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泰形容词语法功能对比

2015-04-01刀国新

剑南文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补语泰语副词

■刀国新 印 凡

一、形容词的定义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如:长、短、真、假、胖、瘦、漂亮 威武、精明等等。主要修饰名词作定语,也可修饰动词。

二、汉、泰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对比

(一)大部分汉、泰形容词可用程度副词来修饰。 如:

很可爱 很生动 太烫 太冷 不高 非常棒 非常诚实

形容词被程度副词修饰后,感情色彩往往变得或重或轻,或浓或淡。例如:

跟他谈文学没劲。

跟他谈文学太没劲了!

两句话同样都在评价某人,前一句,说话者所带的感情色彩一般,态度比较淡然。而后一句加了程度副词后,感情色彩就更浓烈,可以看出说话者对那个人很不满。

(二)汉、泰形容词的兼属现象

1.汉、泰语形容词中有部分可以兼属名词,不同的是汉语的形容词在兼名词时不用加任何成分来改变词性。例如:汉语中“很团结 很困难 非常稳定 不理想”等结构中的“团结 困难 稳定 理想”在“加强团结 克服困难 维持稳定 理想远大”等结构中,它们就是名词。做宾语或主语时词语没有任何变化。

而泰语的形容词在兼名词时,如果在句子成分中做宾语,有的就可以直接用,没有任何变化,但如果做主语就必须在这个形容词的前面加“ ”。

例如:

2.汉、泰形容词有部分可兼属动词。例如:在“巩固政权 繁荣经济 方便群众 端正态度 重点突出 目标明确”等结构中 “巩固 繁荣 方便端正 突出 明确”等词就是动词。

不管泰语还是汉语,形容词兼名词或动词的现象比较常见,不管形容词兼属名词还是动词都要根据具体的句子结构和语境来判断,一旦他们兼属动词或名词类,就具备了动词或名词的各种语法功能,可在句子中做主语、谓语及宾语。

(三)汉、泰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汉语的形容词可在句子中做定语、 状语、谓语、补语。而在泰语中,由于泰语的修饰语一般位于被修饰语的后面,因此只有“定语”和“状语”之说,而没有“补语”这一说法。汉语中,我们把位于动词前的修饰语称为“状语”,把位于动词后的称为“补语”,而泰语中不管修饰语在动词前还是在动词后都被认为是“状语”,这是因为汉语与泰语修饰语的语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特点。例如:

1.做定语

炎热的天气让人不想迈出家门半步。

泰语中,定语在被修饰语后面。

2.做补语或状语

他把房间打扫得很干净。(做补语)

老马急急忙忙跑过来。(做状语)

3.做谓语

整条街都空荡荡的。

4.做主语或宾语

汉、泰语形容词一般做主语或宾语的都是具有名词兼类的形容词,而且句子一般是省略句。

例如:不能说“喜欢吃雪白”“我讨厌形形色色”。因为“雪白 形形色色”都不兼具名词的词性,因此不能做主语或宾语。

A.一到冬天,我就怕冷。

B.泰国人喜欢吃辣。

在这两个句子中,“冷”“辣”都具有名词的性质,而且这两个句子都属于省略句,A 句中省略了“的天气”B 句中省略了“的食物”,“冷”“辣”在句子中做宾语。形容词在句中充当主语在形容词的兼属现象中涉及过,这里就不重复。

总之,从形容词充当各种成分的比例来看,形容词主要做定语和谓语,其次是状语和补语,最后是宾语和主语。

(四)汉、泰形容词的重叠

1.AA 式。(1)汉语大部分表示性质的单音节形容词,可以重叠为AA(的)的形式。例如:“长长短短 瘦瘦 胖胖 大大 小小 红红 粗粗 细细”等,重叠后可以加“的”,如“长长的 胖胖的 红红的 细细的”等。这类动词重叠后修饰名词或动词表示程度的加强。如“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比“她有一双大眼睛”更能突出眼睛的水灵和有神,表达的语气程度加强了。(2)在泰语里也有这样的重叠重叠,有单音节形容词也有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的范围比汉语更广。在汉语形容词AA 式中,重读音在第一个音节,而在泰语中重度音节都在后一个音节,一般表达的程度也较轻。

2.A(变调)A 式。这种重叠式只在泰语中有,汉语中并没有。它的特点是前面一个音节不仅要重读而且还要变调,变成泰语中的最高调值——第四声,重叠后的状态形容词程度加深,并带有感示这样的程度,一般是在形容词前加程度副词或是在形容词后加程度补语进行表达。

4.泰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重叠式,即名词重叠后,词性变成形容词。其形式是AA 式或AABB式。如:(猪)—(非常容易)(香蕉)(十分简单)蛇)(鱼)—(一知半解)这种情况是汉语中是没有的,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5.AABB 式。(1)汉语中重叠为AABB 式的形容词是双音节形容词,它们大多是同义词、近义词,少部分是反义词。例如:跌跌撞撞 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和和美美 明明白白 扭扭捏捏 千千万万 三三两两 严严实实 嘻嘻哈哈 规规矩矩 马马虎虎 熙熙攘攘 朦朦胧胧 家家户户 是是非非吞吞吐吐 大大小小(2)泰语中AABB 式的AB 一般为反义词。 例如:(好歹、 无论如何)(有黑有白)(高高低低)(酸酸甜甜)。

从以上汉、泰语AABB 式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形容词AABB 重叠式的内容要比泰语宽泛得多。

6.ABAB 式。汉语里形容词ABAB 式的重叠有两种情况:(1)AB 是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双音节状态形容词,并且AB 不能受“很”等程度副词修饰。如:笔直笔直 雪白雪白 冰凉冰凉 通红通红碧绿碧绿 鲜红鲜红 喷香喷香 金黄金黄;(2)AB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一旦重叠为ABAB 后,形容词词性就变为动词的词性,表达了使某人或某物达到一种状态或情景体验的效果。如“讲个笑话给我们听,也让我们高兴高兴。”“快活快活 冷静冷静 舒坦舒坦 痛快痛快 暖和暖和”等等。汉语形容词ABAB 式重叠,在泰语中并没有。

7.A 里AB 式。这里的AB 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程度加强,表达不满、嫌恶、轻视、的感情感情。如:慌里慌张 小里小气 古里古怪 糊里糊涂 马里马虎 土里土气 罗里罗嗦。在泰语中没有这样的重叠,一般是用表消极意义的形容词加上程度副词来表达的。

8.ABB 式。这属于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由前一个表基本意义的语素,加后面两个重叠的音节组成。如:明晃晃 软绵绵 光秃秃 喜洋洋 皱巴巴 沉甸甸 亮晶晶 孤零零 阴森森 黑乎乎 空荡荡 这类词前一个语素基本上是形容词,但也有少数是名词或动词加后缀构成,如:汗渍渍 水灵灵 醉醺醺毛茸茸眼睁睁笑眯眯

汉语的形容词重叠后做定语或补语,必须加“的”。如:他的脸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通红通红的。作状语时一定要在后边加助词“地”。如:你们认认真真地做作业行吗?泰语的形容词重叠后做定语或状语不用加任何词语。 如:(他被重重地抽打了几下)他是好人)。汉语的形容词词汇量大形容词重叠的形式要比泰语丰富,在所有重叠形式中AA 式的相互对应可能在结构和语义上最完整,而AABB 重叠式中汉语AB 的语义包括的范围更广泛,有同义词、近义词,也有反义词,而泰语一般是反义词。其它的重叠形式泰语就不具备了,泰语如果要表达自己所没有的重叠形式,一般是在在形容词前加程度副词、或是借助意义相似、相近的合成词、固定短语等方式进行表达。如:

重叠后的形容词不受 “太 很 特别 十分 非常”等程度副词的修饰。

三、汉、泰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汉语和泰语的形容词、副词的区别有共同的方法就是,形容词主要修饰名词,且可以在句中单独充当谓语,而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且不能充当谓语。但汉语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是形容词和副词是同音词,即,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相同,但意义没有任何联系,语法功能也不同。如:“好戏 光头 硬汉 白菜 老人”中的“好 光 硬 白 老”等是形容词,而在“好黑 光说不做 硬塞过来 白说 老不来”等结构中它们就是副词。看似这类词好像是形容词和副词的兼类,其实不是。因为这类词除了音、形相同外,意义是毫无关系。“白菜”中的“白”表事物的性质,说的是菜是白色的,而不是绿色或其它颜色,表明了这个事物的主要特征。而“白做”中的“白”讲的是做事情的结果是徒劳的。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这在泰语中没有,泰语如果要表示这类情况,有相关的词语可以表述。如:“白菜”是,“白做”是用的词在音、形、义上都不一样。

四、结论

文章主要通过汉泰形容词的兼类、充当的句子成分、重叠形式及与副词的区别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汉、泰语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异同。总体上看,汉语形容词的词量要比泰语丰富,形式更为复杂,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写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以上的对比能给一些学习语言的学习者提供一些方便和参考,文中的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给予斧正。

猜你喜欢

补语泰语副词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短句—副词+谓语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对外汉语教学中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对比研究
说一说汉语的“亲戚”
高校泰语演讲赛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副词和副词词组
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