如果再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形势下的高职学生已经显得不相适应,根据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特点,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构建适应新时期管理新体系,为高职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为更好地培养高职专业建设人才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难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普及,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和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和重要,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要量越来越大,高职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高职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出现和存在着各种新的思想问题,深入细致了高职学生的新特点,认真重视和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是构建高职学生管理新体系的前提。
1.由于扩招的竞争,高职院校为了争取生源,普遍降低了录取分数线,对生源质量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都不同程度地对高职院校产生了认识偏见,往往以为高职学生是因为在高考中失利,无奈只好进入高职类院校,有的甚至把到高职学习当作混日子,学习目的不明确。
2.现代我国社会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一般得到较多的溺爱,他们进入高职学习后,无论是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自我的个人意识比较强,他们常常缺乏自觉养成学习的习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存在自由散漫习惯,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和纪律意识都比较淡薄。
3.高职学生入校前在高中时期一般知识课程基础比较低,进入高职学习后,高职院校着眼于职业教育的需要,注重增强学生技术知识的专业性,这样对于在高中阶段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会带来一些难度,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影响学习热情。
二、创新和改革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社会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影响,高职学生的思维和价值取向也出现许多复杂的变化,由于高职学生仍然在成长阶段,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还处于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多元化思潮容易使他们的价值观导向偏离正确轨道,对人生、前途和社会现象产生片面性认识,甚至产生某些思维误区,出现极端化倾向,有的过分迷恋拜金主义和世俗物欲,出现厌学心理,思想空虚,情绪浮躁不安,严重阻碍了学习热情,加强高职学生管理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课题。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传统的高职管理模式与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已经不能相适应,高职院校沿袭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发挥以学生为本的主动性作用,管理停留在被动式的模式上,管理单向化,管理与学生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交流,达不到促进学生积极性发挥的有利效果。
3.构建高职学生管理新体系的重要性
在高职学生中采用新型的、和谐的、以人为本的新体系管理,是对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原有模式的变革,构建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新体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动的,空间和条件都积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一种从下到上的新型的积极性管理,通过沟通和交流来进行共同协商,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培养新型的创新性高职学生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对高职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新时期构建高职学生管理新体系途径
1.以人为本构建管理新体系
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就是以学生为本,真正尊重学生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把对学生的被动化管理变成服务型的主动性管理,做到管理人性化,加强人本化管理意识,从多方面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想,为学生服务,通过人本化管理,创造各种条件,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环境,促进高职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不断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要从多方面激发和促进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学生是院校生机勃勃成长中的青年,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敏锐,善于接受和创造新事物,要多倾听他们想法,让他们有自主权,激发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给予他们自己适当的管理权利,让学生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和监督中不断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体系创新。
3.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
在高职院校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高职院校管理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吸收学生力量参加,要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繁琐复杂,是一项细致而耐心的工作,管理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工作中满腔热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深化改革的精神,做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高职院校构建学生管理新体系,将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更好地承担历史重任,为培养国家建设事业的高职专业人才服务,提高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