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编驻得两红颜
——论周天麟的《双红豆词》

2015-04-0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李商隐词人杜甫

张 明 华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一编驻得两红颜
——论周天麟的《双红豆词》

张 明 华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双红豆词》是清末周天麟专集唐人诗句写成的一部集句词集。该集由《吴船曲》和《燕台曲》两部分组成,分别记载了词人在吴地、燕地与两位年轻女子的爱情悲剧。该集不仅是专写爱情的最早的一部集唐词集,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而且全部作品仅使用《菩萨蛮》一个词调。

周天麟; 集唐词; 吴船曲; 燕台曲; 菩萨蛮

《双红豆词》是晚清周天麟用唐人诗句写成的集句词集。周天麟(1832—?),字石君,号水流云在馆主人,丹徒人,曾任泽州知府。《双红豆词》今存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卷首有作者自序和陈大受题词。该集采用唐人诗句为词,前50首为一组,名之曰《吴船曲》;后50首另为一组,名之曰《燕台曲》;两组作品全都采用《菩萨蛮》词调。这两组词是词人两段爱情经历的写照。陈大受在集前题诗其六云:“风月长留楮墨间,一编驻得两红颜。想曾忉利情天住,法曲还歌《菩萨蛮》。”[1](题词P1)这首诗就是对《双红豆词》内容的揭橥。

一、《吴船曲》

《吴船曲》50首记载的是词人早年的一段恋情,地点当在南京一带。结合词人自序中“忆曾载酒吴船,跌宕南朝金粉”一句[1](序P1),和陈大受在集前题诗其四中“只惭未识王嫱面,羡煞鸥波泛木兰(吴船主人姓王)”二句[1](序P1),可知所恋对象是一位王姓船家姑娘。组词依据故事发生的顺序排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相见与相恋。在组词中,词人所写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融入了浓重的悲欢离合之感。开头4首写的是二人相见与相恋的过程。词人从二人相见之前写起。其一云:

两条溪水分头碧。菖花发艳无人识。妾住在横塘。门前朱雀航。 郎船安两桨。三月桃花浪。香逐便风来。风吹浪不回。(吴融、李德裕、崔颢、温庭筠、李商隐、杜甫、杨炯、包佶。)[1](P1)

此词写王女与自己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二人小时从没有见面,彼此并不相识。此词化用崔颢《长干行》里“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的诗意,但更突出了彼此都有机会与外人交往的一面。在其二里,二人才第一次见面:

来时见我江南岸。多逢酒客春游惯。草色带罗裙。金莲逐步新。 那堪回首处。独出江边步。重约踏青期。绿杨三月时。(元稹、司空曙、刘长卿、吴融、李咸用、白居易、韩亻屋、李白。)[1](P1)

两人相见乃是春游时的偶遇。二人一见,彼此倾心,于是在依依不舍中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至其三,二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加深:

谁言琼树朝朝见。愿为明镜分娇面。更遣向谁怜。桃红两颊鲜。 对之空脉脉。借问同舟客。君意定何如。翻嫌脉脉疏。(李商隐、刘希夷、戎昱、路德延、刘叉、孟浩然、元稹、李商隐。)[1](P1)

随着见面次数越来越多,二人的关系也逐渐加深。王女开始向词人撒娇,词人也对王女满眼深情。至其四,则彼此开始确立了婚姻关系:

春来遍是桃花水。得成比目何辞死。洗手作羹汤。金盘鱼一双。 嚼花香满口。尽此盈尊酒。持表合欢情。桃花脸上生。(王维、卢照邻、王建、许浑、姚合、宋之问、李峤、徐贤妃。)[1](P1)

至此,二人终于确定了“之死矢靡他”的婚姻约定。二人多次游赏、欢谑,一起享受着爱情带来的欢乐。在以上4首词中,词人依次写出与王女从不相识到相见、到相恋、再到私定终身的过程。

2.相别与相聚。跟相恋的幸福相比,离别是那样感伤,而相思又是那样的漫长。其五所写可能是第一次分别的情景:

金钿座上歌春酒。长教月照相思柳。应为最长条。离魂去住销。 定知留不住。起折相思树。欲去又迟留。依依古渡头。(罗邺、温庭筠、刘方平、杜甫、温庭筠、李白、韩亻屋、韩亻屋。)[1](P1)

词人行将离开的阴云,笼罩在二人心头。前面4首词里所有的那种欢快情绪,至此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不忍分别的愁苦。分别之后,彼此都非常思念对方,如其六:

玉钗落处无声腻。水精梳滑参差坠。手冷怕梳头。长眉满镜愁。 春寒宜酒病。露唾香难尽。所得是沾衣。桃花随雨飞。(李贺、张碧、项斯、常理、韩亻屋、李商隐、李商隐、储光曦。)[1](P1)

此词写词人离开后,王女无心梳洗打扮,整日陷入思念的愁苦之中。好不容易得以相见,却很快不得不面对下一次分别,如其七:

梅花落处疑残雪。明朝又向江头别。人在木兰舟。轻轻不下鸥。 对江翘首望。别袂翻如浪。江柳共风烟。相思隔楚天。(杜审言、元稹、马戴、杜甫、殷尧藩、韩亻屋、刘长卿、温庭筠。)[1](P2)

梅花飘落,却又成了二人分别的场景。词人乘船远去,非常羡慕白帆周围那些忘机的鸥鸟,想到对岸的王女,心绪极其凄苦。其八所写乃是又一次相聚的情景:

罗裙玉腕摇轻橹。谁知更有芙蓉浦。飒飒雨声来。因成隔宿回。 凤媒羞自托。赋命诚非薄。莫学野鸳鸯。池风泛早凉。(王勃、项斯、杨师道、张乔、骆宾王、李德裕、杜甫、杨炯。)[1](P2)

王女摇着船去接词人,然后进入荷花丛中,在那里同居了一夜。之后,王女开始担心他们的未来,希望词人托人到她家做媒。其九所写是词人为打消王女顾虑而向她起誓:

池光不定花光乱。水精鹦鹉钗头颤。发冷一梳风。白莲香正浓。 逢谈捉犀柄。幸有烟波兴。鸥鸟自相寻。应知不染心。(李商隐、韩亻屋、曹松、碧衣女子、陆龟蒙、钱起、韦庄、孟浩然。)[1](P2)

顾虑消除,二人暂时卸下心头的包袱,生活又恢复了欢乐。其十云:

雨来艹专菜流船滑。轻绡裙露红罗袜。脚踏小船头。轻摇逐浪鸥。 江湖同避地。未尽平生意。心迹喜双清。何曾风浪生?(皮日休、欧阳詹、孟郊、杜甫、皇甫冉、许浑、杜甫、杜甫。)[1](P2)

此时的二人,仍天真地认为,只要彼此心心相印,互不相负,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段姻缘。以上6首词,既写出分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也写出相见的欢愉和对未来的思考。

3.受阻与分手。他们的爱情故事并没能按照自己的设计发展,很快便受到外力的阻碍。其十一云:

舞筵须拣腰轻女。县僚曾未知情绪。留醉恋琼芳。扁舟意不忘。 贞心凌晚桂。花染离筵泪。何处欲藏舟。隔江人似鸥。(白居易、程长文、钱起、杜甫、骆宾王、唐彦谦、骆宾王、韦庄。)[1](P2)

仔细体味,此词似乎是说王女被一位官员看中,而且她家人也同意。可是痴情的王女却不顾父母的责骂,一边坚决拒绝这门亲事,一边又偷偷地跟词人相会。对此,王家父母禁止王女与词人来往,于是彼此无奈分手。其十二云:

江城夜别潇潇雨。众中不敢分明语。行矣慎风波。阿娇年未多。 露浓香被冷。南浦芙蓉影。莫道梦魂遥。仍闻桂楫敲。(王勃、于鹄、高适、杨巨源、上官昭容、李贺、韩亻屋、韩亻屋。)[1](P2)

这首词反复渲染分手时的凄苦。二人分别的时刻,竟然有众人在场,使得他们不仅无法倾诉衷肠,甚至连想说的话也不敢明言。一对深深相爱的男女从此天各一方,各自沉浸在痛苦的深渊里。

4.相思与相忆。在全集中,这方面的作品最多,占一半以上。被迫分别后的最初几年里,王女无法从痛苦中自拔。其十三云:

纤腰舞尽春杨柳。只知解道春来瘦。第一楚宫腰。怜多转自娇。 折花兼踏月。波上思罗袜。罗袜自生尘。三年波上春。(薛能、李商隐、李商隐、元稹、温庭筠、岑参、王维、杜牧。)[1](P2)

词人虽然已经远去,可是许多熟悉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王女常常徘徊于这样的地方,触目皆是伤感,以至瘦尽了纤腰。词人自己也是如此。因为没有对方的任何消息,他只能反复地追忆往事。其十五云:

山长水远无消息。此情可待成追忆。飘荡复谁知。天涯共此时。 风生淮水上。水为风生浪。故作泛舟回。春帆细雨来。(李涉、李商隐、张九龄、张九龄、马戴、刘禹锡、杜甫、杜甫。)[1](P3)

无奈离开王女后,词人一直沉浸在分手的痛苦里,虽然已身在淮水,但心犹未离开王女。他仍对未来抱有幻想,仍在给她写信,寄托自己无尽的相思之苦。其十六云:

浣花笺纸桃花色(作上)。桃花流水依然在。属意淡交人。精诚托锦麟。 手题远缄寄。反覆相思字。一字重千金。终难状此心。(李商隐、曹唐、骆宾王、韩亻屋、白居易、韦应物、张说、韩亻屋。)[1](P3)

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人不得不承认已经分手的现实,强烈的情感逐渐过滤成深沉的回忆。其十八云:

金盆已覆难收水。水香剩注金盆里。荷净纳凉时。弄妆梳洗迟。 避风新浴后。照席琼枝秀。当暑夕胜晨。琼枝不让春。(刘禹锡、韩亻屋、杜甫、温庭筠、王建、李商隐、贾岛、武元衡。)[1](P3)

虽然明知道已经是覆水难收,词人还是忍不住回忆过去的时光,不断地想起王女的美好。由此以下,许多作品都是反复咏叹这方面的内容,如其二十一:

同舟昨日何由得。所嗟水路无三百。娇爱已秋风。江图画水荭。 催来两桨送。夜雨孤灯梦。梦觉有微馨。水翻无蒂萍。(杜甫、白居易、崔颢、李贺、吴融、戴叔伦、杜甫、鲍溶。)[1](P3)

同舟欢会的幸福早已成为过去,只可惜那幸福过于短暂。当词人回到家乡的时候,则回忆更加清晰,如其二十七:

芙蓉拆向新开脸。扇裁月魄羞难掩。翻与扇俱团。微风起画鸾。 佩声犹隔箔。虫响灯光薄。薄薄睡时妆。吹灯月在窗。(张碧、李商隐、杜审言、许浑、韩亻屋、李贺、韩亻屋、吴融。)[1](P4)

在词人的记忆中,王女仍是那样的娇艳美丽,仿佛正活生生站在他的身旁。可惜这样的记忆总是像梦境一样虚幻而且短暂,真正如影随形的还是无穷无尽的愁苦。

5.最后会面与王女仙逝。组词的最后几首,写的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到王女仙逝的过程。其四十五云:

暂时会和终离异。更为后会知何地。行到曲江头。相思波上鸥。 玉钗斜白燕。几日还相见。相见冷于秋。风情子在不。(张籍、杜甫、白居易、皇甫冉、张祜、王涯、白居易、白居易。)[1](P7)

因为很清楚今后的命运,所以这次相见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欢乐,更多的是因为绝望带来的幽冷。其四十六云:

芙蓉泣露香兰笑。摧残不是当时貌。虽在命如丝。应无见汝时。 酒醒秋簟冷。觉动迎猜影。娇喘细疑沉。牵愁暗入心。(李贺、韦庄、杜甫、杜甫、元稹、李商隐、李商隐、韩亻屋。)[1](P7)

在这次相见之后,王女便病倒了,不但形容憔悴,而且命悬一线。这让词人非常揪心。其四十七云:

诚知此恨人人有。晚来怅望君知否。重结后生缘。遗簪莫弃捐。 曲琼垂翡翠。灯下和愁睡。或有梦来时。悠悠心所期。(元稹、白居易、开元宫人、温庭筠、温庭筠、雍陶、李白、杜牧。)[1](P7)

此词所写是王女临终前的情景。她将自己的发簪留给词人,希望他能好好地保存。既然今生已经无望,只好寄希望于来生了。其四十八所写则是王女之死给词人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怀念:

有时自患多情病。但将竹叶消春恨。写恨破长笺。非今独黯然。 露凉花敛夕。惆怅情何极。一首断肠诗。心知人不知。(韦庄、韦庄、李贺、孟浩然、许浑、王维、白居易、权德舆。)[1](P7)

王女死后,词人一方面认为多病也许是自己性格的弱点,另一方面仍在不住地怀念。他将怀念之情写入诗词,只可惜伊人不在,再也无人理解自己的愁苦了。其四十九所写是多年之后的回忆:

十年泉下无人问。相疏却是相知分。不用楚词招。蕙兰芳意消。 自从香骨化。明月青山夜。何以荡悲怀。笛声清更哀。(李商隐、齐己、杜甫、武元衡、温庭筠、李峤、孟郊、李益。)[1](P7)

岁月的风霜,并没能涤荡词人的悲怀,他还在不停地怀念往事。此词所写,逼近苏轼《江城子》里“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意境。作为组词的最后一首,其五十具有总结或点题的性质:

而今悔恨将何益。不如不遇倾城色。本自号倾城。还留不死名。 尚为情爱缚。前事思如昨。灯火雨中船。相思泪点悬。(韦庄、白居易、徐贤妃、殷尧藩、李群玉、白居易、温庭筠、杜甫。)[1](P7)

回忆是那样温馨,一切都如在昨日,眼前却只有夜雨中的孤舟,伴随着点点相思的泪痕。想到这一点,词人的心中充满着悔恨。在此基础上,词人又进一步想到:既然一切皆成过去,那么悔恨终究又有何用呢?与其今日悔恨,还不如二人原本就不要相遇、相爱。如此感念,大有佛家“色即是空”的觉悟,是词人的自责,也是自慰,作为组词的结尾,非常恰当。

由于词义的朦胧,笔者难以把握组词记叙的爱情故事的具体细节,但是从中仍可看出词人与王女从相见、相恋到分别与相聚,到受阻与分手,到相思与相忆,再到相见与王女仙逝的大致过程。

二、《燕台曲》

《燕台曲》是周天麟对其在京师一段恋情的记载。词人在自序里说“寻春燕市,句留北地胭脂”[1](序P1),由此推断,此女应该就是京师之人,且生活于风月场合。此女姓氏不详,为论述方便,本节称之为燕女。《燕台曲》的写法与《吴船曲》近似,也是以二人的恋爱故事为主线的叙述性组词。其故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燕女的生活写照。组词的第一部分,词人基本上只是一个旁观者,尽管与燕女有接触,但彼此关系并不密切。因此,总体上可以看作是对燕女生活的写照。其一云:

燕台往事空留恨。花前每被青娥问。红障杏篱深。如何不住心。 春风二三月。柳自飘香雪。呵镜可微寒。愁肠写出难。(武元衡、杜牧、韦庄、李洞、李商隐、殷七七、李商隐、薛瑷。)[1](P8)

此词立足于当下,表现的是对过去经历的悔恨,从而引出后面所要叙述的一个故事。其二云:

洞房昨夜春风起。攀花笑入春风里。遗落凤凰钗。佯羞不出来。 佩声犹隔箔。风动秋千索。吹断绿杨烟。添丝放纸鸢。(岑参、曹唐、殷尧藩、李白、韩亻屋、韩亻屋、韦庄、路德延。)[1](P8)

在这首词中,燕女第一次出场。无论是笑攀春花也好,荡秋千也好,放纸鸢也好,都体现出其性格活泼的一面。不仅如此,这个美丽的少女还有很娇羞的一面。其五云:

青油幕里人如玉。文窗窈窕纱犹绿。十里送衣香。香车翠钿装。 长安九城路。杯酒逢花住。马色醉桃花。金吾送到家。(武元衡、元稹、李商隐、韦庄、皇甫冉、李廓、刘禹锡、李廓。)[1](P8)

此词亦是燕女生活的写照。无论是乘坐在油幕车里,还是静立于绿纱窗内,她都是那样美艳动人。京城所有的花园里,无不留下她美丽的倩影。其九写得更加有趣:

谁怜越女颜如玉。长衫刺雪生犀束。装束是男儿。不劳朱粉施。 春城百花媚。快马金缠辔。走马逐香车。联翩到狭斜。(王维、顾况、李廓、杜牧、刘长卿、杜甫、刘驾、皇甫冉。)[1](P9)

燕女不仅具有南方女性的美丽容颜,而且有北方女性的豪迈洒脱。她竟然不施粉黛,一身男装,骑着快马在城里游逛。她甚至还故意追逐和调戏别家的女孩子,一幅风流浪子的形象。通过这样的描写,燕女活泼调皮的一面也被刻画出来了。在其下的几首词中,词人着意写出燕女多情的一面。其十一云:

阿娇得似红儿貌。胸前瑞雪灯斜照。娇态欲沉春。春寒瘦着人。 氵蒙氵蒙百花里。绣户朝眠起。忄宗绪竟何如。日高头未梳。(罗虬、李群玉、吴融、韩亻屋、张仲素、李益、元稹、贾岛。)[1](P9)

这个美丽而豪放的燕女竟然开始了思春,一句“日高头未梳” 写出她因春情萌发而无心梳洗的慵懒愁绪。其十三云:

春风鸾镜愁中影。自家飞絮犹无定。吹落阿谁边。无媒窃自怜。 搔头邀顾遇。起折相思树。杨柳伴啼鸦。春风几度花。(戴叔伦、罗隐、开元宫人、温庭筠、吴融、李白、李贺、戴叔伦。)[1](P9)

在这首词中,燕女感叹自己如风中的飞絮难以主宰命运,不知将来会嫁给何人,心里充满着悲戚。这样的作品在组词中还有一些。

以上这些词,虽然已有不少词人的因素参进去,但总体上以燕女为主,写出其美丽多情而又活泼豪放的性格,特别是她对爱情的渴望,为下文写二人相爱埋下了伏笔。

2.相爱、离别与相见。词人与燕女的恋情,同样经历了相爱、离别与相见几个阶段。其二十五云:

阿谁乱引闲人到。低迷隐笑原非笑。那得易为情。桃花脸上生。 同时不同类。意出风尘外。惆怅此生涯。腰轻莫自斜。(王苏苏、元稹、杜甫、徐贤妃、李商隐、刘长卿、李德裕、李商隐。)[1](P11)

体味全词,应该是写词人与燕女第一次正式会面的情景。彼此之前虽然可能见过面,但是从没有交往,所以这一次可以看作正式交往的开始。其二十六云:

兰回旧蕊缘屏绿。琵琶请奏新翻曲。劝我少淹留。歌声似带羞。 铜壶方促夜。小槛移灯火也。隐隐辨残妆。吹灯月在窗。(李商隐、李绅、白居易、卢纶、刘禹锡、韩亻屋、吴融、吴融。)[1](P11)

由此词可以看出,燕女对词人已经有所属意,所以才会劝他不要急于离去。可是这次二人相处的时间不久,就匆匆分开了。其二十九云:

楼中别曲催离酌。口脂易印吴绫薄。风落紫樱桃。歌声扇后娇。 更闻歌《子夜》。常恐时光谢。端坐据胡床。床前明月光。(白居易、韩亻屋、李德裕、法宣、武元衡、武元衡、李贺、李白。)[1](P11-12)

这是燕女给词人送别的场景。在饯行的时候,燕女不停地唱歌,似乎想把词人留住。在这首词中,悲凉的感情尚不浓重,可是在此下的几首中,悲凉感情要浓重得多。如其三十:

凉簪坠发春眠重。别君只有相思梦。梦里片云来。相思不可裁。 娇应如在寤。灰暖残香炷。一想一氤氲。朱衾懒更熏。(温庭筠、岑参、梁琼、张祜、韩愈、李贺、沈亻全期、李元纮。)[1](P12)

词人的离开,让少不知愁的燕女品尝到了离别的愁苦。所幸这次分别的时间不算太长,词人一回到京城,就去找燕女。这次重聚令二人的感情骤然升温。其三十六写词人的感受:

嫣薰兰破轻轻语。年才子心相许。斜月隐高窗。红纱满桂香。 桂香留客处。未肯睽良顾。三日已为疏。棋灯小阁虚。(李商隐、李涉、岑参、李贺、刘长卿、温庭筠、杜牧、杜牧。)[1](P12)

词人已经深深爱上了燕女,恨不得日日与其相见,正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味。其三十七写二人的同居生活:

水晶帘外金波下。小怜玉体横陈夜。罗袜砑光匀。无疑不避人。 腕摇金钏响。有月都同赏。声影暂相从。相留畏晓钟。(沈亻全期、李商隐、韩亻屋、吴融、徐贤妃、司空曙、碧衣女子、戴叔伦。)[1](P13)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燕女在词人面前便不再羞涩。他们在一起双宿双飞,不再回避他人的眼光。可是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最后的离别时刻终于到来了。其四十二云:

春楼不闭葳蕤锁。花房腻似红莲朵。被卷两鸳鸯。心清闻妙香。 梦残灯影外。雨滴珠玑碎。还对欲分襟。牵愁暗人心。(韩亻屋、白居易、郭元振、杜甫、张乔、杜牧、杜甫、韩亻屋。)[1](P13)

这次离别似乎来得很陡然,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却突然降临了。窗外细雨淅沥,屋内梦醒灯昏,一双即将离别的情人心头一直被愁云笼罩着。

以上诸多作品,一步步写出了词人与燕女相恋、分别到重逢、离别的全部过程。相恋的喜悦、离别的心酸、别后的思念、重逢的恩爱等各种不同的情感,都在这些作品中一一体现出来。

3.词人的无尽追思。组词的最后五首,集中表现的是词人多年之后的追忆和思念。其四十五云:

桐花落尽无人扫。园蟾挂出妆台表。簟卷已凉天。西风又一年。 飘零君不见。旧宠悲秋扇。从此箧中藏。罗揉损砑光。(刘云、张碧、李商隐、姚合、沈亻全期、天宝宫人、刘方平、韩亻屋。)[1](P14)

多年之后,词人又一次来到京城,去寻找燕女时,却发现已经物是人非,一片凄凉。伤心的词人只好借酒消愁,然后怅然离开。其四十六云:

一尊酒尽青山暮。长吟远下燕台去。何处复相逢。秋云暗几重。 柔情终不远。入夜愁难遣。谁弄倚墙筝。眠初梦未成。(许浑、李商隐、于武陵、李白、李商隐、韦庄、元稹、白居易。)[1](P14)

夜深人静的时候,词人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以至于欲在梦中与其相见亦不可得。其四十八则将词人的思念进一步推衍:

人间何事堪惆怅。高楼已远犹频望。凝思向余霞。云窗网碧纱。 月如眉已画。千里相思夜。方寸是星河。微风起夕波。(曹唐、刘禹锡、章孝标、李峤、岑参、钱起、温庭筠、韦应物。)[1](P14)

词人离开燕台时仍不停地回顾,心中无比惆怅。看到天上的残月,仿佛就是燕女美丽的眉毛,唤起他无穷的记忆。在最后一首即其五十里,词人说:

十年东北看燕赵。秀眉霜雪桃花貌。重忆别离秋。那能忘旧游。 如今无处觅。惆怅情何极。断酒过花时。春风满鬓丝。(罗虬、李白、韦应物、韦应物、李中、王维、李廓、白居易。)[1](P14)

虽然事情已经过了多年,词人重游旧地时,总忘不了那个离别的日子。伊人不在,词人却一直无法释怀,虽然现在连头发都已经白了。

从以上三部分内容可以看出,词人与燕女的故事其实比较简单,不过是恋爱、分别、重聚、分别、重聚、分手的寻常过程。

三、《双红豆词》的主要特点

不论是相对于一般的集句词,还是相对于俞忠孙的《节霞词存》和石赞清的《饣丁饣豆吟词》等同样专集唐人诗句的作品,周天麟的《双红豆词》具有较多的创新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一部专写爱情的集唐词集。在集句词中,爱情题材出现得很早。现知最早的集句词是北宋中期宋祁的《鹧鸪天》,秦观的《玉楼春》也是如此。至北宋末年,吴致尧写作《调笑集句》一卷,内有8首集句词,每首表现古代的一个艳情故事。如其中《文君》一首云:

君去。逐鸳侣。斜倚绿窗鸳鉴女。琴弹秋思明心素。一寸还成千缕。锦城春色知何许。那似远山眉妩。[2](P2)

此词写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爱情故事,包括了文君夜奔和因司马相如另有新欢而咏《白头吟》等情节。南宋赵彦端的3首集句词即《菩萨蛮》、《南乡子》和《卜算子》都是爱情题材,如《菩萨蛮》:

青春背我堂堂去。桃花乱落如红雨。是妾断肠时。芳心空自持。 相思君助取。脉脉如牛女。天远暮江迟。今宵归不归。[3](P1449)

可是这些作品都没有注明句子的出处,不仅兼用宋人之句,甚至不排除有集句词人自己撰写之句。从笔者见到的材料看,最早表现爱情题材的集唐词是明代朱一是的《浣溪沙·闺忆集唐》:

明月婵娟挂玉钩(曹松)。鹊归鸾去两悠悠(温庭筠)。伤心不是为悲秋(李益)。 借问督邮才弱冠(皇甫冉),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更凭飞梦到瀛洲(胡宿)。[4](P2784)

此词所写是少妇秋日思夫的愁绪,不仅所用皆唐人之句,而且一一注出原作者的姓名(胡宿本是宋人,并非唐人,但由于元好问《唐诗鼓吹》误收其诗,后来的《全唐诗》亦收其诗,所以明、清集句诗人多将其视作唐人)。至清代,这样的作品迅速增加。周天麟的《双红豆词》不仅全部题写爱情,而且全是集自唐人诗句,是中国第一部爱情题材的集唐词专集。

2.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跟上一点相联系,周天麟的《双红豆词》不仅全部为爱情题材,而且所记为词人两段完整的爱情故事。其基本情节已见上面的分析。词人自序云:

在昔绣幔题词,见呵禅客;拾枪集句,贻诮坡公。二者交讥,何取乎尔?然而鸳帱翠簟,高贤不讳风怀;紫凤天吴,短褐谁嗤颠倒?绮语未忏除结习,杂俎更脞集侯鲭。忆曾载酒吴船,跌宕南朝金粉;寻春燕市,句留北地胭脂。当罗敷未嫁之年,记钿合定情之夕。目成汉水,何须子贡三挑?齿冷狄革是,羞学丁娘十索。一则烟波画舫,诉幽怀而暗托琵琶;一则凉月香灯,听密语而生憎鹦鹉。倘使娟娟此豸,兰、蕙同畦;定殊粥粥群雌,尹、邢妒面。苕华之玉镌双艳,坤灵之扇注三生。虽蕉叶有心,都知卷雨;而杨枝无力,只好随风。未几而玄度出都,士衡入洛。从此十年,阿软空思,皓魄重圆。略如一觉扬州,赢得青楼薄亻幸。那堪回首,义山犹追溯当时;若问消魂,天游则未曾真个。比元稹之始乱终弃,容有间欤?赋高唐之暮雨朝云,亦无俚耳。此在断肠方回,情深伯可,定必搓酥滴粉,记写绸缪;晕碧裁红,曲成口罗口贡矣。而仆也,江淹笔秃,愧说雕华;李翰文枯,空闻伎乐。为魏公谋藏拙计,向天孙作《乞巧文》。爰摭唐贤丽辞,填宋人小令。移宫换羽,由来词本诗余;变雅为骚,任笑凫将鹤续。句则述而不作,格虽创而仍因。匪云词坛集腋之别裁,或亦前人屐齿所未到乎?噫嘻!范太守旧时离恨,干当难托春风;杜思勋中岁闲情,陶写且歌《子夜》。借曰以功掩过,敢谬附自序之冬郎;聊复按谱摹声,请质诸同心之秋士云尔。时光绪己丑嘉平月,水流云在馆主人自序于巄泽郡斋。[1](序P1)

“光绪己丑”即光绪十五年(1889),是年周天麟58岁。《双红豆词》是其对早年情事的回顾。他借韩亻屋(小字冬郎)《香奁集序》自比,说自己不过是“以功掩过”罢了。跟王女的情事也好,跟燕女的情事也好,都是对爱情故事的完整叙述。虽然就其中某一首来说,抒情成分都很重,可是就两组诗来说,都是以叙述为主的作品,完整地叙述了词人年轻时期的两段情事。此前的集句词或集唐词中虽然不乏艳情作品,但从没有出现过这样按照发展顺序专门叙述一段或两段爱情故事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创新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3.专门采用一个词调。《双红豆词》两组100首,全用《菩萨蛮》一个词调。这种做法也是非常独特的。《菩萨蛮》是唐代出现较早的一个词调。传为李白所写的《菩萨蛮》即是一篇名作,其词曰: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5](P1)

作为该词调现存最早的作品,该词表现的即是男女相思的主题。后人怀疑其出自李白笔下的可能,主要证据见于唐代苏鹗《杜阳杂编》卷下:

“大中”为唐宣宗的年号,总共使用14年,即公元847—860年,其时已是晚唐。假如记载不误,则李白断无写作《菩萨蛮》的可能。然生活于盛唐时期的崔令钦在所著《教坊记》中已明确载有“菩萨蛮”的曲名。据此,则李白创作《菩萨蛮》,或者说《菩萨蛮》产生于盛唐是可能的。虽然《杜阳杂编》关于《菩萨蛮》产生时间的记载并不可信,但其对其本意的解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李白名下的作品写男女相思,虽然与苏鹗所说专写女性之美貌不同,但还算比较接近。《菩萨蛮》在后世又获得了几个别名,一名《子夜歌》,一名《巫山一片云》,一名《重叠金》。

《菩萨蛮》的本意虽然是写女性美貌或男女相思,但此后逐渐走出了这样的题材。如唐昭宗的作品: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后两句一作“何处是英雄,迎侬归故宫”。)[7](P10041)

作为唐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宗此词把自己四处奔波、无力重整大唐河山的凄苦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便是千年之后的读者仍不免扼腕叹息!两宋词人林立,所作《菩萨蛮》不在少数,其中以辛弃疾的《书江西造口壁》最为杰出: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8](P37)

想到北方的半壁河山尚沦落于金人之手,词人伤心的眼泪如脚下的章江之水一样流淌不止。这种失路英雄的悲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世读者。

周天麟的《双红豆词》100首,竟然全部采用《菩萨蛮》词调,虽然可以看作在一定程度上对《菩萨蛮》“本意”的回归,但总体上看叙事性很强,仍有明显的创新意味。

总之,无论作为专写爱情的集唐词集,还是作为以叙事为主的大规模组词,还是专门使用《菩萨蛮》一个词调来看,《双红豆词》都有明显的创新意义。

在《吴船曲》和《燕台曲》中,周天麟分别记载了自己的两段爱情往事,叙事过程完整。作为专写爱情的集唐词专集,《双红豆词》不仅在时间最早,而且在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和专用一个词调方面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1] 周天麟.双红豆词[M].光绪二十一年刻本,1895.

[2] 曾忄造辑.乐府雅词[M].陆三强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 唐圭璋.全宋词(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 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 黄升.花庵词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6] 苏鹗.杜阳杂编[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0.

[7] 彭定求,等.全唐诗(第2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 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M].邓广铭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责任编辑 邱忠善 校对 邱忠善]

ZHOU Tian-ling'sShuangHongDouCi:One Edition of Two Beauties

ZHANG Ming-hua

(College of Liberal Arts,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Anhui 2360037, China)

ShuangHongDouCiis a Ci-collection of sentence-assembling in which ZHOU Tian-ling focu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of Tang dynasty. This collect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WUChuanQuandYanTaiQu,whichrespectivelyrecordedtheCiwriter'stragiclovestorieswithtwoyoungladiesinWudiandYandi.ThiscollectionisnotonlytheearliestcollectionofTangpoemswithastrongnarrativenature,butalsoemploysasingleCi-tune——PuSaManalltheway.

ZHOU Tian-ling; collection of Tang poems; WU Chuan Qu; Yan Tai Qu; Pu Sa Man

2014-12-20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视域中的集句诗研究”(12FZW047)

张明华(1967—),男,安徽阜阳人,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I237.23

A

1004-2237(2015)01-0027-07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1.007

猜你喜欢

李商隐词人杜甫
嘲桃
词人的职业
石榴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
林逋梅妻鹤子
杜甫的维稳观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