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师对儿童合理用药的指导分析

2015-03-31杨春霞孙凤辉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指导药师

杨春霞 孙凤辉

摘要:目的 分析药师对儿童合理用药的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集的儿童用药追踪记录等相关资料,统计分析药师干预方式与项目。结果 药师建议率100%,临床医生接受率83.18%;通过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指导,我院不合理用药比率(15.04%)与干预前(23.89%)相比下降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应当依据临床思维,运用适当的干预方法加强儿童用药指导,保障临床合理、正确、安全用药。

关键词:药师;儿童合理用药;指导

WHO指出,全球近乎一半的药物得到不合理应用,1/3的死亡患者源于药物不良反应而非疾病本身。据统计,我国临床中未合理用药的发生率高达12%~32%,尤以儿童发生率最高[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药师对儿童合理用药的指导项目、干预资料、指导方式,探讨药学服务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药师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集的113例儿童合理用药情况相关资料,按照干预方式、干预项目分析统计。男性64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18±2.57)岁;女性49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4.09±2.63)岁。所有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我院专设临床药师2名以会诊、查房、讲座、解读病历与医嘱单等方式深入到儿科、妇科病区等一线参与临床治疗与用药讨论,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给予药学干预,干预项目主要包括:给药途径与药品剂量是否准确、抗菌药物的使用指证是否恰当、联合用药是否合理、围手术期选择的抗菌药物是否规范、选择的注射剂溶剂是否合理,统计、分析、总结儿童合理用药相关资料与干预记录。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效果 药师干预病历113份,建议率100%,临床医生对其中的94份接受建议,接受率83.18%。通过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指导,我院不合理用药的比率为15.04%,与干预前(23.89%)相比下降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药学干预可以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2.2干预项目 见表1。

2.3干预方式 见表2。

3讨论

药师对儿童合理用药的指导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使用的抗菌药物是否合理:本研究中,对于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溶血性贫血的患儿,临床最初选择头孢曲松钠治疗,目的在于预防感染。药师通过抽取病历的方式分析临床用药提出,80%的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革兰阳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因此青霉素为首选药物,但是此类药物能够加重溶血,故宜选择头孢菌素第1、2代。溶血性贫血不属于传染性疾病,不需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考虑到患儿可能会因为免疫力低、贫血缺氧而发生细菌感染,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环境消毒工作。根据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头孢曲松钠的应用起点过高,缺乏药敏试验结果作支撑,药师可就此同临床药师进行讨论,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兼顾价廉、合理、安全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2]。②药品用法与剂量是否正确:临床医师熟悉常规药品的用法用量,但是对特殊药物使用情况掌握的不是非常准确。例如,本研究中1例4岁患儿需要采用头孢呋辛治疗,说明书中明确规定,该药注射用剂量30~100mg/kg,3~4次/d,临床医师开具的医嘱单中则按照常规用药执行,即2次/d,此种用药方法并不符合说明书做出的规定。药师通过与医师交流,关于用药的合理建议得到采纳。③联合用药是否合理:本研究中有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医师根据经验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此种用药明显不具合理性。根据诊疗常规与临床用药指导原则,青霉素与氨基苷类药物联用为临床首选,此种药物能够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抗菌谱广,感染严重的病例也可选择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第3代联用。药师通过解读病历与抽取病历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干预,然后发放关于质量改进的通知单,使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④围术期选择的抗菌药物是否合理:李晓莹[3]的研究提出,我国的医护人员普遍缺乏整体的抗菌药物知识,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例如,在选择患儿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与用药时间上,临床医师给予的药物类别与用药时间往往缺乏合理性。例如多数医师一般在术后1d给药,持续用药时间超过72h,甚至有些患儿直到出院才开始停药。⑤注射剂溶剂问题:头孢曲松与青霉素在弱碱性的溶液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因而建议临床中应用生理盐水配制药物[4]。本研究中,临床药师干预病历113份,建议率100%,临床医生对其中的94份接受建议,接受率83.18%。表2提示,查房与会诊时医师的建议接受率分别为83.33%、71.74%,这是因为会诊对为临时邀请,查房时间相对较短,所提问题随机性大,这就要求药师应当具备丰富的药物知识与临床经验。抽取病历与讲座方式临床医师的接受率为100%,说明干预前,药师应当有充分的理由与依据,加强与医师的沟通才能让人信服。此外,药师解读病历的方式临床医师的建议接受率也相对较高,提示药物内部应当定期开展讨论会,针对某一问题集思广益,然后向医师提出合理建议,如此临床医师容易接受。本研究中,通过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指导,我院不合理用药的比率为15.04%,与干预前(23.89%)相比比率下降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珲[5]报道一致。说明药学干预可以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药学服务在临床中有显著价值,药师应当依据临床思维,运用适当的干预方法加强儿童用药指导,保障临床合理、正确、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初立梅,徐家根.谨防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25(03):171-173.

[2]倪韶青,寿洪初,王珏,盛炳仪.儿童Unlicensed和Off-label用药状况调查[J].中国药学杂志,2010,19(04):218-220.

[3]李晓莹,姚晖,黄志恩,何小凤.医院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目表述情况的调查分析[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

[4]谭家风.谈儿童的合理用药[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22(01):45-46.

[5]陈珲.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

编辑/王海静

猜你喜欢

指导药师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