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凝铸特色社会主义信仰

2015-04-01刘义胜,吴朝邦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1期
关键词:发展道路

刘义胜,吴朝邦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走向哪里一直处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之中,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传统断裂、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困境。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同时,又延续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使理论更具亲和力和说服力,这是中国梦提出的时代历史背景。梦想触及到了每个人,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深入,中国梦的逐步实现,将有助于凝聚特色社会主义信仰。

关键词:发展道路;理论背景;实现梦想;凝聚信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01-03

纵观中华民族纷繁灿烂五千年文明史,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两百年历史,可谓是最为波澜壮阔、最为灾难深重和最为思想纷争的,与之可以相比的也许只有春秋战国那个战火连绵、思想激荡的时期。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风雨飘摇,国家与人民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坚船利炮的胁迫和自由民主思想的撞击,为了扭转落后挨打的局势,救国图强成了以后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不懈的追求,但中国向何处去,始终是一个在理论中纠结、在实践中难解的题。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中体西用成了近现代以来一条主要的思想脉络。但马克思主义的横空出世,使西方资本主义恐惧的同时,却给中国送来了发展的指路明灯。

一、中国选择了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是过往的时事,是不容纂改的,中国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不是哪个人的主观臆想也不是外力的强制给予,十月革命只是治病的药引而不是治根的处方,医治中国病的处方还在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基因,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史的主导思路。不管是苏东剧变还是当前的改革之坚,都没有抹去中国人民跨越发展、对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不管当年林则徐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目的都是希望不走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弯路,实现跨越式地发展,重振中华民族引领世界的雄风,这是国家梦,也是民族梦,更是人民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编制这个梦的“网”,从毛泽东理论、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至科学发展观,都是这个梦的宏观构思和理论指南。然而历史发展是复杂的,并不是单线条的,正如思想是复杂的,不是单向度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满了激荡起伏,社会主义旗帜也在东、西风的夹击中飘舞。西方资本主义在与社会主义的竞争中也日益从资本本位走向了社会本位,自由、民主成了世界通行的国际“绿卡”,市场经济席卷了全球,淡化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认的意识形态区分。当“个人不再是被剥削的奴隶而是自由的主体”已经形成历史共识之时,当“少数人的自由压迫,多数人的自由的时代”难以为继之时,人们的意志与个性就像打开闸门的洪流,带动了市场上人际交往的无数条浪流在涌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并非界限分明,利益需求多元化,思想意识多元化,人们的信仰甚至共识也显得多元化,共同信念的秉持似乎还很遥远。当西方国家尤其是以美英为代表的制度还占据优势时,当中国以两千年封建史与贫穷落后为崛起背景时,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在实践中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中国几代人的梦还有很多未解的理论值得去探索。

二、中国梦提出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从全人类资本主义发展的宏观背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而揭示历史发展的;列宁、斯大林是出于解放东方民族国家、创立新的国家制度而领导革命的;毛泽东则主要是站在国家民族解放、救亡图存而引领第三世界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立场上,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而出发的;“三个代表”着重围绕“建设怎样的党,高举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展开;科学发展观则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而谋划出一条国家长期持续发展的路线。这些理论都很宏大或是宏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都是社会精英在领悟、在倡导、在实践,而普通老百姓更关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出、行、住、穿,也就是当前流行的政治名词“民生”。当代的民生与民主不可分,民生应该是人民自主的日常生活,缺乏最广大人民的参与,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搭不上多少关系,理论即便再宏大、再诱人,最终人民的热情也会逐渐冷却,理论的武器就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实践的武器,不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理论只有被亿万人民掌握才会产生出铸造历史的合力。“中国梦”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既宏观也入微,既抽象也具体。每个人都有梦,每个人都做梦,所以梦能吸引每个人、激发每个人,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梦”是中国人乃至与中国有紧密联系的人的梦,而梦的实现依赖一定的现实条件。个人的发展不仅有关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也有关社会提供的平等机会,每个人生而平等,但每个人又生而不平等,前者是从人格上讲的,后者是从先天条件和社会现实上讲的,我们不可能苛求每个人生下来的经济条件、身体素质、智力水准等各方面都一样,所以马克思说:“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我们只能希望社会能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让“下者”能有上的希望,也能让“上”中的懒惰者有能下的压力,这个社会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否则梦只是梦,缺乏落地生根、茁长成长的土壤。李克强总理在履新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这就是新一届政府为保证每个中国人具体实现梦想的铿锵承诺。

三、中国梦连接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梦不是理论却可以包含理论,只有理论支撑的梦才可能是理性的梦,才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梦,否则就是“白日梦”、“空想梦”。党的新一届领导人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中国梦,中国梦是否就有理论和现实实践作为支撑呢?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语境已进入了新的转折点,需要不断创新,具有时代化、大众化,如果仍停留在宏大叙事和创立时期的资本主义历史背景下,就会难以切入平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从而失去了足够的理论说服力。其次,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们的“梦想”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但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社会多层、思想多元成了难以逆转的趋势。再次,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后,激发了我们民族沉睡已久的创富梦想的同时,无尽的物欲浪潮也难以阻挡地淹没了太多伦理道德和社会良知的光辉。怎么样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延续我们民族文化血液里的优良传统、铸造新的社会信仰呢?我们不得不承认,理论缺乏说服力和亲和力,也就是理论欠缺大众化和时代化,人民对此其实也很困惑和盲目,迫切希望能够改变理论倡导与现实情况相扭曲或相背离的状况。中国梦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中破土而出的,显示了新一届领导人对历史与现实卓越的洞见与把握,既朝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三化”方向推进,又延续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传统前进,在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中保持东方文明独有的底色,既要继承中华文化的血脉,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既不同于美国个人主义的梦,也不同于俄罗斯的强人政治梦,而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的集体主义融合于现代文明,以集体的智慧化于独具特色的“协商民主”。简言之,就是要以中国梦铸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这是一个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共产共富的梦,也就是人人拥有自己的财产和赖以全面、自由发展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就是探索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理论,也应该是探索每一个中国人自主、自立、自强的理论。但在中国梦之前,是一个从上至下的理论灌输,而不是从下而上的理论自觉。中国梦把宏大的国家、民族梦与每个人联系在起来,从而使高高在上的理论更为广泛地接上了亿万民众的“地气”,喷发的能量也许只有历史能够说明与证明。

四、实现中国梦有利于凝聚特色社会主义信仰

信仰不仅来自圣哲的教谕,更发乎内心的确信;梦与信仰有相同之处,梦既飘渺又实在。但梦更发乎内心,只有当社会中每个人都做梦而且能做成梦,那么与梦相关的信仰就会立地生根。中国梦把实践的权利给了做梦的人,让每个人长上了自由梦想的翅膀,从而也把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赋予了做梦人,让每个人能够自由地梦想、激情地创造、理性地行动、合法地收益,发挥出个人最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创新立国、改革创新求发展。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环境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中自主、自立、自强,只有每个人都强大了、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真正富裕,这正是我们党一再强调的改革的动力和保证都在于人民、改革的着眼点和归宿在于民生。所以,简政放权成了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着力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使人们在市场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激发社会活力。政府也有梦,政府的梦就是人民的梦,政府转变职能,划出权力清单,管住、管好应该管的事,并且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正,缺乏公正的社会就会缺乏创造活力,人民的梦就会呈现出灰暗的色彩,虽然梦是多彩的、斑斓的,但过多的灰暗必然影响梦的质量和幸福指数,我们的政府就是人民梦想的守护神。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只是停留在梦想,不去破除万难实现梦想,那就是空谈。中国梦的提出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统一思想,要实践、要改革、要执行。李克强总理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改革贵在行动,梦想重在实现。当前的改革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有希望实现梦想,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民生富裕、人民安居乐业,衬托起国家昌盛、民族振兴的重任,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历史时期,人们由衷地热爱我们的国家,衷心地拥护我们的党,诚心的信服我们党提倡的理论,从而不断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不断凝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已经证明也将继续证明:我们的党是最能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也就是最能自我纠错和创新的党。我们确立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纵览世界风云,要不断探索创新既有的理论制度;我们选择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需要,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路径的纠偏,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有了中国梦的拱卫和引领,我们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以及制度自信。

作者简介:刘义胜(1980-),男,武汉大学党委组织部,党校,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哲学;吴朝邦(1978-),男(汉族),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发展道路
俄罗斯职业体育发展再思考
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发展道路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
大国关系调整与乌克兰的“欧洲一体化危机”
国有经济改革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