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窥瓤知译:从中国“食”文化看翻译

2015-04-01方怡君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喻体西瓜译者

方怡君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一、引言

博大精深的中国“食”文化展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味觉审美和智慧传承。在时间的积淀中,独特考究的饮食习惯和对风味的孜孜追求造就了“民以食为天”的中式生活价值观。五谷成就精致的餐桌主食,菜系映衬不同的饮食盛宴,中国人通过对食物的丰富想象力,在不懈的尝试中寻求风味转化的灵感;食材调料的准确配比,火候时长的精妙控制,中国人怀着对食材的独特理解,在不断的摸索中练就与众不同的烹调手艺。烹炒煎炸蒸,酸甜苦辣咸,各式的烹饪方式和微妙的五味调和,道出了中国人隐藏在厨房艺术下的饮食文化蕴涵:以对美食无限的热爱回馈土地对人类无私的给予,用人与万物的和谐关系描述中国日常饮食与思想的流变。

潜移默化之中,中国“食”文化在各个领域都显示出了独树一帜的影响力。翻译作为其中一隅,也不例外。早在佛经翻译时期,“如乳之投水”、“葡萄酒之被水者也”等翻译比喻已将“食”文化和翻译联系在一起。不同于西方国家较具倾向性地采用竞赛、游戏或奴隶等翻译喻体,我国的翻译比喻体现出了妙用饮食文化意蕴的亮点。诚如谭载喜先生在《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一书中提及的观点,“创造和使用什么样的翻译比喻,往往反映出相关文化背景的影响。即是说,社会文化不同,翻译比喻中所使用的喻体形象也就各异。”(2012:90)据此,围绕中国“食”文化的关注重点,本文试以西瓜的喻体形象为基础,窥瓤知译,揭示其在汉语翻译体系中的文化蕴涵,借以思考如何在翻译中选择恰当的策略,从而有效地针对选材展开翻译工作。

二、何谓窥瓤知译

首先,“顾名思义,所谓‘翻译比喻’就是关于翻译的比喻,是指把翻译或译者比作另类事物”,通过“类比和形象的手段来界定翻译的意义,刻画翻译的功能和方法”。(谭载喜2012:82)同时,“食物是一个国家文化中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Food is for many the most sensitive and important expression of national culture.)(Newmark 2001:97)因此,文本试从中国“食”文化的视角出发,选取西瓜这种具有普遍性特质的食材,用以代表源语文本的喻体形象。利用该喻体来描述翻译,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外语文本的普及让源语篇不再是只有译者才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的材料;第二,新一代文字消费者所具备的二外能力已让阅读和理解外语资讯日趋平常。文本的普遍性要求译者更好地帮助读者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探析源语篇的文化蕴涵;而大众语言能力的提升则需要译者作为当代社会的“交际专才”(effective communicator),在“推动文化及思想”的同时,“运用最新的语言哲学与通讯科技,以新姿态服务人群”。(周兆祥1998:36-37)

谈及“窥瓤知译”,笔者试从“瓤”字的解释入手,通过具体的喻体形象,论述本文的写作目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作为名词的“瓤”一指瓤子;二则泛指某些皮或壳里包着的东西。(2012:1085)《辞海》一书将“瓤”解释为:一、瓜类的肉;二、其他果实的肉或分列的子房。如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志果》中提及:“[椰子]子中瓤白如玉,味美如牛乳”;而罗愿则在《尔雅翼·释木》里写到:“橙之芳用在皮,甘(柑)之甘在瓤。”(2000:2139)基于“瓤”字的基本释义,本文结合实际语境,选取该字的实意和引申意进行阐述。其一,“瓤”代表着西瓜的果肉。正如标题——《窥瓤知译:从中国“食”文化看翻译》一样,本文尝试通过“瓤”字生动形象的刻画方式,为读者在视觉想象上搭建“食”文化与翻译之桥。其二,“瓤”象征着语言文字表象之下的社会文化蕴涵。笔者拟透过特定喻体的表层形象,即源语文本的字面含义,洞悉其文化意蕴。

简而言之,围绕西瓜这一喻体,本文试提出以下观点: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具体的食材功用,即目标语读者和源语篇的预期功能,译者应根据其对译语文化和受众“认同”的理解,参考该喻体的食用、药用等价值,在符合目标语受众预期的基础上,探析最为恰当的“食用方法”,即翻译策略。窥瓤知译,借形象的刻画方式描绘翻译,意在围绕特定的翻译选材、明晰源语文本的社会文化内涵,从而引导译者思考如何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有效地进行翻译。

三、翻译的喻体形象与文化蕴涵:以西瓜为例

素有“瓜中之王”美誉的西瓜,以其“蓝皮蜜理,素肌丹瓤”深受人们的喜爱。清代诗人纪晓岚曾用“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来描述西瓜。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品种,本文所指“西瓜”包含各式不同的种类,它们象征着对应的源语文本类型。包括早春红玉、黑美人、无籽西瓜、特小凤等在内的众多品种决定了挑选西瓜的不同依据和方法。被喻为挑瓜人或食材把关人的译者在西瓜筛选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在中式饮食观念的影响下,把关人需要将对食材的理解置于首位。诸如味甘性寒、喜光耐旱、清暑解热等基本信息的掌握将有效地帮助挑瓜人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展开食用引导和品种推荐。“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诗句惟妙惟肖地描绘着西瓜这一目标食材,同时也折射出中国“食”文化隐于文字间的悠扬意蕴。在先哲们理解和描述该食材的基础上,观察西瓜的外皮颜色、感受圆润的触感、轻敲果实判断成熟度等,也成为了挑选优质西瓜的有效方法。

回归翻译领域,该步骤代表着译者对目标语言中不同文本的文类辨别与筛选。众所周知,翻译可以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其中,非文学翻译包含广告翻译、旅游翻译、外宣翻译、法律翻译和商务翻译等多个种类。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学翻译“营造虚构世界,虽然其中不无事实基础”;而非文学翻译“着重现实世界,以事实性为基础,通过译文话语对事实进行陈述、证实或确立。”(陈小慰2011:1)在承担翻译任务之前,译者应当根据自身所长,在综合考虑源语文本的翻译难度、自身翻译能力和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实践可行性较强的文本进行翻译。以文学翻译中的诗歌翻译为例,注重语言“文学性”的源语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受到“忠实性”的束缚。瓦尔特·本雅明曾指出,受缚于信息传达的文学翻译是蹩脚的翻译,因为文学作品中还包含着一个最为本质的性质,即只有身为诗人的译者才能传达的,深奥的、诗性的东西。(Croce 1992:71-72)由此可见,习惯于遵从语言严谨性和规约性的法律翻译者,恐怕不易胜任诗歌翻译的任务。

其次,从消费群体和接受方式的视角来看,如何根据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处理西瓜这一目标食材则成为了关注的重点。购买西瓜制品的消费群体包括盛夏消暑的市民,休闲消费的白领,餐饮店的顾客等。依照实际消费需求,该食材被处理成了解暑饮品、水果拼盘,以及食疗中药等。此处,译者可被视为幕后的食材处理者,他/她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综合诸如饮食环境、消费目的和食用方式等各方因素,通过自身对食材的丰富想象力和独到娴熟的手艺,最终做出令消费者满意的食物。

同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会面临受众群体划分、阅读需求各异和接受方式不同等问题。正如周兆祥先生在《翻译与人生》一书中提及的观点,“一个译本不可能同时满足各种读者对象的使用需要,也不可能适合不同读者群的不同口味。”(1998:11)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造就了独特的“分众”文化,因时制宜、因人而异的文字传播方式已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代文字消费者惯于接受针对性强、迎合自身需求的信息产品,为了满足此类读者预期,“现代的译者往往要处理原文的资讯,予以过滤、润饰、解释、换例,把语篇变得有用,具备‘新增价值’。”(同上:23)因此,明确目标受众、译文用途、读者期望和预期效果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节译、改写和编译等翻译类型也逐渐被纳入了翻译选择的范畴。从众口难调到各取所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凝聚众译者之力为同一源语文本配以不同的译本,此举或将更加有效地满足不同层次目标语受众的阅读需求。

最后,谈及西瓜的食用、药用等价值,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笔者试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素有“青门绿玉房”美称的西瓜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香甜可口的瓜瓤富含营养成分,可制成果汁等热销食品;新鲜的果皮可用以腌渍、制蜜饯及果酱,同时也可做菜、入药;瓜子可榨油、炒食或作糕点配料,而种仁也可食用。同时,西瓜的瓤、皮、子、叶、藤均可入药,其药用价值可简单地概括为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解酒、消炎降压等。对于该食材的相关功用,《本草纲目》、《本经逢源》等药学著作均有记载。此外,瓜皮可做饲料,借以提升该食材的工业价值。然而,近年来为了追求商业效益,屡屡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消费群体的广泛关注。诸如滥用果汁添加剂制西瓜汁、注射化学添加剂假造红瓤卖相等非法牟利的营销手段令人不齿。

同西瓜一样,优质或经典的源语文本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翻译的根本任务之一便是“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形式上的差异,用一种语言形式来传达另一种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义、情、美”。(许钧2014:14)为译出一篇上乘佳作,译者应字斟句酌,不拘泥于原作的束缚,大胆地进行“再创造”;同时,尽量使语言准确贴切,自然流畅,减少斧凿之痕,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的丰姿。在此基础上,译者可根据现实中的具体需求和影响因素对译文做出恰当的调适,去芜存菁,进而获得目标语读者的认可,为其提供较为理想的服务。然而,本应成为文字把关人的译者在当代却面临着各种窘境:“大部分译员生产出来的大部分文字,都是若非替各种生意赚更多的钱(商业翻译),就是直接间接巩固政治既得利益(政府公文翻译、法律翻译、政治性文献翻译)及文化既得利益(新闻翻译、宗教翻译、学术翻译)集团的地位。”(周兆祥1998:116)此外,为了一味地追求商业效益、迎合营销计划,部分译者撇开源语文本、违反学术道德,在前人译本的基础上肆意抄袭、节选或重述译文,堂而皇之地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如上文所提到的食品安全问题,翻译伦理道德和基本学术道德的缺失,使部分“译者”沦为商业竞争等行为的工具。

四、翻译策略:以人为主,以文为辅

正如上文所述,中国“食”文化背景下的食材处理策略可简单地概述为:围绕某一精选食材,在参透其各方功用的基础上,带着特有饮食文化对食物的认知和理解,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对食材进行处理,最终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将其引申至翻译领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视食材把关人和消费者等为“人”,食材和加工成品等为“文”,以人为主,以文为辅,有效地进行翻译。

首先,“人”对于翻译方法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试将“以人为主”作为翻译的主导策略。翻译活动由“人”发起,传达“人”的写作意图,通过“人”进行文本转换,旨在服务译语文化中的“人”,与其产生互动、施加影响,从而实现“人”的翻译目的。此处,“人”包括翻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即译者、作者、受众、委托人、出版商和赞助人等。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选取部分主要参与者进行分析。

其一,就译者而言,翻译过程有赖于译者完成,而译者的能力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在源语文本的束缚和译语文本的规约下,译者尽己所能跨越语言文化边界,使译文的形式、内容和功能等层级满足受众预期,贴近源语文本。其二,谈及作者,无论是文学作品或者是非文学语篇,作者依据预期目的或写作意图,通过文字对源语受众施加影响。虽然读者对语篇的理解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文本含义的阐释,但作者的思维逻辑、写作风格以及蕴涵于文字之下的思想将有力地影响着翻译。其三,关于受众,自亚里士多德时期以来,“以听众为中心”或“受众中心说”等观点获得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受众从来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通过“理解、想象和构筑自己与修辞者(作者/译者)的关系”,根据自身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认知和感受,做出相应的反应。(陈小慰2013:102-103)因此,在参透文本的基础上,言辞以受众为转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策略,更是一种翻译策略。其四,就委托人、出版商和赞助人等“社会操控因素”而言,在翻译工作日趋实务化和服务化的当代社会,翻译的重心已成为“为所服务的对象作一次圆满的、合乎专业要求的服务。把一个语篇译得‘好’(忠实、文字合乎水准等等),未必等于委托者得到所期望的收益。”(周兆祥1998:32)所以,将该因素也纳入综合考量范围,作为“以人为主”策略的组成部分,将更好地帮助译者满足实际需求,完成翻译工作。

其次,谈及“以文为辅”的翻译策略,本文尝试以学者们对翻译的定义为切入点。罗杰·贝尔(Roger T.Bell)指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达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保持语义与语体方面的等值”(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another language(or target language)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source language,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Bell 2001:5);沃尔夫兰·威尔斯(Wolfram Wilss)提出:“翻译使源语文本成为译语文本,它以理解源语文本内容和风格为前提,尽可能与其保持对等”(Translation leads from a SLT(source-language text)to a TLT(target-language text)which is as close an equivalent as possible and presuppos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and style of the original.)(Wilss 2001:62);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认为,“翻译是一种以源语文本为基础,发生在人际之间,部分以言辞形式表现的有意图的跨文化互动行为”(Translation is an intentional,interpersonal,partly verbal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based on a source text.)(Nord 2001:18)。除此之外,吉迪恩·图里、安德烈·勒菲弗尔等翻译理论家也提出了翻译的相关定义。

参考翻译的不同概念,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定义涉及两个关键词汇,即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翻译过程始于前者,止于后者。无论是在形式、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偏于理想化、具有最高“对等度”的完全翻译,还是根据特殊需求而产生的编译、节译和摘译,文本或语篇始终是翻译的重要影响因素。“翻译的直接和终端对象是语篇,因此我们就应该在语篇的条件下上下求索,追求意义的跨语和跨文化体现。”(王东风2014:4)一名优秀的译者应当带着对源语文本最透彻的理解,关注语言的象征力量,借由自身对两种语言文化体系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实现跨文化互动和交际目的,最终通过译本影响目标语受众。据此,本文视“以文为辅”为翻译的辅助策略。

五、结语

综上所述,源远流长的中国“食”文化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独特的智慧传承,“民以食为天”的中式生活价值观映衬出了中国人对食物的独到理解。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翻译比喻之妙用,试搭建中国“食”文化与翻译之桥。本文从夏季常见食材——西瓜的喻体形象入手,窥瓤知译,洞悉该喻体的社会文化蕴涵,进而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人为主,以文为辅,围绕翻译选材,展开行之有效的翻译。

Bell,R.T.(2001).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roce,B.(1992).The Aesthetic as the Science of Expression and of the Linguistic in General[M].Trans.Colin Lya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mark,P.(2001).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ord,C.(2001).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Wilss,W.(2001).The Science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陈小慰(2011).新编实用翻译教程(增订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陈小慰(2013).翻译与修辞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2000).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谭载喜(2012).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王东风(2014).跨学科的翻译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许钧(2014).从翻译出发——翻译与翻译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12).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兆祥(1998).翻译与人生[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猜你喜欢

喻体西瓜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巧切西瓜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